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 定义: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情况。n 分类:感染性职业暴露 放射性职业暴露 化学性(如消毒剂)职业暴露 其他职业暴露n 针刺伤n 切割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缝合中n 抽血将血样标本注入试管中抽血:拔出针头时n 直接接触收拾手术污物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分离输液器时n 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n 针刺暴露发生于:l注射l抽血l静脉穿刺或拔除l锐器处理l废弃物处理l外科手术缝合n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不力;n 组织制度不全;n 安全教育培训不够;n 防护措施及人员编制不足;n 还有化学、物理、
2、心理及社会等因素。n 伤口深度n 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n 针头刺破了静脉和动脉n 空心并带血液的针n 感染性血液或体液的量n 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n 按照标准预防原则n 洗手或手消毒n 手套n 面罩、护目镜、口罩、手套的使用n 隔离衣的穿脱n 环境卫生n 正确处置利器n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n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n 所有的病
3、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n 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n 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n 洗手和手卫生。n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使用防护用品。n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n 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n 医护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
4、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n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安全,防止刺伤。n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n 职业暴露的主要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n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n 预防原则:标准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 常见疾病: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n 患者的隔离:n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n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n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n 医务人员的防护:n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
5、戴手套;摘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n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脱下的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n 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传播距离较远。n 预防原则: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标准预防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 常见疾病:结核、麻疹、肺鼠疫、肺出血热等n 患者的隔离:n 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n 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n 病情容许患者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n
6、 应严格空气消毒。n 医务人员的防护: n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n 进入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可能产生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n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n 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近距离(1米以内)传播。n 预防原则:标准预防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n 常见疾病:百日咳、白喉、流脑等。n 患者的隔离n 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n 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n 减少
7、转运;当需转运,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n 患者病情容许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n 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n 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n 医务人员的防护n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不同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n 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可能产生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正确使用防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护用品 使用原则:n 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n 在有效期内使用。n 正确使用。n 防护用品种类:口罩、护目镜、手套、隔离衣和防护服、鞋套、防水围裙、帽子n 步骤1:局部处理n 步骤2:报告与记录n 步骤3:暴露的评估n 步骤4:暴露源的评估n 步骤5:暴露后预防n 步骤6:随访局部处理n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n 污染眼部等黏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黏膜进行冲洗。n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开封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技巧
- 农业设备供货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大全
- 2025年运城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试题
- 专利侵权检索合同范本
- 买卖废钢材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本无社保
- 临泉教师合同范本
- 三人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交电产品销售合同范例
- 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整理
- (74)-17.3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 浅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学诊断
- SMT失效模式分析PFMEA
- 国际贸易地理全套课件
- 家校共育-助孩子成长-家长会课件
- 叉形件工艺及车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 GB/T 5916-2008产蛋后备鸡、产蛋鸡、肉用仔鸡配合饲料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用)试题及答案
- GB/T 23723.1-2009起重机安全使用第1部分:总则
- 安全测试工具、蹭网利器wifiphisher新增汉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