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冯特1879 莱比锡,心理实验室(构造)、科学心理诞生2、艾宾浩斯(长过去、短历史,记忆实验研究创始人)、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主潜意识和性,人非理性的4、华生的刺激反应模式(S-R)(行为,早期巴甫洛夫、沃森);5、巴甫洛夫经典、斯金纳操作,6、魏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7、杜威、安吉尔(机能主义):强调适应环境中机能作用;8、人本主义:罗杰马斯洛(第三势力、第四浪潮):关心人的尊严和价值、马斯洛层次需要9、认知心理学:60年代,信息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皮亚杰、麦赛尔:1962年认知心理学10、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沙
2、赫特的情绪认知论, 汤姆金斯-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11、智力结构理论: 斯皮尔曼(二因素)、 赛斯特(群因素)、 吉尔福特(智力结构) 卡特尔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12、气质类型的各种学说:体液说希波克拉(黄胆汁、血液、黏液、黑胆汁) 体型说克雷奇米尔(德国精神病医生) 血型说古川竹二 激素说伯曼(美国心理学家)13、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兴奋和抑制特征: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兴奋:神经活动由静或弱转为活动或较强的状态。抑制:神经活动由活动或较强活动状态转为静或弱的状态。兴活安胆多黏强;兴奋胆汁不平衡;安静黏液不灵活;抑郁抑制只有弱14、人格理论:容格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卡特尔:表面特质和根
3、源特质;奥尔波特特质创始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艾森克人格结构维度科斯塔和麦克雷的人格的大五理论:神经质、外倾性、经验开放性、宜人性、认真性 概念(需熟记)3.反射:有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现实的具体的。第二信号系统:词和语言4、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5、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
4、受性。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有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感觉阈限高感受性低(需要比较强的刺激才能感受到)感觉阈限低感受性高(很弱的刺激就能感受到) 韦伯定律(1840)I/I=K I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是一个常数,叫韦伯常数或韦伯分数费希纳定律(1860)S=KLgR 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 K是一个常数。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对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对光适应快,对暗适应慢,保护对暗适应就是设法不让视紫红质分解,红色
5、的眼镜。对光适应:从的环境到亮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的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正后象和负后象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变化的现象。联觉现象:本来是一种刺激能引起一种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感觉。一、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二、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三、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四、联觉本来是一个刺激能引起一种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感觉,这种现象叫联觉。(
6、一)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mm)也叫光波。二)视觉器官锥体细胞呈圆锥状,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在强光下起作用,明视觉器官。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这是明视觉。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暗视觉器官。杆体细胞只能物体的明暗和轮廓,这是暗视觉。(三)1.颜色的特性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明度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度取决于色彩中灰色所占的比例2颜色混合 色光相加 颜料相减3.色觉异常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辨认”颜色的。 遗传造成的。2、 听觉1620000赫兹适宜刺激, 1000Hz4000赫兹最敏感。老年人首先丧失对
7、高频听觉。 (三) 听觉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八、内脏感觉(机体觉)比较模糊,定位也不准确,还具有放射的性质。九、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所以具有生物学的意义。痛觉最难以适应。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客观事物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种类:空间、时间、运动、错觉、大小知觉 眼睛的调节作用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肌肉运动线索 方位知觉:双眼视轴辐合 对象的重叠 距离知觉 线条的透视作用知觉种类 时间知觉 单眼线索 3空气的透视作用 4明暗、阴影 双眼线索:运动视差运动知觉记忆: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8、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记忆的种类:形象、情景、情绪、语义、动作记忆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再现);再认和遗忘;遗忘及遗忘规律德国艾宾浩斯创始人。自己给自己做记忆实验,记忆材料叫无意义音节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表象的特征: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造成,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系列开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首因效应或首
9、位效应。系列末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的智力过程: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况思维的种类:形态:动作、形象、抽象;答案的方向:辐合和发散定势: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它对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行为和态度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想像: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来源于表象,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分无意想像(梦)和有意想像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活动。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也包括我
10、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潜意识:在当前并没有意识到的信息,但它却保持在记忆中,可通过方式从记忆中提出来。无意识: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种状态,不是心理活动过程。注意的广度:简单任务5-9个,互不关联的字母:4-6个需要: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动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内部的动力。有意识动机:能意识到自己行为活动动机,即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的目的的动机叫有意识的动机。无意识动机: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清楚地意识到的动机外在动机:外部环境影响下所产生内在动机由个体内在需要
11、引起兴趣: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绪情感变化维度: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应激: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意志: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动机冲突的形式:双趋式、双避式、趋避式、双重趋
12、势避式;人格: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和社会的统一;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智力是指人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影响能力的因素:遗传决定论(高尔顿)和环境决定论(华生)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的特性: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指向性;四
13、种典性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一、研究原则:价值中立、系统性、伦理二、研究方法:观察、调查、档案三、主要理论和人物1、霍兰德三阶段,哲学思辩(19世纪上半叶之前)、经验描述(20世纪初)、实证分析2、经验描述1908,英麦(独孤)美罗斯3、勒温B行/P个/E处/f函4、奥尔波特:1924年社会心理学教科书、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5、巴甫洛夫学习三机制:联(想)强(化)模(仿);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四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
14、)6、霍曼的社会交换理论:五命题(成功、刺激、价值、剥夺与满足、侵犯与赞同)7、符号源于詹姆斯、米德,最早还是布鲁默符号:语言、文字、记号、动作、姿势8、早期精神分为五:意识无意(识)、力必多;快乐和现实、生与死;本我自我还超我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自我是人格的心理面。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超我的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9、新精神霍妮“文”,沙利文的人际关系、10、海德:归因创始人(态度平衡理论、改变态度遵循费力最小原则、态度平衡P-O-X);凯利归因折扣;11、罗森伯格 自尊量表;詹姆斯1890自尊公式:自尊=成功/抱负12、侵犯理论:弗洛伊德侵犯是性本能或生本能和死本能
15、;洛伦茨侵犯是本能保护;多拉德的挫折侵犯学说、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到致的结果是愤怒,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13、凯尔曼(美)态度三阶段(服从、认同、内化)14、霍夫兰德态度转变模型: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15、费斯廷格认知失调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护态度的三因素一致;失调原因:两矛盾(逻辑和观念)、一冲突(文化价值)一相悖(新旧经验)16、安德森(美)六品质真诚、真实、诚实、忠诚、理解)可信主要内容概念1、社会心理学: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2、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3、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
16、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4、社会化: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它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再社会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生活依附期:13至25年社会化的分类:语言、性别角色、道德、政治5、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角色失调形式:角色冲突、不清、中断、失败6、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7、镜我: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8、身份: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自我同。9、自尊:个体对
17、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10、社会知觉: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11、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图式。12、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13、光环效应:在第一印象形成中,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维度。14、刻版印象与定型: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版印象。刻板定型。15、印象整饰:
18、亦称印象管理。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16、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17、控制点: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控制点在个人之内部,称为内控者,反之为外控者18、社会动机: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自然动机、社会动机。19、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过程称为动机过程20、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亲合动机、权利动机、侵犯动机、利他行为21、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与
19、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22、利他: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23、态度: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成分: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成分,ABC模型属性: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功能:工具性、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知功能形成:依从、认同、内化24、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建立的直接心理上的关系。25、人际吸引: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肯定形式。人际吸引的因素:熟悉与邻近、相似性、互补、外貌、才能、人格品质26、人际互动:人际相互作用。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
20、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27、沟通: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是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大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中介的沟通过程。沟通的结构:七要素:信息源、信息、通道、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正式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园周式、全通道式、Y式非正式沟通网络: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人际距离:公众(12-25)、社交(4-12)、个人(1。5-4)、亲密(018英寸)自我暴露的四个程度:情趣爱好、态度、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隐私28
21、、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从众的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反从众29、社会促进: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隐含在场、想象在场。结拌效应、观众效应优势反应强化说30、社会惰化:与社会促进相反,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也称社会抑制。31、模仿: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32、暗示: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
22、暗示的方式动。暗示的分类:他人和自我暗示;无意和有意;直接和间接;暗示和反暗示影响暗示的因素:权力、威望、地位、魅力;独立性差和缺乏自信心;客观环境;33、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它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特点:双向性、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34、爱情:个体对异性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特点:依恋、利他、亲密发展阶段:取样与评估、承诺、互惠、制度化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亲密爱(喜欢)、激情爱(迷恋)、空洞爱(承诺)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发展的规律。一、 研究方法:横断
23、、纵向、交叉二、 主要理论和人物1、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感知(0-2)、前运(26、7)、具运(6、711、12)、形运(11、1214、15)道德三:前道德判断(4-5)、他律道德判断(4、5-8、9)、自律道德判断(8、9-)2、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五阶段:口(0-1)、肛(1-3)、前(4-5)、潜(6青)、生殖(青)3、埃里克森人格八:婴儿前(02)、婴儿后(24)、幼儿(47)、童年(7-12)、青少年(12-18)、成早(18-25)、成中(2550)、成晚(50死亡)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婴儿前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自主 羞耻(婴儿后期) 意志品质 主动 内疚(
24、幼儿期) 目标品质勤奋 自卑 (学龄期) 能力品质同一感同一性混乱(青少年期) 诚实品质亲密 孤独 (成年早期) 爱的品格繁衍 停滞 (成年中期) 关心品质完善 失望或厌恶感(成年晚期) 智慧、贤明品质4、柯尔伯格道德三期六阶段: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服从、二比较、三好孩子、四秩序、五契约、六道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6、维果斯基的文化发展理论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最近发展区:已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教育的效果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最佳有效期:在发展的快速期即将出现前的一段时间教材和教法应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7、影响和制约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决定论、
25、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环境主体相互作用论8、关于发展心理学人物理论总结(1)准备:达尔文、福禄贝尔(2)创始:普莱尔(3)遗传:高尔登(4)环境:华生(5)认知:皮亚杰(7)情欲:弗洛伊德(8)人格:埃里克森(9)先天成熟、生成语法: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理论(10)皮亚杰道德三阶段、环境主体相互作用(11)斯金纳班杜拉后天学习(12)艾里克森自我同一性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1岁以内尚无自我意识; 1周岁末有自我意识的萌芽:把自己与环境区分开来; 2岁3岁左右 “我”的使用,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2、词汇的发展词汇量:每天2个词3岁:1000 , 4岁:16005岁:2200 , 6岁:3000
26、童年期伙伴关系的发展过程依从性集合关系期(一二年级)依从教师平行性集合关系期(三四年级):团伙整合性集合关系期(五六年级):依从伙伴 五、六年级是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4、青春期的心理矛盾现象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希望在精神上得到父母的支持和保护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要求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间的矛盾;自以为是与常常出现自卑感之间的矛盾。身心症状:支气管哮喘、心脏神经症、肠道运动失调、神经性食欲不振、不安神经症、口吃、厌学、失足行为、自杀5、第二反抗期:依赖与自主、亲子冲突两个反抗期的共同点:新旧关系体制的转型:平衡被打破、独立自主性不同点:第一反抗期:
27、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全面的,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6、守恒:数概念和长度是6-8岁、液体和物质是7-9岁、面积和重量是8、9-10,容积是11-12岁。7、习惯化范式: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优先注视范式(刺激偏爱程序,范兹)特殊的观察小屋以注视时间为指标8、气质是个性特征的最初表现,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明显而稳定的个性发展基础。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类型说托马斯、切斯(1974,1982)婴儿气质理论容易型(40%) 困难型(10%) 迟缓型(15%)混合类型(35%)9、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
28、情感联系。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0 3个月)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 6个月)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6个月 3岁):对母亲的依恋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1973)安全型 、回避型 、反抗型(矛盾型)10、儿童游戏的发展互动游戏(1岁以下) 实物游戏(2岁左右) 象征性游戏(36岁)规则性游戏(童年和少年)心理异常的诊断方法一: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 方法二:心理冲突的性质常形冲突 变形冲突方法三:自知力完好程度完整基本完整或部分完整没有自知力:1、能认识到自己的异常;2、能对
29、处已的异常进行客观归因和解释。自知力:1、完整;2、基本完整;3、没有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标准方法一:看六大症状1、幻觉;2、妄想;3、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4、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5、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6、紧张症性行为。特点:1、有其中任何一项; 2、持久性; 3、非反应性:并非直接的刺激引起的。有以上三点,则肯定是精神病性障碍。方法二:求医行为和自知力神经症的的诊断神经症的定义:持久的心理冲突,当事人能体验到这种冲突并感到痛苦,影响其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但,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相关知识:1、是一非神病性障碍的总称;2、症状:主要可表现为烦恼、紧张、焦虑、恐
30、惧、强迫症状、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等;3、多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依其主要临床表现,又可区分为若干类型。神经症的诊断程序:1、排除精神病性障碍,非精神病性障碍;2、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心理冲突属于变形,判定心理异常;3、符合神经症标准。四个标准,四个符合症状标准病程标准:大于等于三个月,惊恐发作例外严重程度标准:痛苦中度以上,社会功能中度以上,主动求医鉴别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小结:区分健康不健康1、一般心理问题:事出有因,时间不长,功能轻微受损,没有泛化;2、严重心理问题:刺激剧烈,时间较长,功能受损,行为泛化;3、神经症:情绪不可以理解,行为不可以接受。一、认知障碍
31、:1、感知觉障碍;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感知综合障碍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2、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贫乏、思维迟缓强制性思维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超价观念、强迫观念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钟情妄想、夸大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自罪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3、记忆障碍记忆减退、错构、虚构4、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涣散、注意减退、注意转移、注意衰退5、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二、情绪情感障碍1、情感高涨2、情绪低落3、焦虑和恐惧4、情感脆弱 三、意志行为障碍1、意向缺乏2、意向增强3、意向倒错4、强迫意向
32、5、强迫动作神经症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总称。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恐惧;强迫症状;惊恐发作;焦虑;躯体形式症状;躯体化症状;疑病症状;神经衰弱症状。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等。 神经症共同特点:(1)神经症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碍。(2)神经症是一组机能性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3)神经症
33、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光有精神症状,没有躯体症状叫精神痛苦)(4)神经症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5)神经症各亚型有其特征性临床相。(6)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7)神经症患者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相对于精神障碍而言)(8)神经症患者自知力充分。431恐惧症(恐怖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 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
34、恐惧和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4排除焦虑、分裂症、疑病症。4311场所恐惧症诊断标准1 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2 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黑暗场所、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如拥挤的船舱、火车车厢)等,其关键临床特征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境时没有即刻能用的出口;3 排除其他恐惧障碍。4312社交恐惧症(社会焦虑恐惧症)诊断标准1 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2 害怕
35、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作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3常伴有自我评价和害怕批评;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4313特定恐惧症诊断标准1 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2 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如昆虫、鼠、蛇等)、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手术,或尖锐锋利物品等;3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432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4321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
36、发症状的神经症。症状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 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 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严重标准 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 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排除标准 1排除其他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2排
37、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惊恐作。4322广泛性焦虑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 以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排除标准 1 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
38、、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2 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33强迫症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症状标准 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 上述的混合形式;2 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
39、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 3 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力抵抗,但不能奏效。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排除标准 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性强迫症状,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恐惧症等;2排除脑器质性疾病特别是基底节病变的继发性强迫症状。434躯体形式障碍 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躯体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严重性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但不是妄想; 对身体健康过分关心,如
40、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但不是妄想; 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排除标准 排除其他神经症怕障碍(如疑病症、焦虑、惊恐障碍,或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说明本障碍有时合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必须注意以免漏诊。4343疑病症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病人因为这种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病人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
41、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优势观念,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对身体畸形(虽然根据不足)的疑虑或优势观念也属于本症。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 对健康状况,如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但不是妄想; 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3 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排除标准 排除躯体化障碍、其他神经症性障
42、碍(如焦虑、惊恐障碍,或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 435神经衰弱指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症状标准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 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特征是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思考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并至少有下列2项: 情感症状,如烦恼、心情紧张、易激惹,等常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关,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付。
43、可有焦虑或抑郁,但不占主导地位; 兴奋症状,如感到精神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主要是对指向性思维感费力,而非指向性思维却很活跃,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但无言语运动增多。有时对声光很敏感; 肌肉紧张性疼痛(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或头晕; 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严重标准 病人因明显感到脑和躯体功能衰弱,影响其社会功能,为此感到痛苦或主动求治。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排除标准1排除以上任何一种神经症
44、亚型;2排除分裂症、抑郁症。说明1 神经衰弱症状若见于神经症的其他亚型,只诊断其他相应类型的神经症; 2 神经衰弱症状常见于各种脑器质性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此时应诊断为这些疾病的神经衰弱综合征。考点二 心理咨询技能心理咨询的定义: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心理治疗的定义: “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工作目标是相同的。心理治疗在操作上规范化和标准化;心理咨询是协助解决,心理治疗是矫治,带有强制性和调治。咨询关系的特点:1、心理咨询是一种职业性人际关系2、心理咨询
45、是一种有时限性的人际关系3、心理咨询是一种平等助人、共同成长的关系 四大流派一、精神分析理论观点:弗洛伊德主义及其影响。拉伯波特(apaport)的总结,精神分析学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观点:即心理结构观点、人格结构观点、动力观点、发展观点、和适应观点。心理结构观点: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人格结构观点: 本我、自我、超我心理动力观点:力比多性本能和营养本能发展观点:性心理发展分为口欲期(0-1)、肛欲期(1-3)、生殖期(3-5)、潜伏期(5-12)、生殖期(12岁以后)适应观点:变相宣泄和自我防御二、行为主义理论观点:行为主义理论与精神分析理论是截然不同的。方法论上,它是以严格的、大量的科学实验
46、结果为依据,提出行为的脑机制,然后依此解释异常行为,最后提出矫正方法。严谨科学是它的特点。对待精神现象的态度上,宁可避开,也决不做主观臆测性推断。1、 行为主义理论之一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3、新行为主义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班都拉)班都拉的“新社会学习理论”有以下几个基点:人能够操纵符号人可以自我评价行为人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三、存在人本主义观点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它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中吸取其哲学基础,提倡从人的主观意识经验出发,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动机决定论。存在人本主义具有四
47、个共同的认识:1、强调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动机和人格。2、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每一个体的自由选择,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其自身存在的意义。3、人的意识能超越传统的、现实的、文化的界限,因而具有创造和无限发展的潜在可能性。4、人性研究的重点是意识经验,应该遵循现象学途径。四、认知心理学一、行为疗法疗法定义: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过程的心理治疗手段。治疗原理: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定的程序来矫正求助者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通过行为评价及行为学习程式,指导调动心理和行为能力,改变不良行为,建立新健康行为。理论根据:经典条件反射(行为治疗)、操作条件反射(行为矫正)、认知
48、行为治疗(行为治疗+行为矫正)。基本假设:既然不良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那么同样地可以通过学习方式消除不良行为和习得良好行为。 治疗原则:对过剩的行为,通过社会学习进行矫正以消退。对不足的行为,通过社会学习进行强化以增加。对不适应行为,通过社会学习进行矫正以适应。具体方法:系统脱敏法、模仿法、厌恶疗法、阳性强化法、冲击疗法、生物反馈法、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治疗步骤:靶行为发生的情境及其功能分析;靶行为量化与标定;制定矫正的靶目标;制定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实施计划;结束以及复发处理。技术特点:依据实践研究引伸出假设和治疗技术。使用客观的操作性术语描述治疗技术。1阳性强化法
49、适应症:认知偏差、负性情绪、情感障碍。操作步骤:明确治疗靶目标、监控靶行为、设计新行为结果、实施强化。基本原理:操作条件反射以奖励为手段建立某种行为,以惩罚为手段消除某种行为。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淡化异常行为。2系统脱敏法适应症:恐惧症、焦虑症。治疗原理:通过使患者在放松状态下接触恐惧对象克服焦虑和恐惧情绪。操作步骤:先学会放松练习;设置恐惧或焦虑等级;后实施脱敏厌恶疗法适应症:强迫症、窥阴癖、露阴癖、戒烟戒酒。理论来源:经典条件反射。治疗原理:当患者出现不良行为时,给予一个不快的刺激,产生对不良行为的厌恶体验。反复实施,不良行为与厌恶体验之间建立条件联系。此后再次出现这种不
50、良行为时,不再给予不快刺激便会产生厌恶体验,从而达到消除不良行为目的。4、冲击疗法适应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理论来源:超限抑制(消退性抑制)、刺激反应-后果 治疗原理: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或想象的唤起焦虑的刺激情境中,焦虑反应将自行耗尽。工作程序:筛选确定治疗对象;签定治疗协议;治疗准备工作;实施冲击治疗。注意事项:治疗中止的条件咨询师劝学无效通气过度综合症晕厥或休克5、模仿法:适应症:行为适应障碍理论来源:社会学习理论 治疗原理: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考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求助者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工作程序:
51、选合适的治疗的对象;设计示范行为;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注意事项:更加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适时和适当相关知识:生活示范、象征性的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内隐示范6、生物反馈法适应症:睡眠障碍、焦虑症、恐怖症、一些身心疾病、松驰训练、郁抑症等理论来源:经典条件反射治疗原理:通过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已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工作程序:治疗前准备;诊室训练;家庭训练;注意事项:禁忌症:急性精神病、自伤自杀、冲动破坏者、训练中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幻觉
52、者 相关知识:肌电反馈仪、皮肤电反馈仪、皮肤温度生物反馈仪、脑电生物反馈仪二、认知领悟疗法适应症:强迫症、恐惧症、某些性变态。理论来源:钟友彬在学习、研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的基础上提出。幼年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体验对个性形成有重要影响,成为成年后心理疾病根源。治疗原理:采用当面交谈方式,让患者叙述症状产生、发展历史和具体内容,询问有关经历。用生活经验使其认识到症状和病态行为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年逻辑的特点。患者的认知和行为在健康成人看来是幼稚可笑的、没有意义的,因而不值得恐惧。患者每次会谈后写体会,谈对咨询师解释看法、自己经历体验、自己想到的问题。当患者领悟到目前症状的原因后,症状便
53、可能消失。合理情绪疗法适应症:认知偏差、焦虑抑郁、行为不良。理论来源:(1) 艾理斯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立的一种认知疗法。(2)认知取向治疗方法,也强调认知、情绪和行为整合。(3)合理情绪疗法接受了许多社会学习理论观点和技术,也经常使用一些行为治疗方法。治疗原理:(1)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2)核心是ABC理论: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引起,而是由个体对事件评价造成。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信念,即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C代表继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治疗程序: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
54、教育阶段。(1)心理诊断阶段:咨询师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ABC之间关系。(2)领悟阶段: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使求助者认识到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发心理问题是自己认知评价,求助者应对自己情绪行为反应负责。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求助者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3)修通阶段: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信念,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咨询师可用黄金规则反驳求助者对别人和周围环境绝对化要求。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三步骤:a使求助者在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情境之中。b帮助求助者改变不适当情绪体验,并体验到适度情绪反应。c停止想象,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积极转变,应及时给予强化。家庭作业包括:RET自助表(Self-Help Form)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Rational Self-Analysis)。(4)再教育阶段: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观念得以强化;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仍能应付生活中遇到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治疗目标:包含两层含义(1)不完美目标:针对求助者症状改变,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各种症状。 (具体目标)(2)完美目标:着眼更长远更深刻变化,使求助者拥有比较现实理想宽容生活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活动计划合集九篇
- 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护士的个人鉴定(7篇)
- 单位培训总结报告
- 初一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 母亲节的演讲稿汇编9篇
- 农资业务员年终总结
-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500字11篇
- 《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
- 团员自我鉴定(集合15篇)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 信息服务政府采购合同范例
- 202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典型题】
- 送教上门情况记录表多篇
-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实践 课件 第二章 劳动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支撑
- 贵州省贵阳市实验三中2024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数学试题试卷
- 护士四页简历12模版
- 2024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下)
- 器官捐献合作协议书范文模板
- 黑龙江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023年(联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