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选择题300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300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300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300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300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C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解析: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选项D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只有答案C才是理论基础。4、在生产资料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B )A、原材料 B、机器设备 C、燃料 D、辅助材料解析:劳动资料是指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联系起来的媒介物,A、C、D属于劳动对象范畴,即人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8、价值规律是( A )A、 只在几个社会形态存在的经济规律B、

2、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规律C、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D、 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解析: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非商品的劳动产品不存在价值,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因此,商品只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9、基本经济规律是( D )A、 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B、 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C、 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D、 一种社会形态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解析:此题考核的是基本经济规律的名词解释。需要注意,基本经济规律是一个社会起主导作用的规律。在中国现在虽然有存在私营企业,存在剥削,存在剩余价值,但因为它不占主导地位,所

3、以不能说剩余价值规律是我国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目前我国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公有制占主导的按劳分配规律。11、价值的实体是( B )A、 具体劳动B、 抽象劳动C、 私人劳动D、 社会劳动解析:本题考察价值的内涵,即价值一词的名词解释,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答案是B。注意抽象劳动本身并不是价值,抽象劳动的凝结才构成价值。12、社会经济制度更替的一般规律是( A )A、 生产关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改变自身的性质B、 生产力不断运动C、 生产关系不断变革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进行矛盾运动解析:社会经济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

4、力的变化,所以答案为A。13、市场经济是指( B )A、 以市场存在为条件的商品经济B、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C、 市场决定一切经济活动的商品经济D、 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都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市场经济的概念。当市场对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时,市场经济就形成了。和它相对应的词是计划经济,当人财物等资源由国家来配置时,就叫作计划经济。14、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解析:决定价值大小的是劳动时间,而不是使用价值的大小,B是错误的。使用价值是

5、指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任何有价值的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C是错误的。使用价值的大小并非由价值决定,而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的。D是错误的。15、当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单位时间内( C )A、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不变B、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不变,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不变C、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下降D、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上升解析: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时间(例如一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会增加,既然商品数量增加了,当然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和相应增加。平均到每个商品的生产时间就自然减少了,故正确答案是C。18、在简单价值形

6、式中,1只羊=2把石斧中( A )A、 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B、 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C、 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D、 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解析:在此公式中,羊的价值通过斧子相对地表现出来(羊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自己),所以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而石斧反映出另一种商品的(羊)的价值,成为羊的价值的表现形式,起者等价物的作用,并且这种等价物是偶然在交换中产生的,并不是固定地充当等价物,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19、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 B )A、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 B、对货币流通产生影响C、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D、可能引起通货紧缩解析:支付手段是指以延期支付商品的方式

7、进行买卖,货币在此时是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支付手段对货币流通会产生影响,例如甲方购买乙方的商品,并约定在第二年付款,这样在今年所需要的货币数量自然会减少,所以B是正确选项。膨胀和紧缩是由于货币数量发行和现实需要之间脱离而产生的,和支付手段无关,故不选。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并受供求关系、货值等因素影响,也和支付手段无关,所以A选项不选。20、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B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C、按劳分配规律 D、商品竞争规律解析:价值规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8、简单说,只要有商品存在,就会有价值规律存在。选项B正确。22、资本价值构成是指(A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的比例D、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资本价值构成的概念,正确答案为A。选项B反映的是对资本周转速度快慢产生影响的比例关系。C反映的是资本的技术构成。D反映的是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这三个概念经常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出现,考生必须高度关注。23、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的最初表现形式是( B )A、商品 B、货币 C、劳动力 D、生产资料解

9、析:资本最初表现为货币,因为用货币可以随时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可以用购买的方式买来任何所需要的商品,但不能认为资本一定表现为货币,现在资本的表现方式很多,如货币、生产资料、专利、商标等可以作为资本的表现形式。24、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 B )A、社会资本增大 B、个别资本增大 C、相对人口过剩 D、无产阶级贫困化解析:有机构成提高一般规律是指个别企业不变资本较大数量增加,可变资本数量相对减少或绝对减少,而要使不变资本数量增加,则必须追加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数额,所以有机构成提高的一般表现是个别资本增大。选项B正确。C、D选项是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是错误答案。25、在租约规定的期限内,作为级

10、差地租II的超额利润( A )A、由农业资本家获得 B、由土地所有者获得C、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 D、由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瓜分解析:因租约在签定时,就已经明确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数量,所以在租约规定的期限内,农业资本家因多投入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I自然由农业资本家获得,A选项是正确的。当租约期满,作为级差地租II的未来产生的超额利润到底归谁所有,要取决于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26、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B )A、成本价格的形成 B、平均利润率的形成C、价值的形成 D、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解析: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构成,而平均利润的形成的前提是平均利润

11、率的形成,B为正确选项。27、从GWG中可以看到价值增殖的根源是( D )A、GW阶段的货币上 B、GW阶段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C、GW阶段购买的商品的行为上 D、GW阶段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解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表现在他的使用价值不象一般商品一样(例如面包)随着使用而消失,而是会创造出自身的价值和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故D是正确答案。29、假定工人劳动力价值为8元,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元,工作日为16小时,当劳动力价值下降为4元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是( C )A、从100%下降至50% B、从100%上升至200%C、从100%上

12、升至300% D、从100%上升至400%解析: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元,工作日为16小时,则意味着一共创造出16元的价值,扣除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工资8元,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为8元,剩余价值率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故原来的剩余价值率为8/8=100%。劳动力价值下降为4元时,则剩余价值相应上升为12元。12/4=300%。C是正确选项。30、某工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月工资总额为5万元,则该厂资本家每月获得剩余价值( A )A、5万元 B、10万元 C、30万元 D、60万元解析: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则剩余价值率为4/4=100%

13、,月工资总额为5万元,即可变资本为5万元,m/5万=100%,则m为5万元。A是正确答案。31、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C )A、生产能力过剩 B、人口增长过快C、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身 D、劳动力价值过高解析:相对过剩人口并不是说人口过多了,而是指相对于资本家的需要来说,而成为多余人口,其产生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身。32、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为( B )A、100% B、20% C、12.5% D、11.1%解析: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量(利润量)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本题计算方法为200万/

14、1000万=20%。选项B是正确答案。3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说明了( B )A、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C、价值规律失去了作用 D、供求规律取代了价值规律发生作用解析:当社会处于简单商品经济时,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波动;当社会处于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时(市场经济状态)时,因为竞争的存在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即成本加平均利润,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此时,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当资本主义进入垄断后,价值转化为垄断价格,这时,市场价格就会围绕垄断价格波动。34、超额利润的形成是( D )A、商品价值高于生产成本的差额 B、生产价格高于商品价值的差额C

15、、平均利润高于剩余价值的差额 D、社会生产价格高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解析:超额利润是个别资本家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得到的,劳动生产率高则意味着单位商品生产耗费的劳动时间少,价值量低,但出售时,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来决定的,这样,在较低的个别生产价格和较高的社会生产价格之间就会出现差额,这种差额就是超额利润。35、由于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所获得的利润是( C )A、商业利润 B、平均利润 C、超额利润 D、垄断利润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超额利润的概念,掌握即可。37、形成级差地租是( B )A、 农产品价值和成本价格的差额B、 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C

16、、 农产品价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D、 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差额解析:农产品的价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优等地和中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较低,但在出售农产品时,是根据较高的劣等地所决定的社会价格出售,这样就会产生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会形成级差地租第一形态。38、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 B )A、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 B、形成的条件是不同的C、产生的源泉是不同的 D、所体现的阶级关系是不同的解析: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都是因为土地的经营权的垄断,故A为错误选项。产生的源泉是相同的,都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故C错误。所体现的阶级关系是相同的,

17、都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故D是错误选项。B选项之所以正确,是因为两者形成条件确实不同,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的丰富程度、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I则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而产生的。39、如果资本家在劣等土地上追加投资( C )A、不可能产生级差地租 B、可能产生级差地租IC、可能产生级差地租II D、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II都可能产生解析:级差地租II在任何土地上(包括劣等土地)都有可能产生,只要追加的投资所获得的产出大于投资额,则就会产生级差地租II。40、形成绝对地租是( A )A、 农产品的价值超过生产价格以上的余额B、 农产品的个别生

18、产价格超过生产价格的余额C、 农产品的生产价格超过价值的余额D、 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超过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解析:本题目考核的是绝对地租的来源,即农产品的价值超过生产价格以上的余额。农产品之所以能按照价值出售,是因为农产品生产赖以依存的土地是稀缺的,一旦瓜分完毕,任何外来投资者都无法再进入农业领域生产,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私有权的垄断。4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A )A、 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B、 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C、 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D、 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于个别工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解析:农业的资本

19、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意味着农业的生产经营技术一般落后于工业,所耗费的劳动力比较多,有机构成低,则创造的的剩余价值较高,又因为农业的生产的垄断性,商品可以按照价值出售,不按照生产价格出售。42、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C )A、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有优劣的差别C、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D、土地的地理位置有远近的差别解析:任何土地的使用因为土地的私有权的存在,都不可能是无偿的,这种因为土地的私有权的存在而产生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A是正确选项。4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私人垄断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办厂等是( D )A、国家资本输出 B、私人资本输出 C、货币资本输出 D

20、、生产资本输出解析:生产资本是指开设工厂,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所以在国外投资办厂属于生产资本输出。44、二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是( C )A、按照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B、既经济援助,又经济制裁C、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 D、既政治控制,又经济侵略解析:发展中国家现在经济全球化中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谈不上在经济领域瓜分世界,选项C是正确答案。考生必须把这个结论掌握,它有可能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分析题目中出现。45、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国有化”和“非国有化”都是为了( C )A、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形式 B、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形式C、适应垄断资本家攫取垄断高额利润

21、要求的形式D、不断克服资本主义固有矛盾要求的形式解析:A、B、D都是正确的,但不能作为正确答案,资本主义国家采用A、B、D这些手段从根本上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故C为正确选项。46、欧洲联盟的本质是( D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政治同盟C、大型跨国垄断公司 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同盟解析:欧洲联盟,前身为欧共体,欧盟是目前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一个国家,目前有关欧盟的主要议题是欧盟的扩大、制定欧盟宪法的大会以及英国加入欧元区。其本质就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同盟。48、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并

22、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 D )A、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C、阶级力量对比的状况 D、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状况解析: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例如,春夏秋冬的交替规律。而经济规律必须依托于人们的经济活动,即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状况。49、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解析:物

23、的有用性即指使用价值的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故A正确。50、现在有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政策”,包括国家对农产品出口给予补贴,或由国家按照保证价格收购过剩农产品,这样做为土地的所有者提供了( C )A、级差地租 B、级差地租第一形态C、绝对地租 D、级差地租第二形态解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通常是合二为一,即土地的所有者自身从事农业生产,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农产品在自发的交换过程中,并不一定获得利润,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必须采用农业补贴政策来保证农产品的生产,以维护国家的农业安全,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这部分补贴,可以视为对自身从事土地工作的补偿。

24、51、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基本条件是( C )A、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出现 B、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出现C、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性 D、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性解析: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即不仅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还能生产出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正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这种商品的理由。52、在货币的职能中,包含了经济危机可能性的两种职能是( A )A、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解析:在流通手段中,假如一方有货币而不购买,则商品的生产者必然会得不到价值的实现,从而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同样,在支付手段中

25、,假如到期应支付货款一方不能按期支付,则容易引发连锁债务危机,造成经济危机的出现。53、超额剩余价值是( B )A、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差 B、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差C、生产资料价值与劳动力价值之差 D、商品价值与劳动力价值之差解析: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因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额外的剩余价值。因为出售时是按照社会价值出售,这种差额就是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54、级差地租第一形态来源于( B )A、土地本身 B、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D、农产品的价值解析:级差地租第一形态是指由于土地肥沃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55、固定资本设备的大修理费用应包括在( B

26、 )A、生产资本中 B、固定资本中 C、流动资本中 D、流通资本中解析:大修理费用开支较大,这部分支出的费用,其实已经转移到固定资本的价值中去,故应属于固定资本的价值。57、假设某个资本的年预付的可变资本为2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资本周转一次需三个月,请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量与年剩余价值率为( B )A、 30万元 300% B、80万元 400%C、120万元 700% D、200万元 1000%解析:周转一次为3个月,则1年周转4次,已知剩余价值率为100%,可变资本V为20万元,则周转一次产生的剩余价值为20万元,故1年中产生的年剩余价值量为80万元。年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为年剩

27、余价值量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即80万/20万=400%。58、社会形态是( D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则构成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曾经据此把人类社会分为五种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59、马克思说:“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这句话的意思是( B )A、 货币直接代表劳动时间,所以,可以衡量各种商品的价值B、 劳动

28、时间是商品的内在的价值尺度,而货币不过是商品外在的价值尺度C、 货币出现后,有了共同尺度,各种商品才可以作为价值相互比较D、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解析:决定商品的价值最根本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说,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的价值尺度。货币之所以能够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大小,是因为它本身也有价值,本身也是劳动时间的产物,而时间和时间是可以比较衡量的。60、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C )A、 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B、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C、 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D、 形式上的等价交换掩盖了事实上的剥削解析: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

29、价值规律)的矛盾是资本总公式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个公式矛盾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61、假设某企业全部预付资本为200万元,其中流动资本为40万元,每年周转6次。在固定资本中,厂房每年耗费1万元,机器总价值为80万元,可使用20年,其它固定资产价值30万元,可持续使用10年。则该企业预付资本年周转次数为( C )A、1次 B、1.53次 C1.24次 D、2次解析:流动资本一年周转额为240万元,机器的一年价值周转额为80/20=4万,固定资本价值一年周转额为30/10=3万,厂房每年耗费额为1万元。根据预付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该企业该企业预付资本年周转次数=1万+3万+4万+240万/20

30、0万=1.24次。C为正确答案。62、某企业全部预付资本为100万元,其中流动资本为20万元,固定资本可使用10年,则该企业的折旧率为( B )A、5% B、10% C、15% D、20%解析:由题可知,固定资本额为80万元,80/10=8万元,即每年的折旧金应该为8万元。则折旧率=8万/80万=10%。63、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积聚的直接后果是( A )A、社会总资本增加 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C、绝对剩余价值量快速增长 D、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解析: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是资本集中而产生的后果,B错误;资本积聚会导致绝对剩余价值量增长,但不会快速增长,C错误;随着有机构成的提高,资

31、本积聚的形成,社会会出现相对过剩人口,不会出现就业率明显提高的趋势。D选项为错误选项,不选。66、一本书售价20元3角,这里的“元”和“角”是( A )A、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 C、观念货币 D、货币价值解析:价格标准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衡量货币本身的数量,价格标准不是货币的独立职能。67、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C )A、商品的使用价值来体现 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解析:个别劳动如果想转化为社会劳动被社会承认就必须通过交换的方式来实现。6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D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具体劳动

32、与抽象劳动的对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解析:商品的所有者拥有使用价值,然而他想获得的是价值(货币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商品的购买者手中拥有货币,然而,他想获得是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这种内在的矛盾表现在外部的对立就是商品与货币的对立。69、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 B )A、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B、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 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解析:A、C、D均是正确的,但不能回答命题,故不选。70、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

33、由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被称为( C )A、有形损耗 B、实物补偿 C、精神损耗 D、价值补偿解析:精神损耗又称为无形损耗,有形损耗也称为物质损耗或物质磨损。71、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C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解析:再生产就是生产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73、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少数几国取得胜利的学说是以( C )A、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为依据的 B、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为依据的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依据的D、资本主义平均利润率规律

34、为依据的解析: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之处取得成功。而这种薄弱就是由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俄罗斯在1917年时就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阶段,客观了造就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土壤。75、垄断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C )A、内容 B、作用 C、表现形式 D、作用后果解析: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及其后果,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垄断形成后,改变的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在垄断条件下,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7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D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市场竞争的结果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与

35、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解析:科技进步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管理;生产的迅速发展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而导致的经济危机必须由国家出面,采取反危机措施,才可以暂时度过难关;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社会矛盾靠个别资本家无法解决,必须由国家采取措施得到局部缓和,以上几点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77、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与时间上的继起性的关系是( D )A、继起性是由并存性决定的 B、并存性是由继起性决定的C、并存性是继起性的结果 D、二者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解析:空间上的并存性和

36、时间上的继起性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时间上的继起性是由空间上的并存性决定的,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同时,空间上的并存性是时间上继起性的结果。如果相继运行出现障碍(如罢工等),空间上的并存也就不可能。产业资本只有并列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又同时处在三种循环形式中,才能保持循环过程的连续性。7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D )A、银行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金融资本解析:金融资本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是在生产资本和银行资本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资本垄断日益融合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资本形态。80、金融资本是( D )A、 归属于银

37、行所有而由工业资本家运用的资本B、 银行垄断资本C、 国家控制的资本D、 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解析:本题考核的是金融资本的概念,掌握即可,注意,不要把金融资本的概念和银行资本混淆。81、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其实质是( D )A、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B、消除经济危机的爆发C、加强垄断资本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 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解析: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矛盾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国家出面进行宏观调节才可,但其实质仍然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和长远发展。82、在农业有机构成等于甚至

38、高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的情况下,这时绝对地租就( D )A、来自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B、来自优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劣等地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来自中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劣等地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D、来自市场价格超过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余额解析: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具体形式条件不同:级差地租是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格,绝对地租是生产价格低于价值。农业的有机构成一般比工业低,故此其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因为土地的私有权的垄断,其市场价格按照价值出售。这种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就构成了绝对地租。当农业有机构成等于甚至高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的情况下,农产品的价值就有可能等于生产价格,

39、或低于生产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就按照垄断价格出售,以确保土地所有者获得绝对地租。83、利润在本质上是( D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解析: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是一致的,但本质上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观念上”的产物,使之所以说是“观念上”的产物是因为利润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资本家却把它当作自己全部资本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剩余价值就转化为了利润。85、平均利润形成后,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这主要表现在( B )A、掩盖了可变资本在价值增值中的特殊作用 B、投入等量资本获得等

40、量利润C、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D、不变资本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更加明显解析:平均利润形成后,投入等量资本就可以获得等量利润。从而掩盖了剥削的实质。好象利润的获得和只是和自己的预付资本额有关,而与工人的劳动无关,造成了利润是由自己的资本产生的假象。86、简单商品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同时也是社会劳动,其社会性是( D )A、通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B、通过商品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表现出来的A、 通过商品生产者的抽象劳动表现出来的B、 首先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通过交换表现为社会劳动解析:生产过程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而不是社会性

41、,劳动的社会性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不是劳动者自己能决定的。也就是,私人劳动必须表现出它的社会性质,但在生产过程中又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这样就产生了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通过商品交换来解决。故D为正确选项。89、两种商品相交换的数量比例取决于( B )A、使用价值量 B、价值量 C、市场对商品的需求量 D、交换价值解析: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而商品的价值大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所谓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的数量,因此,B是正确选项。90、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1只羊( B )A、处在等价形式上 B、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C、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42、D、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解析:A商品=B商品。在此公式中,羊的价值通过斧子相对地表现出来,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上,而石斧反映出另一种商品(羊)的价值,成为羊的价值的表现材料。起着个别等价物的作用。91、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C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B、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C、经过商品交换 D、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解析: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或私人劳动要想得到社会的承认,就必须通过交换的方式得到解决,故C是正确选项。9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

43、创造使用价值过程和创造价值过程的统一解析: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劳动过程只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价值增殖过程本身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即无酬劳动的物化过程。94、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是因为它掩盖了( D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界限 B、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界限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界限 D、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界限解析:资本家说,他给工人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或报酬,这是虚伪的表示,实际上,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只是劳动力的价格或报酬,即工人只得到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这部分劳动对工人来说是有酬劳动,工人在剩余劳

44、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完全被资本家作为剩余价值拿走,工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劳动无任何报酬,故属于无酬劳动,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界限。95、资本主义再生产是( A )A、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B、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C、 物的要素再生产和人的要素再生产的统一D、 生产资料再生产和生活资料再生产的统一解析:所谓再生产是指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一次的行为,而是周而复始的行为,在这种过程中,商品又会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所以说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同时,在这种不断的生产中,资本家因为控制生产资料而仍然是资本家,工人因为不掌握生产资料而仍然是无产阶级,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

45、生产关系实质。96、在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中的购买阶段,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D )A、价值尺度 B、生产剩余价值 C、实现剩余价值 D、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解析:如果这种购买劳动力或生产资料的行为属于即时支付的话,货币执行的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如果购买时,交易双方有一方延期支付,并获得了另一方的认同,这种情况下,货币执行的就是支付手段职能。97、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个阶段资本采取的职能形式是( C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商业资本解析:货币资本是第一阶段的职能形式,生产资本是第二阶段的职能形式,商品资本是第三阶段的职能形式,在此阶段商品只是刚刚制造出来,尚未投入市场销售,所

46、以它只是产业资本循环的环节之一,商业资本不同于商品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实际上是产业资本中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式。98、目的在于考察资本运动速度以及对剩余价值生产产生影响的是( B )A、资本循环 B、资本周转 C、资本流通 D、资本积聚解析:资本循环注重运动形式和条件,重点分析产业资本在其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上资本形态的变化;而资本周转注重分析资本运动经历的时间和速度,揭示资本运动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故B为正确答案。99、某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3年4个月,那么该资本一年的周转次数为( B

47、)A、1/40 B、3/10 C、1/3.4 D、1/34解析:3年4个月如果统一以月计算为40个月,周转一次需要40个月,在一年内周转的次数为12个月/40个月=3/10。故B为正确选项。100、一企业有流动资本4万元,1年周转3次,每月支付工人工资5000元,该企业的预付可变资本是( B )A、6万元 B、2万元 C、1万5千元 D、5000元解析:可变资本也属于流动资本的范畴,1年周转3次意味着每周转1次需要12/3=4个月。已知每月需5000元工资,则该企业的预付可变资本额是5000*4=2万元。B是正确答案。101、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 D )A、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可变资本 B、生

48、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C、 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全部劳动D、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解析:成本K是由C+V构成的,此处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指的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而非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全部劳动。因为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全部劳动中不仅包括可变资本,还包括利润P或剩余价值M。10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总额( B )A、一般情况下低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B、一般情况下高于其商品价值总额C、一般情况下等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D、与商品价值总额无关解析: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较高,其单位商品的价值就低,但在出

49、售时是按照社会平均的生产价格来实现的,这样在两者之间就会产生一个差额,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可以比其他企业多赚一些钱。故B为正确选项。103、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A )A、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结果解析:部门内部的竞争会形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部门之间如果资本可以自由转移,则会导致各部门利润的平均化。10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中心是( A )A、社会生产价格 B、个别生产价格 C、社会价值 D、个别价值解析:社会生产价格是指K(成本)+平均利润。各生产者都按照此价格出售商品,投入等量资本可以获得等量利润,市场价格会

50、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之所以上下波动,是因为在市场中还存在供求关系。105、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是由于( B )A、剩余价值率的降低而引起的 B、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而引起的C、社会资本中固定资本比重的提高而引起的D、社会资本中流动资本比重减少而引起的解析: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意味着需要的劳动力相对于不变资本越来越少,虽然劳动力(可变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会越来越大,但不变资本的增长幅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会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资本家获得的利润额并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因为他的预付资本额上升了。试想两种方案,一种是10万元,每年的利润率是10%,一种是1000

51、万,每年利润率是1%,在此情况下,作为资本家当然会选择后者利润率低的。因为第二种方案虽然利润率低,但利润额比较大。106、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D )A、生产和交换 B、分配和交换 C、分配和消费 D、物质资料生产解析: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无论哪个社会,只要停止物质资料生产,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从事教育、政治、科学等其他活动,社会就会因此而灭亡。107、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 B )A、生产方式 B、生产资料 C、生产工具 D、生产关系解析:本

52、题考核的是劳动力三要素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为识记性知识,掌握即可。108、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 D )A、劳动对象 B、人的劳动 C、劳动资料 D、生产资料解析:生产资料是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物的因素,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指人的劳动。109、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构成了该社会的( C )A、上层建筑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 D、社会形态解析:注意,经济基础说的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112、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是( B )A、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商品 B、价值被表现的商品C、充当等价物的商品 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解析:简单的或

53、偶然的价值形式。反映了在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偶然出现剩余产品的交换的现象。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或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即A商品=B商品。在此公式中,羊的价值通过斧子相对地表现出来,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上,而石斧反映出另一种商品(羊)的价值,成为羊的价值的表现材料。起着等价物的作用。11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D )A、社会分工 B、机器的出现 C、货币的使用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解析:商品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其中社会分工是商品产生的前提,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决定性条件。116、价格标

54、准是由货币的( A )A、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 B、流通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C、支付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 D、贮藏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解析: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为了使金银能充当价值尺度,必须给金银确定一定重量的货币单位,即价格标准。所以说,价格标准是由价值尺度职能派生的。119、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 D )A、 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B、 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C、 各个资本家提高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D、 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解析:每一个资本家都提高劳动生产

55、率导致的结果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120、平均利润无论在性质上还是数量上都表现为( C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可变资本的产物C、预付资本的产物 D、工人活劳动的产物解析: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资本互相之间流动的结果,资本家把它看做是C+V的产物。从而掩盖了剥削的实质。1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C )A、剩余价值 B、剩余劳动 C、资本积累 D、可变资本解析: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资本积累,即资本家把剥削而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或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让工人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并据为己有。122、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C )A、 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 人

56、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 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 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解析:劳动生产率进步、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会造成机器排斥人的现象,并不是说劳动力绝对多余了,而是说他们相对资本家来说是多余人口,所以是相对过剩人口。123、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 A )A、实际工资 B、名义工资 C、货币工资 D、年货币工资解析:名义工资是指资本家支付给工人工资的货币额,也称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能够买到的生活资料和各种服务的数量。由于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往往发生背离。名义工资的表面上涨,并非意味着实际

57、工资的上涨,因此,只有实际工资才能真实反映工人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反映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124、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则可变资本将会与( A )A、总资本按同一比例增长 B、固定资本按同一比例增长C、劳动力总量按同一比例增长 D、人口总量按同一比例增解析: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意味着C/V的比值固定不变,当扩大再生产时,如果C追加,则必然意味着V同比例增加。A是正确答案。125、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 A )A、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B、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C、生产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D、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解析: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形成的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要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来进行生产,这就要求预付资本额的增大,A是正确选项。126、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 B )A、提高剩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