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网考试重点_第1页
现代通信网考试重点_第2页
现代通信网考试重点_第3页
现代通信网考试重点_第4页
现代通信网考试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1章 绪论的复习重点7(1)分组交换的两种工作方式的比较;p15p167(2)永久虚电路(PVC)、交换虚电路(SVC);(在第4章 分组交换网络 的ppt中)7(3)虚电路与电路交换的区别;7(4)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 p57(5)通信网络的组成;p27(6)电路交换的定义及特点;p47(7)三网融合;p437(8)窄带线路与宽带线路;p20p217(9)网络互连的概念与基本方式;p46 p477第2章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复习重点7(1)电话通信网的构成要素;p508(2)电话网的特点; p518(3)固定电话通信网的网络拓扑结构;p528(4)电话交换原理; p528(5)电话网的基本结

2、构形式分为等级网和无级网两种;p538(6)我国电话网结构;p548(7)我国长途电话网结构;p548(8)本地网等级结构;p578(9)电话网的路由的概念及分类;p618(10)呼损的概念;p618(11)5种路由(基干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高效直达路由、首选路由与迂回路由、最终路由)的概念与区别;p61p628(12)长途网路由选择的规则; p638(13)本地网路由选择的规则; p638(14)智能网(IN)的概念、智能网的基本组成;p196p1978(15)智能网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书里p196也有一个,图6-18(16)800业务工作过程的说明(智能网的一个典型应用); 9第3章 同步

3、数字系列SDH(传送网) 复习重点10(1)同步时分复用、异步时分复用的概念;10(2)一路语音PCM编码速率、基群(一次群)、高次群的概念。10(3)PDH的缺陷;11(4)SDH对于PDH的改进;11(5)SDH的帧结构;p25,p2612(6)SDH的复用原理;12第4章 分组交换网络 复习重点12(1)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各自的概念与优缺点;12(2)分组交换的两种工作模式;13(3)虚电路与逻辑信道的区别;13(4)永久虚电路(PVC)、交换虚电路(SVC)的概念;13(5)X.25协议的工作特点;p14113(6)X.25公用分组交换网的概念、分层协议的内容;p140 最

4、后一段13(7)X.25网基本服务和适用范围 ;13(8)分组交换模式下,分组数据的交换是如何实现的? p14113(9)路由选择方法;14(10)分组交换的流量控制的目的、四个层次;14第5章 帧中继与DDN 复习重点15(1)数字数据网(DDN)的概念;p14115(2)DDN的特点;p14115(3)帧中继(FR)的概念、特点、协议分层结构;p14115(4)帧中继使用虚电路;15(5)帧中继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虚电路的标识符); 16(6)帧中继网络的工作过程;16(7)帧中继帧的两种优先级 ;16(8)帧中继网络的带宽管理的原理;16第6章 ATM网络技术(沈)复习重点17

5、(1)异步传递方式 ATM的定义;P9817(2)ATM的主要优点和缺点;P9817(3)ATM 对于帧中继的继承与改进;18(4)ATM的信元信头的结构;P9918(5)ATM分层协议模型、各层的功能;p104,p10518(6)ATM的用户面协议栈结构;18(7)ATM的物理层主要功能;P10618(8)ATM层的主要功能;P10818(9)ATM虚电路:VCI 与 VPI的概念;P9919(10)ATM 的交换原理(区分:VPI交换与VCI交换);P10819(11)ATM的适配层 AAL 的概念;P10919(12)AAL 层的两个子层的功能;P11119(13)AAL 层支持的四种业

6、务类型;P11019(14)ATM 的网络流量管理与拥塞控制;P126p12919第7_1章 IP技术基础的复习重点19关于协议的分层结构:19(1)OSI的七层参考模型;P13320(2)OSI的七层结构的各层作用;20(3)OSI/RM参考模型中数据的传输;20(4)数据报和虚电路的概念;第六章ppt1321(5)TCP/IP的四层分层参考模型;21(6)TCP/IP与OSI/RM分层参考模型的比较22关于IP基础:22(1)IP地址的构成;P142的表4-122(2)子网掩码的概念;P14322(3)ABC三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P14323(4)利用子网掩码提取:网络ID与主机ID;2

7、3(5)无分类编址CIDR的概念;23(6)无分类的两级编址的记法(编址方式);24(7)域名服务系统DNS的概念;P14524(8)地址解析协议ARP的功能;24(9)IP数据报分组格式;24(10)TCP协议的功能;P14724(11)运输层协议主要有TCP(面向连接)、UDP(无连接);25(12)TCP协议的主要技术:三次握手、报文编号、超时重传、滑动窗口机制;25关于Internet通信原理:25(1)Internet网络的基本原理与网络结构;25(2)Internet网络结构示意图;25(3)路由器转发原理;25(4)路由器与网桥的区别;26(5)路由器的基本结构;26(6)IP分

8、组转发时的选路算法;26(7)路由选择的概念;27(8)路由算法必须具备的五个特征;27关于IPV6:28(1)IPv4的局限性及其缺点;P15628(2)IPv6对于IPv4的改进;P15628关于局域网:29(1)局域网的概念与主要特点;29(2)局域网类型、拓扑;29(3)局域网的共享介质通信协议MAC;p13529(4)局域网的分层协议体系结构;P136 图4-329(5)LLC子层的功能、LLC子层支持的四种服务类型;29(6)MAC子层的CSMA/CD原理(共享介质的载波侦听);30(7)局域网使用的物理媒体;30(8)以太网的连接方法;30(9)物理层直接组网的物理拓扑;31(1

9、0)局域网通过MAC直接组网,没有网络层;31(11)网桥(bridge)的概念;31(12)网桥的工作原理;31(13)网桥之间的组网;31(14)网桥的优缺点;32(15)交换式集线器的概念、优缺点;32(16)远程局域网互联;33第7_2章 宽带IP网络的复习重点33关于宽带IP网的几种重叠架构模型:39(1)IP/ATM网络互联模型(IPOA)的概念与特点;39(2) IP/SDH的概念与特点;39(3)IP/DWDM的概念与特点;40现代通信网的复习大纲:-第1章 绪论的复习重点(1)分组交换的两种工作方式的比较;p15p16(2)永久虚电路(PVC)、交换虚电路(SVC);(在第4

10、章 分组交换网络 的ppt中)-永久虚电路(PVC):永久连接的虚电路,类似专线,可随时传送数据;-交换虚电路(SVC):临时连接的虚电路,需要在通信之前建立,通信结束就拆除;(3)虚电路与电路交换的区别;电路交换:通常是在物理层,譬如打电话等。此时整个物理线路的带宽是由该通讯独占的。 虚电路交换:在一条物理线路上虚拟出多个逻辑的通道,此时该物理线路上可以有多条通讯量,每条通讯独占一条虚拟电路。多个虚拟电路通过时分/频分等多路复用方式复用到一条物理链路上。(4)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 p5(5)通信网络的组成;p2(6)电路交换的定义及特点;p4(7)三网融合;p43(8)窄带线路与宽带线路;p2

11、0p2156kbps MODEM拨号上网就是窄带,因为56kbps MODEM的理论信道带宽56kbps,换算成字节流量(一个字节8比特),理论传输能力就是56k/8=7k/秒。而这个速度仅仅能满足少量文字信息的传输,对于大量数据的视频、音频、图象信息来说,却无力承载。 1Mbps(1024M波特率)以上的带宽称之为宽带。(9)网络互连的概念与基本方式;p46 p47-第2章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复习重点(1)电话通信网的构成要素;p50(2)电话网的特点; p51(3)固定电话通信网的网络拓扑结构;p52(4)电话交换原理; p52在数字交换机中,每个用户都占用一个PCM系统的一个固定的时隙,用

12、户的话音信息经过抽样、量化、编码后就装载在这个时隙之中。(5)电话网的基本结构形式分为等级网和无级网两种;p53(6)我国电话网结构;p54(7)我国长途电话网结构;p54(8)本地网等级结构;p57(9)电话网的路由的概念及分类;p61(10)呼损的概念;p61(11)5种路由(基干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高效直达路由、首选路由与迂回路由、最终路由)的概念与区别;p61p62(12)长途网路由选择的规则; p63(13)本地网路由选择的规则; p63(14)智能网(IN)的概念、智能网的基本组成;p196p197 智能网(IN,intelligent network )是在原有电话通信网络的基

13、础上设置的一层叠加网络,是一种基于电话网的增值业务。在No.7信令网和大型集中式数据库支持下能快速、经济、方便、灵活地引入新业务,并能安全加载到原有电话通信网络上运行。(15)智能网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书里p196也有一个,图6-1(16)800业务工作过程的说明(智能网的一个典型应用); 下面以被叫集中付费800业务为例,简要介绍SCP和SSP配合工作过程。如图6-2所示。 主叫用户拨叫800号码800-1234567。 SSP发现此呼叫是个智能呼叫后,向SCP发出查询请求。 SCP查询SDP数据库,根据输入用户所在的地区,数据库返回相应地区营业部门的号码(也可根据主叫发起呼叫的时间等返回不同

14、的号码)。 SCP将此号码回传给SSP。 建立主叫、被叫间的连接,并对被叫计费。-第3章 同步数字系列SDH(传送网) 复习重点(1)同步时分复用、异步时分复用的概念;同步时分复用将时间划分为以帧为单位的等时间间隔,每帧再进一步划分为等数量等间隔的时隙且对这些时隙按顺序编号,所有帧中编号相同的时隙位置用于传送来自于同一源端的信号。同步的含义在于时隙位置与源端信号是严格对应的,在一次通信建立后的交换过程中,时隙位置与源端信号对应关系一旦确立,其关系就保持固定不变。易见,知道时隙位置,就可以知道该位置上的信号来自于哪个源端。异步时分复用 将时间划分为若干个等间隔或不等间隔的时隙,每个时隙位置用于传

15、送来自于一个源端的信号,但信号与时隙位置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正是由于信号与时隙位置之间没有固定对应关系这一原因,所以,不同于同步时分复用方式,统计时分复用方式中每个时隙位置上的信号都含有一个附加的标志头,该标志头信息用于标志该信号来自哪个源端以及用于转接设备进行转接处理。而同步复用方式无需添加标志头。(2)一路语音PCM编码速率、基群(一次群)、高次群的概念。-一路PCM编码(64kbit/s):一路语音的PCM采样波特率,即:8000次PCM采样/s ×8bit/每次采样=64kbit /s ;-基群(也称:一次群,为2.048Mbit/s):包含32路信号(30路PCM语音、2路

16、非语音)波特率在时分复用后形成的波特率;即:32×64kbit /s = 2.048Mbit/s ;-二次群、三次群、四次群,依此类推 ;-高次群;(3)PDH的缺陷;Ø PDH只有地区性的数字信号速率和帧结构,没有世界标准,难以向更高次群的技术发展;Ø PDH没有世界性的标准光接口规范,妨碍了联网应用的灵活性;Ø PDH复用结构,低速率采用同步复接,其他多数等级采用异步复接,通过塞入额外比特,复用成高速率信号,难以提取低速支路信号;Ø PDH的网络管理比特偏少,不能满足通信网操作、维护和管理(OAM)的要求;Ø PDH难以从高次群信

17、号中直接分离出低次群甚至基群信号,对于中继站上、下话路,很不方便(4)SDH对于PDH的改进;n 把世界上两套流行的PDH数字系列(1.544MHz系列、2.048MHz系列)融合到统一标准之中,在STM-1基础上得到统一,实现了数字通信传输的世界标准;n 从STM-1(基础帧)往上,完全采用同步字节复用,便于实现横向兼容,便于向高次群、大容量方向发展;n 有充足的管理开销比特,网络管理维护能力强,便于组织自愈合环;n 有一套灵活的复接结构与指针技术,解决了节点间时钟差异问题;n 从SDH-N中容易分出/插入支路信号,还可用软件动态改变网络配置,及时适应用户业务对于传输能力的需求;(5)SDH

18、的帧结构;p25,p26SDH帧结构基于构建模块的同步字节多路复用。这些同步复用单元是固定字节数的结构,采用字节交织到或映射到其它帧,最终构成STM-N/STS-N帧。对于TDM传输,虚容器(VC)或虚支路(VT)是基本的构建模块。一个VC/VT映射一个负载,负载可以是任意PDH(准同步数字体系)信号或其它任何低阶同步复用单元。(6)SDH的复用原理;(1)在SDH网络的边界处,各种速率的信号(如:PDH、ATM等)先分别经过码速率调整,装入相应的标准容器(C-n),实现与SDH传输网的同步;(2)由标准容器出来的信号,加入通道开销POH,形成虚容器(VC-n),这个过程叫“映射”;(3)低阶

19、VC在高阶VC中的位置、高阶VC在AU中的位置,由指针(支路单元指针和管理单元指针)描述,以方便接收端快速正确地(从STM-N拆离出VC,从VC、C拆分出低速PDH信号)拆分,从而实现从STM-N信号中直接下载低速支路信号;(4)TU、AU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指针调整。当由于频差导致发生帧相位偏移时,指针也随之调整,确保指针准确指向VC帧起点位置。-第4章 分组交换网络 复习重点(1)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各自的概念与优缺点;n 电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在整个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使用该条线路进行信息传输,不许其它计算机共享链路。线路传输的速率固定,即使只有一对用户通信,也只能使用所建立的通

20、路,线路利用率有限。n 电路交换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计算机用户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与ISP间所建立的电话通路。电路交换适用于一次接续后传输长报文的通信。n 报文交换的基本思想是当报文到达交换机时先存入该机的存储器,当所需要的输出线路空闲时,将该报文向接收终端或下一个交换机转发。 n 分组交换就是将用户发送的一整份报文分割成若干固定长度的数据块(分组),让这些分组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每一个分组都有接收地址和发送地址的标识,以分组为单位在各节点间分段传送,到目的地再将各分组依序组装起来。(2)分组交换的两种工作模式;数据报(Datagram)、虚电路(Virtual Circuit)(3

21、)虚电路与逻辑信道的区别;(4)永久虚电路(PVC)、交换虚电路(SVC)的概念;-永久虚电路(PVC):永久连接的虚电路,类似专线,可随时传送数据;-交换虚电路(SVC):临时连接的虚电路,需要在通信之前建立,通信结束就拆除;(5)X.25协议的工作特点;p141(6)X.25公用分组交换网的概念、分层协议的内容;p140 最后一段(7)X.25网基本服务和适用范围 ;X.25网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能在一条物理线路上提供多条永久虚电路(PVC)、交换虚电路(SVC)基本业务以及用户可选业务,并能提供虚拟专用网(VPN)。 采用动态复用方法,可以提高信道利用率,简化物理接口,还能使不同速率终端相

22、互通信。 X.25网主要适用于交换式报文,数据速率在64kbit/s以下,网络平均延时达一秒左右,不适合多媒体通信。(8)分组交换模式下,分组数据的交换是如何实现的? p141 分组层的基本功能是在数据链路层的可靠传送保障下,通过建立虚电路,实现分组数据传输; 在交换节点通过入端/出端的逻辑信道群号/逻辑信道号的映射转换,实现分组的空间和时间交换; 虚电路的建立的过程,也就是各个交换节点的入端/出端的逻辑信道群号/逻辑信道号的映射关系形成的过程;(9)路由选择方法;路由选择方法可以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1)静态路由选择方法:1)洪泛法。2)固定路由表法。(2)动态路由选择方法:1)集中式。2)

23、分布式。3)混合式。(10)分组交换的流量控制的目的、四个层次;分组交换的流量控制主要针对三方面的目的: 1)防止因过载导致网络吞吐量下降和传送时延的增加。 2)采用缓冲器划分和占用率控制方法,避免网络死锁现象发生。 3)对网络资源进行公平分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分组交换通常实施如下图所示的几个不同级别上的流量控制机制:不同级别上的流量控制机制:1)段级流量控制:防止出现局部的节点缓冲区拥塞和死锁,根据是对相邻两个节点间的总流量进行控制,还是对其间每条虚电路的流量分别进行控制,段级还可划分为链路段级和虚电路段级.2)沿到沿级流量控制:是指从网络源节点至网络终节点之间的控制,其作用是防止终节点的

24、缓冲区出现拥塞。3)接入级流量控制:控制进网的业务量,以防止网络发生拥塞。4)端到端级流量控制:是指源终端至目的终端进程之间的流量控制,其作用是在终端的高层用户进程级,防止用户缓冲区出现拥塞。 -第5章 帧中继与DDN 复习重点(1)数字数据网(DDN)的概念;p141数字数据网,是利用数字通道提供半永久性专线连接电路,以传输数据信号为主的数字传输网络。(2)DDN的特点;p141n 传输速率高,时延小; 介于2.4kbt/s2Mbit/s;n 传输质量好,基于SDH、PDH传送网;n 协议简单,应用灵活; 属于透明传输的网络,是在物理层的组网;n 网络可靠性高,利用率高;n 要求全网同步,不

25、具备交换功能; 在实现电路的转接、分支和复接时,容易发生困难;n 用户接入经济、方便;(3)帧中继(FR)的概念、特点、协议分层结构;p141(4)帧中继使用虚电路; 帧中继的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都在第二层处理,而不是像 X.25 在第三层处理。 帧中继网络向上提供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虚电路一般分为交换虚电路 SVC 和永久虚电路 PVC 两种。 帧中继网络通常为相隔较远的一些局域网提供链路层的永久虚电路服务,它的好处是在通信时可省去建立连接的过程。 如果有 N 个路由器需要用帧中继网络进行连接,那么就一共需要有 N(N 1)/2 条永久虚电路。 (5)帧中继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虚

26、电路的标识符); DLCI 字段的长度一般为10 bit(采用默认值 2 字节地址字段) 但也可扩展为 16 bit(用 3字节地址字段),或 23 bit(用 4 字节地址字段),这取决于扩展地址字段的值。DLCI 的值用于标识永久虚电路(PVC)、呼叫控制或管理信息。 DLCI 只具有本地意义,并非指向目的地址。(6)帧中继网络的工作过程; 帧中继接口卡将封装好的帧通过向电信公司租来的专线发送给帧中继网络中的帧中继交换机。 帧中继交换机收到帧中继帧就按地址字段中的虚电路号转发帧(若检查出有差错则丢弃)。 当帧中继帧被转发到虚电路的终点路由器时,终点路由器就剥去帧中继帧的首部和尾部,加上局域

27、网的首部和尾部,交付给连接在此局域网上的目的主机。 目的主机若发现有差错,则报告上层的 TCP 协议处理。 即使 TCP 协议对有错误的数据进行了重传,帧中继网也仍然当作是新的帧中继帧来传送,而并不知道这是重传的数据。(7)帧中继帧的两种优先级 ; 在帧中继网络中,所有的帧中继帧被划分为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 高优先级帧在首部的地址字段中的可丢弃指示 DE 比特置为 0,表示网络尽可能不要丢弃这类帧(即使网络发生了拥塞)。 低优先级帧的 DE 比特置为1,表示这是相对较为不重要的帧,在网络发生了拥塞时可丢弃这类帧。 (8)帧中继网络的带宽管理的原理; 每一用户接入帧中继网时,使用下列约定的4个参

28、数:承诺的时间间隔Tc ;承诺的信息速率CIR ;承诺的突发长度Bc;超量突发长度Be ; 每个帧中继用户在使用服务之前,应与网络约定一条虚连接上的Be、Bc、CIR值,网络在Tc时间段内对每条虚连接上的数据量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带宽的调整。 (1) 若测得的比特数Bc,说明用户的速率小于CIR,网络节点应继续转发这些帧。在正常情况下,应保证这些帧送到目的地; (2) 若Bc测得的比特数Bc+Be,则说明用户的传输速率已超过CIR,但仍在约定范围内,网络将Be部分的帧DE置为1后转发。若网络无严重拥塞,则努力把这类帧传送到目的地。一旦出现拥塞,将首先丢弃这些DE=1的帧; (3) 若测得

29、的比特数Bc+Be,说明用户已经严重违约,则网络应丢掉超过Bc+Be部分的所有的帧。 -第6章 ATM网络技术(沈)复习重点(1)异步传递方式 ATM的定义;P98 ATM 是建立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础上的一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2)ATM的主要优点和缺点;P98ATM 的主要优点如下:1)选择固定长度的短信元作为信息传输的单位,有利于宽带高速交换。信元长度为 53 字节,其首部(可简称为信头)为 5 字节。2)能支持不同速率的各种业务。 3)所有信息在最低层是以面向连接的方式传送,保持了电路交换在保证实时性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优点。ATM 的缺点:1)ATM 的一个明显缺点就是信元

30、首部的开销太大,即 5 字节的信元首部在整个 53 字节的信元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2)ATM 的技术复杂且价格较高。3)ATM 能够直接支持的应用不多。4)10 千兆以太网的问世,进一步削弱了 ATM 在因特网高速主干网领域的竞争能力。 (3)ATM 对于帧中继的继承与改进;1)ATM,对于逻辑子信道,实行VPI+VCI 的二级组织方式,提高了逻辑子信道的寻址效率,提高了虚电路的路由选择和交换节点接续的效率; 2)ATM,采用定长帧,帧中继使用变长帧, ATM,采用硬件电路处理信元,而不是调用程序,所以, ATM具有更高的信元处理速度;在ATM交换中,A

31、TM交换网对信源转发的选择完全根据携带的 VPI/VCI 值决定,进行的是针对定长的完全匹配运算,定长匹配算法简单,通常由硬件完成,因此ATM交换的效率比较高。 3)在协议分层结构上,在交换层与高层之间,ATM 比帧中继多了一个“适配层”(协议 AAL15),这使得ATM比帧中继在支持高层业务方面带有更多的灵活性。 (4)ATM的信元信头的结构;P99(5)ATM分层协议模型、各层的功能;p104,p105(6)ATM的用户面协议栈结构;(7)ATM的物理层主要功能;P106(8)ATM层的主要功能;P108(9)ATM虚电路:VCI

32、 与 VPI的概念;P99(10)ATM 的交换原理(区分:VPI交换与VCI交换);P108VPI/VCI就是虚拟路径与虚拟通道,一般VPI/VCI值有七组:0/32 0/33 0/35 8/35 8/36 0/100 8/81。不同ISP,不同地区,其VPI/VCI可能不同(11)ATM的适配层 AAL 的概念;P109AAL:ATM适配层,标准协议的一个集合,用于适配用户业务。AAL分为会聚子层CS和拆装子层SAR。(12)AAL 层的两个子层的功能;P111AAL 层又划分为两个子层:CS 子层、SAR 子层。汇聚子层 CS使 ATM 系统可对不同的应用(如文件传送、点播视像等)提供不

33、同的服务。每一个 AAL 用户通过相应的服务访问点 SAP(即应用程序的地址)接入到 AAL 层。在 CS 子层形成的协议数据单元叫做 CS-PDU。 拆装子层 SAR 在发送时, SAR 子层将 CS 子层传下来的协议数据单元 CS-PDU 划分成为 48 字节的单元,交给 ATM 层作为信元的有效载荷。在接收时,SAR 子层进行相反的操作,将 ATM 层交上来的 48 字节长的有效载荷装配成 CS-PDU。SAR 子层就使得 ATM 层与上面的应用无关。 (13)AAL 层支持的四种业务类型;P110(14)ATM 的网络流量管理与拥塞控制;P126p129ATM网络流量 措施:预防拥塞、

34、减少拥塞 作用:保护网络和保护用户。ATM网络的拥塞控制 接收速率 < 最大发送速率 不拥塞 接收速率 > 最大发送速率。-第7_1章 IP技术基础的复习重点关于协议的分层结构:(1)OSI的七层参考模型;P133(2)OSI的七层结构的各层作用;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对物理线路进行数字化,以便透明地传送比特流。“透明”的意思是指上层交给的数据流不会被过滤掉或屏蔽掉,能够原样传到对方。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在相邻节点之间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3)网络层(Network Layer) 在网络端端之间传送分组。4)运输层(Tra

35、nsport Layer) 在网络层提供的端端服务基础上,为端端用户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5)会话层(Session Layer) 管理和协调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建立和使用连接的方法。一个连接就叫做一个”会话”。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确定应用进程的性质,为应用进程提供通信接口。(3)OSI/RM参考模型中数据的传输;(4)数据报和虚电路的概念;第六章ppt13无连接服务,也称为数据报 。数据报是网络数据传送的一种形式,就是把要传送得数据分段打成“包或分组”,再把打成的每个包都作为

36、一个“独立的数据报文”传送出去,也称“数据包”。由IP协议控制传输的数据单元称为IP数据报。 IP网络面向(虚)连接服务,也称为虚电路服务。 虚电路是在分组交换散列网络上的两个或多个端点站点间的链路。提前定义好一条路径,可以改进性能并且消除了帧和分组对头的需求,从而增加了吞吐率 。(5)TCP/IP的四层分层参考模型;(6)TCP/IP与OSI/RM分层参考模型的比较-关于IP基础:(1)IP地址的构成;P142的表4-1(2)子网掩码的概念;P143子网掩码(Subnet Mask)则是掩码中的一部分,可以进一步划分出子网。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

37、,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3)ABC三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P143(4)利用子网掩码提取:网络ID与主机ID;(5)无分类编址CIDR的概念;在 VLSM 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出无分类编址方法,它的正式名字是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CIDR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6)无分类的两级编址的记法(编址方式);IP地址 := <网络前缀>, <主机号

38、> (7)域名服务系统DNS的概念;P145(8)地址解析协议ARP的功能;q 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q 如果所要找的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上,那么就要通过 ARP 找到一个位于本局域网上的某个路由器的硬件地址,然后把分组发送给这个路由器,让这个路由器把分组转发给下一个网络。剩下的工作就由下一个网络来做。(9)IP数据报分组格式;(10)TCP协议的功能;P147TC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报的确认、流量控制和网络拥塞;自动检测数据报,并提供错误重发的功能;将多条路径传送的数据报按照原来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对重复数据进行择取

39、;控制超时重发,自动调整超时值;提供自动恢复丢失数据的功能。(11)运输层协议主要有TCP(面向连接)、UDP(无连接);q TCP是面向连接服务。它提供可靠服务的手段和链路层、网络层中面向连接服务在原则上是相同的:即给报文编号,收方回送应答,超时重发。q UDP提供无连接服务。(12)TCP协议的主要技术:三次握手、报文编号、超时重传、滑动窗口机制;-关于Internet通信原理:(1)Internet网络的基本原理与网络结构;q 与信件邮递有些相似。q 用户信息被放在一个个分组中,q 每个分组都有一个“信封”q Internet网络中路由器相当于“邮局”;q IP是数据报的协议,是无连接的

40、;q 网络不保证IP分组的正确性、完整性,用户之间的差错检测与重发措施,主要通过TCP协议来保证;(2)Internet网络结构示意图;(3)路由器转发原理;q 路由器在网络层/互联网络层(IP层)提供连接服务,多协议路由器可以连接使用完全不同的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的网络。(4)路由器与网桥的区别;o 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层(网络层),可以判断网络号,而网桥和集线器不可以。o 路由器了解整个网络,维持互联网络的拓扑,了解网络的状态,因而可使用最有效的路径转发分组。(5)路由器的基本结构;q 物理组成:由多个网卡、处理模块、缓冲模块、内部互连单元(交换结构)等几个基本的部分构成q

41、逻辑组成:o 控制平面:路由协议,生成路由表o 数据通道当数据包来到某个网卡接口时,被网卡交与处理模块处理,如果需要,它还会在缓冲模块中缓存,然后通过内部互连单元转发到输出接口(6)IP分组转发时的选路算法;(7)路由选择的概念;路由选择(Routing)是指选择通过网络从源节点向目的节点传输信息的通道。(8)路由算法必须具备的五个特征;路由算法,通常具有下列设计目标的一个或多个:优化、简单、低耗、健壮、稳定、快速聚合、灵活性。1)最优化:指路由算法选择最佳路径的能力。2)简洁性:算法设计必须简洁。路由协议在网络中必须高效地提供其功能,尽量减少软件和应用的开销。3)健壮性:路由算法处于非正常或

42、不可预料的环境时,如硬件故障、负载过高或操作失误时,都能正确运行。4)快速收敛性:收敛是在最佳路径的判断上所有路由器达到一致的过程。5)灵活性:路由算法要求可以快速、准确地适应各种网络环境。例如,某个网段发生故障,路由算法要能很快发现故障,并为使用该网段的所有路由选择另一条最佳路径。-关于IPV6:(1)IPv4的局限性及其缺点;P156q IPv4协议是我们目前正在使用的IP协议q 首先,我们现在使用的IPv4协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q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Pv4的局限性和缺点也暴露了出来。(2)IPv6对于IPv4的改进;P156IPv6协议的主要变化q 扩展地址扩展到128位q IPv4的

43、地址数40亿左右q IPv6提供的地址数扩大IPv6的改进q 简化了IPv6的报文头q 对扩展和选项的支持作了改进q 对流的支持q 身份验证和保密-关于局域网:(1)局域网的概念与主要特点;q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联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LAN。它可以通过数据通信网或专用数据电路,与远方的局域网、数据库或处理中心相连接,构成一个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系统。q 其主要特点:Ø 速率较高Ø 网络简单、易管理、便宜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演变,各设备的位置 可灵活调整

44、和改变。Ø 安全性威胁相对不严重能方便地共享设备、主机以及软件、数据(2)局域网类型、拓扑;q 按传输介质分o 有线局域网o 无线局域网q 按拓扑结构分o 总线形局域网o 环形局域网o 树形局域网(3)局域网的共享介质通信协议MAC;p135(4)局域网的分层协议体系结构;P136 图4-3(5)LLC子层的功能、LLC子层支持的四种服务类型; LLC子层功能o 建立和释放数据链路层的逻辑连接o 给帧加上序号o 差错控制,实现可靠的数据链路o 提供与高层的服务接口LLC子层提供下列四种服务: LLC1 不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LLC2 面向连接服务; LLC3 带确认的无连接服务:用于

45、令牌环 LLC4 高速传送服务:用于城域网(6)MAC子层的CSMA/CD原理(共享介质的载波侦听);q CSMA存在由于多个站同时发送而产生的碰撞,但各站并不知道已经发生碰撞,仍会将数据帧发送完毕。这就浪费了信道。q 为此,CSMA/CD增加了边发边听的功能,一旦发生冲突,双方都能监听到,并停止发送,根据一定的后退算法延迟一个随机时间重新监听、发送。q 在IEEE 802.3以太网中,采用1坚持CSMA/CD协议,后退算法为截断二进制指数算法,MAC帧的长度范围是641518字节。(7)局域网使用的物理媒体;q 主要的物理媒体:o 双绞线:主流,常见10-100Mbps, 乃至1Gbpso

46、同轴电缆 :总线型以太网,现少用o 光纤:10Mbps -10Gbpso 无线:2.4G/5G频段,提供1-54Mbps(8)以太网的连接方法;q BASE:基带信号q 10、100:数据率10、100Mbit/sq 5或2:表示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约为500m或200mq T:双绞线q F:光纤(9)物理层直接组网的物理拓扑;总线网:早期以太网使用星形网:集线器(hub) + 双绞线, 现在非常广泛(10)局域网通过MAC直接组网,没有网络层;用网桥可以将两个或以上的LAN互连成一个逻辑LAN。远程网桥之间可以使用光纤、无线、电话线等进行互联。(11)网桥(bridge)的概念;网桥(Bri

47、dge)像一个聪明的中继器。中继器从一个网络电缆里接收信号, 放大它们,将其送入下一个电缆。相比较而言,网桥对从关卡上传下来的信息更敏锐一些。网桥是一种对帧进行转发的技术,根据MAC分区块,可隔离碰撞。网桥将网络的多个网段在数据链路层连接起来。(12)网桥的工作原理;q 工作原理:o 通过监听网络上所有的帧,网桥可以建立各网段站点地址表。o 当一个网段收到一个目的地址不是本网段的MAC帧时,网桥向其它的网段转发;o 若该帧是发向同一网段某一站的,网桥不转发,而将其滤除。o 当两个网段的MAC协议不同时,网桥还要负责MAC协议的转换。(13)网桥之间的组网;(14)网桥的优缺点;优点:比较灵活,

48、可连接异构局域网和远程局域网,性能比共享式集线器有提高。 缺点:传统网桥端口少, 传统网桥使用软件实现,对接收的帧要先存储和查找站表,增加了时延, 不滤除广播帧,有时会产生广播风暴 。(15)交换式集线器的概念、优缺点;q 交换式集线器也称以太网交换机,使用带有交换芯片的 高速背板来连接各端口。通过识别MAC帧的目的地址进行转发。各端口可以同时通信。优点:端口多,转发速率快,灵活方便,速率10/100M自适应,直连线/交叉线自适应 支持VLAN,虚拟局域网,可限制广播风暴,使广播风暴减少,增加安全性。 缺点:不支持不同MAC帧格式间的转换,二层交换机VLAN间互联不方便。 (16)远程局域网互

49、联;远程局域网互联:通过网桥连接。远程网桥之间可以使用光纤、无线、电话线等进行互联远程局域网互联:无线网桥。远程网桥之间可以使用光纤、无线、电话线等进行互联(17)广域网的基本概念;q 广域网是指覆盖范围很广(远远超过一个城市的范围)的长距离网络。o X.25、DDN、帧中继、卫星数据网、ATM、MPLS 等-第7_2章 宽带IP网络的复习重点(1)IP网络的QoS的定义,及QoS通常包含哪些内容?QoS定义:IP网络的QoS是IP数据流通过网络时的性能。包括以下指标:q 业务可用性:用户到IP业务之间连接的可靠性q 延迟:两点之间发送到接收数据包的时间间隔q 延迟抖动:同一路径上发送的一组数

50、据流中数据包之间的延迟差异q 吞吐量:网络中发送数据包的速率q 丢包率:网络中传输数据包时丢弃数据包的比例(2)IP网络的QoS保障体系;q 保障措施:o 接纳控制o 路由,流量规划o 分类排队,优先级调度,拥塞控制o 安全保障q 目的:满足用户各种业务不同的服务质量要求(3)IP网络的QoS解决方案;q 综合业务模型借鉴ATM资源预留业务等级分类q 区分业务模型分类聚合处理的思想q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2层连接3层路由的有机结合(4)综合业务模型的概念;q 综合业务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对每个分组流进行资源预留q “流”具有同样的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 和协议标识符q

51、 “流”源于某一用户的特定行为,具有相同的QoS要求 (5)综合业务模型中的资源预留(RSVP)协议的内容、基本特点; IETE RFC1633提出了综合服务模型,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资源预留来实现QoS保障。 RSVP 的“Path-Reserve”工作机制:a.发送端在会话开始的时候先发送“路径”(Path)消息,该消息途经各路由器到达接收端。Path消息中包含发端信息(如:发端IP地址、端口号、发送数据格式、业务流特性),还包含了沿途的路由路径状态信息;b. 接收端收到Path消息后,沿原路径返回一个“预留” (Reserve)消息。 Reserve消息中包含接收端信息(如:接收端的QoS请求,包括:带宽、延时、丢包率、哪些数据包享有这一QoS,等等);c. 网络路由器在回传Reserve消息时,根据自己资源情况作出应答。(如果资源紧张,路由器拒绝接收端的QoS请求,返回一个错误消息给接收端,呼叫被停止;如果路由器接受接收端的QoS请求,则为该业务分配带宽和预留缓存空间; )d.路由器预留的资源只维持一段时间,发端和收端必须周期地发送Path-Reserve 消息来保持预留状态,否则资源将被释放;(6)综合业务模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