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选修《朱子语类》三则ppt课件_第1页
人教选修《朱子语类》三则ppt课件_第2页
人教选修《朱子语类》三则ppt课件_第3页
人教选修《朱子语类》三则ppt课件_第4页
人教选修《朱子语类》三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301200)张得生 观书有感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 借景喻理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1、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辩证思考理学的历史意和发展概况,辩证思考理学的历史意义。义。 2、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等方面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等方面的基本思想。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朱熹关于理欲问题的思想。了解朱熹关于理欲问题的思想。 儒学大师朱熹儒学大师朱熹

2、朱熹认真执教朱熹认真执教 朱熹在庐山建立朱熹在庐山建立“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进行,进行讲学。与当时的岳麓书讲学。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四大书院”,并誉为我国四大书院之并誉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首。 朱熹在潭州(今湖南朱熹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长沙)修复岳麓书院。 朱熹,字元晦元晦,号晦庵晦庵,南宋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学家,宋代宋代理学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又独立发挥、完善,的理学,又独立发挥、完善,后人称为后人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 宋明理学是

3、我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它它强化了强化了“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对后期,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阻碍作用。儒学大师朱熹 “ “天理天理”“”“人欲人欲”是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是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朱子曰:要的哲学命题。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人欲也。” ” 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

4、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朱子认为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方面,即,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问题,从孔子的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到孟子的,到孟子的“舍生取舍生取义义”,到宋明理学的,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天理人欲”乃乃 至至“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的主张, 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 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被誉为继孔子后最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5、被誉为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儒家代表人物。博学的儒家代表人物。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天说:“这是天。这是天。”朱熹则问:朱熹则问:“天上有何天上有何物?物?”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岁便能读懂孝经孝经,在书上题字自勉曰:,在书上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苦不如此,便不成人。”朱熹十岁时父亲去朱熹十岁时父亲去世。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世。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佛,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十八岁的朱熹

6、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兴趣。十八岁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 是朱熹是朱熹与弟子问答的与弟子问答的语录语录汇编,汇编,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易而实用。 在宋明理学九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在宋明理学九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有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和和陆王心学陆王心学两个主要的派别,其中两个主要的派别,其中朱熹是最为关键的人物。朱熹是最为关键的人物。 朱熹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北宋时期兴起朱熹继

7、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北宋时期兴起的理学思想,为理学思想体系初步确立了范围的理学思想,为理学思想体系初步确立了范围及基础。理学发展到朱熹这里,才确立了独特及基础。理学发展到朱熹这里,才确立了独特的学术规模与体系,并影响了此后学术思想的的学术规模与体系,并影响了此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九百年之久。明清两代一般士人所读的发展达九百年之久。明清两代一般士人所读的书籍,如书籍,如五经大全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性理大全全等,都与朱熹的思想有关等,都与朱熹的思想有关。 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周敦颐和张载是理学的真正奠基人,理学体系真正形成于程颢、程颐两亲兄弟,南宋是理学的发展的高峰,出现了朱熹、张栻、吕祖谦、

8、陆九渊等重要的理学家。到了元代,程朱理学成为官学,明代中期,随着朱学逐渐走向僵化,理学发展主要的内容是王守仁心学的崛起以及王学的广泛传播。明代后期,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宋明理学在历经了六、七百年的发展以后,逐渐在思想学术领域衰落了。 朱熹的一生,大都是在著述与讲学中度过的。儒家经朱熹的一生,大都是在著述与讲学中度过的。儒家经典典易易诗诗书书礼礼春秋春秋,朱熹都有注释和,朱熹都有注释和研究。研究。另外,在历史、文学甚至道教典籍方面,朱熹也有另外,在历史、文学甚至道教典籍方面,朱熹也有广泛的学术兴趣。在朱熹的所有著述当中,影响最为深远广泛的学术兴趣。在朱

9、熹的所有著述当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的是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将。朱熹将大学大学中庸中庸与与论论语语和和孟子孟子并列并列,并用毕生精力为之注释,据说直至,并用毕生精力为之注释,据说直至去世前还在修改。朱熹在去世前还在修改。朱熹在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当中,不重训诂,当中,不重训诂,重在义理,以精炼的文字,阐述了他的理学思想,把重在义理,以精炼的文字,阐述了他的理学思想,把四四书书纳入了程朱理学的轨道,如他的门徒李性传所说,这纳入了程朱理学的轨道,如他的门徒李性传所说,这是一部是一部“覃思最久,训释最精,明道传世覃思最久,训释最精,明道传世”之作。此外,之作。此外,朱熹还留有朱熹还留有文集文集一

10、百余卷,其中保存了他的一些学术一百余卷,其中保存了他的一些学术论著、讲义、政治文件、序跋、书信以及诗词等。朱熹的论著、讲义、政治文件、序跋、书信以及诗词等。朱熹的门人九十多人记录了他讲学时的一些问答,后人分类整理,门人九十多人记录了他讲学时的一些问答,后人分类整理,编为编为朱子语类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这些资料也是研究朱熹思一百四十卷。这些资料也是研究朱熹思想的重要依据。想的重要依据。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少年易学老难成,少年易学老难成,

11、一寸光阴不可轻。一寸光阴不可轻。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 进,熟读而精思。进,熟读而精思。第一则重点字词:真味:真意数过:厌:得趣:几遍满足领略其中旨趣着意:用心穷:理解徒:仅仅自是:从此 愦愦:(ku):昏乱不清醒【 翻译翻译 】第一则第一则 读书应该读到不忍释手之时读书应该读到不忍释手之时, ,才能领才能领略到书中真意。如果只是粗读几遍,大概略到书中真意。如果只是粗读几遍,大概了解书中大义就感到满足,然后就去找其了解书中大义就感到满足,然后就去找其它书来看,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一卷书,它书来看,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一卷书,尚且不能领略其中旨趣。人心的性灵由天尚且不能领略其

12、中旨趣。人心的性灵由天理所决定,勤于用心才会明白事理。如果理所决定,勤于用心才会明白事理。如果让头脑清醒,整日用心,那么,会看多少让头脑清醒,整日用心,那么,会看多少书,理解多少义理。如果懒惰倦怠,那么书,理解多少义理。如果懒惰倦怠,那么精神从此混乱不清,只是如此昏沉阻塞,精神从此混乱不清,只是如此昏沉阻塞,不通道理,太可惜了。不通道理,太可惜了。 这一则中,朱子这一则中,朱子讲读书方法。讲读书方法。(1)此卷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此卷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句子予以简要分析。体的句子予以简要分析。 熟读、精思、不贪多熟读、精思、不贪多(只有通过熟读,才能掌

13、握书中的义理,即真味。从反(只有通过熟读,才能掌握书中的义理,即真味。从反复诵读入手,才能真正把书读通、读透。他还特别指出复诵读入手,才能真正把书读通、读透。他还特别指出读书中的不好习惯,读书中的不好习惯,“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说没有弄懂书中的真趣。读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说没有弄懂书中的真趣。 在在朱子语类朱子语类当中记载有当中记载有“读书法读书法”两卷,朱子两卷,朱子门人还将老师的读书法作了归纳,称为门人还将老师的读书法作了归纳,称为“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共有六条:共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

14、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著紧用力,居敬持志。课文所选的这一则语录,中心思。课文所选的这一则语录,中心思想就是想就是熟读精思熟读精思 所谓得所谓得“真味真味”,即,即对书中的义理有对书中的义理有深刻的体会。深刻的体会。朱熹所讲的读书方法,并不仅仅朱熹所讲的读书方法,并不仅仅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而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密切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而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密切的关系,他主张的关系,他主张通过读书来通过读书来“穷理穷理”,来体认,来体认天理天理 ,即人伦、圣言、世故等儒家所讲的仁义,即人伦、圣言、世故等儒家所讲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最终达到道德品质的完善,礼智等道德规范,最终达到道德品质的完善,

15、提高精神境界。提高精神境界。读书的方法:读书的方法:主张精读,熟读精思。主张精读,熟读精思。读书的目的:读书的目的:领会真味,理解义理。领会真味,理解义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理是儒家的最高的道德规范,穷天理理是儒家的最高的道德规范,穷天理是提高精神境界。是提高精神境界。(2)在你的印象中,还)在你的印象中,还有哪些名言警句是谈论有哪些名言警句是谈论此类读书方法的?此类读书方法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16、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话 于潜僧绿筠轩于潜僧绿筠轩 宋宋苏轼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世间那有扬州鹤?(3 3)对你学习的启示有哪些呢)对你学习的启示有哪些呢注解:注解: 于潜是旧县名,在

17、今浙江于潜是旧县名,在今浙江临安临安境内。于潜境内。于潜僧,名孜,字慧觉。在于潜县南二里的丰国乡僧,名孜,字慧觉。在于潜县南二里的丰国乡寂照寺出家。寺内有绿筠轩,以竹点缀环境,寂照寺出家。寺内有绿筠轩,以竹点缀环境,十分幽雅。十分幽雅。 此君此君晋王徽之酷爱竹子,有一次借住晋王徽之酷爱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故,徽之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故,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此君即是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此君即是竹子。 这首诗是借题这首诗是借题“ 于潜僧绿筠轩于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以议论为主,但写得很高节,批判物欲俗骨。以议论为主,但写得很有

18、风采。有风采。 扬州鹤:扬州鹤: 这里可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意这里可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意思。思。 有一则故事说:四人谈论平生最快意有一则故事说:四人谈论平生最快意之事,一人希望多财,一人说宁愿骑鹤作之事,一人希望多财,一人说宁愿骑鹤作神仙,另一人希望作扬州太守。最后一人神仙,另一人希望作扬州太守。最后一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意思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意思是三者得兼。这未免太狂妄了。东坡此句是三者得兼。这未免太狂妄了。东坡此句意思也是说:若对着竹子还大嚼猪肉,岂意思也是说:若对着竹子还大嚼猪肉,岂不是太狂妄了?世间那有扬州太守与骑鹤不是太狂妄了?世间那有扬州太守与骑鹤化仙两者得兼

19、之事?化仙两者得兼之事? 既作风流太守就不可既作风流太守就不可能成仙。同样的,赏竹雅士岂能对竹大嚼能成仙。同样的,赏竹雅士岂能对竹大嚼! 赏析:赏析: 诗人画家对于竹的喜好是自古皆然,但对于猪诗人画家对于竹的喜好是自古皆然,但对于猪肉的爱好,却唯有东坡特甚。然而倘若是竹与肉二肉的爱好,却唯有东坡特甚。然而倘若是竹与肉二者不可得兼之时,该何取何舍呢者不可得兼之时,该何取何舍呢? ?东坡曰:宁可食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为无肉令人瘦,无竹令无肉,不可居无竹。因为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了尚可补救,人俗了就无药可医了。人俗,人瘦了尚可补救,人俗了就无药可医了。其实对东坡而言,最好两者都

20、不放弃,但是对竹大其实对东坡而言,最好两者都不放弃,但是对竹大嚼猪肉,未免太煞风景了吧?扬州太守岂可骑鹤化嚼猪肉,未免太煞风景了吧?扬州太守岂可骑鹤化仙?这原是不可得兼之事啊。偏偏东坡对于猪肉的仙?这原是不可得兼之事啊。偏偏东坡对于猪肉的喜爱是古今驰名的,他在黄州生活最苦的时候还发喜爱是古今驰名的,他在黄州生活最苦的时候还发明了一道菜,叫东坡肉,这位虔诚信佛的居士明了一道菜,叫东坡肉,这位虔诚信佛的居士,始终无法放弃他的美食的喜好,也从不否认自己,始终无法放弃他的美食的喜好,也从不否认自己凡俗的一面。从这首诗的幽默机智,不正可看出东凡俗的一面。从这首诗的幽默机智,不正可看出东坡的生活态度吗?我

21、们看到这位爱竹又爱肉的大诗坡的生活态度吗?我们看到这位爱竹又爱肉的大诗人,对朋友开玩笑似的发表竹与肉的高调,真觉得人,对朋友开玩笑似的发表竹与肉的高调,真觉得他又亲切又可爱。他又亲切又可爱。第二则重点字词1:寻常:一般情况 事已:事后如何:怎么办呢 工夫:功夫埽除打叠:洒扫收拾,喻把问题梳理清楚方得:才能够(做到)合: 应该行从小路: 顺着芜秽:杂草丛生机:关键【 翻译翻译 】第二则第二则1 (门人)问:(门人)问:“一般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知一般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知道这是天理,那是人欲。等到去做事情时,却道这是天理,那是人欲。等到去做事情时,却又被人欲所引诱,事后又去后悔莫及,这应该又被人欲所

22、引诱,事后又去后悔莫及,这应该怎么办?怎么办? 朱子回答说:朱子回答说:“这就是缺乏这就是缺乏克己克己功夫。功夫。这种情况,极需要给他把问题梳理清楚才可以。这种情况,极需要给他把问题梳理清楚才可以。 就好像前面有一条大道,又有一条小道一就好像前面有一条大道,又有一条小道一样。心里明知道要走大道,但是,却被小道上样。心里明知道要走大道,但是,却被小道上的东西所吸引,自己不知不觉地走上了小道;的东西所吸引,自己不知不觉地走上了小道;等到前面遇到棘荆杂草,心理就后悔。这里便等到前面遇到棘荆杂草,心理就后悔。这里便是天理与人欲斗争的关键所在。是天理与人欲斗争的关键所在。 此章讨论此章讨论天理与人欲天理

23、与人欲的问题。的问题。 “天理、人欲天理、人欲” “天理、人欲天理、人欲” 思考理解文意思考理解文意1: 大路、小路指什么?人们为什么大路、小路指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舍大路而取小路?大路:大路: 小路:小路: 天理天理 人欲人欲原因:经受不了诱惑,对抗原因:经受不了诱惑,对抗不了欲望,无克己工夫。不了欲望,无克己工夫。为什么?为什么? 外物无穷无尽地撼动人心,而外物无穷无尽地撼动人心,而人好恶的情感又不能加以节制,这人好恶的情感又不能加以节制,这样很容易被人欲左右样很容易被人欲左右第二则重点字词2:便与克下: 就要去做克己的功夫存天理: 依照固:固然分别教是:分辨教会这些(什么是天

24、理,什么是人欲)【 翻译翻译 】第二则第二则2 所以,必须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要所以,必须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要去做克己的功夫。不可以姑且放过。这就要首去做克己的功夫。不可以姑且放过。这就要首先在道理上明白是非,然后勇敢地去做。先在道理上明白是非,然后勇敢地去做。 假如是圣人那样的上等资质,他就无需劳假如是圣人那样的上等资质,他就无需劳神费力神费力( (去思考去思考) ),自然会按照天理去做,而不,自然会按照天理去做,而不会随流于人欲。会随流于人欲。 假如是资质仅次于圣人的贤者,他们遇到假如是资质仅次于圣人的贤者,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固然不会做错。只是他们首先需要分这种情况固然不会做错。只

25、是他们首先需要分辨天理与人欲,然后才去行动。辨天理与人欲,然后才去行动。第二则重点字词3:中人:普通人 大段著力: 仔细用心照管克治: 照应、克制(自己的欲望)以为:作为任:使命而今而后:从今以后免夫:免于(祸害)【 翻译翻译 】第二则第二则3 假如是普通的人,那就需要仔细用心,假如是普通的人,那就需要仔细用心,每时每刻照应克制自己的私欲,每时每刻照应克制自己的私欲,( (做事的做事的时候时候) )才能够才能够( (不至于被人欲所误导不至于被人欲所误导) )。 曾子曾说:曾子曾说:“以实行仁德作为自己以实行仁德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这不是很沉重吗?为了这个一生的使命,这不是很沉重吗?为了这个使命

26、到死方休。这不是很遥远吗?使命到死方休。这不是很遥远吗?他又他又说说正如正如诗经诗经所说的那样,小心谨慎,所说的那样,小心谨慎,好像面临深渊,又好像如履薄冰。从今以好像面临深渊,又好像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可以免于祸害了!后,我才知道自己可以免于祸害了!学学生们,应该要这样下大工夫才行。生们,应该要这样下大工夫才行。”思考理解文意思考理解文意2: 圣人、贤人、普通人在天理人欲之圣人、贤人、普通人在天理人欲之间是如何选择的?间是如何选择的?圣圣 人:人:贤贤 人:人:普通人:普通人:自然存天理而行自然存天理而行( (自然存天理自然存天理) ) 分别教是而后行之分别教是而后行之( (先分

27、辩再先分辩再行动行动) ) 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 (克制私欲克制私欲) ) (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依天理而行,贤人比圣人稍差,普通人则在后天的修养中更加用力,时刻克己复礼,不为人欲所牵引,最后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谨慎对待,这样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 朱子认为理与欲的问题是道德朱子认为理与欲的问题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 朱子认为:圣人至善,因此无朱子认为:圣人至善,因此无欲;贤人次于圣人,需深思。欲;贤人次于圣人,需深思。 众人天理受蔽,更需努力,众人天理受蔽,

28、更需努力,修炼道德,以绝私欲。修炼道德,以绝私欲。思考理解文意思考理解文意3: 作为常人,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作为常人,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身心修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三则重点字词1:说话:说教向外:只求表面剖判:辨别,分析 要求:只要求得自为己:自己为自己喻:懂得为己: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为人:为了(做给)别人(看)【 翻译翻译 】第三则第三则 廷秀问:廷秀问:“现在我们应

29、该读什么书?现在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朱子回答说:朱子回答说:“古代的圣贤教育人,都是古代的圣贤教育人,都是用自己切身的体会来说教,不是让人只求用自己切身的体会来说教,不是让人只求表面,只满足于读了书而已。今天自己暂表面,只满足于读了书而已。今天自己暂且分辨个义利之别,试着察看下自己,现且分辨个义利之别,试着察看下自己,现在是要被别人知道,还是完全为了自己呢?在是要被别人知道,还是完全为了自己呢?孔子说: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是利。又说:又说: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在学者的是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在学者

30、的目的是为了(给)别人(看)。目的是为了(给)别人(看)。第三则重点字词2:而已:罢了时君:当时的君主在学者:对于为学:做学问生死路头:关键域:地(指境界)愚不肖:愚昧不才(不正派)札定脚:踏踏实实里面: 深入其里商量: (进一步)讨论 将: 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义【 翻译翻译 】第三则第三则 孟子说:孟子说:只讲仁义就行了只讲仁义就行了, ,为什么一定要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讲利呢?孟子这话当时虽然是对梁惠王说的,孟子这话当时虽然是对梁惠王说的,但是,对于学者来说也是切身大事。一般来说,但是,对于学者来说也是切身大事。一般来说,学习,做学问,就要分清内外,这是最紧要的学习,做学问,就要分清

31、内外,这是最紧要的问题。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存在一个问题。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存在一个为义还是为利的问题。从这边就是为义,从那为义还是为利的问题。从这边就是为义,从那边就是为利。向内就是进入圣贤之境地,向外边就是为利。向内就是进入圣贤之境地,向外就是走向愚昧不才之路。在这个(分辨内外、就是走向愚昧不才之路。在这个(分辨内外、义利、为人还是为己)的问题上,一定要踏踏义利、为人还是为己)的问题上,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不容商量,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认实实地去做,不容商量,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清楚了,深入下去还需下大功夫。但是,这识清楚了,深入下去还需下大功夫。但是,这还可以进一步讨论。还可

32、以进一步讨论。”思考理解文意:思考理解文意: 本则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本则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义利义利 主要采取什么方式来阐述的?主要采取什么方式来阐述的?引用名言引用名言孔子: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孟子:朱子:朱子:何必曰利。何必曰利。重义轻利。重义轻利。义义:天理之所宜:天理之所宜利利:人情所欲:人情所欲( (天理天理) )( (人欲人欲) )义义就是就是道义原则道义原则,利利就是就是利益利益。重义轻利,。重义轻利,是儒家一贯的立场,也是朱熹在这一章语是儒家一贯的立场,也是朱熹在这一章语录当中要讲明的问题。录当中要讲明的问题。义利来源于孔子所说:“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利对立起来,看作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孟子也说:“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孔孟的这些说法是儒家关于义利关系的基本主张,朱子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并进一步作了阐释。指出选择“义”,便是向内,才能步入圣贤殿堂,选择“利”,便是“向外”,只会趋向不肖之途,可见,义是天理之所宜,利则“人情之所欲”,义利问题是等同于理欲问题的。 本则问的是读书,答的却是本则问的是读书,答的却是“义利义利”,朱熹认为,首先要明辨义利,只有在是朱熹认为,首先要明辨义利,只有在是非上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谈读书。非上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谈读书。本则辨析义利,与读书有什么关系?本则辨析义利,与

34、读书有什么关系? 而回顾第一则,读书的目的是领略而回顾第一则,读书的目的是领略“真味真味”,寻真味也就是体认天理,最,寻真味也就是体认天理,最终达到道德品质完善的目的。终达到道德品质完善的目的。关于重义轻利的名言警句关于重义轻利的名言警句关于重义轻利的名言警句关于重义轻利的名言警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论语里仁里仁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阅读这则新闻,谈谈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阅读这则新闻,谈谈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怎样理解朱子的设的今天,怎样理解朱子的“天理天理”“”“人欲人欲”? 7 7月月1717日报道:国家级贫困县日报道: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巫山重

35、庆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因涉嫌受贿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因涉嫌受贿22262226万元,万元,昨日在该市第二中级法院上堂受审。昨日在该市第二中级法院上堂受审。 晏大彬因受贿金额巨大而成为晏大彬因受贿金额巨大而成为“重庆第一重庆第一贪贪”;而其妻则因帮助洗钱,同时走上了被告;而其妻则因帮助洗钱,同时走上了被告席,成为因亲属贪污受贿被指控席,成为因亲属贪污受贿被指控“洗钱罪洗钱罪”的的全国第一人。全国第一人。该案将择期判决。该案将择期判决。 今年今年1 1月月1414日晚,重庆南岸区铜元局派出日晚,重庆南岸区铜元局派出所所. .接到报警求助,称楼上房屋严重漏水,而该业接到报警求助,称楼上房屋严重漏

36、水,而该业主不在家,保安不能擅自进入他人住宅。民警随主不在家,保安不能擅自进入他人住宅。民警随后赶往这处小区。后赶往这处小区。 警方人士赶到后,发现这户居民的水管爆了警方人士赶到后,发现这户居民的水管爆了,物管开始处理漏水,民警则发现卫生间有,物管开始处理漏水,民警则发现卫生间有8 8个矿个矿泉水纸箱,用胶带密封着,但被水浸泡,已经打泉水纸箱,用胶带密封着,但被水浸泡,已经打湿。民警和物管人员帮着把这些纸箱搬到室内干湿。民警和物管人员帮着把这些纸箱搬到室内干的地方,却发现下方已被泡烂的一角露出了一扎的地方,却发现下方已被泡烂的一角露出了一扎一扎的红色纸张一扎的红色纸张, ,里面竟然全是百元大钞

37、,总计为里面竟然全是百元大钞,总计为939939万元。这一案件很快被移送到重庆市纪委。钱万元。这一案件很快被移送到重庆市纪委。钱的主人很快明确:它们都属于一位名叫晏大彬的的主人很快明确:它们都属于一位名叫晏大彬的男子。男子。 检察机关查明:晏自检察机关查明:晏自20012001年底担任县交通局年底担任县交通局局长到局长到20072007年底,在巫山长江大桥及该县各公路年底,在巫山长江大桥及该县各公路建设项目中,层层捞钱,建设项目中,层层捞钱,6363次共接受建筑承包商次共接受建筑承包商送钱送钱22262226万元万元这一金额,相当于当地年财政这一金额,相当于当地年财政收入的收入的2020强。强

38、。参考发言:参考发言: 天理与人欲的问题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儒家一贯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人欲横行则天理灭,要克服人的一心之私欲,使之符合礼的要求。 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中,必须把精神的要求放在前面。天理和人欲的关系实际上是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朱熹主张人追求精神的需求应该超朱熹主张人追求精神的需求应该超过对物质的需求。过对物质的需求。这才是朱熹原本的意义。朱熹不是教大家不吃不喝,而是为了说明精神的需求最重要,不要为了物质的需求,把精神的需求都废除了。这和孔子夸奖他的学生颜回不因为物质生活低下而放弃理想的行为是一致的。 一个贫困县,挖出大贪官。不可思议的是,就是这位巨贪,某家

39、刊物还曾专题报道了他的“清廉勤政”事迹。今天,我们重提朱子的学说,不光是为了了解古代文化,更重要的是,合理继承古人的精神遗产,为现实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当今社会,物质虽然高度丰富了,但一些人仍是欲壑难填,在物质的狂迷中丧失了自己,完全突破了伦理道德乃至法律的底线,“人欲”无度,“天理”何存? 在对待个人获取财富的原则和途径问题上,朱熹倡导儒家“见利思义”、“先义后利”,认为对于“天理之公”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非但不应否定,还应该加以宣传,而对于“人欲之私”的利己之心,则应受到道德和论理的规范和限制。 因为“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正确地使用“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