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7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a. 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b. 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c. 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d. 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在列

2、强经济侵略下,“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说明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工业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洋务运动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而非资本输出,排除d项。2.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3、,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故c项错误;关税主权的丧失始于南京条约,故d项错误。3.小赵查近代经济史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雇用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a. 外商企业b.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c. 洋务企业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公司是私家经营,雇用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付股息。因

4、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濒于停业。”信息可知,该公司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难以与外资企业日本竞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d正确;据上分析,a错误;据材料“公司是私家经营”并结合所学可知,官僚资本主义是国家权力和财产私人所有制的结合,b错误;洋务企业属于官僚经营的国家资本,c错误。【点睛】所谓官僚资本主义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往往兼有超经济掠夺方式。除剥削产业工人外,还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

5、式残酷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官僚资本主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4.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出现的国内因素是a.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 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中的时间可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发展是由于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和推动,d选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a选项排除。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侵略与题干时间不符,而且属于外部因素,b选项排除。“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6、的开展是在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c选项排除。5.19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原来以商人为主要主持人的洋务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机器织布局、电报局等,在政府允许下,先后进行了重大改组,将企业领导权过渡到由封建官僚直接掌握。然而18951911年,全国新设资本在一万元以上的厂有503家,属于官商合办的只有31家。这表明a. 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前后萧条b. 政府政策影响近代企业的发展c. 官办企业垄断国家经济命脉d. 洋务派积极改革企业经营方式【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在政府允许下,先后进行了重大改组,将企业领导权过渡到由封建官僚直接掌握”19世纪80年代后期进行的企业改组受到了政

7、府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资本因此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综合两方面的信息可知,近代企业的发展受政府政策的影响,故选b。材料并未描述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的生存状况,毕竟材料只是说明了新设的厂家的状况,排除a;材料并未对比不同性质企业的发展状况,无法得知官办企业是否垄断国家的经济命脉,且c项说法也不符合史实,当时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是西方列强,故排除;将企业领导权过渡到由封建官僚直接掌握,这并不是积极的企业经营方式,其只是想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与控制,而非为了企业更好的生存,排除d。6. 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

8、、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 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 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c. 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 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马关条约中的“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条款,欧美列强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也享有同样的特权,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d符合题意

9、; a、b、c材料均无法体现。点睛: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以及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具体考查马关条约的危害,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 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 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 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选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

10、只是为了工业化奠定基础,“初步完成”这一表述错误,a选项排除。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c选项排除。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会导致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选项排除。8.土地改革之后,有些地区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贫困农户不得不出卖刚分得的土地。毛泽东认为:为了防止少数农户又走向贫困化,为了阻止农民卖田卖地,唯一的办法就是搞合作化。这里的“合作化”是指a.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 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 包产到组、包产到户d. 开展大规模城市化运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之后的“合作化”是指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互助合作的合作社,选b是符

11、合题意的,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始于1958年,选项a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是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而和土地改革无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土地改革和城市化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9.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a. 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b. 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c. 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 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答案】b【解析】1953年中国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中对

12、于农产品和物资实行计划经济模式管理和销售,显然是保证工业化的顺利实施,故b正确;建国初期是工农业产品极端困乏,故a错误;经济体制改革是1978年以后,故c错误;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已经完成,故d错误。10.“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史诗。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浓墨重彩地铺陈开来”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正确的是()a.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b. 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d. 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

13、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故d正确;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故a错误;中共八大是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故b错误;改革开放三十年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故c错误。11.据统计,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1985年为1.86倍。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b. 对外开放的推进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 市场经济的放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

14、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农村生产力,a项正确;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对外开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当时的市场经济还没放开,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2.1984年,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富有影响力的企业相继诞生。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 农村责任制广泛推行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普遍开展d. 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答案】c【解析】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下海经商”的浪

15、潮,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基本建立起来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对外开放的展开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已经开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84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联系所学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分析解答。13.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所有制和分配上,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要求纯而又纯、绝对公平,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a.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 逐步突破传统经济制度束缚c. 缩小了全民所有制经济规模d. 开

16、始承认了非公有制的合法性【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的所有制和分配体制进行反思,并认识到应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逐步突破了传统经济制度的束缚,故b项正确。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故a项错误;强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等于缩小公有制规模,故c项错误;1997年十五大开始承认了非公有制的合法性,故d项排除。1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

17、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a.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 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南方谈话发表于1992年初,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是在80年代初,c选项是在1984年,d选项初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选b。15.1980年8月,全国人大批准公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这一条例的

18、发布表明,我国()a. 对外开放已经起航b. 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 经济体制改革开始d. 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特区的设立使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在1985年,排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c选项错误;d选项是在1992年,排除。故选a。16.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书中指出,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关于此次航海说法正确的是a. 达伽马最早进入了印度洋b. 迪亚士抵达“好望角”c. 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d. 从此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没有反映进入印度洋的信息,排除a;材料“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反映的是迪亚士抵达非洲南端“好望角”,故选b;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c;哥伦布是在西班牙支持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不符合题意,排除d。17.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但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上述现象a. 致使金银大量流入欧洲b. 推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 导致荷兰进行殖民扩张d. 加快欧洲社会性质的转变【答案】d

20、【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引起的价格革命,根据所学,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加快欧洲社会性质的转变,d正确;a项是引起价格革命的原因,而不是影响,排除a;此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排除b项;价格革命并不是引发荷兰对外殖民扩张的原因,排除c项。18.有学者在论及西欧某国时说,它的造船业发达,于17世纪初“组建了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它完全征服了印度尼西亚群岛”。该国是a. 荷兰b. 德国c. 法国d. 西班牙【答案】a【解析】根据“造船业发达”“17世纪初”“组建了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结合所学,17世纪初荷兰造船业发达、海上运

21、输发达,被称为“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曾组建了东印度公司,垄断对亚洲的贸易,故a正确;德国、法国不符合“17世纪初”“组建了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排除bc;西班牙是15、16世纪的殖民强国,不符合“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它完全征服了印度尼西亚群岛”,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造船业发达”“17世纪初”“组建了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联系“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的知识分析解答。19.18世纪80年代初,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只有两家棉纺厂。进入19世纪后发展迅速,1802年有52家,1809年有64家,1830年有99家。

22、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电力广泛应用b. 蒸汽动力推广c. 铁路时代到来d. 新航路的开辟【答案】b【解析】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也使人类跨入到“蒸汽时代”。蒸汽机被广泛应用在纺织、交通等领域,为它们提供了动力,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英国棉纺织厂增加,故选b;电力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a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809年却发展到64家,1830年99家”,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分析解答。20.“19世纪中期,英国拥有空前绝后的机会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可以按照自

23、己的主张,与较不发达的经济体建立联系可以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当时英国能够这样做的主要条件是a. 近代科学的发展b. 工业革命的完成c. 1832年议会改革完成d.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倾销自己的工业产品,并用武力打开了不愿意贸易的国家,比如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故b正确;工业革命是可以使英国“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的主要原因,近代科学的发展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完成是政治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日不落帝国”的建立是

24、18世纪中期,时间不符,故d错误。21.“尽管在18701917年间,煤和铁在工业原料中还占有统治地位,实际上,在这个时期结束时,化学家和冶金家们已经把早期工业化的这两位孪生大王变成了大批种类繁多的全新物质。”这则材料的主旨是a. 科技进步推动了煤和铁的创新使用b. 煤和铁的首要地位已经受到了冲击c. 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缓慢的技术创新d.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煤铁衍生物涌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870-1917年,世界大范围开展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其特点是与自然科学紧密结合,因而产生大批种类繁多全新物质,故选择a选项,排除c选项;从“煤和铁在工业原料中还占有统治地位”可知

25、煤和铁的地位没有受到大规模冲击,故排除b选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选项。22.美国吉尔伯在美国经济史中写到:“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约从二十亿美元增为二十五亿美元,由此可见其增长率大得惊人。毋庸置疑,采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增加了小汽车、收音机、家具、家庭电气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额。”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 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b. 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c. 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d.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过度的分期付款增加了人们的购买力,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为

26、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c项正确。分期付款并不能缩小贫富差距,a项错误。分期付款是通过借贷的形式,花未来的钱购买现在需要的商品,不能真正提高社会实际消费能力,b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d项错误。23.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后,立即着手新政。通过国会立法,罗斯福首先采取了某一非常行动,对收拾残局、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一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据此可知,“这道闪电”最有可能是指a. 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救济灾民b. 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金融秩序c. 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d. 建立社

27、会保障体系,稳定社会秩序【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后,首先在1933年3月9日督促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这对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公众舆论评价这一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故b项正确;1933年5月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故a项错误;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故c项错误;1935年开始逐渐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故d项错误。24.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宣示:“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罗斯福就任总统后采取的落实这一设想的措施是()a. 加强对工

28、业的计划指导b.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c. 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d. 保障工人的政治权益【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大力推行“以工代赈”。由政府出资兴建公共工程,直接为失业工人提供劳动机会,因此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是政府直接募工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排除abd。故选c。25.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的著作中抄来的。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a. 整顿财政金融b. 加强工业计划指导c. 成立农业调整署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答案】d【解析】

29、题干反映了有些人认为这项法案会使子女不赡养父母,增加对工人的税收将打击工人的工作热情,甚至认为这是共产主义性质的措施,可知与之直接相关的是社会保障体系,故d正确。其他三项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26.“从1950年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被称为资本主义的25年黄金时代”。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盛行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d. “混合经济”的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混合经济”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之后,不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二战后,主要

30、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凯恩斯主义”,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它们都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7.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出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当时的美国a. 社会阶层贫富分化日益严重b. 开创了西方福利制度的先河c. 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 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福利国家”也产生了许多弊端,

31、导致国家财政负担沉重,80年代后,英、法、美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开支,缩小“福利国家”规模,里根总统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表明政府开始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可知,美国政府与企业等共同承担社会保障金来源,体现美国财政负担沉重,意要减少国家干预,无法体现社会阶层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的福利制度陷入困境,美国正缩小“福利国家”规模,而并未体现美国开创了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先河,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美国通过“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

32、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加强,故d选项错误。28.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经济的胜利(the triumph of the new economy)”的文章,描绘了当时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现象。这里所说的“新经济”a. 是里根总统任期内的经济现象b. 解决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c. 以知识经济的崛起为主要背景d. 保证了美国经济的持久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故c正确;“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里根总统任期是1981-1989年,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

33、“解决了”表述太绝对,新经济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b项排除;d项中“保证了”表述太绝对,也不符合史实,错误。29.1918年,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针对这种困难情况,苏俄采取的措施是a. 征收固定的粮食税b. 实行余粮收集制c. 扩大集体农庄规模d. 大规模开垦荒地【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针对当时内忧外困的局面,苏俄政府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b正确;征收固定的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是从1921年开始的,排除a;扩大集体农庄规模是斯大林模式,排除c;大规模垦荒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

34、,排除d。点睛:抓住时间信息“1918年”,联系所学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分析解答。30.如表19131928年沙俄、苏联经济数据表,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类别数据年份1913年1920年1925年1928年工业总产值(亿卢布)102.5114.177.39158钢(十万吨)42019186.84251粮食(百万吨)144.452.5113.3123.3a. 社会制度的转型推进经济迅速发展b. 新经济政策的成功探索推动苏联经济复苏c. 苏俄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d.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苏联经济全面提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1920年”相比,促使“19

35、28年”沙俄、苏联的工业总产值、钢的产值和粮食产量明显增多,接近和超过“1913年”的主要原因是苏俄推行了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苏联实现了社会制度的转型,a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除;根据所学可知,苏俄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和孤立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在1921年已经被新经济政策取代,排除c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1928年苏联进行“五年计划”时期逐步建立起来的,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31. 1930年,斯大林说:“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

36、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这表明斯大林的根本意图是( )a. 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b. 强调单一公有制和政府的调控c. 排斥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d. 维护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体制。从材料“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可以看出斯大林主张废除新经济政策,反对私人资本,即主张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故选b项。a、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考点: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经济上的单一公有制体制32.“在经济

37、上,赫鲁晓夫建立了地区经济委员会,给工厂管理者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a. 系统纠正了斯大林体制弊端b. 深刻改变了经济体系的缺陷c. 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经济体制d. 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经济手段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给工厂管理者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力图运用经济手段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系统纠正了”斯大林体制弊端,排除a;材料表明赫鲁晓夫一定程度上改革计划经济体制,bc项“深刻改变了”“根本上突破了”表述不准确,排除。33.

38、美国学者本斯泰尔评论某一国际协议时说:“在思想和才华的战场上,凯恩斯计划定将胜出。但是交锋的地形环境显然对怀特更为有利(因为)美元才是战争结束后世界其他国家需要的东西。”他评论的是a.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 布雷顿森林协定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 欧洲联盟条约【答案】b【解析】【详解】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会议没有采纳凯恩斯计划。故答案为b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没有涉及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排除a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日内瓦签署,与材料中的“交锋的地形环境显然对怀特更为有利”不符,排除c项;欧洲联盟条约与

39、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以及“美元”无关,排除d项。【点睛】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的基础之上,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国在战后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带有浓厚的美国色彩。布雷顿森林协定是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形成的。1941年美国怀特提出了建立战后新的国际货币秩序的设想,即“怀特计划”。在1944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上,经过激烈的争论,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实力最终迫使与会各国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方案,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34.如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年均增长率的变化主要得

40、益于()a. 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方向发展b. 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贸易壁垒c. 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d.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速度大大加快【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出现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秩序,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中“普遍消除”一词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选项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影响,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全球贸易的增长,不是区域集团化内部贸易,d选项错误。故选a。35.“决定在完善内部市场、加强团结和环境保护范围内,为了他们人民的

41、目的,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行确保其他领域进步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政策。”依据1991年签署的该条约,欧洲相关国家a. 组建煤钢共同体b. 建立欧洲共同体c. 成立欧洲联盟d. 发行统一货币欧元【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实行确保其他领域进步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政策1991年”反映了欧洲联盟条约签署,即依据该条约,欧盟成立,故c正确;1951年煤钢共同体条约签署,故a错误;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故b错误;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故d错误。36.2007年新华网报导:“鉴于各成员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政治体制和社会模式的多样性,在18年中形成了独特的合作方式这一非强制性的组织

42、模式,凝聚了各成员为实现组织宗旨而达到的最大限度的共同意志,表现了区域经济组织的效率。”与这则报导直接有关的是a. 世界贸易组织b.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 北美自由贸易区d. 欧洲联盟【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在18年中形成了独特的合作方式”,这一区域经济组织应当成立于1989年,从材料中的“各成员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政治体制和社会模式的多样性”所反映的该组织的特点来看,与这则报道直接有关的是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故答案为b项。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经济组织,不是区域经济组织,排除a项;其他两项的特点与材料

43、信息不符,排除c、d项。点睛: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表现在:松散性。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松散的、论坛式的协调机构,其各种活动均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各成员拥有完全的经济和管理的决策权。它的合作方式是:通过成员间的一系列会议,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以声明、宣言的形式做出承诺;但这种承诺对成员不具强制性,各成员没有义务和责任来履行。开放性。亚太经合组织自建立之初就始终将“开放的地区主义”奉为行动准则,尊重各成员的经济利益,力求与国际惯例、国际市场的体制接轨;同时允许成员与非成员之间加强广泛的经济合作。合作多层次。亚太经合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错综复杂,表现出多层

44、次的特点。在相对松散的区域经济集团内,既有成员整体在亚太经合组织层面的合作,又有部分成员在各自组成的经济集团(如东盟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内部,开展相对紧密的合作。除此而外,亚太经合组织还面临各成员已经建立或正在积极寻求同集团外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达成优惠贸易安排的问题,从而使该集团成员之间形成交叉和多层次的合作关系。37.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都在昭示民粹主义抬头。全球化遭到了民粹主义的严重挑战。但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投行等“中国方案”各种自由贸易区、2017年欧洲几场大选对民粹主义的胜利,等等,使我们不能盲目断言全球化退潮。

45、据此推断a. 全球化已经遭遇重大失败b. 全球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c. 民粹主义可能取代全球化d. “一超多强”会长期存在【答案】b【解析】根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遭到了民粹主义的严重挑战”表明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全球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b正确;根据“使我们不能盲目断言全球化退潮”,表明经济全球化仍然是经济发展趋势,a错误;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趋势,c表述错误;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长期存在”表述错误,排除d。38.2017年 2月28日,成功连任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的罗伯托阿泽维多严正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不要打响贸易

46、战,否则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这表明( )a. wto致力于消除各国之间贸易壁垒b. wto完全掌握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权c. 美国极力主张建立多极化贸易格局d. 美国在世界金融领域占有绝对优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警告美国不要打响贸易战,体现了wto致力于消除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推动世界贸易发展,a项正确。b项错在“完全掌握”,且材料也没有涉及wto完全掌握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权,排除。c项美国极力主张建立多极化贸易格局与美国观念不一致,排除。美国在世界金融领域占有绝对优势,与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警告美国不要打响贸易战不符,排除d。第ii卷 非选择题(共24

47、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题,计24分。其中第39题12分,第40题12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9.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90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

48、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三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对外贸易从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邓小平是如何“为改革开

49、放探路”的?(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思想解放”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事件。(3)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答案】(1)影响:揭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举措:建立经济特区。(2)主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标志性事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主要成就: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启示: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制度创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解析】(1)影响:根据“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结合所学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