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广域网技术课程标准_第1页
技术规范标准广域网技术课程标准_第2页
技术规范标准广域网技术课程标准_第3页
技术规范标准广域网技术课程标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域网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 )是在一个广泛范围内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广泛的范 围是指地理范围而言, 可以超越一个城市, 一个国家甚至及于全球; 因此其对通信的要求高、 复杂性也高。 构建广域网络必须借助公共传输网络, 公共传输网络可分为电路交换网络和分 组交换网络; 因此, 设计广域网的前提是掌握各种公共传愉网络的特性, 以及公共传输网络 和用户之间的互联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广域网可与局域网(LAN互连,即局域网可以是广域网的一个终端系统。组织广域网,必须按照一定的网络体系结构和相应的协议进行, 以实现不同系统的互连和相互协同工作。本门课程是通信

2、类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限选课程。 通过对广域网的工作原理、 用户 网络接口标准和 X.25 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帧中继网、光纤通信网、异步传输模式、数字 用户线、广域网路由、广域网方案设计等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广域网的设计、安装、 调试、维护、管理和开发等技术。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计算机网络和局域网技术, 后续课程是: Internet/Intranet技术。二、课程目标当前流行的广域网连接技术有: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数字用户线(xDSL)、城域网(MAN和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报务(SMDS、光纤通信网、异步传输模式等,通过本课的

3、教学,要求学生:1 知道以上各种广域网连接技术的主要特点、相互差别和应用范围。2 理解广域网的工作原理、协议结构和用户网络接口标准,以及网桥、交换机和 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工作机制 , 以及广域网实现方法。3 知道目前常见的广域网连接设备的功能特性和配制方法。4 了解下一代网络的一些新技术。5 学会和掌握运用这些广域网连接技术设计和维护各种规模的广域网。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 掌握、 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 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内容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能说明和解释。 掌握是指能运用已理解的概念和原

4、理说明、解释广域网连接技术。 学会是指能运用这些广域网连接技术设计各种规模的广域网。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V”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 *”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 道理 解掌握学 会1.广域网基础知识(1)广域网概述V(2 )广域网协议结构V(3)各种广域网连接技术比较V(4)桥接和路由V(5)广域网实现方法V2.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1)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介绍V(2)调制/解调原理V(3) V.90 和 56k bit/s ModemV(4) PC机和 Modem接口 EIA-232-EV(5)利用

5、 PSTN的 WAN访问方案V3. X.25分组交换网络(1)物理层协议一一X.21V(2)链路层协议一一LAPBV(3) X.25分组层V(4 )利用分组交换网络实现WAN连接的方法V4 .综合业务数字网(1) ISDN 概述V(2) ISDN 通道V(3 )用户接入V(4) ISDN 协议V(5 )禾9用ISDN实现WAN连接方法V5 .帧中继(1 )帧中继网络概述V(2)帧中继协议V(3)帧中继呼叫控制过程V(4)本地管理接口 一一LMIV(5 )拥挤控制V(6)利用帧中继网络实现WAN访问的方法V6 城域网和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1)城域网(MAN协议V(2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一一

6、SMDSV(3)利用SMDS网络实现 LAN互连方法V7 .数字用户线xDSL(1)不冋种类的数字用户技术xDSLV(2) ADSL工作原理V(3) ADSL网络结构V(4)采用相关设备实现ADSL网络的方法V8. SLIP 和 PPP(1)串行线路互连网络协议(SLIP )V9.(2)点对点协议( PPP) 异步传输模式(ATM(1) 异步传输模式 ATM基本概念(2) ATM技术基本原理(3) ATM技术的应用和实现VVVV10.光纤通信网(1)我国光通信网介绍V(2 )光纤通信网的发展趋势V(3) SDH(同步数字体系)/ SONET网VHFC数据通信网V11 .广域网新技术(1)防火墙

7、技术V(2)虚拟专用网络(VPN)V(3 )分组语音V(4)网络地址转换(NAT)*(5)数据优先级*(6)预留带宽*12.广域网连接设备(1)小型办公室接入设备V(2)边缘路由器V(3)中心路由器V(4)远程访问设备V13.广域网设计实例(1 )广域网设计原则V(2 )广域网设计实例*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广域网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工程专业类限选课,系主干课程。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4课时,共72课时;其中讲授60课时、实验12课时。函授生视具体情况而定,般为54课时;其中讲授22课时,自学22课时,实验10课时。具体课时安排如下:教学内容课时建议教与学的方法建议按72课时计函

8、授按54课 时计理论课60课时实验课12课时理论课22课时实验课10课时介绍课程标准和预备知识42告诉学生这门学科的总体安排以 及广域网的总体概述公共交换电话网43教师讲授、学生提问X.25分组交换网42教师讲授、学生提问实验1: PSTN的连接22教师指导或多媒体演示综合业务数字网53教师讲授、学生提问帧中继53教师讲授、学生提问实验2:交换机的配置和管 理22教师指导或多媒体演示城域网和交换式多兆位 数据服务4*教师讲授、学生提问数字用户线 xDSL63教师讲授、学生提问实验3: VLAN的创建和管 理(选做)4*教师指导或多媒体演示SLIP 和 PPP4*教师讲授、学生提问异步传输模式(

9、ATM63教师讲授、学生提问实验4:路由器的配置与管 理42教师指导或多媒体演示光纤通信网63教师讲授、学生提问广域网新技术4*教师讲授、学生小组讨论实验5:广域网的接入44教师指导或多媒体演示广域网连接设备4*学生阅读,教师指导分析和讲解广域网设计实例4*学生阅读,或参观学习实验6 :分布式办公网的 设计(选做)6*教师指导或多媒体演示(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1. 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In ternet 远程分组教学,成立相关课题的兴趣小组,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 心理疲劳,提供和学生多种交流形式,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10、 另外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如:参观公司的广域网、听专 家讲学、和公司网络管理员交流、去其他院校参观等。3. 借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探究意识。五、教材编写与选用广域网技术教材要在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下,实行多样化。可以选用其他高校使 用重点教材如:沈鑫剡主编的广域网原理、技术及实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版),也可以选用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教材(含教育部推荐教材),各单位和团体均可向有关上级部门申报审批编写教材。申报审批的内容包括:主编和编写人员情况、编写指导思想、教材体系结构、编写体例、主要特点和样章、编写出版的

11、时间、经费保证。六、课程评价1 这门学科的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2 .考试时间:120分钟。3 考试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米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有可能的话,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4 .题型比例概念题12%填空题20%判断说明题20%简答题30%综合分析题18%5.样题与目标定位示例A.概念题:(着重考查学生对主要概念的理解程度)例:时分多路复用。B .填空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例:Modem的三种基本调制技术是 、和C.判断说明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例: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是分组交换网络。()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