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石灰岩矿_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_第1页
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石灰岩矿_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_第2页
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石灰岩矿_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_第3页
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石灰岩矿_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_第4页
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石灰岩矿_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西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石灰岩矿广西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石灰岩矿资资源源 / /储储量量核核实实地地质质报报告告报告提交单位: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委托书委托书广西第一地质工程公司:我矿场拟申请 “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的采矿权变更及延续,现委托贵公司对广西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北矿段石灰岩矿进行矿产资源量核实工作。储量核实工作区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位于武宣县城北直距约 23km 的黄茆镇独寨村波勒山一带,矿区范围由以下 4 个拐点坐标圈定(变更后的矿区范围,1980 西安坐标系,1985 国家高程基准): 拐点号 X Y矿区面积为:平方公里,拟采深

2、度:自+290m 至+160m 标高。 委托人: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 二一年九月二日承承 诺诺 书书受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的委托,我公司承担广西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石灰岩矿的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工作时间为 2010 年 10 月 8 日2010 年 10 月 30 日。本次核实工作参照国土资源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以及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的有关规定,全面收集了矿区以往的地质勘查核查成果,以及矿山的采、选、销售等资料,对矿区开展 1:2000 地质草测、1:1000 地质剖面测量,并对地表采区进行了圈定,根据矿体特征,利用平行断面法

3、估算矿区资源储量,各项核实工作质量符合要求,提交报告资料比较完备,质量符合要求。本次工作共完成工作量:l2000 地质草测 km2, 11000 地质剖面测量 4 条共计 m,圈定采空区 1 处,测量采空区面积19987m2,大致查明了该区石灰岩矿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浅灰灰色厚层状块状灰岩,岩层产状 33523,矿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矿床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环境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在变更的矿区范围内圈定矿体 1 个,提交石灰岩矿 333 型保有资源储量万 t,矿山消耗资源储量万 t,本次核实查明资源储量万t。我公司对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内容和成果的真实性予以承诺。广西第一地质工程公司

4、 二 O 一 O 年十一月三日正正 文文 目目 录录第一章 前 言.1一、概况.1二、以往地质工作概况.4四、本次核实完成的工作情况.6第二章 矿床地质特征.7一、地 层.7二、构 造.7三、矿体特征.8第三章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9第四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9一、水文地质条件.9二、工程地质条件.10三、环境地质条件.10第五章 核实地质工作质量评述.11一、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11二、地形草测及其质量评述.11三、取样、化验.12四、采空区测量及其质量评述.12五、探采对比.12第六章 资源/储量估算.14一、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14二、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15三、 资源储量估算

5、参数的确定.15四、资源/储量估算边界圈定原则.16五、块段划分.16六、资源/储量类型.16七、资源/储量估算范围.16八、资源/储量估算结果.17九、 资源储量估算需说明的问题.22十、资源/储量估算结果的可靠性评价.23第七章 矿山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23一、矿产品需求现状及预测.23二、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开采技术条件评价.23三、矿山开采外部条件状况.24四、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24五、矿山的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25六、经济效益计算.25七、矿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6八、对矿山保有资源/储量继续开采的可行性研究.27第八章 结 语.28一、勘查工作总述.28

6、二、存在问题及建议.28 附附 图图 目目 录录顺顺序序号号图图号号图图 名名比例比例尺尺11广西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开采现状图1:200023广西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地形地质及工程分布图1:200033广西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地质剖面图1:100044广西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1:100055广西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矿区范围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叠合图1:2000附附 表表 目目 录录(附报告内)附表一:采空区测量成果表附表二:断面面积测算表附表三:断面间距测算表附表四:矿体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附表五:矿山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表附附 件件

7、 目目 录录(附报告内)1、勘查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2、委托书(复印件) 。3、承诺书4、武宣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同意广西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申请变更缩小矿区范围报告的批复5、采矿许可证复印件第一章第一章 前前 言言一、概况一、概况(一)矿山地理位置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位于武宣县城 355方向,直距约 23km的黄茆镇独寨村波勒山一带,行政区划属黄茆镇所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矿区范围变更后):东经 1093822,北纬 234810。(二)矿区范围1、原采矿证范围该石灰岩矿属老矿山,始建于 2001 年,2004 年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4522250430015,2007

8、 年到期后,业主申请矿权延续,经武宣县国土局同意并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4522250730007,采矿权人: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矿山名称: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经济类型:私营企业;开采矿种: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生产规模:10 万 t/年;有效期限:叁年,自 2007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0 月。2007 年采矿证圈定矿区范围(以下简称原矿区范围)拐点坐标采用 1954 北京坐标,本次工作采用 1980 西安坐标,将 54 北京坐标转化为 80 西安坐标后原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2、变更后矿区范围2010 年 10 月采矿证到期后,根据矿权人生产

9、需求,向武宣县国土资源局申请变更缩小矿区范围,变更后矿区范围位于原矿区范围的北部。波勒山顶+高地及+高地的西侧。经武宣县国土资源局同意(见附件 4:武宣县国土资源局的批复) ,变更后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1980 西安坐标系):拐点XY123496矿区面积: km2,开采深度自+290 m 至+160m 标高。(三)交通状况1954 北京坐标1980 西安坐标拐点XYXY12633480373618062263363037361895326340653736159542634000373614975263440037361472626344003736130272633905373613558

10、2633660373616352 开采深度:自+250 m 至+130m 标高矿区位于武宣县茆镇独寨村波勒山一带,有约 3km 的矿山公路连通 209国道,至黄茆镇约 5km,至武宣县城约 26km,交通条件较方便(见插图 1)。 插图 1:矿区交通位置图(四)矿区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条件矿区范围及周边属岩溶峰丛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变化不大,矿区内最高标高为 285m,最底标高+132m,最大相对高差约 153m。地形坡度为2050,植被不发育,地表覆土薄,有零星分布,厚度一般小于 0.2m,矿体大部分裸露地表。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雨季集中在 48 月,年均降雨量约为 15

11、00mm,年均气温为 22.3,冬季无封冻。区内农作物以水果、玉米、花生、甘蔗为主。当地居民以壮族为主。当地产业以农业为主,附近耕地多为旱地及荒地,经济状况一般,劳动力比较充裕。矿山已开采多年,矿山水电、机械设备、基建工程完善,待重新办理好采矿许可证后,即可恢复开采。二、以往地质二、以往地质工作概况工作概况广西区测队于 1972 年完成了来宾幅 1:20 万的区域地质测量,对该区的地层及构造体系进行了划分,但未对区内的石灰岩矿开展地质工作。2001 年 9 月,按照当时武宣县矿产局的要求,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委托武宣县锰锌矿生产科做了地质简测报告,矿区范围较 2007 年颁发的采矿许可

12、证范围 t,简测报告由当时的县矿产局认可。2004 年 9 月,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聘请武宣县矿产公司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室的有关技术人员开展矿山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矿区范围与 2007 年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范围相同,提交 333 型 t,并经武宣县国土资源局备案,备案文号为武资储备200407 号。2007 年 10 月,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聘请桂林工学院有关技术人员开展矿山资源储量地质测量工作,工作范围为本次变更以前的原矿区范围,矿区开采标高为 250m130m,报告实际核实标高为250m160m,t,估算 2001 年至 2004 矿山消耗资源量 7 万 t,2004 年

13、至2007 年 9 月 t,核实 t。并经武宣县国土资源局备案,备案文号为武资储备2007 10 号。三、矿山开采及资源利用概况三、矿山开采及资源利用概况1、开采简史2001 年前,该区石灰岩矿由当地农民进行过小规模开采,主要是用于民房建筑用料,形成旧采场多处,为了规范开采,2001 年 9 月设置采矿权,由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开采。截止 2007 年 9 月底,矿山动用资源量万 t。2007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0 月,矿山主要开采波勒山西面一带的矿体。目前,采空区已连成一片。呈南北向长条状,长 465m,宽 35-55m,高 25-50m。根据本次核实报告统计,2007

14、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0 月间矿山动用资源量3(折合万 t)。根据矿山 2007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0 月生产统计,共采出矿石量约3 (折合万 t),平均回采率为:万 t/5 万 t=90%。2、开采方式: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3、开拓方式矿山开拓方式采用台阶式倾斜浅孔崩矿公路运输开拓方式。4、采矿方法矿山开采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采,用倾斜浅孔爆破崩矿的采矿方法。5、产品方案矿山最终产品为建筑用片石、石碴、石粉。6、生产规模根据 2007 年采矿许可证核定的生产规模,矿山生产规模为 10 万 t/年。7、生产技术指标根据本次核实工作统计,矿山回采率取 90%,损失率为

15、取 10%,贫化率取 0。四、本次核实完成的工作情况四、本次核实完成的工作情况 根据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的委托要求,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地质工作野外工作时间为 2010 年 10 月,主要对变更后矿区范围内的石灰岩矿体资源量进行核实工作。主要工作是进行地质草测、剖面测量、采空区测量以及矿山开采现状调查。1、本次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如下: (1)1/2000 地质草测 Km2;(2)1:1000 地质剖面测量 4 条,共计 m;(3)本次工作重点调查变更后矿区范围内的采空区,圈定采空区一处,测量采空区面积 19987m2。2、取得的成果:(1)基本查明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及加工技术

16、性能;(2)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在变更后的矿区范围内,提交石灰岩矿 333 型保有资源量万m3(折合万 t) ,矿山消耗资源量3(折合 50.68 万 t),本次核实查明资源储量万 m3(折合万 t) 。同时对矿床开发经济技术条件进行概略评价。3、本次核实情况与 2007 年核实情况对比本次核实范围只是 2007 年核实范围的一部分(详见图 1:开采现状图) ,但本次核实的标高范围为 285m160m,2007 年核实的标高范围为250m160m,标高范围有所扩大,经对 2007 年原矿区范围所估算的资源量按本次核实的平面范围进行分割(即 2007 年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中的块段、

17、块段与块段的一部分) ,在本次核实的矿区范围内 2007 年估算的矿山保有资源量(标高范围 250m160m)万 t。第二章第二章 矿床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特征一、地一、地 层层矿区出露的地层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和第四系(Q),由新至老简述如下:第四系(Q):由深灰色的腐植土,褐黄、灰黄及棕黄色的粘土与灰岩、硅质岩碎屑构成。主要分布矿区外西面的坡脚处及沟谷地段,厚度 05m 左右。大部分已开垦为当地群众的耕地。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矿区内节理裂隙中。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为浅灰灰色灰岩,单层厚度2m 不等,一般以 1m 左右的厚层状居多。该层为矿区的主要赋矿层位,分布于整个矿区并向区外延伸

18、。厚度 250790m。在矿区范围外西面坡脚及沟谷地段为第四系土层所覆盖。二、构二、构 造造矿区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内侧,大瑶山复式背斜西翼,区内无区域性大断裂破碎带通过,岩层呈单斜产出,倾向 335,倾角较平缓,一般为 23左右。小褶皱不发育。本区发育的节理裂隙主要有两组,产状分别为 27065和 17075,其中前者为主裂隙,节理间距 68m,部分裂隙延深可达 10m 以上,节理裂隙因风化溶蚀的原因,上部多具张性,并有黄土泥质物质充填,下部具闭合性,局部有少量方解石细脉充填。三、矿体特征三、矿体特征1、矿体形态、规模及产状本次核实工作,在变更后矿区范围内圈定矿体 1 个,矿体为石

19、炭系中统黄龙组灰岩,其位于原矿区开采范围的北部,波勒山顶+337.5m 高地及+279.8m 高地的西侧。矿体大部分裸露地表,呈层状产出,产状 33523。局部地段为少量表土覆盖,矿体内无夹石或软弱夹层,产状稳定。矿体形态大小受矿区平面范围、采矿标高等因素控制,在平面上矿体形态呈南北向长条状展布,矿体长约 499m,宽 55 m123 m,面积 78700m2,平均厚 m。矿体出露最高标高+285m,最低标高+132m;矿体最小埋深为 0m,最大埋深为 153m。石灰岩矿体内见有数组节理裂隙,大部裂隙面平直,沿走向延伸不足 10米,仅以走向南北、倾向西的此组裂隙稍大,沿走向延伸 10 余米,宽

20、45cm,沿裂隙有时见有 3040cm 的小溶洞,溶洞及裂隙中有黄泥充填。另外,矿体表面由于风化节理而形成较多的溶沟溶槽,溶蚀深度 15m 左右。据目估观测,裂隙溶洞率在 2左右。2、矿石质量(1)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呈浅灰灰色,细粒隐晶质结构,厚层状快状构造,矿体中偶见有白色方解石细脉,为后期方解石沿细小节理充填形成,多呈平行状排列,局部呈网格状团包,脉幅一般 0.52cm,胶结紧密。(2)矿石 质量矿石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含量约为 96左右,其余为少量的白云质及硅质。矿石质量好,适合用作普通建筑石料。3、围岩及夹石矿体裸露地表,矿体底板与矿体为相同的地层。据采场揭露观察,矿体中未发现其它软弱

21、岩性和其它岩性的夹层。4、矿床成因及类型矿区石灰岩矿体为浅海沉积型碳酸盐相石灰岩矿床。第三章第三章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该采石场为普通建筑用石料矿山,矿石质纯性脆,硬度中等,无夹石或软弱夹层分布,易于开采加工。根据广西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多年的生产经验,该矿山生产加工的片石、石碴、石粉符合建筑用石料要求,可进行开采加工利用。第四章第四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一、水文地质条件一、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及周边属岩溶峰丛地貌,山体较陡,低洼平地处终年无积水,矿区附近无地表水分布。当地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为+ 100m 标高左右,本次核实工作所圈定的资源储量标高在+160m 以上

22、,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矿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碳酸岩岩裂隙溶洞水,其补给方式主要是大气降水,其向深部地下河汇集,据旧采场揭露及周边观察,矿区内未见有地下水渗出,因此矿床开采不受地下水的影响。矿体虽有溶洞特性,但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部分均不易形成富水条件,峰丛山地的集雨面积小,大气降水及层间裂隙水极易排向山脚低洼处,自然疏干条件极好,无形成洪水的条件,矿山为一个山坡型露天矿,地表坡度 2050,雨季地表径流可自行排泄。矿体中节理、裂隙较发育,充填物为少量泥质和方解石细脉,节理、裂隙充水条件差,矿层顶、底板无隔水层。矿山经过多年的开采,未发现涌水,透水等水文地质灾害现象。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二

23、、工程地质条件二、工程地质条件矿山已开采多年,采石场内未发现断裂、褶皱构造分布,矿体内无软弱夹层,矿体及围岩均为灰岩,矿体表面风化土层薄,矿体大部分裸露于地表。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石灰岩的物理性质可知,其工程力学特性属普氏岩石分类的第a 类,普氏硬度系数 f=810,抗压强度 Rc=8595MPa,抗拉强度 Rt=5.5MPa,软化系数 K=0.8,松散系数 K=1.6。矿石结构致密,岩石稳固性好。矿山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根据矿山采矿工作面布置情况,采矿工作面与岩层倾向斜交,且矿层倾角小于开台阶开采边坡角及最终边坡角,且矿体节理裂隙有一定程度的发育,为防止开采爆破震动或其他自然原因引发的坍塌、掉块事

24、故,生产前应加强检查边坡隐患,出现险情,及时处理。开采必须严格按照开采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采场应预留一定的边坡角,以确保安全生产。三、环境地质条件三、环境地质条件采石场为小规模的露天矿,矿区范围内土地类别为裸地,矿山开采不占用耕地,不毁坏森林。虽然矿区外西面坡脚及沟谷地段有耕地(由当地居民开荒形成不属于基本农田)分布,但矿山目前已形成了采空区平台,开采出来的矿石大部分抛落至的平台,只偶尔有少数飞石可能会抛落至耕地内。矿山开采只要控制好装药量并做好爆破警戒工作对其影响不大。矿区周边300m 范围内无重要文物、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干线公路、村庄及国防通讯电缆。也无其它矿权设置,采石场矿界清楚,不

25、存在矿权重叠纠纷现象。矿山开采产生的废方可装带堆放在采空区内,待矿山闭坑后进行复垦或恢复植被,以保护矿山周边自然环境。矿山开采只有产生少量粉尘和噪音,开采过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其污染程度,其对周边居民人畜饮水水源没有造成污染。矿区属灰岩区,地层稳定,矿山历年开采过程中未发生泥石流、滑坡、崩塌、地裂等地质灾害。矿山为露天开采,采矿过程不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山体开裂、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但矿区地形相对高差较大,地形坡度较陡,采矿工作面与岩层倾向斜交,且采空区面积较大,因此矿山环境地质条件属于中等类型。第五章第五章 核实地质工作质量评述核实地质工作质量评述一、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一、勘查方

26、法及工程布置在变更后的矿区范围内矿体大部分裸露地表,出露连续,地质条件简单,本次野外工作以地表勘查为主,通过地质填图及剖面测量、采空区测量等工作方法圈定矿体,不施布探矿工程。填图地层单元划分参照 1/20 万区调图。地质剖面在野外用 GPS 定点、罗盘测方位,室内整理成图。二、地形草测及其质量评述二、地形草测及其质量评述采石场地形草测是以 2007 年度矿山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图件为底图,微地形以野外实地勾画相结合成图,并通过软件计算把北京 1954 坐标转化为西 1980 坐标后以 1/2000 比例尺成图,其图形精度低,允许误差小于 5m。由于本区石灰岩矿体的成矿地质条件简单,形态较为完整

27、,草测工作成果基本满足石灰岩矿资源量估算要求。三、取样、化验三、取样、化验采石场产品为普通建筑用片石、石碴、石粉,建筑市场上对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没有严格的具体要求,根据采石场多年开采情况,该采石场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普通建筑用石料要求。因此本次核实工作没有取样化验。为了便于前后资源量对比,矿石体重延用 2007 年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的取值,其值为 2.3t/m。四、采空区测量及其质量评述四、采空区测量及其质量评述矿山主要开采原矿区范围北西部波勒山一带的矿体(位于本次变更后矿区范围内) ,目前采空区已连成片,该采空区为本次工作调查测量重点。采空区边界测量是采用 GPS 定点落图,及结合实地勾

28、绘其边界,并通过室内整理成图,图件所反映地质情况与实际相符合。 (测量结果见附表一)五、五、探采对比探采对比1、地质构造特征对比本次核实地质工作与 2007 年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对比,矿区内地质构造特征一致。2、矿体特征对比本次核实地质工作所圈定的矿体与 2007 年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对比,矿体产状特征、赋存条件基本一致,但规模比原来的变小,原因是变更后的矿区范围比 2007 年采矿区范围变小所致。3、资源储量对比由于矿区范围的变更,本次核实工作所针对的是变更后的矿区范围,其只为原矿区范围的一部分,且 2007 年报告核实的标高范围为:+250 m 至+160m,矿区范围变更后本次报告核实

29、的标高范围为:+285 m 至+160m,核实标高范围亦有所变化,把原矿区范围与变更后的矿区范围的资源储量进行对比的意义不大。因此本次资源储量对比将 2007 年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中原矿区范围与现在变更后矿区范围重合部分的资源量分离出(即 2007 年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中的块段、块段与块段的一部分)与本次核实的变更后矿区范围内的资源储量进行对比。资源/储量探采对比结果如下表:本次核实估算(285m160m 标高)保有资源量+2007 年 10 月至 2010年 10 月开采消耗量=本次核实查明资源量。本次核实查明资源量万 t=本次核实新增资源量。从资源量对比结果看,本次核实地质工作所估算的

30、矿山保有资源量万t,2007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0 月矿山消耗量万 t,本次核实探明的资源储量万 t。与 2007 年相比探明的资源量增加了万 t。其变化原因为:2007 年核实的标高范围为+250 m 至+160m 标高,本次核实的标高范围为+285 m 至年份储量范围储量类别矿石量(万 t)备注3332007 年保有资源量采空区2007 年矿山消耗量2007 年矿山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原矿区范围与变更后矿区范围重合部分(标高 250 m160m)合计2007 年探明资源量333本次核实保有资源量采空区2007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0月矿山消耗量合计本次核实探明资源

31、量本次(2010年)核实地质报告变更后矿区范围(标高 285 m160m)本次新增资源量+160m 标高。所以资源量比 2007 年有所增加,矿山消耗量万 t,为 2007 年10 月至 2010 年 10 月新增采空区所消耗的资源量。4、开采技术条件对比本次核实地质工作与与 2007 年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对比,开采技术条件一致,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环境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5、生产技术指标对比根据本次核实工作统计,矿山回采率取 90%,损失率为取 10%,贫化率取 0。与 2007 年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对比各项指标一致。第六章第六章 资源资源/ /储量估算储量估算一、

32、资源一、资源/ /储量估算工业指标储量估算工业指标该采石场为生产加工普通建筑用料片石、石碴、石粉,由于没有有关部门下达的工业指标,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参照 DZ/T0213-2002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及当地石灰岩矿山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因普通建筑石料对矿石质量无特别要求,工业指标按开采技术条件确定:可采厚度 4m;夹石剔除厚度 2m;剥采比:1;采场最终边坡角:60。最低开采标高:+160m。二、资源二、资源/ /储量估算方法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选择依据1、矿体资源/储量矿区石灰岩矿出露地表,其层位、产状稳定,矿体形态和赋存条件简单;区内地质构造条件简单,矿

33、床开采技术条件简单,因此,确定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采用平行断面法。其体积计算公式如下:(1)当相邻断面面积差小于 40%时,用梯形体公式 V=(S1 +S2)L/2计算该块段体积;(2)当相邻断面面积差大于 40%时,用截锥体公式 V= (S1+S2 +)L/3 计算该块段体积;21SS (3)当有一断面尖灭时,用公式 V= SL/3 计算该块段体积;(4)矿石量为;Q= VD 式中:V 为矿体体积,D 为矿石体重。(5)各块段资源储量之和,即为本次核实矿山保有的资源量。各采空区资源储量之和,即为本次核实矿山消耗的资源量。矿山保有的资源量与矿体消耗的资源量之和即为本次查明资源量。三、三、 资源资

34、源/ /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其主要参数确定如下:1、矿体(采空区)断面面积 S:利用 AutoCAD 2004 软件的 area 命令直接在地质剖面图上,对各剖面所圈定的矿体断面和采空区的断面,分别进行面积测算,测算 3 次,分别取平均值结果作为矿体断面面积和采空区断面面积。2、断面间距 L:为相邻两断面(剖面)的实际垂直距离。3、矿石体重 D:根据2007年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取值, 其值为2.3t/m。四、资源四、资源/ /储量估算边界圈定原则储量估算边界圈定原则该采石场开采矿体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灰岩,整套地层均属矿体,本采石场资源量估算边界圈定如下:(

35、1)地表边界:以变更后重新划定矿区范围和采空区范围进行圈定矿体边界。(2)深部边界:按开采最底标高 160m 和工业指标确定的开采最终边坡角(60)进行圈定。五、块段划分五、块段划分本矿区石灰岩矿床层位及产状稳定,开采技术条件和地质构造条件简单,矿层连续性好,矿石质量好,本次核实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采用平行断面法,因此,以两条相邻的剖面为界,将整个矿体划分为三个保有资源储量块段(块段、块段、块段)和两个采空区块段(块段、块段)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六、资源六、资源/ /储量类型储量类型矿体为裸露地表的石灰岩矿,矿石质量好,矿体不含其它夹层,地质构造简单,虽然没有系统工程控制,但通过采空区边坡揭露情况,

36、基本上了解了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质量变化情况。矿山经过多年的开采利用,已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且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本次核实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其开发经济意义仅作概略评价,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内蕴经济意义,故资源/储量类型划分为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资源/储量编码为 333。七、资源七、资源/ /储量估算范围储量估算范围根据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矿体圈定原则,本次资源量估算范围为变更后重新划定的矿区范围内标高+160m+285m 之间的的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如下:(1980 西安坐标系) 72km2,资源储量估算标高+160 m +285m。八、资源八、资源/ /储量估算结果储量估算

37、结果1、矿体资源/储量坐 标拐点编号X 坐标Y 坐标abcdef23(1)块段资源量 SI-I=3791m2、S -=5118m2、L1=201.2m,矿石体重 D=2.30t/m3,因 S I-I、S -两断面面积差小于 40%,所以利用公式:V= (S1+S2)L/2V=(3791+5118)2=896245(m3)Q= VD =896245m32.30t/ m3 =万t(2)块段资源量S -=5118m2、S -=1989m2(为保有矿体的断面面积)、L2=m,矿石体重 D=2.30t/ m3,因 S-、S-两断面面积差大于 40%,所以利用公式:V= (S1+S2 +)L/321SSV

38、=(5118+1989+)m3=639824(m3)19895118Q= VD =639824m32.30t/ m3 =万t(3)块段资源量S -=3330m2(为保有矿体的断面面积与采空区断面面积之和)、S-=3969m2、L3=m,矿石体重 D=2.30t/ m3,因 S -、S-两断面面积差小于 40%,所以利用公式:V= (S1+S2)L/2V=(3330+3969)m2=362760(m3)Q= VD =362760m32.30t/ m3 =万t本次核实矿山保有资源量为:V总VVV896245 m3639824 m3 362760 m3万 m3 Q总QQQ万t万t 万t万 t2、采空

39、区资源储量(1)采空区资源量 S空 I-I =452m2、S空-=622m2、L4=m,矿石体重 D=2.30t/m3,因有一断面尖灭,所以利用公式:V= SL/3V=622m3=17250(m3)Q= VD =17250 万 m32.30t/ m3 =万t(2)采空区资源量为-与-剖面间采空区消耗量 V-减去 2007 年 10 月以前采空区 CK1 及 CK2 重叠部分消耗量。-与-剖面间采空区消耗量:S空-+S空-=914m2、 S空-+S空-=1341 m2、L2=m,矿石体重D=2.30t/ m3,因两断面面积差小于 40%,所以利用公式:V= (S1+S2)L/2V-=(914+1

40、341)m2=210166(m3)Q = VD =210166 万 m32.30t/ m3 =4 万t与 2007 年 10 月以前采空区 CK1 重叠部分消耗量: S空-=292m2,S端点=0,L5=m,矿石体重 D=2.30t/ m3,因有一端尖灭,所以利用公式:V= S1L/3 VCK1 重合=2923=1129(m3) QCK1 重合=1129 万 m32.30t/ m3 =万t与 2007 年 10 月以前采空区 CK2 重叠部分消耗量: S空-=498m2,S端点=0,L6=m,矿石体重 D=2.30t/ m3,因有一端尖灭,所以利用公式:V= S1L/3 VCK1 重合=498

41、3=5943(m3) QCK1 重合=5943 万 m32.30t/ m3 =万t采空区资源量:V= V-VCK1 重合VCK2 重合=210166m31129m35943 m3=203094 m3Q= Q-QCK1 重合QCK2 重合=万t万t万t =万t2007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0 月矿山消耗资源量为:V消耗VV17250 m3203094 m3万 m3 Q消耗QQ万t万t 万 t本次核实查明资源量为:V查明V保有V消耗万 m3万 m3万 m3Q查明Q保有Q消耗万 t万 t万 t矿体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资源/储量类别块段编号相邻断面面积S(m2)相邻断面间距L(m)块段体

42、积V(m3)矿石体重 D(t/m3)块段资源/储量Q(万 t)备 注SI-I=3791S-=5118896245S-=5118S-=1989639824S-=3330S-=39693627602010年矿山保有资源量合 计1898829S端点=0S空-=62217250-与 -剖面间采空区S空-=914S空-=1341203094减去与2007年10月以前采空区CK1重叠部分S端点=0S空-=2921129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矿山消耗资源量减去与2007年10月以前采空区CK2重叠部分S端点=0S空-=49820309459431当相邻断面面积差小于40%时,用梯形体公式V=(S

43、1 +S2)L/2计算该块段体积;2当相邻断面面积差大于40%时,用截锥体公式V= (S1+S2 +)L/3计21SS算该块段体积;3当有一断面尖灭时,用公式V= SL/3计算该块段体积;4 -剖面参与 块段计算时,采用保有矿体的断面面积,其面积为1989 m 2 ;参与块段计算时,因为块段基本没有开采,因此用 -剖面保有矿体的段面面积与采空区断面面积之和(3330 m2 )5 块段消耗量为 -与-剖面间采空区消耗量 减去 与2007年10月以前采空区CK1及CK2重叠部分消耗量6 2007年10 月至2010年10月矿山开采消耗资源量为 块段消耗量与块段消耗量之和合 计332401本次核实保

44、有资源量2007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0 月矿山消耗资源量本次核实查明资源量在本次核实的矿区范围内2007年10月保有资源量(标高范围 250m 160m)矿区资源量汇总本次核实新增资源量经本次 核实 工作 估算, 截止 2010 年 10 月在变更 后的矿区范围内 ,矿山保有 333 型资源量为万 m3(折合万 t) ,2007 年 10 月至2010 年 10 月间,矿山消耗资源量为万 m3(折合万 t) ,本次核实查明资源量=本次核实矿山保有资源量2007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0 月间矿山消耗资源量=万 m3(折合万 t) 。本次核实新增资源量=本次核实查明资源量

45、在本次核实的矿区范围内 2007 年保有资源量(标高范围 250m160m)=万m3(折合万 t)九、九、 资源储量估算需说明的问题资源储量估算需说明的问题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为变更后的矿区范围;2、采空区断面面积是在剖面图上,按原地形线起伏情况和本次实测采空区边界现状进行测算采空区断面面积;3、矿山保有资源量和采空区消耗资源量的估算只针对变更后的矿区范围进行统计。4、本次核实地质工作没有进行体重测试,为了便于前后资源量对比,矿石体重延用 2007 年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的取值,取值为 2.30t/ m。5、2007 年 10 月以前采空区范围根据 2007 年矿山地质测量报告所圈定的范围确定

46、。6、-剖面参与块段计算时,采用保有矿体的断面面积,其面积为 1989 m2;参与块段计算时,因为块段基本没有开采,因此用-剖面保有矿体的断面面积与采空区断面面积之和(3330 m2)代表此剖面在块段的一个断面面积更接近现实。7、-剖面距离矿区被部边界约 8 m,这部分矿体的资源量不另作一个块段计算资源量,主要是因为此剖面上刚好经过北部分界的边坡的中间,上部分虽然可以采,但下部为边坡。十、资源十、资源/ /储量储量估算结果的可靠性评价估算结果的可靠性评价矿体为裸露地表的石灰岩矿,在变更后划定的矿区范围内地形起伏不大,矿体规模中等,呈层状产出,产状较稳定,无夹石分布,矿体赋存条件及形态简单。本次

47、资源/储量估算采用平行断面法,估算方法选择得当,参与资源量估算的参数取值合理,估算结果可靠,可作为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设计依据。第七章第七章 矿山开发经济矿山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意义概略研究一、矿产品需求现状及预测一、矿产品需求现状及预测矿山最终产品为建筑用片石、石碴、石粉,根据初步调查了解,目前建筑市场产品供需关系良好,价格稳定,片石:28 元/ m(折合 12 元/t) ,石碴:32 元/ m(折合 14 元/t) ,石粉:37 元/ m(折合 16 元/t) ,产品平均价格为 14 元/t。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民用建筑市场有很大的发展,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乡镇基

48、础设施建设等,都将需要大量的石灰岩矿产品,建筑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矿山开发利用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二、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开采技术条件评价二、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开采技术条件评价该采石场为普通建筑用石料矿山,矿石质纯性脆,硬度中等,无夹石或软弱夹层分布,易于开采加工。根据广西武宣县黄茆镇波勒山顺利采石场多年的生产经验,该矿山生产加工的片石、石碴、石粉符合建筑用石料要求,矿石加工技术简单。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环境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矿山开采最低标高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且高于采场出口附近地平面标高,采场积水可自行排泄;矿区地层稳定,岩层坚固,矿山开采不会引起山体滑坡

49、、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矿山开采技术条件较好。三、矿山开采外部条件状况三、矿山开采外部条件状况矿山为老矿山,已有约 3km 的矿山公路连通 209 国道,矿山交通运输较方便;矿山水电及基建设施完善。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充足。采石场为小规模的露天矿,矿区范围内土地类别为裸地,矿山开采不占用耕地,不毁坏森林。虽然矿区西面坡脚及矿区外沟谷地段有耕地分布,但矿山目前已形成了采空区平台,开采出来的矿石大部分抛落至的平台,只偶尔有少数飞石可能会抛落至耕地内。矿山开采只要控制好装药量及做好爆破警戒工作对耕地的影响不大。矿区周边 300m 范围内无重要文物、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干线公路、村庄及国

50、防通讯电缆经过。也无其它矿权设置,采石场矿界清楚,不存在矿权重叠纠纷现象,矿山开采外部条件较好。四、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四、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1、生产规模:矿山设计生产规模为万 m/年(折合 10 万 t/年) 。2、服务年限矿山保有地质储量为万 t,根据矿体地质特征及地质工作程度及岩溶发育程度等因素 5,则矿山设计可利用储量为万 t5=万 t,按矿山采矿回采率90%计算,矿山服务年限约年,取 26 年,其计算公式为:T=QK /A(1-r) 式中, T 服务年限; Q 设计可利用储量,万 t; K 采矿回收率,90%;A 生产规模,10 万 t/年; r 贫化率,r

51、 取值 0。 3、产品方案矿山最终产品为建筑用片石、石碴、石粉。五、矿山的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五、矿山的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1、开采方式:根据实地调查,矿山的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2、开拓方式矿山开拓方式采用台阶式倾斜中深孔爆破公路运输开拓方式。3、采矿方法采用分阶段台阶式自上而下分层开采,用倾斜中深孔爆破崩矿的采矿方法。4、生产技术指标根据本次核实工作生产资料统计,矿山回采率 90%,损失率为 10%,贫化率为 0。六、经济效益计算六、经济效益计算1、矿山投资矿山已开采多年,各种采矿设备齐全,配套设施完善,只需投入约 10万元作为起动资金,重新办理好采矿许可证,即可恢复生产。2

52、、矿山生产产值 矿山设计生产规模 10 万 t/年,矿山产品平均价格为 14 元/t,矿山年产值为 10 万 t14 元/ t=140 万元。矿山平均单位生产成本=23 元/ m(折合 10 元/ t) ,矿山年生产总成本=10 万 t10 元/ t=100 万元。3、矿山盈亏情况矿山年税利=矿山年产值年生产总成本年支付投资利息(年利息按 6%计算) 矿山年税利=140 万元100 万元 10 万元6%=万元。机械维修费按年产值的 2%提取万元。不可预见费按年产值的 3%提取万元,矿山净利润=矿山年税利机械维修费不可预见费产品年产值综合税费率(综合税费率按产值 13%计算)矿山净利润=万元万元

53、万元140 万元13%=万元。投资收益率(按本次投入计算)年净利润/备投资万元/10 万元100% 142%;投资回收期1/投资收益率=1/142%=年。经济效益计算见下表:(注:以上价格、成本、税率、利息、均为目前市场参考值,其计算所得值为参考值)七、七、矿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矿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经济效益计算结果,矿山开发利用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年净利润达万元,同时,矿山的开发将安排附近农民部分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矿山开采对周边人畜引水资源没有造成污染,不占用农田,不毁坏森林,虽然矿区西面坡脚及矿区外沟谷地段有耕地分布,但矿山目前已形成了采空区平

54、台,开采出来的矿石大部分抛落至的平台,只偶尔有少数飞石可能会抛落至耕地内。矿山开采只要控制好装药量对耕地的影响不大。矿区周边 300m 范围内无重要文物、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干线公路、村庄及国防通讯电缆。也无其它矿权设置,采石场矿界清楚,不存在矿权重叠纠纷现象。矿山开采只产生少量粉尘和噪音,开采过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其污染程度,其对周边居民人畜饮水水源没有造成污染。矿山开采仅占用少量裸地,破坏少量植被,矿山闭坑后,通过环境治理可恢复部分植被,矿山开采对环境水土保持影响小,矿山的开发利用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八、对矿山保有资源八、对矿山保有资源/ /储量继续开采的可行性研究储量继续开采

55、的可行性研究本次工作圈定了采空区,反映了矿山开采现状,摸清了矿山矿产保有资项目生产规模(万 t/年)产品平均价格(元/t)矿山年产值(万元)单位生产成本(元/t)年生产成本(万元)矿山总投资(万元)银行利息 (%)矿山年税利(万元)综合税费率(%)机械维修费不可预见费矿山年净利润(万元)指标10141401010010613源储量,为矿山有序、合理、科学开发利用本区石灰岩矿产资源提供了可靠地质依据。经核实,矿山保有资源储量为万 m3(折合万 t) ,资源储量类型为 333。2007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0 月间,矿山消耗资源量为万 m3(折合万 t) ,本次核实查明资源量万 m3(

56、折合万 t) 。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环境地质条件中等,开采外部条件较好,自然环境好。该矿山终产品为建筑用片石、石碴、石粉,根据初步调查了解,目前建筑市场产品供需关系良好,价格稳定,市场需求量大,因此,继续开发该矿山石灰岩矿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八章第八章 结结 语语一、一、勘查工作总述勘查工作总述 矿体为裸露地表的石灰岩矿,矿山在变更后划定的矿区范围内矿体呈层状产出,产状稳定,无其它夹石或软弱夹层分布,矿体赋存条件及形态简单,经地表勘查及采空区测量,估算矿山保有资源储量为万 m3(折合万 t) ,资源储量类型为 333。2007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0 月间,矿山消耗资源量为万 m3(折合万 t) ,本次核实查明资源量万 m3(折合万 t)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简单,开采外部条件较好,矿山开发经济效益好,矿山年产值 140 万元,年生产成本 100 万元,年净利润万元。二、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