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堂测试_第1页
化工原理课堂测试_第2页
化工原理课堂测试_第3页
化工原理课堂测试_第4页
化工原理课堂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对某悬浮液进行恒压过滤。已知过滤时间为300s时,所得滤液体积为0.75m3,且过滤面积为1m2,恒压过滤常数K=510-3m2/s。若要再得滤液体积0.75m3,则又需过滤时间为多少s。2.2.某化工厂用泵将敞口碱液池中的碱某化工厂用泵将敞口碱液池中的碱液(密度为液(密度为1000kg/m1000kg/m3 3)输送至吸收塔)输送至吸收塔顶,经喷嘴喷出,如附图所示。泵的顶,经喷嘴喷出,如附图所示。泵的入口管为入口管为1081084mm4mm的钢管,管中的的钢管,管中的流速为流速为1.2m/s1.2m/s,出口管为,出口管为76763mm3mm的的钢管。贮液池中碱液的深度为钢管。贮液池

2、中碱液的深度为1.5m1.5m,池底至塔顶喷嘴入口处的垂直距离为池底至塔顶喷嘴入口处的垂直距离为20m20m。碱液流经所有管路的能量损失为。碱液流经所有管路的能量损失为30.8J/kg30.8J/kg(不包括喷嘴),在喷嘴入(不包括喷嘴),在喷嘴入口处的压力为口处的压力为29.4kPa29.4kPa(表压)。设泵(表压)。设泵的效率为的效率为60%60%,试求泵所需的功率。,试求泵所需的功率。 Kqqqe 2222qKqqe625. 075. 0275. 03001052232qqKqe8251055 . 1625. 025 . 12322Kqqqes525300825解:由 得 所以 feW

3、pugzWpugz222212112121feWppuugzzW12212212)(21)(解:解:如图所示,取碱液池中液面为1-1截面,塔顶喷嘴入口处为2-2截面,并且以1-1截面为基准水平面。在1-1和2-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其中: z1=0; p1=0(表压); u10 z2=20-1.5=18.5m; p2=29.4103 Pa(表压) 已知泵入口管的尺寸及碱液流速,可根据连续性方程计算泵出口管中碱液的流速: =1100 kg/m3, Wf=30.8 J/kg将以上各值代入,可求得输送碱液所需的外加能量smdduu/45. 2)70100(2 . 1)(2222入入kgjWe/0 .

4、2428 .301100104 .2945. 22181. 95 .1832碱液的质量流量碱液的质量流量skgudws/37.10110045. 207. 0785. 042222泵的有效功率泵的有效功率kW51. 2W251037.10242seewWN泵的效率为泵的效率为60%60%,则泵的轴功率,则泵的轴功率kwNNe18. 46 . 051. 21.在并流换热器中, 用水冷却油。水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5和40, 油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50和100。现因生产任务要求油的出口温度降至80, 设油和水的流量、进口温度及物性均不变, 若原换热器的管长为1m, 求将此换热器的管长增加多少米才

5、能满足要求。换热器的热损失可忽略。 传热部分课堂测试传热部分课堂测试2.2.一单程列管式换热器一单程列管式换热器, , 由直径为由直径为25252.5 mm2.5 mm的的钢管束组成。苯在换热器的管内流动钢管束组成。苯在换热器的管内流动, , 流量为流量为1.25 1.25 kg/skg/s,由,由8080冷却到冷却到3030,冷却水在管间和苯呈逆,冷却水在管间和苯呈逆流流动流流动, , 进口水温为进口水温为20, 20, 出口不超过出口不超过5050。已知。已知水侧和苯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水侧和苯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1.701.70和和0.85 kW0.85 kW( (2)2),污垢热阻

6、和换热器的热损失可忽略,求,污垢热阻和换热器的热损失可忽略,求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苯的平均比热为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苯的平均比热为1.9 1.9 kJ/(kg), kJ/(kg), 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为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为45 W/(m)45 W/(m)。 解:原平均温度差 t1 = 150-15 = 135, t2 = 100-40 = 60 tm =(135-60)/ln(135/60)= 92.5 由热量衡算 Q = WhCph(T1 - T2)= WcCpc(t2 - t1) WhCph/WcCpc =(t2 - t1)/(T1 - T2)=(40-15)/(150-100)= 0.5 当

7、油的温度降至80时, 由热量衡算得 Q = WhCph(150-80)= WcCpc(t2 -15) 或 WhCph/WcCpc =(t2-15)/(150-80)= 0.5 解得 t2 = 50 新的平均温度差,t1 = 150-15 = 135, t2 = 80-50 = 30, tm =(135-30)/ln(135/30)= 69.8 由传热速率方程可分别得 原换热器 WhCph(150-100)= KStm = KndL(92.5) 新换热器 WhCph(150-80)= KStm = KndL(69.8) L =(70/50)(92.5/69.8)1 = 1.855 m L = 1

8、.855 1 = 0.855 m 解:由总传热速率方程式 Q = KOSOtm 式中 Q = WhCph(T1 T2)= 1.251.9103(80 - 30)= 118.8 kW kW(2) m2 1. 用一精馏塔分离二元液体混合物,进料量用一精馏塔分离二元液体混合物,进料量100kmol/h,易挥发组分,易挥发组分xF=0.5,泡点进料,得塔,泡点进料,得塔顶产品顶产品xD=0.9,塔底釜液,塔底釜液xW=0.05(皆摩尔分率),(皆摩尔分率),操作回流比操作回流比R=1.61,该物系平均相对挥发度,该物系平均相对挥发度=2.25,塔顶为全凝器,求:,塔顶为全凝器,求:塔顶和塔底的产品量(

9、塔顶和塔底的产品量(kmol/h););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为多少;为多少;写出提馏段操作线数值方程;写出提馏段操作线数值方程;最小回流比。最小回流比。2.在一常压精馏塔内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在一常压精馏塔内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塔釜间接蒸汽加热,平均相对挥发度为塔釜间接蒸汽加热,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47,饱和蒸汽进料。,饱和蒸汽进料。已知进料量为已知进料量为150kmol/h,进料组成为,进料组成为0.4(摩尔分率),回(摩尔分率),回流比为流比为4,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为,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为0.97,塔釜采出液中甲,塔釜采出

10、液中甲苯的回收率为苯的回收率为0.95。试求:。试求:(1)塔顶馏出液及塔釜采出液组成;)塔顶馏出液及塔釜采出液组成;(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提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4)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的比值;)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的比值;505 . 010005. 09 . 0FFxWD111) 1(1xxyxD80. 09 . 025. 125. 29 . 0) 1(111yyx解:(1)塔顶和塔底的产品量(kmol/h); F=D+W=100 (1) 上述两式联立求解得 W=47.06kmol/h D=52.94kmol/h(2) 因塔顶为全凝器, 17.138

11、94.5261. 2) 1(DRVV23.18510094.5261. 1FRDqFLL017. 034. 117.13805. 006.4717.13823.1851mmWmmxxVWxxVLy5 . 0Fqxx692. 05 . 025. 115 . 025. 2) 1(1qqqxxy083. 15 . 0692. 0692. 09 . 0minqqqDxyyxR(3)写出提馏段操作线数值方程; (4)最小回流比。泡点进料,q=1, DFDxFx97. 0)WFxWxF1 ()1 (95. 0604 . 0150FWDFxWxDx解:(1)塔顶馏出液及塔釜采出液组成; F=D+W+150求解得: W=87.3kmol/h, D=62.7kmol/h xW=0.0206, xD=0.9281856. 08 . 0111nDnnxRxxRRyVWxxVLyWmm1FRV) 1(DRLL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