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_第1页
(通用)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_第2页
(通用)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_第3页
(通用)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_第4页
(通用)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课本文言知识大盘点】一、易误读的字我们在学习文言诗文时,应特别注意三种“异读”(指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 1,通假异读。文字通假,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通假字根本字的读音大多不同,我们在遇 到这种情况是应读本字的音。2、古音异读。古代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凡是普通话异读词审 音表未做出规定的,我们仍应按传统的音去读。3、破音异读。这是指通过改变字音的办法来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一种异读。 下面列出课本上文言文中易误读的字,括号里是正确读音。1>七年级七上:鹤摩) 怡然(yD思而不学则迫(dai)高垣(yudn)睥睨(pini)士娜(11)论语

2、(Liin)连亘(gdn)人不知而不愠(ytin) 碧瓦飞薨(meng) 黯(an)然缥缈三省吾身(xlng)倏忽(shu)七下:可什(kehdn)大点兵(yan)山胡骑(jl )环谒(ye)称前时之闻(chen) 机杼(zhii)赴戎(r6ng)机辔头(p6i)黄河流水鸣溅溅(jian)朔气传金柝(tub) 燕中回力拉崩倒之声(jian)里(ye)屋许许声(hO)缀(zhui )行甚远 狼亦琴矣(xid)意将逐(sui)入以攻其后也假* (m")2、八年级 八上: 芳草鲜(xidn)美 黄发垂驾(tido) 阡的(m6) 后逐(sui)无问津者 唯吾德警(xin)出淤(yu)泥而不

3、染 漫(zhu6)清涟而不妖亵(x论)玩 陶后鲜(xidn)有闻 尝贻(yi )余核舟一 八分有奇(y6ujl) 如闻泣幽吧(yd) 蓼(cheng)奔御风 素清(tuan)绿潭£漱(shu)其间B (zhfl)引凄异猿鸣三声泪沾寒(chdng) 夕日欲粼(tui )未复有能与(yil)其奇者 京尹(yin) 艘震(mengchong) 一蚓(ge)无迹 俄军(jiWn)看幕 晨兴(xing)理荒修(hui) 带月通(依)锄归 八下:缘碧(pido) 季飞戾天(yuan) 环带萧然(du) 短幅穿结(hd) 箪瓢屋空(10) 晕如(yitn)其言兹若人之停乎(ch6u)衔随赋诗(sh

4、ang)防死于槽杨之间(pidn)像其欣悦(si) 负修(q论)曳屣(xi) 膜人(ying)以或拥覆(qin)右备容区(xiii)铮然若神人(ye)细袍敝衣(yiin)低细户(qi) 明然不动(yi)做然不动(chi!) 往来尊忽(xi)悄怆幽邃(qidochudng) 浩浩汤汤(shdng) 谪守巴陵郡(zh6) 阴风怒号(hdo) 岸芷盯兰(ting) 宠辱,忘(燎)林擎尤美(he)但偻提携(yulfl)解筹交错(gong) 廿二日(nidm) 鲜娜明媚(ydn)汗出法背(jia)晋能无纪(wil)粤沙之鸟(pu) 呼浪之鳞(xid)停杯投等(zhii)大侬天下寒土俱欢颜(bi) 3、九

5、年级 九上:霍耕之垄上(chud)皆次当彳丁 (hang) 廖已失期(du6) 扶苏以数谏故(shud)乃丹书帛日“陈胜丰”(wdng)忿率(hui) 慰尉果等广(chi)为坛而盟(wdi)免成徒跣(guan)以头检地耳(qidng)休衩降于天(jin) 秦王色塔(ndo)寡人额亦(yu)因年人日(bing) 铁天子以令诸侯(xi6)此步天所以资将军(ddi)则命一上将(jiang)将荆州之军(jiang) 中道崩殂(cU)以遗陛下(w&i)替补缺漏(bi)馋史(zhfing) 咨嘤善道(z6u) 年夜忧叹(sii) 举自枉屈(w所) 陟(zhi)罚臧号(pi) 以彰其曾(涧)千强卷平

6、冈(ji)五十罩翻塞外声(xidn)八百里分麾(hul )下炙(zhl ) 九下: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Ying)胡不如我于王(xidn) 磔而而与之(cu)乞人不屈(x论) 非黑泉不饮(H)又何回焉(jidn) 本战,勇气也(琏)望其旗摩(mi)期年之后(ji) 遂率子孙的担者三夫(h。) 始簿(ch©n) 子子孙孙无穷典也(kui) 亡以应(wU)窈窕淑女(yaotiao )二、通假字下面是我们所学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1、七年级 七上: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童趣)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通“

7、智”,聪明。(<论语十则) 裁如星点 “裁”通“才”,仅仅。(山市) 尊君在不 “不"通"否”。(与陈太丘友期) 七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伤仲永)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木兰诗)满坐寂然 “坐"通“座"(口技) 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两小儿辩日) 止有剩骨 “止”通“只"(狼) 2、八年级 八上: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左手倚-衡木“衡”通“横” 右手攀右趾“攀”通"扳”,往里拉。油右臂支船“讪”通“屈”,弯曲。(核舟记)选贤与能“与(ju)”通“举”,推举。矜、

8、寡、孤、独、废疾者"矜(gua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略无阙处 “阙”通“缺”(三峡)八下:蝉则干转不穷 “转”通“唯”,鸟叫声。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与朱元思书)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语气词,表疑问。(马说)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俱”,全。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岳阳楼记)三、九年级九上:发闾左遹戍渔阳“遹”通“谪

9、”,强迫去守边。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将军身被肩执锐“被”通“披”,穿着。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图。(陈涉世家)故不错意也“错”通“措”,筹划。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二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唐雎不辱使命)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自董卓已来“已"通'以"(隆中对)九下: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抗。子墨子守圉有余“圉”通“御”,防守,抵挡。公输盘讪“讪”通“屈”,理屈。(公输盘)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10、背叛。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孟子两章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小惠未褊“僦'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还,返回。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厝朔东,厝雍南“厝”通“措”,放置。(愚公移山)一词多义安卑备被: 鄙毕: 薄:策:长:称: 诚:惩: 驰:

11、 出:辞: 次:箪: 当:道:得:等: 敌: 吊: 度: 端: 恶: 发: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 的意义。现将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词整理如下。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1、

12、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chd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fi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d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日能)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3、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乂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

14、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1、du6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1、怎么(恶能无

15、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吠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遹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a,头发(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方:1、见方(方七百里) 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分:fen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e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

16、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戚否)夫:1、那(手观夫巴陵胜状)2、fU,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3、丈夫(夫驹声起/罗敷自有夫)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上)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富:1、富丽(与仓縻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更:1、币: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

17、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成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顾:观: 冠:好:1,2、1,I、3、1,1、1、3、1、3、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看(

18、予观夫巴陵胜状)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位) 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2、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光线(仿佛若有光)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犯过失(人恒过)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号:ha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2、ha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3、hd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19、4、hao,号召。(号令召三老)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2、xud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2、忧患(无冻馁之患)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惠:1、恩惠(大王加惠)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 4、非常、最(初极狭)寂:1、平静(视端容寂)2、寂静(寂寥无人)加:间:见:话胡W.W.昧瓦m:tw:1、更加(而山不加

20、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 一会儿(立有间)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1、将领,名词(则命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3、将要(公将战)4、搀扶(出郭相扶将)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

21、吹号角(且角且走)1、借(每假借于人)2、依靠(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1,过了(居十日)2,停留(不可久居)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土)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1、

22、散开(日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1、大约(高可二泰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1、苦于(苦秦久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苦而不平)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快乐(钟鼓乐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填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1、属于(世隶耕)2、跟着(隶而从者)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

23、,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3、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 2、鱼(呷浪之鳞)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2、说出(不能名其处口技)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日/聚室而谋)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qi 1、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2、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3, jlo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1、ji,骑兵(骑千余)2、马(并有

24、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2,上前(狼不敢前狼)1,强悍(凶强侠气) 2、有余(赏赐百千强)3、勉强(不可强以仕)4、力行(慕义强仁)5、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6、通“僵”,僵硬(项为之强)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1、实情(必以情)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II密)府: 少:舍:射: 甚: 胜:施:食:使: 始: 市: 恃: 是: 适: 书: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2、请求(曹刿请见)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2、尽

25、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4、深(穷冬烈风) 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委屈(猥自枉屈)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1、走开,离去(狼径去)2、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1、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2、同“缺”,中断(略无阙处)1、许、让(虽席地不容闲)2、神色(视端容寂)3,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2、奶头(儿含乳啼口技)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2、好(善战,吾请无攻宋矣)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1、尊重、推崇(而使后人尚之如此)2、还(而君前途尚可)3、尚且sh6o 1、一会儿(少时)2,稍微(意少舒3、

26、不多(饮少辄醉)4、shoo,年轻(陈涉少时)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4、she,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1、射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2、射术(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1、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2、十分(流辈甚称其贤)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3、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1、shl,施实。(然后施行出师表)2、yi,(施施)慢步徐行的样子。(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1, shi,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27、)2、si,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1、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2、出使(使于秦)3、使者(使子为使)1、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2、才(始指异之)开始(游于是乎始)1、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词)2、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词)1、凭借、依仗(天下之所恃以无忧上枢密韩太尉书2、子何恃而往为学)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1、往(抱而适市)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3、舒适(其体不适)1、书写。(乃丹书帛日陈涉世家)2、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3、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4、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1、shu,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2、shti,计

28、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3、shud,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逐其师)3、因而(恐遂汩没)1、地方(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2、“所”与“何”组成偏正词组,“哪里”“什么”(不知有何所畏忌):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4、整个(通计一舟)5、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6、贯通(中通外直)1、想(不图观瀑一至于斯)2、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3、画(命工吏图而书之)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

29、也)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1、推究、考察(推王君之心)2、推广(其亦欲推其事)1、堆积(大雪屯门)2,停驻(屯大泽乡)1、声望(先达德隆望尊)2、看见(望桓侯而还走)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2,刻有(为人五)3、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5、是(此不为远者小)6、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8、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谓:文: 闻: 下: 鲜: 贤: 相: 效: 屑: 谢: 信:行:许:学寻焉海M.遗:己:义:异:易: 诣: 益:意:因:引:盈: 用: 友: 余: 与: 欲:援: 缘:1、说(谓为

30、信然)2、对(谓先主曰)3、是(太守谓谁)4、认为(予谓莲)5、商量(舍人相谓曰)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7、命名(太守自谓也)1、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2、文章(属于作文以记之)3、彩饰(舍其文轩)1、听说(余闻之也久)2、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1、攻下、攻克(薪下)2,向下(日光下澈)3、往下走(下见小潭)1、鲜艳(芳草鲜美)2、xian,少(陶后鲜有闻)1、胜过、超过(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2、有才能的(如此其贤伤仲永)1、一起、共同(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互相(舍人相谓日)1、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1、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31、乞人不屑也)2、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1、请问(使君谢罗敷)2、道歉(长跪而谢之)3、致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1、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2、信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确实(谓为信然/岂信然邪)4、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1、品德(性行淑均)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3、行列、队伍(皆次当行/行阵和陛)4、行走(行深山巨谷中)1、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2、答应,承认、同意(时人莫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3、大约的数量(高可二黍许)4, hti,拟声词(曳屋许许声)1、学问(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学)2,学习(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2、不

32、久(寻病终桃花源记)1、哪里(且焉置土石)2、句末语气词(始一反焉)1、妖艳、艳丽(艳装骑驴)2、欣羡(略无慕艳意)1、平(船背稍夷)2、平和、平易(言和而色夷)3、少数民族(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1、we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3,丢失的(得遗金一饼)1、停止(兼葭采采,白露未已)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4、已经(骨已尽矣)1、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1、奇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觉无异能者)2、认为奇怪(父异焉/渔人甚异之)3、

33、意外的事(久行怀思,无它异也)1、交换(寒署易节)2、容易(难者亦易矣)3、交易,买(易以百金)去、至IJ,去拜访(由是先主遂诣亮/及郡下,诣太守)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2、利益、好处(满招损,谦受益/有所广益)3、更加、进一步(将以益治其文)4、渐渐地(益习其声)1、心情(意少舒)2、神情、态度(意暇甚)3、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4、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1、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凭借、依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4、因此(因以为号焉/而因以及乎其迹)1、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2、拿起(引刀趋机/丁壮者引弦而战)3、称引(引喻失

34、义)1、满(曾不盈寸)2、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1、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因此(遂用猖獗)1、朋友(有朋自远方来)2、友爱、亲近(琴瑟友之)1、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2、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1、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给(蹴尔而与之)1、想(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2,将要(行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3,愿望(从民欲也)1、提出、引(援疑质理)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1、缘故 2、沿着(缘染溪/缘溪行)杂然:1、纷纷地(杂然相许愚公移山)2、交互错杂(杂然前陈醉翁亭记)再:1、第二次(再而衰)2,两次(日再食)曾:1、加强语气,

35、与“不”连用,连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2、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3、尚、还(曾不盈寸)争:1、争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2、据理力争(知而不争)指:1、手指(人有百指)2、指明(不能指其,端)3、指点(始指异之/皆指目陈胜)至:1、极点(寡助之至) 2、周到(礼愈至)3、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志:1、记(故为之文以志)2、标记(寻向所志)3、做标记(处处志之)4、志向(且人患志之不立)5、立志(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质:1、询问(援疑质理)2、资质(非天质之卑)致: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2、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3、取

36、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书以观)诸:1、“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2、那些(其西南诸峰)3、各位,众位(今诸生学于太学)主:1、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2、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属:shti 1、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2,侪、辈。(徒属皆日陈涉世家)著:缀: 资: 子: 自:足:卒:作: 坐:3、4、5、1、2,1、1,1,1、3、1、4、1、1、1、3、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相同,同类。(神情,,苏黄不属核舟记)zhti,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附着、加在(定伯便担鬼着肩上宋定伯捉鬼)接触(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宋定伯捉鬼)

37、3、同“着”穿(著我旧时裳)点缀(缀以珠玉) 2、连接,紧跟(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2、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夫子、先生、老师(子墨子闻之)2、您(愿借子杀之)3、儿子(子又生孙) 自己(并自为其名)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 脚(蛇固无足)2、画脚 足以(以中有足乐者) 士兵(卒买鱼烹食)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 因为、由于(但坐观罗敷)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子安能为之足)3、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5,2、2、通“座”,座位(满坐寂然)2、4、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最终(卒于鲁也传之) 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坐

38、在(口技人坐屏障中) 犯罪(何坐?坐盗)四、古今异义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词义转移,即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 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下面择要列出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古今异义词。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

39、父亲。今义:指"爷爷"。)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40、。)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1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1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1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1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义:更、更加。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1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邀、聘、求之意。)1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16、故使人问这(扁鹊

41、见蔡桓公)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1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1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1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2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21、芳草鲜美(桃花源记)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22、虽人有百手(口技)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23、两股战战(口技)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24

4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25、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26、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27、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28、谈笑有鸿儒(陋室铭)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29、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30、听妇前致词(石壕吏)致:(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

43、祝贺、悼蝠念等的话。)31、出入无完裙(石壕吏)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32、烈士暮年(龟虽寿)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33、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34、年已蹉跖(周处)蹉昵:(古义:过时。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35、令名不彰(周处)令:(古义:好的。今义:命令。)36、何坐(晏子故事两篇)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37、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今义:一个词,用来说 明某娱事实的连词。)38、隶而从者,崔氏

44、二小生(小石潭记)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种角色。)39、居数月(塞翁失马)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住。)40、死者十九(塞翁失马)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19)”。)41、请献十金(公输)金:(占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两为金。今义:金银的金。)42、高可二黍许(核舟记)可:(古义:大约。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4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44、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休:(古义:吉祥。今义:休息。)45、盖为不识者(荔枝图序)盖:(古义:句首发语词,表示推论

45、。今义:盖住、盖子。)46、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往往:(古义:到处、处处。今义:常常。)47、夜篝火(陈涉世家)篝火:(占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 火堆蝇。)48、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今义指暂时用别人或暂时给别人用的钱或物。第蝇:古义是仅、只。今义表示次序。)49、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 作的嵯人员。)50、郁郁适兹土(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适:(古义:往。今义:适合,适当。)51、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恶:(古义:怎么,表示

46、疑问。读"wu 一声"。今义:罪恶,厌恶。)52、为我谢日(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谢:(古义:致谢。今义:常作礼貌用语。)53、莺戾天者(与朱元思书)戾:(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54、经纶事务者(与朱无思书)经纶:(古义:治理,筹画。今义: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55、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漳关怀古)山河:(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 指一蝠切河流。)5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 亲戚蝙。)5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池:(古义:

47、护城河。今义:池水,池塘。)58、贫者语于富者日(为学)语:(古义:告诉;说。今义:话语;说话。)59、子何恃而往(为学)子:(古义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今义:儿子。)60、双兔傍地走(木兰诗)走:(古义:跑。今义:行走)61、将非鬼也(宋定伯促鬼)将:(古义:或许。今义:接近。)62、不习渡水故耳(宋定伯捉鬼)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63、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去:(古义:离去。今义:到哪;前往。)6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65、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6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是:(古义

48、:此。今义:判断词。)67、惟吾德馨(陋室铭)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68、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形:(古义:身。今义:样子。)69、方七百里(愚公移山)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 0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 形的蝇六面体。)70、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曾:(古义:并,尚且,连都今义:曾经。)7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72、征于色(孟子二章)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73、发于声(孟子二章)发:(占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74、而后喻(孟子二章)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75、入则无法家

49、拂(孟子二章)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76、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钟:(古义:一种容器。今:计时器具或中空的响器。)77、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开张:(古:扩大。今:(店铺)开始营业)78、引喻失义(出师表)义:(古:适宜,恰当。今:意义,含义。)79、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为仇恨。)80、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古:差异,偏义复词。今:不同与相同。)8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占: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82、由是感激(出师表)感激:(古:感动,激动。今:感谢。)83、当奖率三军(出师表)奖:(古:勉励,

50、鼓励。今:奖励,嘉奖。)84、此所以报先帝而思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所以:(古:用来的原因。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85、临表涕零(出师表)涕:(古:眼泪。今:鼻涕。)86、以精力自致者(墨池记)精力:(古:精神与毅力。今:精神和体力。)87、又何间焉(曹刿论战)间:(古:参与。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88、肉食者鄙(曹刿论战)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轻视,看不起。)89、牺牲玉帛(曹刿论战)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 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90、忠之属也(曹刿论战)忠:(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忠诚。

51、)91、小大之狱(曹刿论战)狱:(古:诉讼案件,罪案。今:监禁罪犯的地方。)92、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表示许可,可能。)93、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情:(古:实情。今:感情。)94、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95、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汤:(古:热水。今: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9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jid):(古:借。今:虚伪的,不真实的。)五、词类活用在古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 它的功能,即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常见的现象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 作状语

52、,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动 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等等。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作动词使用。例如(1) -狼洞其中(狼)中“洞”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打洞”。(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中“名”带宾语“其一处”,活用做动词“说出”。(3)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宾客”原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以 宾客之礼相待”,可以翻译为“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招待”。(意动用法)2、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形发生改变充当动词 使用。例如(1)香远益清(爱莲说)中“远”

53、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用作 动词,远播之意。(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 带宾语“贤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劳”、 “饿”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当作“使苦”,“使劳”、“使饿”讲,属于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例如(1)此皆良实(出师表)中“良实”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判断句主语“此” 的宾语,活用为名词,善良老实的人之意。(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中“诚”原为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感

54、”的宾语,活 用为名词,诚心之意。(3)政通人和,仃废具兴(岳阳楼记)中“废”原为形容词这里作“兴”的宾语, 活用为名词,这里作荒废的事情讲。4、动词活用为名词:原本为动词由于语言环境的改变,临时充当名词使用,词形发生 变化。例如(1)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愚公移山)中“疑”原为动词,现在充当动词 “献”的宾语,活用为名词,疑问之意。(2)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活用为名词 “记述的文字”讲。5、名词作状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 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地点、所用的工具。例如(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中“手”为名词,用在动词“拍”的前面作 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用手”之意。(2)狐鸣呼日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中“狐”为名词,和“鸣” 起用在 动词“呼”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之意。(3)山行六七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