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B/T 47013.1标准解析标准解析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B/T 47013.1起草组 中国特检院郑晖主要内容1、修订过程与背景2、主要修订内容3、条款及释义一、NB/T 47013修订过程与背景(一)历次修订情况 JB 4730-1994; JB/T 4730-2005(二)本次修订过程2012年1月12日:全国锅容标委组建标准工作组,自动标准修订工作。47013.1组成员:林树青、寿比南、郑晖、杨国义、关卫和、沈钢、强天鹏、金宇飞、王纪兵、胡军。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上海材料研究所、 兰
2、州石油钻采炼油化工设备质量检测所、大连锅检院一、NB/T 47013修订过程与背景u2013年5月 征求意见稿 在全国锅容标委网站()“委员会服务区”上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意见29条u2013年7月 送审稿 向锅容标委委员征求意见。回复意见10条。u2013年11月:报批稿 组内外广泛讨论u2014年7月 提交国家能源局u2015年4月国家能源局2015年第3号公告 2015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一、NB/T 47013修订过程与背景 (三)修订背景1、设备安全保障要求的提高承压设备高参数、大型化、长周期、极端工况发展趋势二千吨加氢、万立球罐、深冷容器、RBI、预知检测2、技术发展的需求JB/T 4
3、730-2005实施以来,我国无损检测技术水平有了较快提高原有无损检测方法中的新技术层出不穷:管板射线、焊缝涡流新的无损检测方法不断推出和完善:TOFD、DR、脉冲涡流检测3、其他法规标准的修订与进步固容规-2009锅规-2012GB150-2011一、NB/T 47013修订过程与背景4、与国际接轨与国际贸易的需求ASME 第V卷 区别较大EN标准的变化 近年来较大变化5、解决行业关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JB/T 4730-2005实施以来发现的若干问题:(1)球罐施工R源底片基本不能发现面积状缺陷,但现场大量使用(2)管子管板角焊缝RI无标准依据(3)板材超声检测质量等级要求偏低,难以控制质量
4、且和国外差距较大(4)厚度超声测量方法现场常用但标准中无对应规定(5)TOFD 检测声束扩散角测量无对应对比试块一、NB/T 47013修订过程与背景标准制修订过程中达成的共识:1、“总体要求”、其他各方法标准“一般要求”:按照“人、机、料、法、环”的顺序进行编排;2、NB/T 47013.1提出安全防护总体要求,其余各部分增加额外的安全防护内容3、明确技术报告内容要求,即检测对象、条件、结果、签字。简图放在报告中,数据放在记录中;4、将工艺规程的提法改为工艺文件,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后改为操作指导书);5、NB/T 47013(JB/T 4730).1中增加一些术语,如公称厚度
5、等,同时,对于设备器材容易混淆的“校准”、“核查”等给出明确统一说法;6、各部分标准统一增加关于相关因素的描述。7、相关因素变化时,要重新编制或修订工艺规程。8、首次应用的作业(操作)指导书要进行验证;9、标准各部分逻辑关系要理清,要形成一本标准,因此在体例和用词上要做到统一;二、主要修订内容 与JB/T4730.1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ua a) 修改了适用范围;修改了适用范围; 范围从原来的5种NDT方法-12种ub b) 修改了无损检测人员要求;修改了无损检测人员要求; 2013年质检总局颁布无损检测人员新考规uc c) 修改了名词术语;修改了名词术语; 原.1标准中的各方法相
6、关的名词术语各方法标准ud d) 增加了对无损检测设备器材的要求;增加了对无损检测设备器材的要求; 明确了检定、校准、核查、运行核查、检查的各自具体涵义ue e)增加了对无损检测方法和工艺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对无损检测方法和工艺的技术要求; 工艺规程相关因素、操作指导书首次验证二、主要修订内容 uf f) 修改了无损检测方法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修改了无损检测方法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 根据技术发展现状修改ug g) 增加了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和安全防护的要求;增加了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和安全防护的要求; 新增加(质量管理要求、 HSE)uh h) 增加了无损检测资料和档案的要求;增加了无损检测资料和档案的要
7、求;ui i) 取消了对无损检测机构的要求。取消了对无损检测机构的要求。 对机构的要求是核准规则等法规的内容uj j) 取消了原附录,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取消了原附录,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各无损检测方各无损检测方法通常能检测的一般缺陷法通常能检测的一般缺陷”。 原附录为相关标准及文件目录,取消1、范围 1.1 NB/T47013(JB/T4730)的本部分规定了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泄漏检测、目视检测、声发射检测、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漏磁检测和脉冲涡流检测等无损检测方法的一般要求和使用原则。 原5种扩充到12种,正在修订的.14为CR,.15为PA 未
8、列入的无损检测方法或超范围的情况按4.3.1.4(1)DR:直接数字成像;CR:间接数字成像;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组成框图 (2 2)脉冲涡流检测)脉冲涡流检测 基本原理:一个外加的电磁脉冲信号在金属内部产生一个涡流信号,该涡流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消失,对于不同厚度的金属材料,其持续时间不同,通过测量持续时间可以计算出金属材料的厚度。主要应用:带保温层测厚。u1.2 本部分适用于在制在制和在用金属材料在用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的无损检测。 承压设备:锅、容、管 板材、管件等:冶金标准:用于承压设备时需满足本标准要求 材料:仅限金属材料3、术语和定义 总体总体原则:原则: 本部分只规定各方法标准共同的、基
9、础的术语 与具体方法有关的术语都放到相应的方法标准中 3.1 3.1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NDT 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在不损坏检测对象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相应的设备器材,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检测对象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或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3.2-3.13 3.2-3.13 不同的缺陷不同的缺陷术语术语 未未焊焊透透3、术语和定义 未熔合焊瘤咬边3、术语和定义 3.14 公称厚度公称厚度 Nominal Thickness检测对象名义厚度,不考虑材料制造偏差或加工减薄。3
10、.15 检测灵敏度检测灵敏度 Detection Sensitivity检测最小缺陷的能力,一般以有效检出工件中某一规定尺寸大小的缺陷作为度量。 3.16 缺陷检出率缺陷检出率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由熟练的无损检测人员按给定的设备器材和工艺规程对工件进行检测,所能检测出的缺陷占缺陷总数的比例。4、总体要求 人、机、料、法、环、实施4.1 无损检测人员 人u4.1.1 从事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照国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的相关规定取得相应无损检测人员资格。u4.1.2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级别分为I级(初级)、II级(中级)和III级(高级)。
11、u4.1.3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不同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方法和该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4、总体要求 第八条第八条 I级检测人员应当具备以下能力级检测人员应当具备以下能力(一)正确调整和应用检测仪器(二)按照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或者工艺卡进行检测操作(三)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四)遵守有关安全防护准则第九第九条条 级级检测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检测人员应当具备以下能力能力(一)实施或者监督I级检测人员的工作(二)按照工艺文件要求调试或校准检测仪器,实施无损检测操作(三)根据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编制针对具体工作的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或者工艺卡(四)按照规定、标准规定、评定检测结果,编制或审
12、核无损检测报告 (五)对I级检测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工作指导第十条第十条 级级检测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检测人员应当具备以下能力能力(一)实施或者监督I级和级检测人员的工作(二)负责无损检测工程的技术管理、无损检测装备性能和人员技能评价(三)编制和审核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四)确定用于特定对象的特殊无损检测方法、技术和工艺规程(五)对无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定或者解释(六)向I级和级检测人员说明规范、标准、技术条件和工艺规程的规定(七)向I级和级检测人员进行技能指导和培训未设级检测人员的无损检测项目, 级检测人员可以承担级检测人员的工作4、总体要求 4.2 4.2 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 机
13、、料机、料u4.2.1 无损检测设备和主要器材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射线:X光机、底片;超声:仪器、探头、试块; 应满足其制造标准,附产品合格证u4.2.2 4.2.2 无损检测设备和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器材应符合其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应符合其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且其性能应满足本标准且其性能应满足本标准NB/T 47013.2NB/T 47013.2NB/T 47013.13NB/T 47013.13中规定的中规定的有关有关要求并提供证明文件。要求并提供证明文件。 为什么对检测设备器材提出性能要求并要求证明文件? NDT必须借助设备器材进行NDT有效性根本上依赖于检测设备器材具体性能指标
14、由制造商自我宣称以前检测设备器材的质量管理属于真空状态无监督;相对专业不易管理;乱象;不合格、参数虚标、优劣不分;采购技术要求形同虚设检测质量隐患、不利于我国检测设备器材整体水平提升行业、用户、优秀制造商共同希望证明文件?具有国家实验室认可资格的任何独立第三方 e.g 超声、TOFD仪器:中国特检院测试评价实验室4、总体要求 u4.2.3 对于可反复使用的无损检测设备和主要器材,为确保其工作性能持续符合本标准各部分的有关要求,承担无损检测的单位(检验检测机构或企业的检测部门,以下简称检测单位)应每年(或更长周期,按本标准各部分的有关要求)进行检定、校准或核查,并在检测单位的工艺规程中予以规定。
15、a)检定:凡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应定期送有资格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授权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检定属于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具有法定性,检定的目的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征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价,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原国家计量局1987量局法字第188号,后国家质检总局先后三次颁布国家强制检定目录1991374号、199915号、2001162号共计相数61相、种数118种)的,并直接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检测仪器设备必须严格依法定点、
16、定期送有资格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授权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强制检定,检定合格的发“检定合格证书”。 38.射线监测仪、照射量率仪、放射性表面污染仪、个人剂量计;4、总体要求 b)校准:对于未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可进行量值溯源的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应定期进行校准,校准可选择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校准机构进行,也可由检测单位自行开展,检测单位自行开展的应具备按本标准各部分规定的校准要求开展的能力。不具有法定性,是检验机构自愿溯源行为,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校准的结论不具备法律效力,给出的“校准证书”只是标明量值误差。无损
17、检测设备和器材中需要校准(或内部校准)的有:标准密度片、观片灯的亮度和均匀度、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标准试块与对比试块半径及其他尺寸;磁粉检测设备的电流表;黑光辐照计;白光照度计;超声波测厚仪等。 可进行量值溯源:有明确的测量值,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两种方式:外部校准、内部校准内部校准能力:仪器器材、工艺文件、人员;或 实验认可4、总体要求 c)核查:对于未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且无法进行量值溯源的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应定期进行核查,以验证设备和器材性能是否满足本标准各部分的相关要求,核查一般由检测单位自行开展。对一些非强制检定的、无法进行量值溯源的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为了证明设备和器材的状态
18、是良好的、验证设备和器材是满足检测标准要求的,需要定期对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进行核查,以证实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能够满足检测标准的要求。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中应该核查的有:射线底片的灰雾度;X射线设备的实际焦点尺寸;X射线设备的曝光曲线;超声标准试块与对比试块的表面腐蚀与机械损伤;磁悬液中固体物含量浓度等。核查方式:自行开展 功能性或范围性的检查,标准中无明确具体要求值4、总体要求 u4.2.4 对于可反复使用的无损检测设备和主要器材,在检定、校准或核查周期内,应按本标准各部分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运行核查,运行核查的项目、周期和性能指标应在检测单位的工艺规程中予以规定。 运行核查(in-service
19、checks),系指在定期的检定/校准周期内所进行的核查,用以确保设备和器材的检定/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的。运行核查不是再校准,校准解决仪器设备“准不准”,而运行核查解决仪器设备“稳(定)不稳(定)”。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管理中,需要考虑运行核查的有:黑度计每6个月应采用标准密度片进行核查;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每隔3个月或6个月应采用标准试块进行水平线性、垂直线性核查;电磁轭的提升力每6个月应采用经校准的提升力重力试块进行核查;提升力重力试块每2年应采用经校准的秤重器具进行核查;磁粉检测设备的电流表每6个月进行核查;黑光辐照计、白光照度计每3个月进行核查等。 运行核查方式:自行开展运行核查一般为1
20、个月、3个月或半年4、总体要求 u4.2.5 对于可反复使用的无损检测设备和主要器材,每次无损检测前,应按本标准各部分中的有关要求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应在检测单位的操作指导书中予以规定。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每次使用前,应该检查的有:超声检测斜探头的参数(前沿距离(入射点);K值(折射角 )与主声束偏离);超声检测直探头的参数(始脉冲宽度、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磁粉检测设备及磁粉和磁悬液的综合性能(系统灵敏度);荧光磁粉或渗透检测前,应采用黑光幅照计对被检测表面的黑光幅照度进行检查,使用白光照度计对周围环境白光亮度进行检查;对于非荧光磁粉或渗透检测前,应采用白光照度计对周围环境白光亮度进行检查;等
21、4、总体要求 4.3 无损检测方法和工艺 法4.3.1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用u4.3.1.1 本标准涉及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泄漏检测、目视检测、声发射检测、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漏磁检测和脉冲涡流检测等。可选择的NDT方法范围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指DRu4.3.1.2 采用射线检测、超声检测、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和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等无损检测方法检测对接焊接接头时,根据设备器材条件和技术工艺要求的不同以及检测灵敏度、缺陷检出率和测量准确度的区别,将其检测技术等级分为若干级别。 射线:A/AB/B;超声:A/B/C;DR:AB/B这些
22、方法选用时还应选择技术等级4、总体要求 4.3.1.3 应在遵循承压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产品标准及有关技术文件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承压设备的材质、结构、制造方法、工作介质、使用条件和失效模式,预计可能产生的缺陷种类、形状、部位和方向,按照本部分和NB/T 47013.2NB/T 47013.13的规定,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宜的无损检测方法,确定其检测技术等级、检测比例、质量要求和合格级别等,以形成明确的检测要求。 如何选用NDT方法 形成明确的检测要求;设计文件或检验方案e.g.加氢反应器产品标准:固容规2009,JB4732设计参数:20.68MPa,454C,油气、氢气、硫化氢材质:2.25C
23、r-1Mo-1/4V 筒体锻件、封头钢板,345mm/207mm双层不锈钢带极堆焊-窄间隙自动焊 5500+21688检测要求:原材料(法兰盖筒体,锻件) UT MT :封头热成型 UT 受压元件开坡口:MT/PT筒体封头带级堆焊:309过渡层PT,347堆焊完PT筒体组对对接接头:背面清根MT ,焊满双面MT,整个接头TMFD焊缝区堆焊(PT)同上:不结合和层内缺陷UT中间热处理后MT ut最终热处理之后:MT/UT/PT水压试验之后:MT/UT/PT4、总体要求 4.3.1.4 当采用未列入本标准规定或超出本标准适用范围的无损检测方法时,需具备相应的无损检测人员、设备器材和检测工艺规程,经
24、现场试验和技术验证,并形成企业标准。 容规:新方法使用企业标准总局委托技术评审总局批复使用 锅规:新方法使用企业标准安委会技术评审 总局批复使用 一事一议e.G 2014年六安电厂66万千瓦锅炉小径管相控阵检测4、总体要求 4.3.2 4.3.2 无损检测工艺文件无损检测工艺文件u4.3.2.1 检测单位应制定无损检测工艺文件,无损检测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 本条规定了工艺文件须制定以及其内容。u4.3.2.2 应根据相关法规、产品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要求,并针对本检测单位的特点和技术条件编制工艺规程;工艺规程应按本部分和NB/T 47013.247013.13的规定明确
25、其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或要求,如相关因素的变化超出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 编制工艺规程的依据;相关因素(类似焊接工艺评定中的重要变量)u4.3.2.3 应根据工艺规程并结合检测对象的具体检测要求编制操作指导书;操作指导书中的内容应完整、明确和具体;操作指导书在首次应用时应进行工艺验证,验证可采用对比试块、模拟试块或直接在检测对象上进行。 操作指导书的依据;首次应用需验证;验证方式多样化u4.3.2.4 无损检测工艺文件的内容应满足本部分和NB/T 47013.247013.13的相关要求4、总体要求 4.4 检测场所和环境u4.4.1 检测场所和环境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照明和环境条件(包括风速
26、、温度、湿度等因素),应有助于无损检测的有效实施。 场所和环境的内涵;应有助于NDT实施;如荧光MT时可见光照度不大于201Xu4.4.2 检测场所和环境除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卫生和劳动保护的法规外,还应尽量避免在对人体有较大影响可能干扰正常操作、观察和判断的场所和环境中进行无损检测。 安全(高空、可燃气含量、有毒气体等);避免高低温、强磁场u4.4.3 若检测场所和环境对检测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监测和记录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测结果时,应停止检测。 Eg. 强磁场环境进行MT;PT时有水流淌u4.4.4 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采取措施防止交
27、叉污染。本条主要参考17025中的有关要求4、总体要求 4.5 无损检测的一般程序 实施ua) 编制工艺文件;ub) 确定检测人员;uc) 检测设备和器材的准备;ud) 检测场所和环境条件的检查;ue) 安全防护的准备;uf) 检测对象的准备;ug) 检测操作;uh) 检测设备复核(有要求时);ui) 检测结果的评定;uj) 填写检测记录;uk) 出具检测报告。 无损检测准备、实施、报告的完整全过程5 各无损检测方法的使用原则 5.1 5.1 通用通用原则原则u5.1.1 每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均有其能力范围和局限性,且应保证足够的实施操作空间。本部分所涉及到的各无损检测方法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见5
28、.2,通常能检测的一般缺陷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某一种NDT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本条所列能力范围和局限性均是在有足够操作空间前提下谈的,附录A主要给设计人员和检验人员提供各NDT方法的基本知识。u5.1.2 仅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渗透检测和目视检测。渗透检测主要用于非多孔性材料;目视检测主要用于宏观可见缺陷的检测。u5.1.3 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和近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磁粉检测和涡流检测。磁粉检测主要用于铁磁性材料;涡流检测主要用于导电金属材料。u5.1.4 可检测材料中任何位置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检测、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和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一般而言,
29、超声检测、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对于表面开口缺陷或近表面缺陷的检测能力低于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或涡流检测。 按针对不同位置缺陷检测方法分类: 表面开口:渗透、目视 表面与近表面:磁粉、涡流 所有位置:RT/UT/TOFD/DR5 各无损检测方法的使用原则 u 5.1.5 为确定承压设备内部或表面存在的活性缺陷的强度和大致位置,可采用声发射检测。声发射检测需要对承压设备进行加压试验,发现活性缺陷时应采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进行复验。 按检测缺陷是否扩展的方法分类:声发射、其他u 5.1.6 仅能检测承压设备贯穿性缺陷或整体致密性的无损检测方法为泄漏检测。 按整体致密性检测方法分类:泄漏、其他u 5.1.7
30、 对于铁磁性材料,为检测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应优先采用磁粉检测方法,确因结构形状等原因不能采用磁粉检测时方可采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 铁磁性材料,所有的表面与近表面检测方法中,磁粉检测灵敏度最高。 u 5.1.8 当采用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按不同检测工艺进行检测时,如果检测结果不一致,应以危险度大的评定级别为准。 超声检测K1、K2分别检测。u 5.1.9 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对承压设备的同一部位进行检测时,应按各自的方法评定级别。 UT/RT/TOFD; MT/ET/PT5 各无损检测方法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 5.2.1 射线检测5.2.1.1 5.2.1.1 能力能力范围范围 可记录、直观
31、、定性准确u a) 能检测出焊接接头中存在的未焊透、气孔、夹渣、裂纹和坡口未熔合等缺陷;u b) 能检测出铸件中存在的缩孔、夹杂、气孔和疏松等缺陷;u c) 能确定缺陷平面投影的位置、大小以及缺陷的性质;u d) 射线检测的穿透厚度,主要由射线能量确定。5.2.1.2 5.2.1.2 局限性局限性厚度、面积状缺陷、入射方向、高度与深度u a) 较难检测出厚锻件、管材和棒材中存在的缺陷;u b) 较难检测出T型焊接接头和堆焊层中存在的缺陷;u c) 较难检测出焊缝中存在的细小裂纹和层间未熔合;u d) 当被检设备直径较大采用r射线源进行中心曝光法时较难检测出焊缝中存在的面状缺陷;球罐不宜采用R源
32、中心曝光法u e) 较难检测出缺陷的自身高度和确定其深度位置。5.2.1.3 5.2.1.3 射线检测的具体要求应按照射线检测的具体要求应按照NB/T 47013.2NB/T 47013.2的规定执行。的规定执行。5 各无损检测方法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 5.2.2 超声检测5.2.2.1 5.2.2.1 能力能力范围范围厚度大、定位、定量、面积状缺陷厚度大、定位、定量、面积状缺陷a)能检测出原材料(板材、复合板材、管材、锻件等)和零部件中存在的缺陷;b)能检测出焊接接头内存在的缺陷,面状缺陷检出率较高;c)超声波穿透能力强,可用于大厚度(100mm以上)原材料和焊接接头的检测;d)能确定缺陷的位
33、置和相对尺寸;5.2.2.2 5.2.2.2 局限性局限性不直观、难定性、无记录、粗晶、技术与责不直观、难定性、无记录、粗晶、技术与责任心任心a)较难检测粗晶材料和焊接接头中存在的缺陷;b)缺陷位置、取向和形状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c)A型显示检测不直观,检测记录信息少;d)较难确定体积状缺陷或面状缺陷的具体性质。5.2.2.3 5.2.2.3 超声检测的具体要求应按照超声检测的具体要求应按照NB/T 47013.3NB/T 47013.3的规定执行的规定执行。5 各无损检测方法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 5.2.5 5.2.5 涡流检测涡流检测u 5.2.5.1 5.2.5.1 能力能力范围范围a
34、)能检测出金属材料对接接头和母材表面、近表面存在的缺陷 ;b)能检测出带非金属涂层的金属材料表面、近表面存在的缺陷;c)能确定缺陷的位置,并给出表面开口缺陷或近表面缺陷埋深的参考值;d)涡流检测的灵敏度和检测深度,主要由涡流激发能量和频率确定;u 5.2.5.2 5.2.5.2 局限性局限性焊缝表面影响、缺陷定量焊缝表面影响、缺陷定量u a)较难检测出金属材料埋藏缺陷;b)较难检测出涂层厚度超过3mm的金属材料表面、近表面的缺陷;c)较难检测出焊缝表面存在的微细裂纹;d)较难检测出缺陷的自身宽度和准确深度。u 5.2.5.3 5.2.5.3 涡流涡流检测检测的具体要求应按照的具体要求应按照NB
35、/T 47013.3NB/T 47013.3的规定执行的规定执行。5 各无损检测方法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u5 5.2.6 .2.6 目视目视检测检测u5.2.7 5.2.7 泄漏泄漏检测检测u5.2.8 5.2.8 声发射声发射检测检测5.2.8.15.2.8.1能力范围能力范围活性缺陷、整体检测活性缺陷、整体检测 a)能检测出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加压试验过程的裂纹等活性缺陷 的部位、活性或强度 b)能够在一次加压实验过程中,整体检测和评价整个结构中缺陷的分布和状态; c)能够检测出活性缺陷随载荷等外变量而变化的实时和连续信息。5.2.8.25.2.8.2局限性局限性缺陷非活性、重复性、辅助性缺陷
36、非活性、重复性、辅助性 a)难以检测出非活性缺陷; b)难以对检测到的活性缺陷进行定性和定量,仍需要其他无损检测方法复验; c)对材料敏感,易受到机电噪声的干扰,对数据的正确解释需有较为丰富的数据库和现场检测经验。5.2.8.3 5.2.8.3 声发射检测的具体要求应按照声发射检测的具体要求应按照NB/T 47013.9NB/T 47013.9的规定执行的规定执行。5 各无损检测方法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 5.2.9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u5.2.9.5.2.9.1 1能力范围能力范围较直观、有记录、检测灵敏度高较直观、有记录、检测灵敏度高 a)能检测出对接接头中存在的未焊透、气孔、夹渣、裂纹和未熔
37、合等缺陷且检出率较高; b)能确定缺陷的深度、长度和自身高度; c)厚壁工件缺陷检测灵敏度较高; d)检测结果较直观,检测数据可记录和存储。u5.2.9.2 5.2.9.2 局限性局限性复杂结构、定性复杂结构、定性 a) 较难检测出扫查面表面和近表面存在的缺陷; b) 较难检测粗晶粒焊接接头中存在的缺陷; c) 较难检测复杂结构工件的焊缝; d) 较难确定缺陷的性质。u5.2.9.3 5.2.9.3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的具体要求应按照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的具体要求应按照NB/T NB/T 47013.1047013.10的规定执行。的规定执行。5 各无损检测方法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5 5.2.10
38、 X.2.10 X射线数字成像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检测 相对常规RT:快速、无污染、厚度差宽容程度大、灵敏度更高5 5.2.11 .2.11 漏磁检测漏磁检测5 5.2.12 .2.12 脉冲脉冲涡流检测涡流检测5.2.12.15.2.12.1能力范围能力范围 a)能检测非铁磁性覆盖层下(保温层、保冷层、保护层等)金属壁厚的腐蚀或其他壁厚减薄缺陷; b)能在设备处于运行状态(高温、低温、内有物料等)时进行检测; c)检测结果是传感器投射面积下的平均剩余壁厚值。5.2.12.25.2.12.2局限性局限性 a)较难检出小体积缺陷; b)检测精度受提离高度、电磁特性的影响; c)难以对结构复杂、曲率较
39、大或壁厚较大的设备进行检测; d)难以对检出的缺陷精确定量,必要时仍需其他无损检测方法复验。5.25.2. .1212. .3 3 脉冲涡流检测的脉冲涡流检测的具体要求应按照具体要求应按照NB/T 47013.NB/T 47013.1 13 3的的规定执行。规定执行。6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和安全防护 6.1 无损检测机构和承压设备产品生产单位应建立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无损检测质量控制。 强调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管理文件及控制 (2)管理职责 (
40、3)资源配置、管理及技术支持 (4)检测实施 (5)分析及改进(2)质量控制: 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而采取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 无损检测过程存在一系列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人员、设备器材、技术文件、操作过程和环境几方面,应加强对所有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并研究如何进行有效规范和控制。几个突出的问题:工艺执行不严、检测记录;甚至弄虚作假5 各无损检测方法的使用原则6.2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应包括如下内容:a a)无损检测人员)无损检测人员;检测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对超声检测工作的质量影响极大资格级别管理、培训教育管理、人
41、员技术档案建立与管理、工资薪酬管理b b)无损检测设备器材;)无损检测设备器材;采购控制(质量证明书、标准符合性证明、验收);特殊要求的提出与性能检查;操作文件:定期检定、校准和核查;运行核查和检查:修理更换后的验证c c)无损检测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制订和实施)无损检测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制订和实施等;等;本标准所涉及到方法的工艺规程:按相应内容,级编制和审核;新方法新技术,客户同意,参照4.3.1.4 。 操作指导书:首次应用需工艺验证。d d)无损检测资料和档案,包括检测记录和报告等)无损检测资料和档案,包括检测记录和报告等;见本部分第七章e e)无损检测
42、场所和环境)无损检测场所和环境。1)形成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管理规定(包括各类特种设备现场检测环境条件要求和设施条件要求等方面的控制要求) 2)检测设施与环境条件的检查记录(PI时温度); 3)特殊检测设备(如:射线源)、特定检测场所(如射线曝光室)的资质证明。5 各无损检测方法的使用原则 6 6.3 .3 安全安全防护防护形成安全防护的规定形成安全防护的规定u 6.3.1 部分无损检测方法会产生或附带产生放射性辐射、电磁辐射、紫外辐射、有毒材料、易燃或易挥发材料、粉尘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实施无损检测时,应根据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的种类,按有关法规或标准的要求进行必要的防护和监测,对相关的无损检测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 射线曝光室通风要求:罐内实施P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责任保险合同纠纷调解协议书
- 怎么积累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商务活动策划与执行服务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精制超品长峰狼毫笔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特种车辆驾驶员安全责任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拖欠工资补偿金发放与劳动权益保障协议
- 2025年度电影特效演员聘用协议
- 科技引领下的老旧住宅外墙保温改造新趋势
- 二零二五年度诊所合伙人合作协议暨医疗人才引进与培养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农业农产品收购合作协议
- 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外文文献翻译2016年
- 控股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图.docx
- 高炉煤气安全知识的培训
- 2008 年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试卷
-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PPT课件
- 最常用2000个英语单词_(全部标有注释)字母排序
- 人造革的几种生产制造方法
- 在银行大零售业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解学习
- 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
- 水电站大坝土建安装工程悬臂模板施工手册
- 三体系内审检查表(共58页).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