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 国 哲 学 史导 言1 哲学与哲学史1-1 何为哲学?雅斯贝尔斯:哲学究竟是什么,以及它有多大价值,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些人可能指望它会产生奇异非凡的启示;有些人可能认为它是虚妄不实的幻想,而对之漠然不顾;有些人可能以敬畏的心情崇仰它,把它看作杰出人物的富有意义的劳作;有些人则藐视它,把它看成梦幻者不必要的忧虑,有些人可能持这样的态度:即哲学与一切人都有关,因而在本质上它必定是简明而通俗易懂的;还有一些人认为哲学是令人绝望的玄奥。事实上,就哲学这一名称所包含的内容来说,确有许多范例证明上述所有彼此对立的意见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智慧之路)1-11 过去的定义马克思: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
2、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胡适: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中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言)冯友兰:哲学一名词在西洋有甚久的历史,各哲学家对于哲学所下之定义亦各不相同。为方便起见,兹先述普遍所认为哲学之内容。冯氏举出希腊哲学家分哲学为物理学、伦理学、论理学,用现代术语即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他认为知哲学之内容,即可知哲学为何物。(中国哲学史·绪论)牟宗三: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的,便是哲学。黑格尔:哲学是关于真理
3、的客观科学,是对于真理之必然性的科学,是概念式的认识;它不是意见,也不是意见的产物。(哲学史讲演录,P1718,商务印书馆,1959)罗素: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西方哲学史,P11,商务印书馆,1963)文德尔班:哲学史,作为体现人类对
4、宇宙的观点和对人生的判断的基本概念的总和,是种种不同的单个的思维活动的产物。(哲学史教程,P20,商务印书馆,1987) 1-12 对历史的反思海德格尔:我们只是在历史学上收集现成的定义,并且将它们归入一个一般公式中。以此方式,我们获得了多样的、彻底的、甚至也是有用的知识,认识到人们是如何表像在历史过程中的哲学的。但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决不能获得一个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的真正的、也即合法的答案。此答案只能是一个哲学化的答案,一个作为应答而在自身中哲学化的答案。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的答案何时才是一个哲学化的答案呢?我们何时才哲学化呢?显然,唯当我们进入与哲学家的对话之时。这也包括:我们始终与他
5、们深入讨论他们所说的东西。确定的描写哲学家们的意见是一回事;与他们深入讨论他们道说的东西,即全心全意之何所道说,则完全是另一码事。(海德格尔选集,P599,上海三联书店,1996)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古希腊人赋予了哲学一个独特的名称,把它叫作philosophia。philosophia由philos和sophia两部分构成,philos由动词 philein而来,是philein的形容词形式,philein是动词,指“爱”,而sophia指”智慧,从而,philosophia按其本义而言,乃是指“爱智慧”。据说,最早使用philosophia的是毕达戈拉斯。惊奇开启了哲思。柏拉图说:thaum
6、a原是哲学家的标志,此外哲学别无开端。 (泰阿泰德篇 )亚里士多德说:无论现在,还是最初,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考(philosophein)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 例如关于月象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一个爱智慧的人也就是爱奥秘的人,奥秘由可惊之物构成)。如若人们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那么,很显然他们是为了知而追求知识,并不以任何实用为目的。当前的事情自身就可作证,可以说,只有在生活必需品全部齐备之后,人们为了娱乐和消遣才开始进行这样的思考。显然
7、,我们追求它并不是为了其它效用,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唯有这种科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是为了自身而存在。 (形而上学, 982b12-28)雅斯贝尔斯:哲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对真理的掌握,而在于对真理的探究,无论多少哲学家以他们的独断论即一整套自称是准确和完整的说教理论去描绘这个世界,而世界则依然如故。哲学就意味着追寻。对于哲学来说,问题比答案更为重要,并且每个答案本身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智慧之路)雅斯贝尔斯:没有一个事物是超越哲学之上,或在哲学之外。哲学也不是导源于实际存在的事物。每一种哲学都是通过它的实现而规定自身的。于是哲学就成为一种总体认
8、识,它包括:活的观念以及对这个观念的反思,行为以及对这种行为的论述。我们只有亲身体验哲学,才能理解前人的哲学思想。(智慧之路)1-13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什么?哲学存在于过去哲学家们的哲学探究之中。哲学应当在哲学史中找寻。什么是哲学?一个人通过与哲学家的对话,所体会的即是自已所体会的哲学。1-14 哲学史的任务胡适:哲学史有三个目的:(一)明变。哲学史第一要务,在于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二)求因。哲学史目的,不但要指出哲学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还须要寻出这些沿革变迁的原因。(三)评判。既知思想的变迁和所以变迁的原因了,哲学史的责任还没有完,还须要使学者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这便叫做评判
9、。(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言)文德尔班:哲学史研究要完成下列任务:(1)准确证实从各个哲学家的生活环境、智力发展和学说的可靠数据中可以导出什么东西来;(2)从这些事实,重建出创始的发展过程,以便就某个哲学家来说,我们可能了解他的学说哪些来自前人的学说,哪些来自时代的一般观念,哪些来自他自己的性格和所受的教育;(3)从考虑全局出发来估计,这样创立的、根据根源来阐述的这些理论对于哲学史总的成果说来,具有多大的价值。(哲学史教程,P25,商务印书馆,1987)1-15 哲学史研究的方法1-151 哲学通史:是一种全方位的研究1-152 哲学发展史:注重哲学历史的逻辑发展1-153 范畴史:研究
10、哲学范畴的历史发展1-154 问题史:研究历代哲学讨论的主要问题1-155 国别史:研究一国的哲学1-156 断代史:研究某一时代的哲学1-16 哲学史的史料1-161 原始资料哲学家自己的著作,考辨其真伪1-162 辅助材料传记,事迹,评论,学案等1-17 研修哲学史的难处1-171 历史学家的博学、哲学家的见识1-172 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2 中国哲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1 中国不是先有了哲学,才有哲学史不能否认,中国古代有哲学,但中国古代一直缺乏哲学的自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哲学思想是含藏在经学、子学、玄学、佛学、理学等名目之下的,中国哲学精神也是通过上述载体呈现出来的,而经学
11、、子学、玄学、佛学、理学并不就是哲学。2-2 中国哲学的自觉中国哲学的自觉是从20世纪初叶开始的。这一自觉的最初表现是用现代哲学观念、实际上是用现代西方哲学观念,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进行分析、论述。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1919)、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1931、1934)。胡着注重史料的考辩,冯着注重于思想的阐释。用西方哲学观念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进行整理,何者为哲学思想,何者不为哲学思想,采用的完全是西方的标准。冯友兰:所谓中国哲学者,即中国之某种学问或某种学问之某部分之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也。(中国哲学史·绪论) 2-3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过去和现在 2-31 20世纪5080年代代
12、表性著作述评:2-311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出版:一、二、三、五卷是49年之前就完成的,出版于1957年,人民出版社。 史料丰富,强调一种思想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2-312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出版:1963年,2003年修订版,人民出版社强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修订版情况有所改变。日丹诺夫:科学的哲学史,是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规律底胚胎、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哲学史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 2-313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出版:1958年,商务印书馆;1982年再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按问题组织材料。2-314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出版:198219
13、89年,人民出版社精于分析,有个人之主见。2-315 杨宪邦:中国哲学通史 出版: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更强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2-316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 出版:1980年,中华书局突出阶级性,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2-317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出版:1983,人民出版社强调阶级分析。2-318 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出版:1982年,人民出版社强调哲学基本问题,突出认识论的发展历程。2-319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出版:198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强调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历程,突出正、反、合的发展规律。2-320 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
14、展史 天道篇,人道篇出版:天道篇,1988年,人道篇,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哲学范畴的历史发展2-32 20世纪90年代至现在向历史的回归2-321 詹石窗:新编中国哲学史 中国书店,20023-222 刘文英:中国哲学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2-323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人民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2-324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2-325 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 人民出版社,20042-326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0002-33 海外中国哲学研究2-331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分导论篇,原性篇,原道篇,原教
15、篇。出版:19661975年,人生出版社及新亚出版社。范畴、问题的历史演进。2-332 罗光:中国哲学思想史出版:19751986年,台湾学生书局哲学通史,史料丰富。2-333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出版:台湾三民书局,198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34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出版:1982年,台湾大林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是值得一读的个人思想史专著 2-4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2-41 反思过去,望眼未来。照着讲、接着讲,自己讲、讲自己。2-42 汉话胡说2-43 汉话汉说2-44 汉话今说2-45 汉话我说2-5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中的地位中国不是世界哲学的中心,过
16、去不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恐怕也不是。所以,中国哲学有一个走向世界的问题,有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哲学的问题。中国哲学要走向世界,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必须对世界哲学有所贡献。中国哲学要走向世界,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在保持自身特点、包括自身话语特点的同时,也要保持哲学话语、哲学言说方式的可勾通性。 2-6 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中国哲学到底对世界哲学贡献了什么?中国哲学到底有什么自己的特色?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可勾通性有多大?第一编 先秦时代第一章 周 易1 周易的构成 1-1 周易一书,由易经与易传两部分构成。 1-11 易经包括六十四卦之卦名、卦象、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之爻辞,是一部
17、占卜算卦之书。 1-12 易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合称”十翼”,是对易经的解释和阐发。 1-21 “彖者,材也”:。(系辞下)材即裁,即裁决论断一卦之卦义、卦理。 1-22 “象也者,像也”。(系辞下)是对一卦之卦象及每卦之爻象的说明。 1-23 系辞,即系于卦下之辞,是通论易经之基本思想的。1-24 文言,即文辞、论说,是对乾坤二卦之卦辞、爻辞的说明与发挥。1-25 说卦是对卦象的形成及卦位、八卦所代表的事物的说明。 1-26 序卦论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序次, 1-27 杂卦则揭示了卦象之间的覆变关系。 1-28 易传十篇本各自成篇,东汉时郑玄将彖与象分附于六
18、十四卦经文之中,魏时王弼又将文言穿插于干、坤两卦之后,至于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由于带有总论及专论性质,无法穿插,故仍各自成篇。 1-2 周易的作者 传统上有所谓“三圣”之说,即认为伏羲画八卦,文王重卦,孔子作十翼。 至近代,人们普遍认为其根据不足。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周易一书,无论是易经还是易传,绝非一时一人所作。易经似成书于周初,易传当作于战国末。从易经至易传,其间经历了大约七八百年的时间。 1-3 周易一书之名 1-31 周易称“周”,有二解 1-311 一说为周代之“周”周礼·春官宗伯·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后人认为三易分别为夏、商、周三代
19、之易。山海经: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郑玄: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易赞·易论)1-312 一说为周普、周遍、周密 1-32 周易之称”易”1-321 本义为蜥蜴,引申或假借为变易。说文解字: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易为蜴之本字。此类小动物皆善变,故被古人视为测知阴阳消长、刚柔屈伸的神物。1-322 损益变化甲骨文易的字形为双手捧一盛水器皿,将其中的水注入另一器皿中,意喻两器皿中所盛之水损多益少。1-323 生生不息语出系辞上:生生之谓易。明俞国人认为:先儒解易为变易,为交易,总不如系辞生生之谓易五字为
20、最确。 1-324 易为逆数语出说卦:易,逆数也。虞翻:易谓干,故逆数。易纬·干凿度:易气从下生。郑玄注:易本无形,自微及暮。气从生,以下爻为始。故曰逆数也。韩康伯:作易以逆睹来事,以前民用。1-325 易含三义郑玄: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易纬·干凿度也持此说。1-326 易兼五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毛奇龄:促氏易)1-327 易为日月之象 系辞下: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系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郑玄:易者,日月也。(易论)魏伯阳: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周易参同契)1-328 易为卜筮管子·山权:易者,
21、所以守成败吉凶者也。1-329 易为宇宙本体程颐: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程氏遗书)朱熹解释:其体则谓之易,便是横渠所谓块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者。 1-330 易为神用邵雍:易,神之用也,所以无体;神,易之主也,所以无方。(观物外篇)1-4 周易筮法 易经是周易的主体,而易经本是一部筮书,谈论周易,不得不先谈及周易之筮法。 系辞上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朱熹:筮仪:择地洁处为为蓍室,南户。置床于室中央,蓍五十茎,韬以纁帛,贮以皂囊,纳之椟中,置于床北。设木格于椟南,居床二分
22、之北,置香炉一于格南,香合一于炉南,日炷香致敬。将筮,则洒扫拂拭,涤砚一,注水,及笔一、墨一、黄漆板一,于炉东。东上。筮者齐洁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手奉椟盖,置于格南炉北。出蓍于椟,去囊解韬,置于椟东。合五十策,两用人才手执之,熏于炉上。命之曰:假尔泰筮有常,某官姓名,今以某事云云,未知可否,爰质所疑于神于灵,吉凶得失,悔吝忧虞,惟尔有神,尚明告之。乃以右手取其一策反于椟中,而以左右手中分四十九策,置格之左右两大刻。次以左手取左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右手取右大刻之一策,挂于左手之小指间,次以右手四揲左手之策,次归其所余之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而扐之左手无名指间。次以右手反过揲之策于左大刻,
23、遂取右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左手四揲之,次归其所余之策。如前,而扐之左手中指之间,次以右手反过揲之策,于右大刻,而合左手一挂二扐之策,置于格上第一小刻。是为一变。再两手取左右大之蓍合之,复四营如第一变之仪,而置其挂扐之策于格上第二小刻,是为二变。又再取左右 大刻之蓍合之,复四营如第二变之仪,而置其挂扐之策于格上第三小刻,是为三变。三变既毕,乃视其三变所得挂扐过揲之策,而书其爻于版。如是每三变成爻,凡十有八变而成卦。乃考其卦之变,而占其事之吉凶。礼毕,韬蓍袭之以囊入椟加盖,敛笔砚墨版,再焚香致敬而退。501=4949÷2=20,29201=19÷4=16,余329÷4=
24、28,余11628=4444÷2=18,26181=17÷4=16,余126÷4=24,余21624=4040÷2=15,25151=14÷4=12,余225÷4=24,余11224=3636÷4=96、7、8、96老阴7少阳8少阴9老阳朱熹:易学启蒙曰:1 凡卦的六爻皆不可变,就用筮得之卦的卦辞判断吉凶。2 若筮得之卦(本卦)中有一爻可变,就用本卦的这一爻的爻辞判断吉凶。3 本卦有二爻可变,用上一爻的辞为主,来判断吉凶。4 有三爻可变,则用本卦及之卦的卦辞相结合,来判断吉凶。5 四爻可变,则用之卦中不变的二爻爻辞,并以下爻
25、辞为主,来判断吉凶。6 五爻可变,用之卦中不变的一爻爻辞判断吉凶。7 六爻皆可变,干、坤二卦用用爻的爻辞判断吉凶,其它卦则用之卦的卦辞来判断吉凶。2 易的宇宙图式 易经是一部筮书,但它又不是一般的占卜算卦之书,易之所以能够决嫌疑、定吉凶、测知往事、预言未来,就在于它构筑了一个以八卦为基础、六十四卦为模型,覆变往来、流动不息、阴阳序次、循之有规的宇宙图式。这个宇宙图式,是以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孔颖达曰:卦者挂也。悬挂物象以示人,故谓之卦。(周易正义) 2-1 爻、卦2-11 卦的基本单位是爻 说文解字曰:爻,交也。系辞曰:爻者,言乎变者也。(系辞上)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系辞下)爻有两种,一
26、种为阳爻,一种为阴爻。阳爻代表阳性的事物,具有积极、进取、刚健的特性;阴爻代表阴性的事物,具有消极、退守、柔顺的特性。阴阳交错,象征事物的阳交感、动静变化,所以叫做爻。 2-12 由爻而成卦 卦有两种,由三爻组成一卦,是为八卦,称为经卦。八卦分别是:干、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两两重迭,而成六十四卦2-2 八卦2-21 八卦的产生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2-22 先天八卦方位图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易传·说卦) 2-23 后天八卦方位图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干,劳乎坎,成言乎艮。(易传
27、·说卦) 2-24 八卦所代表的事物系列干:天、健、马、首、父坤:地、顺、牛、腹、母震:雷、动、龙、足、长男巽:风、入、鸡、股、长女坎:水、陷、豕、耳、次男离:火、丽、雉、目、次女艮:山、止、狗、手、少男兑:泽、说、羊、口、少女2-25 八卦取象歌干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朱熹:周易本义)2-3 六十四卦3 周易的基本观念3-1 生生之谓易 系辞上:生生之谓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天地絪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
28、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3-2 一阴一阳之谓道 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丰卦·彖辞: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3-3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
29、,故易六位而成章。干卦·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泰 睽 剥第二章 老子 “道家”一语,不见于先秦典籍。汉初虽已有”道家”之名,然将其作为一家学派而论,则始于汉代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旨。道家之学,在先秦有甚为广泛之影响。庄子·天下为中国最早之学术史著作,其所论述者有八家。讲”阴阳数度”之学者为阴阳家,讲”诗书礼乐”之学者为儒家,墨翟、禽滑厘为墨家,惠施为名家,其余四家,即宋钘、尹文之学,彭蒙、田骈、慎到之学,关尹、老聃之学,庄周之学,均为道家。荀子·解蔽所列六家,道家有其三。尸子·广泽所列六家,道家亦有其三。吕
30、氏春秋·审分览·不二所列十家,道家居其五。汉书·艺文志罗列先秦诸子文献,列有道家三十七家,共计993篇,为诸子九家之冠。1 老子其人其书1-1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论。关于老子其人其书之争论,概括起来,有三派观点:1-11 第一派认为老子在孔子之前,老子一书是老子遗说的发挥。主要代表为马叙伦、张煦、唐兰、郭沫若、吕振羽、高亨及前苏联学者杨兴顺等。1-12 第二派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人,老子书也是战国时代之书。主要代表有清代汪中,近现代之梁启超、冯友兰、范文澜、罗根泽、侯外庐、杨荣国等。1-13 第三派认为老子成书更晚,在秦汉之间,主要代表有顾颉刚、刘节
31、等。(参见古史辨第四册。)1-2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
32、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1-3 问题的由来这段这段记述本来是至为清楚
33、的。然同文中又有两条记述,一是”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二是”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由此引发了无数的争论。从北魏时期的崔浩起,直至现代,不断有人对老子其人产生怀疑,认为老子一书并非老聃所著。但也有人指出,司马迁作史记,”信以传信”,”疑以存疑”。老子本传中的两个”或曰”,只是由司马迁”疑以存疑”的史学方法所插进去的”附录”,这两个附录,在先秦有关资料中没有找出有力的支持,所以由此产生的各种推测,皆不能成立。1-4 老子即老聃,而非老莱子或太史儋,现今为学术界大多数人所赞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楚老
34、莱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老莱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可见老子与老莱子并非一人。认为老子即太史儋的人认为,聃与儋音同字通,老聃与太史儋均为周史官,老子西出关,太史儋见秦献公亦必西出关,从史记·老子传所记老子之世系,推知老子为战国中期人,太史儋亦为战国中期人。但依此推断老子即太史儋,只是推断之辞,并无任何实据。老子姓李,有人认为李为老子母家之姓。史记·索引引三国时期葛玄之言曰: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老子之称为老,有人认为因于姓之分支,即因于氏,通志·氏族略称:以其老也,故以老称之,遂为氏。也有人认为,老子或当姓老,
35、不应姓李,因为古有老姓而无李姓。老与李古音同,李姓或由老姓转出。1-5 现今流传的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亲着,学术界亦有争论,但迟至战国中期,该书已经形成,当无多大疑问。因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稷下学者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既学黄老之术,必有老子书作基本教材,故老子成书必在稷下学宫创立之前,亦即至少在公元前357年之前。1-6 传世老子,一般分为八十一章。此外还有五十五章、六十四章、六十八章、七十二章诸种版本。1-7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均未分章,上篇为德篇,下篇为道篇。甲本文字不避汉高祖刘邦讳,可证它是刘邦称帝前抄
36、写的;乙本避刘邦讳,但不避惠帝刘盈、文帝刘恒讳,可知它是刘邦称帝后,刘盈、刘恒为帝前抄写的。1993年发现的湖北郭店楚墓竹简中,有三组文字为老子。这是迄今最早的老子版本。郭店一号墓的的墓葬年代据考证为前四世纪晚期至前三世纪早期,简本老子的抄写年代不晚于公元前300年左右。1-8 楚墓竹简老子三本加起来有1700多字,约相当于通行本老子的三分之一。有人认为郭店竹简老子为原始之足本;有人认为只是一节选本。简本老子只有今本老子的三分之一,而大量文献表明,在战国中期之前,今本老子中很多不见于简本老子之语已见诸其它文献。由此可见,简本老子为原始足本之老子,是无法令人接受的。老子一书,虽有后人鼠窜、润色之
37、痕迹,但却足以代表老子之思想。1-9 现存老子一书,除简本和帛书本外,还有许多版本流传。明正统道藏搜集道德经本文及汉、魏、唐、宋、金、元、明众注本,总计有41种之多。历代学者研讨、考释老子的著作不下千百家,然存者少佚者多。其中主要有:战国末年韩非的解老、喻老西汉严遵的道德真经指归东汉河上公的老子河上公章句魏晋时何晏的老子道德论王弼的老子注唐代强思齐的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宋代陈景元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范应元的老子道德真经古本集注司马光的道德真经论王安石的老子注彭耜的道德真经集注元代吴澄的道德真经注明代焦竑的老子翼清代毕沅的老子道德经考异近人罗振玉的道德经考异等高亨:老子正诂,中国书店,1988 朱谦之
38、: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 张松如:老子说解,齐鲁书社,1998高明:帛书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96 彭浩:郭店老子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2 说道 2-1 道之释义“道”一字不见于甲骨文,而在青铜铭文中已有”道”字。易经、诗经亦多提及道。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卦辞)道之云远,曷云能来?(国风·邶风·雄雉)2-11 道之本义道,本义是大路、坦途。上述所谓道,其义均是道路。说文解字曰: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2-12 道之引申自西周末,道一字开始发生意义上之演化,涵义愈来愈丰富。尚书·
39、;洪范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王道”、”周道”之论,其”道”为政令、规范和法度之义,表明”道”这一范畴已由具体向抽象方面转化。2-13 老子对道之深化老子之前,中国人之认识以天道为至,人道本于天道。就天道而言,道从属于天,天道亦即天地间不变之法则。因天地间本有之法则,是天固有之品性,故名之曰天道。所以,天道一词之重心不是道而是天。至老子,对道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在老子看来,不仅天地之间,而且天地之上,有一至高无上的存在。此一至高无上的存在,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天地万物由其所从出,而且是人类认识不可企及的极限。由
40、此,对于这一根本与极限的描述与说明,就成为老子哲学不仅首要而且主要的任务。 2-2 道不可道2-21 道是道家以至整个中国哲学之最高范畴 2-22 何谓道?前人于道有多种说明。高亨:紬绎道德经文,得道之主要性质十端:一曰道为宇宙之母;二曰道体虚无;三曰道体为一;四曰道体至大;五曰道体长存而不变;六曰道运循环而不息;七曰道施不穷;八曰道之体用是自然;九曰道无为而无不为;十曰道不可名不可说。 (高亨:老子正诂,23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方东美:道之概念,乃是老子(约纪元前五六一四六七年)哲学系统之无上范畴,约可分四方面而讨论之。(1)就道体而言,道乃是无限的真实存在实体(真几、或本体)
41、。 (2)就道用而言,无限伟大之道,即是周溥万物、遍在一切之用(或功能),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者。(3)就道相而言,道之属性与涵德,可分两类,属于天然者,与属于人为者。(4)就道征而言,凡此种高明至德,显发之而为天德,原属道。而圣人者,道之具体而微者也,乃道体之当下呈现,是谓道成肉身。 (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167170页,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傅伟勋:依照我所了解的老子思想的哲理本末次序,道的六大层面是:(1)道体(Tao as Reality);(2)道原(Tao as Origin);(3)道理(Tao as Principle);(4)道用(Tao as Fu
42、nction);(5)道德(Tao as Virtue);以及(6)道术(Tao as Technique)。从道原到道术的五个层面,又可以合称为道相(Tao as Manifestation)。(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384385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张立文:(1)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或本体,以及最后的根源或依据;(2)道是自然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即气化的进程,亦是人类社会运动演化的过程;(3)道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自身蕴含着阴阳、有无、一两、动静、理气、道器等等的矛盾对待统一;(4)道相对于具体规律、特殊规律是一个普
43、遍规律、一般规律或总规律;(5)道是整体世界的本质,亦是人类社会的本质;(6)道是认识世界的指向,亦是处世治国的方法以及伦理道德规范。(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484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23 道之言说方式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言说。肯定的言说方式是:”道即道”,否定的言说方式是: “道不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一章) “道即道”,此一肯定中包含否定的意义,即:道只是道,道除了是道之外什么也不是。 “道不可道”,此一否定中包含肯定的意义,即:道无以指称,无以名言,以他物来指称道,其道即非真道。2-24 道之所指老子标举道,是要将人的视
44、野引向天地之外。人身之外有物,物之外有气,气之外有天。天之外又是什么?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始基是什么?天地万物的大本大原是什么?老子提出道,即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是要为天地万物确立一本根、本原。 2-3 道之为物2-31 道是天地万物之本根、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2-32 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道无形体,亦无匹敌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老子二十一章)道冲而用之,或不
45、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四章)2-33 道既是有亦是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此句有两种标点。一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河上公、严遵、王弼以无名、有名作解,司马光、王安石、苏辙等以无、有作解。2-34 老子之所谓无,有两层含义:第一、本体界的无,无为无名,无可名状第二、现象界的无,无为虚、为空2-35 道化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2-36
46、 道是事物的本根道不仅是事物存在之本原、本根,同时也是事物存在之根据,是万事万物之本体。道化生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之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之中,成为天地万物之本质。所以,道不仅是一生成论的范畴,同时也是一本体论的范畴。道隐无名。(老子四十一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老子三十四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老子六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老子三十二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老子三十五章)奥者,主也。”大象”亦道之别名也。守道,天下万物自成秩序,自得其所。由此言之,道是事物存在之根据,是事物之本质,同时亦是事物之主宰。昔之
47、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三十九章)此处之所谓一,与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之一是有区别的。道是一,是太一,其一与太一,所彰明者,是道之独一无二、无以为偶之性质。而道之为一,又有具体之区别。”道生一,一生二”之一,是太极,是一生成论之概念,指明道之生物。而”昔之得一者”之一,是唯一之一,是一本体论之概念,指明物之得道。 “昔之得一者”,即是昔之得道者。天之所以清,地之所以宁,神之所以灵,谷之所以盈,物之所以生,都是因为得了道,都是因为道在其中。3 道法自然3-1 道体自然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之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之本原
48、与本体,缔造、成就了天地万物。但道成就天地万物,并非有意作为,而完全出于无意作为。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3-2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根本何谓”道法自然” ?自为自己,然为样态。广雅·释古曰:”然,成也。”物之所成,必有其故。”凡物之然也,必有故。”(吕氏春秋·季秋记·审己)其所以然之故根于自身,非外力之强加、强迫,由此而谓之”自然”。”自然”亦即自生、自化、自成,亦即自本自根,无有外力强迫。郭象解释”自然”曰:谁得先物者乎哉?吾以阴阳为先物,而阴阳者即所谓物耳。谁又先阴阳者乎?吾以自然为先之,而自然即物之自尔耳。明物之自然
49、,非有使然也。 (庄子注·知北游) 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自生耳,非我生也。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则我自然矣。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以天言之,所以明其自然也,岂苍苍之谓哉!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莫适为天,谁主役物乎?(庄子注·齐物论)“自然”并非一实体性的存在,亦非一事实性的存在。”自然”一词在中国古代,并不具有自然界之自然之义,而是自以为然、自得其然、自己使自己成其为如此,而无外力强迫之义。中国古代哲学对于外在自然物的称谓,非曰”自然”,而曰”天”,或曰”天地”。作为名词而用的”自然”或”自然界”、”大自然” (nature),是近
50、代以后之事,甚至可以说是一外来语。 阮籍于达庄论中指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内,故万物生焉。当其无外,谁谓异乎?当其有内,谁谓殊乎?张岱年解释说:自然是至大无外的整体,天地万物俱在自然之中。阮籍以自然表示天地万物的整体,可以说赋予自然以新的含义。近代汉语中所谓自然表示广大的客观世界,自然的此一意义可谓开始于阮籍。”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8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阮籍此处之所谓”自然”,仍为一状词,而非名词。”天地生于自然”,其意即天地是自然产生的,因其自然产生,无有外在的力量,所以谓”自然者无外”。如以自然为万物的整体
51、, “天地生于自然”则不可理解。因天地既指天地万物,又指天地之间,天地万物即是整体,作为万物之整体之自然就是天地,在这个意义上二者是等同的,自然并不比天地范围更大。所以,谓”阮籍以自然表示天地万物的整体,可以说赋予自然以新的含义”的说法并不成立。 3-3 “自然”是老子哲学之关键性词语。老子一书言及”自然”者有五处。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希言自然。(二十三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
52、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3-4 道法自然即是道性自然“自然”并非实体性的存在,亦非事实上的存在,而是对某一状态或结果的说明。”道法自然”,非谓道之外更有其自然。吴澄曰:道之所以大,以其自然,故曰法自然,非道之外别有自然也。自然者,无有无名是也。(吴澄:道德真经注二十一章)”自然”不过是对道之状态与作为之形容,而非道之外更有一实体之自然。王弼曰: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 (老子注二十五章)所以
53、,所谓”道法自然”即是道以自己为法。 “道法自然”实际上即是”道性自然” 。河上公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象元第二十五)”道法自然”,亦即道以顺乎自然为法,以自然为法,以自己为法。道虽然成就了万物,但道并不是有意要成就万物;道成就万物并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完全是自然而然,完全是自然无为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道化生了万物,为万物之本根;又作为万物之本体而成为万物之主宰,从而受到尊敬,但道之所以受到敬仰尊重,正由于道之自然,正在于道之无为。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
54、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二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五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食万物而不为主。(老子三十四章)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以万物为己之私有;”为而不恃”,泽施万物而不以为恩、不图其报;”功成而弗居”,事遂功成,而不居其功,不以成功为己之功劳。一切皆自其然而然,这就是无为,这就是自然,这就是道之本性。”天地不仁”,非天地不仁为也,不以仁为也,不以行仁为自己之出发点与归宿也。王弼曰: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老子注五章)吴澄曰: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
55、狗为喻。(吴澄:道德真经注五章)道并非不作为,而是无心于作为,无意于作为,而是为而不宰治,为而不居功,为而不图报。无心于万物,无心于为仁,任其自然,顺其自然,此天地之道与。 在儒家看来,天地是仁爱的化身。天覆育万物,春生夏长,成物以奉人,即是天爱人、爱物的具体体现。而在道家看来,天地乃道的化生物。道化生为天地,是自然而然、无有目的、无有用心的,天地化生万物也是自然而然、无有目的、无有用心的。天地万物因道而生,因道而生并不意味着道于物有什么特殊的作为,道之于物只是顺其自然而为之,只是”任其自生自成”。所以,道之作为即是无为。3-6 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之基本观念。自然无为既可合
56、而言之,亦可分而言之。合而言之:自然即无为,无为即自然,故曰自然无为。分而言之:自然是道之本性,亦可称为道体;无为是道之运作,是人之所应效法者,亦可称为道用。老子很强调道之无为,老子一书仅有五千余言,而直接言及”无为”者,则达十四处之多。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十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二十九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三十八章)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三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四十七章)损之又
57、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我无为而民自化。(五十七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六十三章)圣人无为,故无败。(六十四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七十五章) 3-7 老子之言”无为”,自政治教化方面而言,似有三义。一则无为而任民自化二则有为而不图报答三则功成事遂而不以功臣自居此三意是递减的,亦是递补的。基本的态度是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不得已而为之,亦是迫不得已而已,故”为而不恃”,为而不图有所报答;既不得已而为之,既为而不图有所报答,故”功成而弗居”,功成事遂而不以功臣自居 3-8 无为之为“无为”表面上看来是不做事,但此不做事并非消极的不做事,而是积极的不做事,”无为”也是一种”为”。正像沉默并非只是无言,弃权并非就是放弃权利。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储项目合作协议
- 政府购买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服务协议
- 政府采购信用卡业务服务合同
- 公司设备租赁协议模板
- 2024年学校“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方案
- 高档写字楼租赁合同示例
- 机械设备购销合同
- 养老机构入住合同
- 北京交通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北京工业大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期中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 期中押题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 期中模拟(1-3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统编版2024年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少儿美术课件国家宝藏系列《云肩》
- 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 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
- 2024年环磷酰胺原料药项目发展计划
- 2024-2030年中国CCUS技术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25形势与政策:七十五载砥砺奋进创辉煌 中国式现代化继往开来兴伟业
- 国开(河北)2024年《商务谈判实务》形成性考核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