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综(地理部分))_第1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综(地理部分))_第2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综(地理部分))_第3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综(地理部分))_第4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综(地理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1I卷5至7页,共IOO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1卷    注意事项:   

2、0;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l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2015年5月某日l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A.a          B.b        

3、0; C.c              D.d2.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A.黄海沿岸    B.台湾海峡   C.海南岛周围海域        D.菲律宾附近海域【答案】1.A2.D【解析】试题分析:1.图示a地位于冷锋后,且等压线密集,所以应为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而b地位于气旋中心,不会出

4、现大风天气;c地和d地等压线密集,仅出现大风天气,没有上升气流,且为偏南风,不会出现降温、雨雪天气。故选A。2.图示黄海沿岸、台湾海峡和海南岛周围海域的等压线分布稀疏,风力较小,不会形成大的海浪;而菲律宾附近海域受热带气旋的影响,风力较大,海浪较高,易出现灾害性海浪。故选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对天气系统类型判断及对天气的影响,结合等压线的分布判断风力大小。【名师点睛】解答本类型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冷锋的特点: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表示,三角形标在暖气团一侧。冷锋坡度大。冷锋降水主要出现在锋线后及附近,雨区狭窄。冷锋降水时间短,强度大。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气旋

5、的特点:中心气压低于周围气压。周围旋转向里符合,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中心气流上升,多形成阴雨天气。风速大小判断: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气温变化判断: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风,气温降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的风,气温升高。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2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6、;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4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变陡了       B变缓了       &

7、#160;C无变化       D无法判断【答案】3.C4.A【解析】试题分析:3、首先岩层断裂,然后从上地幔软流层的矿物沿断层上升到地表,称为岩浆喷发,形成岩浆岩,再经过外力作用,依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河滩泥沙。故选C。4、图示纵坐标单位为米,横坐标的单位为千米,两者比例尺差距较大,所以绘制火山剖面图坡度比实际坡度要大。故选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形剖面图判读。【名师点睛】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在高温高压下,沿裂隙向上侵入,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出露地表的各

8、类岩石,受外力作用的影响,首先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然后收外力的侵蚀,使破碎岩石离开原来的地方,被搬运到其它地区,最后沉积下来,形成松散的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读图3,回答问题。 图3  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5.结合图3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C热带荒漠的分布   

9、0;          D矿产的分布特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地表近于带状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递变的规律性,图示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等向南北两侧递变,属于地带性分布规律;而水系、地形和矿产都不是沿一定方向递变。故选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地带分布规律理解【名师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

10、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图4、图5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1、#160;                  图4  H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6. 结合图4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

12、160;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13、0;                        图5  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7结合图5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

14、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答案】6.B7.D【解析】试题分析:6.从图示中人口密度的图例分析,该市东部人口密度增加较大,人口增加较快;增加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各方向人口增加数量的多少;而全市的人口密度都增加。故选B。7.城区面积扩大,使商业区分布更加分散;新工业区分布分散,没有向老工业区集聚;城区没有扩展到滨湖地区周围;而中部、南部道路增多,路网密度增大。故选D。【考点定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名师点睛】读图的一般步骤

15、看图名,图名是一幅图的灵魂所在,它直接表明了这幅图要反映的主题。因此,在做有图的题的时候,首先要看图名,这样有助于我们确定考察方向、及时调动和回忆相关知识。看图例,图例能够告诉我们地图中各个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义以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地图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图例,扣准点是保证高分的重要条件。看图注,有部分地图,除了图名和图例外还会有一些文字的注释。这些注释往往会是我们解题时重要的突破点和切入口,所以,读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错过地图所要传递的信息。提取图示信息,图示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解题关键,把有价值信息标注出来,便于分析其规律性。回归

16、材料、找遗漏点,在所有的地理高考题中,题目呈现的方式几乎都是图文结合的。在答题时,除了地图中所反映的知识点外,还要回归材料,认真研读,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点,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一些比较难、偏的题,材料里面还往往隐藏着解题的突破点。因此,所有的读图题最终都要回归材料。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海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 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

17、160;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9. 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

18、#160;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答案】8.C9.B【解析】试题分析:8.艾比湖面积的缩小,注入淡水减少,蒸发水分增多,含盐量增加;水质变坏,出现鱼类死亡,湖中鱼类密度减小;湖面缩小,湖水蒸发量减少;而湖水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故选C。9.湖泊面积萎缩主要是因灌溉用水增多,所以主要的措施应该是退耕怀林,保护水源;而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修建水库无水可储存,也不适宜发展水产养

19、殖;湖泊面积萎缩与水质无关。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结合西部内陆湖面积缩小,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名师点睛】因气候干燥,蒸发消耗了很多水分,含盐度便愈来愈高,潮水就会愈来愈咸,成为咸水湖。注入咸水湖的水都是淡水,而蒸发也为淡水;咸水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水资源短缺,因人口增长过快,开垦大量耕地,导致灌溉水增多,注入湖泊的水减少,这是引起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止措施要控制人口数量、退耕还林还草、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图6,回答下列问题。

20、0;                                                 

21、0;                       图610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6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甲            B乙    

22、0;        C. 丙               D.丁11.在图6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A.甲             B乙   &

23、#160;            C.丙               D.丁【答案】10.A11.D【解析】试题分析:10.从昼夜半球分析,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而甲地距赤道的纬度差最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故选A。11.图中甲、乙两地属于上午时间,太阳位于其东南方;丙地接近中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方;而丁地属于下午

24、时间,太阳位于西南方。故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太阳位置的日变化【名师点睛】依据光照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纬度: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所在平面,当北半球昼长夜短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北半球昼短夜长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纬度和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纬度互余;当全球昼夜平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北南两侧递减。第II卷12、(12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1)据图7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    &

25、#160;  、        。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请答出两条。(10分)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2)结合图8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6分)天津中心城区拥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古文化街、五大道、水上公园等旅游资源,近十年来,京、冀等地来津的游客众多,仅周邓纪念馆就接待游客达1000多万人次。(3

26、)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参观周邓纪念馆人数众多的原因,请答出三条。(9分)【答案】(1)位于山脉东麓(位于山前冲积扇):    位于河流中游地区(位于河流中上游地区)。    坡度和缓(排水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土层深厚)。(答出任意两条即可)(2)能优化钢铁工业布局(能促进钢铁产业升级;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利于集中防治污染(减少了污染源)。(3)特色突出(知名度高: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价值高(教

27、育功能强):    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的组合、结构好(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距离近)。【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示古都位置可知,位于山麓的冲积扇地区,属于河流的中游地区;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小,且便于排水;临近河流,提供充足水源;泥沙沉积形成的冲积扇,土壤肥沃,土层深厚。(2)向沿海布局,能充分利用廉价的海洋运输,钢铁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可以促进钢铁产业升级;企业合并,规模扩大,利于集中防治污染。(3)从旅游资源价值分析,周邓纪念馆知名度高,旅游特色突出,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从集群状况分析,周邓纪念馆周围有多种旅游景点,集群状况好,组合状况好。【考点定位】

28、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农业生产区位优势、工业布局变化的影响、旅游资源评价等【名师点睛】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气候因素主要从光、热、水等气候要素去分析,光照强,热量充足,且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形从地势起伏大小去分析,地形平坦利于种植业发展,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水源从地表水去分析,临近河湖,可以提供充足灌溉水源;土壤从肥力高低及土层厚薄去分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和量的差异、对旅游吸引力大小进行科学分析。13、读图,回答问题。(20分)      &#

29、160;                                                 &#

30、160;                 图9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贸易通道。(l)说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原因。请各答一条。(4分)目前我国正在沿此路建设高标准公路、铁路,与缅甸境内的公路、铁路相接,以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通。(2)高标准公路、铁路的建成,将给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联系带来哪些好处?请列举两条。(6分)  图9所示甲、乙两地

31、2014年先后发生了地震,相关情况见下表。地点地震时间震级震源深度地形状况植被状况人员财产损失甲8月6日16:306.5级12km高山峡谷稀疏大乙10月17日21:496.6级5km丘陵为主茂密小(3)甲地损失比乙地大,主要是由于甲地的地震引发了          灾害,此灾害是如何形成的?请利用表中两条信息加以说明。(8分)【答案】(1)自然:地形起伏相对较小(自然屏障较少:水源充足):    人文:聚落较多(人口较多;利于商贸和补给)。(2)增加了一条

32、通向印度洋的便捷通道(使对外联系更加快捷):    有利于加强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贸易、文化往来(有利于扩大对外联系的    区域)。(3)滑坡(崩塌:泥石流)。    A信息:高山峡谷地区:说明:山体坡度大,岩体不稳定。    B信息:植被稀疏;说明:地表松散物质裸露容易滑落。    C信息:地震发生时间为8月:说明:正值雨季,降水多。    若答滑

33、坡,则ABC任答两条。    若答崩塌,则AB必答。    若答泥石流,则C必答,AB任答一条。【解析】 (1)山间谷地地势起伏小,通行难度小,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沿途城市较多,所以人口较多,利于商品贸易。 (2)从对外联系便捷程度分析,交通线路的增多,会使该地对外联系更加快捷;更加有利于加强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贸易、文化往来,且扩大对外联系范围。 (3)甲地位于高山峡谷,地震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从滑坡及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分析,从地形分析,甲地位于高山峡谷区,坡度大,岩体

34、不稳定;从植被条件分析,该地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易导致滑落;从降水条件分析,地震发生时间为8月,正值雨季,降水较多,易发生泥石流。【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交通 运输的意义、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名师点睛】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交通运输线的修建主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自然条件影响交通运输线的走向,特别是地形因素,交通运输线主要沿地势起伏和缓地带;科学技术是修建交通运输线的保障,特别是在自然条件复杂的地区,对技术水平要求高。滑坡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必备的三个条件: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和沟;滑坡形成: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