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普生动物学复习题2015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7a9cf2e9-9180-445b-a7b1-b4007b1bbafc/7a9cf2e9-9180-445b-a7b1-b4007b1bbafc1.gif)
![浙大普生动物学复习题2015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7a9cf2e9-9180-445b-a7b1-b4007b1bbafc/7a9cf2e9-9180-445b-a7b1-b4007b1bbafc2.gif)
![浙大普生动物学复习题2015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7a9cf2e9-9180-445b-a7b1-b4007b1bbafc/7a9cf2e9-9180-445b-a7b1-b4007b1bbafc3.gif)
![浙大普生动物学复习题2015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7a9cf2e9-9180-445b-a7b1-b4007b1bbafc/7a9cf2e9-9180-445b-a7b1-b4007b1bbafc4.gif)
![浙大普生动物学复习题2015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1/7a9cf2e9-9180-445b-a7b1-b4007b1bbafc/7a9cf2e9-9180-445b-a7b1-b4007b1bbaf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大学普通生物学2015复习题(动物学部分)(为重点)1、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各有什么特征,结合实验了解重要的概念:尼氏体、软骨囊、软骨陷窝、哈佛氏系统、闰盘等。 1)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细胞再生能力强;细胞有极性;无血管,神经末梢多。具有保护或吸收、分泌或排泄、感觉、生殖功能。2)结缔组织:形式多样,分布广泛,具有连接、支持、保护、防御的功能。3)肌肉组织:由成束的有收缩能力的长纤维状的肌细胞(肌纤维)构成,是脊椎动物体内最丰富的组织,维持机体和器官的运动。4)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具有接受刺激(树突)和传导神经冲动(轴突)的功能。 尼氏体:神经细胞胞质中的
2、蓝色较粗大颗粒,为嗜碱性颗粒或小块,电镜下表现为密集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其间的核糖体,在轴突基部的轴丘中不存在(识别轴突)。 软骨陷窝:软骨细胞位于软骨基质的小囊中,此小囊称为软骨陷窝(胞窝)。 软骨囊:软骨陷窝周围的基质含硫酸软骨素较多,嗜碱性,染色较深,称为软骨囊。 哈佛氏系统:哈氏骨板中心为哈氏管,内有神经和血管分布,哈氏管和骨的长轴平行并有分支连成网状,称哈佛氏系统。 闰盘:心肌细胞为短柱状,具有分支,并以分支连接各个细胞,细胞连接处细胞膜特化,凹凸相连,形状呈阶梯状,呈现染色较深而宽的线条,称为闰盘。2、比较3类肌细胞的结构特征。 1)骨骼肌(随意肌):主要附在骨骼上,肌细胞长
3、圆柱状,为合胞体,多个核位于肌膜下,细胞质内有大量排列整齐的肌原纤维,有明显的横纹,受躯体神经支配;2)心肌(不随意肌):为心脏所特有,肌细胞短柱状,有分支,单核或双核,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有不明显的横纹,具有闰盘,受植物性神经支配,有自主节律性;3)平滑肌(不随意肌):广泛分布于内脏器官,肌细胞成棱形或具有多个突起,单核或双核,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无横纹,受植物性神经支配,具有自主节律。3、结缔组织分哪几类?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两大类: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特化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血液。疏松结缔组织:支持、绝缘、储存、营养表皮;致密结缔组织:柔韧且
4、坚固的连接;软骨组织:柔韧的支持作用,缓冲减震,减少硬骨表面的摩擦;骨组织:保护内脏器官,为肌肉提供坚固支持;血液:免疫系统通路,各器官之间联系的基本手段。4、理解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的主要区别,了解下列名词的意思:卵裂、囊胚、原肠胚、胚层、端细胞法、肠体腔囊法、原口动物、后口动物。 原生动物为单细胞或细胞群体,无组织分化,无对称,无卵裂,没有胚和体腔,只有胞口;后生动物为多细胞生物体,有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呈辐射或两侧对称,有卵裂,除某些低等种类为两胚层外,具有三胚层的结构,有口和裂殖腔。 卵裂:受精卵进行快速的有丝分裂。分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前者卵裂面将受精卵完全分开,卵裂球大小差不多,一般
5、少黄卵(均黄卵)都为全裂;后者为多黄卵的卵裂方式,卵裂仅在细胞质部分进行,盘状卵裂(硬骨鱼、爬行类和鸟类)或表面卵裂(昆虫)。 囊胚:卵裂时细胞不会生长,只是被分割成很多小细胞,这些小细胞组成的中空球形体称为囊胚。 原肠胚:囊胚继续进行细胞分类,发育成有两层细胞的胚胎称为原肠胚。 胚层:动物早期胚胎的基本细胞层结构,胚表面的细胞层为外胚层,囊胚一端内陷褶入形成的细胞层为内胚层,之后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中胚层,三者合称胚层。 端细胞法:在靠近胚孔的内、外胚层交界处有一部分细胞进行分裂并进入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中胚层的方法。 肠体腔囊法:某些动物的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囊胚腔形成的囊状突起称为体腔囊,
6、体腔囊与内胚层分离后扩展成为中胚层的方法。 原口动物:螺旋状卵裂并紧密堆叠,中胚层形成方式为端细胞法,中胚层裂开形成裂体腔,胚孔发育成口。 后口动物:辐射状卵裂并成疏松排列,中胚层形成方法为肠体腔囊法,中胚层包围的体腔称为肠体腔,胚孔发育成肛门,另一端发育成口。5、 简述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都需要人和按蚊两个宿主,在人体内先后寄生于肝细胞和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无性生殖),在红细胞内,除了进行裂体增殖外,部分裂殖子形成配子体,开始有性生殖的初期发育,在蚊体内,完成配子生殖,继而进行孢子增殖(有性生殖)。人体内发育的两个阶段:1)红细胞外期:当唾液腺中带有成熟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刺吸人
7、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随血流侵入肝细胞,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变成圆形滋养体,通过摄取肝细胞内的营养进行发育和裂体增殖(复分裂),变为成熟的红外期裂殖体。感染肝细胞因虫体成熟而被胀破后,裂殖子释放,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一部分侵入红细胞。这一阶段病理上称为潜伏期,一般为89天。2)红细胞内期:入侵红细胞的裂殖子生长发育,分裂增殖,经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最后形成含有一定数目裂殖子的成熟裂殖体。红细胞破裂后,裂殖子释放,一部分被巨噬细胞消灭,其余侵入其他正常的红细胞,重复裂体增殖过程。经过几代红内期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不再进行裂体增殖,发育成雌雄配子体。在按蚊体内的发育:当雌性按蚊
8、叮咬带虫者血液时,在红细胞内发育的各期原虫可随血液进入蚊胃,仅雌雄配子体继续发育,其余各期原虫被消化。在蚊胃内,雌雄配子体发育称为雌雄配子,雄配子钻进雌配子体内,受精形成合子。合子逐渐变长,可游动,称为动合子。动合子可以穿过蚊胃壁,在胃弹性纤维膜下形成圆球形的卵囊,囊内的核和胞质不断分裂进行孢子增殖,形成成千上万个孢子,子孢子随卵囊破裂释出,或由囊壁上的微孔溢出,随血淋巴集中于按蚊的唾液腺。当蚊子再次叮人时,子孢子就进入人体。6、 刺胞动物有什么主要特征?什么是辐射对称的体制?认识最基本的代表种类。 刺胞动物是真后生动物的开始,辐射对称,出现了内外胚层的分化;具有消化循环腔,原口兼有口和肛门的
9、双重作用;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由内胚层分泌形成的中胶层组成;出现了原始的组织分化,具有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食肉动物,触手上具有刺细胞,有防卫和捕食的功能;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 辐射对称体制:身体各部分结构成放射状排列。与身体主轴成直角且互为等角的几个轴(辐射轴)均相等,如果通过辐射轴把含有主轴的身体切开时,常可以把身体分为显镜像关系的两个部分。分完全的辐射对称和二辐射对称(只有两个互成直角的辐射轴)两种。代表种类:1)水螅(水螅纲)。只有水螅型,常进行出芽生殖,芽体与母体分离形成新个体,环境条件不适时进行有性生殖,形成休眠的受精卵,度过不良环境后发育。2)薮
10、枝螅(水螅纲)。生活于海洋,常附着在岩石、海藻、贝壳等各种物体表面,具有世代交替。水螅型群体由分支的螅根、螅茎、营养体和生殖体组成,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为多态现象。3)钵水母纲:水母型世代发达,水螅型世代退化,常以幼虫形式显现;多为大型单体水母,不具有缘膜;水母结构复杂,中胶层厚,神经感官较发达,消化循环腔复杂,胃丝具刺细胞,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如霞水母、海蜇。4)珊瑚纲:只有水螅型,无水母型,全为海产。大多能形成骨骼,一般由外胚层细胞分泌形成,或者外胚层细胞移入中胶层后再分泌形成。如海葵、海仙人掌、鹿角珊瑚、石芝。7、 扁形动物有什么主要特征?什么是两侧对称?何为原肾管?了解日本血吸虫的生
11、活史,如何预防? 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扁平,两侧对称,具有发达的中胚层;具有皮肤肌肉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共同组成体壁并包裹全身),具有保护和运动功能;无体腔,消化系统仍不完善,既有消化的功能也有运输养料的功能,许多种类营寄生生活;具有原肾管形式的排泄系统;具有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有固定的生殖腺和一定的生殖导管、附属腺,有利于生殖细胞通向体外,进行异体交配和体内受精。 两侧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切面)能够将动物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原肾管:由身体两侧外胚层内陷形成,通常具有许多分支的排泄管结构,是很多两侧对称的无脊椎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日本血
12、吸虫的生活史: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其口吸盘和腹吸盘用以吸附在寄主的血管壁上。雌雄虫在肠系膜静脉管内交配后,雌虫于此处产卵,虫卵经肠壁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卵内幼虫破壳而出,幼虫遍体有纤毛,能在水中游泳,称毛蚴。毛蚴自钉螺(中间宿主)软体部位侵入螺体,发育成胞蚴。胞蚴可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多个第二代胞蚴,第二代胞蚴又可以各自产生多个尾蚴。尾蚴是血吸虫的感染期,一般密集在水面上,伺机穿过人、畜的皮肤(或粘膜),钻入体内,发育成血吸虫成体。预防:1)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2)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役水者,可在接触役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
13、吸虫感染;3)接触役水后,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治疗。8、 线形动物有什么特征?人蛔虫的生活史怎样? 多为圆柱形,角质膜发达,体表没有纤毛,但有各种乳突,一般具有感觉功能;原肾管形排泄器官;假体腔;具有完全的消化道,即具有口和肛门;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和纵肌层组成,又称皮肌囊;多为雌雄异体且异型,雌雄生殖腺均为管状。除生殖系统外,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一般停止了,故细胞数目恒定,靠细胞体积的增大来实现虫体的增大。 假体腔:胚胎发育时的囊胚腔持续到成体而形成的体腔,又称原体腔。其中充满体腔液,或含有胶质和间质细胞,使虫体鼓胀饱满,并将体壁和肠道分开。只有体壁具有中胚层,无肠壁中胚层,无
14、体腔膜,也没有管道与体外相通。人蛔虫生活史:蛔虫的受精卵随感染者粪便排出后,在潮湿环境(泥土)和适宜温度下开始发育,受精卵约经过两周,即发育为幼虫(含蚴卵),再经过一周,卵内幼虫脱皮一次,称为感染性虫卵。误食后,虫卵在人体十二指肠内孵化,穿过肠壁钻入小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流进入心脏,再到肺中。在肺泡内继续发育,脱皮2次,虫体长大到1mm2mm,后沿气管至咽部,再经食道、胃到达小肠,再脱皮一次,逐渐发育为成虫。人从吞入虫卵至成虫再产卵,大约需要6075天,蛔虫寿命约为1年。9、 环节动物有什么主要特征?了解真体腔、后肾管、闭管式循环。认识最基本的代表种类。 环节动物的特征:出现原始分节现象,即同律
15、分节:身体除头部外各个体节基本类同,一些内部器官(包括神经系统)也依体节重复排列;出现真体腔;体壁向外扁平状突起,体腔也深入其中,称疣足,是环节动物原始的附肢形式,疣足上有刚毛;具有闭管式循环系统;多数种类的排泄器官为后肾管;链状神经系统;体表或鳃呼吸;雌雄同体或异体,异体受精。寡毛纲和蛭纲种类的个体直接发育,无幼虫期;海洋生活的多毛纲个体间接发育,受精卵先发育为担轮幼虫。 真体腔:又称次生体腔,由中胚层包围,具有体壁及肠壁肌肉层,有体腔膜,在器官系统的表面形成系膜。 后肾管:环节动物等真体腔动物的排泄器官,由位于体腔的肾口、肾管和排泄孔组成,来源于中胚层。 闭管式循环:具有一套连续的血管系统
16、,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管内和心脏里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循环速度快,运输效能高。代表种类:1)多毛纲:头部明显,具有疣足,发育过程中具有担轮幼虫,如沙蚕。2)寡毛纲:身体分节但不分区,体表具刚毛,刚毛的数目远远少于多毛纲,如蚯蚓;3)蛭纲:头部不明显,具眼点,无疣足和刚毛,体腔退化为血窦,有生殖环带,体节固定,一般为34节,末7节愈合成吸盘,如日本医蛭。10、 真体腔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是什么? 1)真体腔的出现,使中胚层的肌肉组织参与了肠壁和体壁的构成,使消化道和体壁的运动得以加强,同时由于广阔的体腔存在,使体壁的运动与肠壁的蠕动分开,大大加强
17、了动物的运动和消化摄食的能力,也为消化系统的进一步分化提供了必要条件。2)真体腔的体腔膜使体内各器官的位置被固定,体腔内充满体腔液,各内部器官始终浸浴其中,体腔液可与循环系统一起共同发挥体内运输的作用,并使动物体保持一定的形态。3)消化管与体壁被真体腔隔开,促进了循环、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原肾进化到后肾管系统,同时也出现了闭管式循环系统。11、 软体动物有什么重要特征?认识最基本的代表种类。 软体动物门为动物界第二大类群,主要有以下特征:1)身体不分节,可分为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体背部有外套膜及其分泌的贝壳;2)体腔退化,仅存围心腔、生殖腺内腔;3)
18、绝大多数种类为开管式循环系统;4)具有专职的呼吸器官鳃;5)排泄器官为肾脏,和环节动物的后肾管同源;6)多数种类口腔内具有颚片和齿舌(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齿片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7)神经系统中神经节数量减少,通常为四对神经节(脑神经节、足神经节、脏神经节、侧神经节);8)除了头足纲和部分腹足纲为直接发育,大多为间接发育,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两个幼虫时期。 开管式循环:动物体内的血液不仅仅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而能流进细胞间隙的循环方式。代表种类:1)腹足纲:左右不对称,头部明显,具有12对触角,一般呈螺旋状,腹足发达,如蜗牛、螺;2)瓣鳃纲:左右对称,无头部,足
19、斧状,具左右两贝壳,河蚌,扇贝;3)头足纲:左右对称,分头和内脏两部分,足的一部分分裂成条状的腕,一部分成漏斗状体,头部发达,具一对发达的眼睛;如乌贼;鹦鹉螺;真蛸;章鱼。12、 节肢动物有什么重要特征?认识最基本的代表种类。 种类最多的一门动物,是真正的陆栖动物。主要特征:1)明显的异律分节: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具有分节的附肢,以关节与身体相连;附肢形成了口器、触角及各种类型的足;3)具有几丁质的外骨骼,出现周期性的蜕皮现象;4)开放式循环系统,由具备多对心孔的管状心脏和由心脏前端发出的短动脉构成,心脏能自主搏动,血流有一定方向;5)具有混合体腔(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
20、形成体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 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6)纤维肌均为横纹肌,附着在外骨骼上,能作快速的收缩;7)呼吸系统更为多样化,既有鳃(虾、蟹),又出现了书鳃(鲎)、书肺(蜘蛛、蝎)和气管(昆虫、马陆、蜈蚣),这些构造均为体壁外突或体壁内陷形成的;8)排泄器官多样,包括触角腺(绿腺)(虾)、小颚腺(虾幼体)、基节腺(蜈蚣)和马氏管(昆虫)等;消化系统一般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9)链状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发达;10)一般为雌雄异体,有性生殖;水生种类多体外受精,陆生种类体内受精,多为卵生,也有卵胎,直接发育,间接发育有变态。代表种类:1
21、)肢口纲:头胸部和腹部,6对附肢,无触角,书鳃呼吸,海产,如三刺鲎;2)蛛形纲:头胸部和腹部,1对螯肢、1对脚须和4对步足,无触角,如地蛛、钳蝎、蜱螨;3)甲壳纲:2对触角,虾、蟹;4)多足纲:头部和躯干部,头部34对附肢,躯干部每一体节12对附肢;马陆、蜈蚣;5)昆虫纲:头、胸、腹三部分,1对触角,常有翅2对,步足3对;蚂蚁,蜉蝣,蜻蜓、蝗虫、蝶、蜜蜂; 异律分节:体节进一步分化,各体节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位的体节完成不同的功能,如头部司捕食和感觉,胸部司运动,腹部用于营养和生殖。体节既分工又组合,增强运动和对环境趋避能力。 马氏管:昆虫体内排泄和渗透调节的主要器官。从中、后肠
22、交界处发出的多数细管,直接浸浴在血腔的血液中,能吸收大量尿酸等蛋白质的分解产物,经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排出体外。13、 了解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何为次生性辐射对称? 后口动物,辐射型卵裂,主要特征:1)次生性辐射对称,常为五辐对称;2)真体腔发达,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统;3)具有中胚层来源的内骨骼。 次生性辐射对称:由两侧对称的幼体发展而来的辐射对称体型。14、 脊索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什么?分为几个亚门?并分别列举几个代表种类。 三个主要特征: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分类:1)尾索动物亚门:海洋生活,成体固着生活,幼体脊索只在尾部,海鞘;2)头索动物亚门:终生存在鳃裂、脊索和背神经管,文昌鱼;3)
23、脊椎动物亚门:脊柱(成体)代替了脊索;神经管分化为脊髓和复杂的脑,出现了明显的头部;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用肺呼吸;出现了完善的捕食口器,具有能动的上、下颌;具有收缩功能强大的心脏和构造复杂的肾脏;极大多数种类出现了成对的附肢。15、 脊椎动物亚门分为几个纲?各有什么主要特征?认识代表种类。 16、 鱼纲有什么重要特征?认识最基本的代表种类。 1)身体仅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2)有上、下颌;3)成对的附肢(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4)脑分为明显的5部分(一对鼻孔和3个半规管的内耳,感觉器官侧线)5)体被鳞片,体形多呈梭形;6)以鳃呼吸,血液循环是单循环,心脏只有一心房一心室。代表种类:鲨鱼
24、、孔鳐(软骨鱼类);中华鲟、带鱼、鲫鱼(硬骨鱼类)。17、 两栖纲有什么重要特征?认识最基本的代表种类。 1)成体用肺呼吸,皮肤是重要的辅助呼吸器官,幼体和个别水生生活种类用鳃呼吸;2)成体为不完全的双循环,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3)具有五趾型附肢;4)表皮出现角质化;5)发育中有变态现象。代表种类:鱼螈(蚓螈目);蝾螈、大鲵(蝾螈目);蟾蜍(蛙形目)。18、 爬行纲有什么重要特征?认识最基本的代表种类。 1)体内受精,产大型羊膜卵(端黄卵);2)皮肤角质化,完全用肺呼吸,心脏机能增强,胸式呼吸;3)有机结构和机能进一步完善,骨化程度很高,附肢骨与中轴骨联系更紧密;4)新脑皮出现。代表种类:楔齿
25、蜥(喙头蜥目);棱皮龟(龟鳖目);有鳞目:避役、巨蜥(蜥蜴亚目);眼镜蛇(蛇亚目);鳄鱼(鳄目)。19、 鸟纲有什么重要特征?认识最基本的代表种类。 1)高而恒定的体温;2)前肢变为翼,具有飞翔能力,能主动迁徙;3)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以及各种复杂的行为;4)心脏为4室,具有完善的双循环、呼吸系统(双重呼吸);5)具有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为(筑巢、孵卵、育稚),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代表种类:鸵鸟(平胸总目);王企鹅(企鹅总目);鸳鸯、天鹅、丹顶鹤、蜂雀(突胸总目)。20、 哺乳纲有什么重要特征?认识最基本的代表种类。 1)全身被毛,具有高度适应能力;2)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3)出
26、现了口腔咀嚼和消化;4)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5)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6)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存活率。代表种类:原兽亚纲:鸭嘴兽、针鼹;后兽亚纲:袋鼠;真兽亚纲。21、 动物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并以具体动物为例分别说明。 1)细胞内消化:低等原生动物和海绵动物。如原生动物草履虫,由于纤毛的摆动,使水在口沟里形成漩涡,水中细菌等小生物被漩涡送到口沟深处,进入体内(细胞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在细胞内流动,与溶酶体融合,称为次级溶酶体,食物在次级溶酶体中被消化为小分子而陆续透过膜进入细胞质,不能消化的残渣从细胞表面排出(外排作用)。2)细胞外消化:动物将摄食的食物先在细胞外的消化道中进
27、行物理和化学消化,然后以小分子物质由细胞吸收。如蚯蚓,其消化管纵行于体腔中央,穿过隔膜,消化管分化为口、口腔、咽、食道、砂囊、胃、肠和肛门等部分,其消化道既有口,又有排泄废渣的肛门,食物能按一定的方向运行,提高了消化和吸收的效率。由腔或管壁的腺细胞或腺体分泌消化酶,比如咽外有单细胞咽腺,可分泌粘液和蛋白酶,有润湿食物和初步消化的作用;胃里有一圈胃腺,功能类似于咽腺。22、 简述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消化系统基本结构的变化。 原生动物只有细胞内消化;腔肠动物内胚层细胞围成的原肠腔即其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兼有细胞外消化和细胞内消化两种形式;线形动物消化系统进一步分化,原肠腔的末端,外胚层內褶,形成后
28、肠和肛门,消化管也分成一系列形态和功能不同的部分;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高度分化,形成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大部分脊索动物如文昌鱼,其消化管只有3个部分:口腔、咽和一个没有明确界线的管状咽后肠管;脊椎动物的咽后肠管逐渐分化成一系列在解剖和功能上可以区别的区域,即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鸟类的食道有一个膨大的部分嗉囊,能暂时贮存和软化食物。食虫动物肠道短,无盲肠;哺乳动物中的反刍类常分成几个部分而构成复胃,没有复胃的食草动物如马、兔等,其小肠和大肠交界处出现发达的盲肠,具有复胃的功能;食肉性动物肠与结肠短,盲肠小。23、 简述人体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并指出各部分结构与消化吸收功能的关系。包含消
29、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消化腺功能口腔唾液腺三对:腮腺、舌下腺、颌下腺,含蛋白及唾液淀粉酶。牙齿咀嚼食物,将食物变为小颗粒,蛋白酶起润滑作用,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咽控制吞咽过程,将食物正确导入食道。食道通过有节奏的蠕动将食物推向胃部,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胃(贲门、胃底和胃体、幽门三部分)胃腺:胃蛋白酶、凝乳酶和脂肪酶。初步消化食物以及吸收部分无机盐、水、醇和某些药物等。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凝乳酶将乳中的蛋白质凝集成块(乳酪)以更好地为蛋白酶所消化,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二脂。(*注:胃黏膜分泌胃泌素刺激蛋白酶原和盐酸的分泌;十二指肠分泌三种激素:胆囊收缩素CCK,
30、刺激胆囊收缩和胰腺酶的分泌;促胰液素,刺激胰腺分泌碳酸氢盐;肠抑胃素,抑制胃的排空。)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腺:肠激活酶、氨基肽酶、二肽酶;胰腺: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糜蛋白酶、羧基肽酶、脂酶、核酸酶;小肠上皮:双糖酶。食物吸收和消化的主要场所。肠腺分泌肠液进入小肠腔内,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也通过导管进入肠腔内,这些消化液使食糜变成乳状,在消化酶的作用下使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食物残渣、部分水和无机盐借助小肠的蠕动被推入大肠,其余的各种营养成分都被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吸收水分
31、、电解质,形成粪便。肛门24、 肝脏的重要功能有哪些?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其主要功能有:1)肝脏在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中起着中心作用,是体内贮存糖的主要器官,能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肝糖,也可将糖原分节为葡萄糖。肝脏也是贮存多种营养物质的器官,如维生素A、D、E、K等等;2)肝脏是体内把糖转化为脂肪的主要器官;3)肝脏是蛋白质代谢中负责转氨及脱氨的器官,也是体内氨生成尿素的主要器官;4)肝脏具有合成许多血浆蛋白及其他物质的功能,胚胎时期是产生红细胞的器官;5)肝脏具有解毒作用;6)肝脏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25、 了解反刍类胃的结构。 反刍类的胃分为四室: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只有皱胃
32、才是真正的胃,其他三个胃是食道的分化产物。反刍动物吃草时稍加咀嚼吞入瘤胃,休息时将这些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返回口腔仔细咀嚼后再吞下。26、 什么是内呼吸?什么是外呼吸? 内呼吸:细胞内的氧化代谢;外呼吸:外界空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27、 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分别有哪些呼吸器官,并举例。 水生:鳃: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鱼类;呼吸树:海参(棘皮动物门海参纲);鳃囊:圆口类;书鳃:鲎;陆生:体表:低等种类如环节动物;气管:昆虫等陆生节肢动物;书肺:蜘蛛;肺: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8、 鸟类的呼吸方式有什么特征? 鸟类进行双重呼吸,具有肺、气囊(独有)和气管结构,气囊由肺壁突出而形成。鸟
33、类呼吸的时候,吸入的空气先通过肺内,其中部分还没有来得及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而直接进入气囊;呼气时,气囊中的空气被压出体外,但必须先通过肺,于是又在肺中进行了一次气体交换,这样,鸟类每做一次呼吸活动,肺内就会发生两次气体交换。新鲜空气单向通过副支气管,而旧的空气由另一路径排出。这一过程保证了鸟类在飞翔过程中对氧气的大量需求,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另外,气囊可以减轻身体比重,有利于减少内脏器官间的摩擦和散发体内的热量。29、 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哪几部分? 包括一套输血的管道(血管)和一个推动血液流动的泵(心脏)。30、 人类的血液循环包括哪些? 体循环(大循环)、肺循环(小循环)、冠状动脉循环
34、(心脏本身的循环)。31、 简述脊椎动物各纲心脏结构的变化及血液循环的异同。 1)鱼纲:心脏从后往前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圆锥四部分组成;用鳃呼吸,仅体循环,血液每循环一次,经过心脏一次;2)两栖纲:出现纵隔将心房分为左右两心房;心室还是一个,脱氧血和氧合血在心室有所混合;用肺呼吸,兼具体循环和肺循环(不完全的双循环),血液每循环一次,经心脏两次;3)爬行纲:动脉圆锥中出现纵隔,分别将动脉圆锥与大动脉和肺动脉相连;心室出现不完整纵隔,但血液在心室中仍有一些混合;4)鸟纲、哺乳纲:心房和心室都完全分为左右两个,肺动脉与大动脉完全分开;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大动脉与左心室相连,两种血液不再混合;
35、有完善的体循环和肺循环。32、 简述体循环及肺循环的过程。 1)体循环(大循环):血液由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再由左心室流出,经过肺以外的各种器官组织回到右心房的过程。2)肺循环(小循环):血液从右心室流向肺动脉,到达肺,再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的过程。33、 无脊椎动物排泄系统的演化。 1)淡水原生动物和海绵动物以及海产原生动物中的纤毛虫类:伸缩泡,主要功能是调节水盐平衡,也排出多余水和代谢废物;2)扁形动物、纽形动物、轮形动物、腹毛动物以及某些原始环节动物:原肾管,特点是具有末端封闭膨大的焰细胞,体液通过焰细胞进入管状系统,绒毛的运动促进管内液体流动;原肾管的生理功能类似于伸缩泡;3)大多数环节动
36、物、软体动物:后肾管;4)昆虫和蜘蛛等节肢动物特有:马氏管,有回收水和盐分的功能。34、 人肾脏的结构与功能。什么是肾单位?尿的形成的基本过程。 肾脏的结构包括肾实质(皮质和髓质)和肾盂两部分,是主要的渗透调节和排泄器官。 肾单位:肾的基本机能单位,每个肾单位包含一个肾小体和与之相连的肾小管。尿的形成基本过程:1)肾小球(肾小体)的超滤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其他物质(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从肾小球滤过,形成肾小球滤过液,即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过肾小管,99%的水分、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还有葡萄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也全部被重吸收到血液中(主要是在近曲小管),剩下的
37、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尿中有相当一部分物质是由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它们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一些成分,以及这些细胞本身产生的一些物质分泌或排泄到管腔中的;4)尿液(终尿)经过输尿管暂时贮存在膀胱中,达到一定饱和度即经尿道排出体外。35、 什么是动物的内环境? 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四分之三)、血浆(四分之一)和少量的淋巴、脑脊液。36、 试说明典型的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是怎样进行与环境的水盐调节的? 海洋鱼类:无脊椎动物和盲鳗体液与海水等渗,七鳃鳗和真骨鱼类体液比海水低渗,倾向于脱水;淡水鱼类:体液比淡水高渗,倾向于得到水。鲨鱼和其他
38、多数软骨鱼将多余离子通过肾脏和直肠腺排出体外,尿素含量比其他水生动物几乎高出100倍以上,使软骨鱼类保持体液的高渗压,减少盐分的渗透;真骨鱼类(硬骨鱼)有专门的排盐器官,即鳃片中的“泌氯细胞”,将海水中多余盐分排出,并且通过大量饮水、少排尿减少水分的流失。淡水真骨鱼:水渗入和离子丧失主要通过鳃,也随尿排出少量离子;而盐类的补充是随食物吃进的,鳃也可以主动从水中吸收离子。 37、 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 1)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2)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皮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成熟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38、 免
39、疫应答有什么特点? 又称特异性免疫,包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点:特异性,即T、B淋巴细胞仅能针对相应抗原表位发生免疫应答;记忆性,即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刺激时,仍存在于体内的记忆细胞产生免疫效应,出现迅速而增强的应答;放大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少量的抗原刺激即可产生全身性的免疫应答。39、 简述体液免疫的主要过程。 1)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即结合在B淋巴细胞膜上的相应的抗体分子;受体分子与遇到的抗原的决定子结合,B细胞被活化(已经被抗原-MHC复合体活化了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提供信号),并长大和分裂形成同样有免疫能力的细胞群,又继续分化为浆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2)浆细胞产
40、生抗体(免疫球蛋白,Ig),游离在血液、淋巴等体液中;抗体分子与抗原结合后,便给这个病原体加上标签以便巨噬细胞和补体蛋白来消灭它;3)记忆细胞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并且在同样的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能更快地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以消灭抗原,即二次免疫反应。40、 简述细胞免疫的主要过程。 T细胞不能识别入侵的病毒等抗原,但当病毒侵入细胞时,细胞表面出现了来自病毒的小分子蛋白质抗原,并与细胞表面的MHC结合成复合物时,T细胞才能识别,并对细胞进行攻击。成熟T细胞遇到与它的受体相适应的抗原,则受到活化(还要辅助性T细胞的帮助),分裂和分化成效应T
41、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蛋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孔道,分泌毒素进入细胞,扰乱细胞器和DNA,然后再转向下一个目标;记忆细胞的效应与体液免疫类似。41、 助T细胞有哪些主要功能。 对各种免疫细胞起激活作用,但并不直接消灭抗原。(记号:CD4)42、 抗体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结合抗原(各类Ig)沉淀和凝集;2)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IgE和IgG)K细胞(杀伤细胞)的激活;3)激活补体(IgG和IgM)补体反应(可溶性抗原,如蛋白质、多糖、类脂、病毒等或者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其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以结合补体,但这一反应肉眼不能觉察。如再加入红细胞和溶血素,即可根据是否出现溶血反
42、应来判定反应系统中是否存在相对应的抗原和抗体。此反应即为补体结合反应);4)分泌到粘膜表面及分泌液中(SIgA);5)穿过胎盘(IgG)。43、 简述昆虫变态发育的激素调控过程。1)昆虫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脑激素,刺激促前胸腺激素的分泌;2)促前胸腺激素的分泌促进前胸腺或昆虫的蜕皮腺分泌蜕皮激素,引起昆虫的蜕皮;3)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保持幼体性状。44、 简述下丘脑与垂体的激素调控关系。 各种外界刺激引起的传入冲动作用于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多种下丘脑调节激素,这些激素经过下丘脑-垂体门脉到达腺垂体,调节控制腺垂体的激素分泌;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调节控制有关靶腺体的激素分泌,组成
43、下丘脑-腺垂体-靶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这个系统中不仅有从上到下的垂直控制,还有从靶腺体到腺垂体再到下丘脑的反馈控制。45、 简述血糖的激素调控。 调节血糖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释放的胰岛素增加,促进肝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抑制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含量降低;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恢复血糖浓度。46、 简述激素的2种作用机制。 1)脂溶性激素(类固醇激素):激素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中,与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一定条件下穿过核膜进入核内,调控核内的基因转录,从而调控蛋白的表达;2)水溶性激素(
44、含氮类激素):含氮激素到达靶细胞后,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转化为环腺苷酸(cAMP),cAMP作为第二信使,刺激或抑制靶细胞中特有的酶或反应过程,使靶细胞所特有的代谢活动发生变化。47、 简述脑和脊髓的基本组成结构。 脊髓:灰质和白质。48、 简述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过程。 1)神经冲动从轴突传导到突触前神经元;2)膜上钙离子通道打开,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进入补偿突触末端;3)钙离子促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最常见的为乙酰胆碱)到突触间隙;4)神经递质与突出后神经元的膜受体结合;5)突触后膜的特殊离子通道打开,引起细胞去极化或超极化,引发神经冲动
45、;49、 简述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1)静息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神经细胞某处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钠离子通道开放,膜外钠离子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造成内正外负的去极化现象;2)去极化形成的局部电流沿轴突扩散,使钠离子通道趋于阈值;钠离子通道失活,钾离子通道开放,轴突复极化;3)而去极化的扩布引起邻近的钠离子通道开放,产生新的动作电位;重复这个过程,完成了动作电位的传播。50、 神经冲动传导的特征有哪些? 1)全或无定律:如果外界刺激没有达到阈值,不会引起动作电位,一旦引起,其幅度就达到最大;2)动作电位一经产生,即在同一细胞范围内沿细胞膜传导远处,传导幅度不会随距离而衰减;3)动作电位是独立事件,
46、不能叠加。这与膜的有效不应期有关(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无法再次打开)。*另:1)完整性: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 2)双向性:神经冲动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 3)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包含多条神经纤维,各条神经纤维之间互不干扰; 4)相对不疲劳性:与突触传递相比,不容易疲劳。51、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攻击行为:同种个体之间的捕食;2)防御行为: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族群中其它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行为;3)繁殖行为:包括雌雄的识别、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育雏等;4)定向行为:限于某种感觉器官来进行,如化学定向、视觉定向、听觉定向;5)
47、社区行为:一些群居性动物具有社会生活的现象,如无脊椎动物中的锋、蚂蚁,脊椎动物中的象、狮、灵长类等,社群中的同种个体之间具有分工和合作的相互关系;6)通讯行为:动物彼此通过各种信号来传达信息,有视觉通讯、听觉通讯、化学通讯、触觉通讯等方式; 7)节律行为:动物个体的活动或运动随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有节律性的变动,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月节律或月周期)、季节节律(季周期)、年节律(年周期)等。52、 简述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 1)单细胞原生动物:存在多种神经肽,可以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无神经胞器及神经系统;2)海绵动物:有神经元,但没有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性联系,也没有接受感觉和支配运动
48、的机能;3)刺胞动物:最早出现神经系统,网状神经系统,但没有联合作用;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存在突触传递,无神经中枢,神经细胞是多极神经元,神经传导没有方向性;棘皮动物和海鞘(尾索动物亚门)也属于网状神经构造;4)扁形动物:最早出现有联合作用的神经系统,梯状神经系统;5)蚯蚓与昆虫:链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外周神经与身体各个部分相连;6)软体动物头足类:神经系统较发达,由脑、内脏、足神经节组成,外面围有软骨加以保护。53、 简述脊椎动物脑的演化。 1)原始鱼类的脑已经具有脊椎动物脑的基本结构:后脑、中脑、前脑,后脑起支配作用,其他部分主要是处理感觉信息;2)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前脑很大,包含增大
49、的大脑,处理协同作用;两栖类大脑中灰质增多,突触数量大为增加,原来位于大脑内部的灰质逐渐向外转移,最后覆盖在大脑表面,形成大脑皮层,机能以嗅觉为主;3)高等爬行动物的大脑部分出现了新脑皮;4)鸟类的大脑更加显著,但没有新脑皮层,大脑表面光滑;5)哺乳动物的大脑覆盖视顶盖,是脑中最大的部分,原脑皮、古脑皮缩小,新脑皮有更大的发展。54、 简述乳糖操纵子学说。 操纵子是由在功能上彼此有关的几个结构基因和控制区(启动子和操纵基因)所组成的,调节乳糖消化酶产生的操纵子称为乳糖操纵子。大肠杆菌乳糖代谢的基因调节系统中存在三个连锁在一起的结构基因:Z、Y、A,能够编码乳糖代谢,只有当乳糖存在时,它们才能迅
50、速转录,翻译成相应的酶。调节基因编码的调节物通过与DNA上的特定位点结合来控制转录,产物是阻遏蛋白,阻遏蛋白能够与操纵基因结合。乳糖操纵子工作模型简述如下:1)如果大肠杆菌细胞质中没有乳糖,操纵子关闭,调节基因转录产生mRNA,编码阻遏蛋白;阻遏蛋白是一种变构蛋白,乳糖不存在时有活性,因此它能识别操纵基因(O),并结合到操纵基因上去,而一旦阻遏蛋白占据了操纵基因,RNA聚合酶就不能与启动子结合,结果操纵子中的全部结构基因不能转录成mRNA,不能形成3种特定的酶。2)如果有乳糖,阻遏蛋白就失去活性,操纵基因打开,转录产生的mRNA携带有编码3个乳糖酶所需的全部遗传密码,细胞将这些信息翻译为3种独
51、立的多肽。乳糖不断被消化吸收,脱离了乳糖的阻遏蛋白很快恢复原来的构象,又能与操纵基因结合,阻止了结构基因的转录。操纵子模型说明,酶的诱导和阻遏是在调节基因的产物阻遏蛋白的作用下通过操纵基因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而发生的。55、 简述遗传模式的几种类型,举列说明。 1)染色体遗传: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其所携带的等位基因的分离,因而导致性状的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两对非等位基因分别处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独立分配,导致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包含显性、隐性、不完全显性(杂合子表型介于亲本表型的中间)、共显性(杂合子表型代表了两个亲本的表型)、环境影响(北
52、极狐,在冬天毛皮几乎全为白色,在夏天,毛皮逐渐变深)。2)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自主基因,核外基因在细胞质中随机地传递给子代,因此子代通常只表现出母方的性状,如紫茉莉茎叶颜色的遗传。56、 如何理解二代测序在产前诊断及遗传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检测技术,获得基因的序列信息,在产前通过检查羊水细胞或绒毛膜组织等手段来诊断多种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病,或者从唾液或血液中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如镰形细胞贫血症、血友病等等。57、 什么是动物行为?能区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习得性行为。 动物的行为指动物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所做出的有规律的、成系统的适应及活
53、动,也就是动物个体或群体的所作所为。先天性行为:动性行为型、趋性行为型、固定行为型;反射;本能:蚂蚁筑巢、蜜蜂采蜜、蜘蛛织网、鱼类洄游、鸟类迁徙等;后天习得性行为: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印随学习(只有出生或孵化后的头几天)、联系学习(条件反射)、洞察学习(需要判断和推理,黑猩猩拿木箱取食)。58、 动物有哪几种无性繁殖方式? 1)裂殖,原生生物通过分裂进行无性生殖;二分裂:眼虫、变形虫、草履虫;多分裂:疟原虫;2)出芽生殖:水螅等;3)再生生殖:涡虫、蚯蚓、海星等。59、 理解人类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 精子发生:生精小管内壁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几次分裂成为初生精母细
54、胞,核内含有46条染色体(包括性染色体),是二倍体。每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23条,单倍体)。次级精母细胞再有丝分裂一次,产生4个精子细胞。卵子发生:原始生殖细胞发育为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发育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被一层扁平的卵泡包围,形成原始卵泡,后发展成初级卵泡,未成熟的初级卵母细胞都处于其中。初级卵母细胞(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减数分裂产生两个单倍体细胞,较小的称为第一极体,几乎不含细胞质,较大的称为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通常分裂产生两个更小的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受精后再完成一次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大的卵子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60、 理解精卵识
55、别、顶体反应、皮层反应和雌雄原核结合含义和具体过程。 精卵接触和识别:精子的顶体和卵子表面相接触并融合的过程。顶体排出内含物,然后伸出长短不一的顶体丝与卵膜接触,同时释放出的内含物溶解接触处周围的卵膜,形成一个通道。雌雄配子膜的融合,改变了膜电位,膜的去极化快速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形成对对多重受精的快阻止。 顶体反应:精子获能后,与卵相遇时,顶体开始产生的一系列改变,如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蚀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最终导致精细胞膜与卵细胞膜的融合。 皮层反应:受精时,卵内的皮层颗粒首先在接触点发生破裂,然后波及整个卵子的皮层,颗粒内含物排出,一部分与卵外的卵黄膜一起形成受精膜,另一部分留在卵子与受
56、精膜之间的卵周隙中,吸收水分,使受精膜逐渐与卵子分开,是对多精子受精的慢阻止作用。 雌雄原核的结合:原核融合是由卵子激活所触发的,如兔子雌雄原核接近,同时进行DNA复制,雌雄原核并列后,染色质浓缩,核膜破裂,进行第一次分裂。61、 昆虫的变态分为哪几种类型?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渐变态:幼虫、若虫(幼虫与成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基本相似,只是体型较小,性器官未发育成熟,仅有翅芽,不能飞,只能跳,称为跳蝻)、成虫; 半变态:幼虫、稚虫(幼虫阶段的形态与成虫不像)、成虫。62、 以蛙为例说明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包括哪些过程? 1)受精卵。2)卵裂期,受精卵的分裂,蛙类的分裂方式为不等全裂。3)囊胚期,由于植物极和动物极细胞不等速分裂,动物极细胞较小,植物极细胞较大,胚内出现囊胚腔。4)原肠胚期:胚胎发育到囊胚期后,接着形成原肠(原始的消化道)。早期标志:囊胚的赤道下方出现一个浅的横沟(胚孔);中期特征:背唇出现后,许多细胞向此汇合,背唇不断向两侧扩展形成侧唇,新月形胚孔逐渐变成马蹄形;侧唇向腹面继续延伸,相遇后形成腹唇,胚孔成为一个环形裂缝。晚期特征:环形胚孔形成后,背唇、侧唇和腹唇继续下包,到达胚孔时内卷。最终形成三胚层。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属表面油漆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乙酰乙酰芳胺类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农行理财合同范例
- 农村建筑材料租赁合同范例
- 农村宗祠建筑合同范例
- 公司土地入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店客房用品租赁与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农村地基卖合同范例
- 公益赠与合同范本
- 创建三甲医院宣传合同范本
- 岛津气相色谱培训
- 2024年03月四川农村商业联合银行信息科技部2024年校园招考30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睡眠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10-1电势能和电势练习含答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中国宗教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特点及现代意义
- 2024年四川省巴中市级事业单位选聘15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练习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演出经纪人培训
- 盖房四邻签字协议书范文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数学活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