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案】【当堂检测】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案】【当堂检测】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案】【当堂检测】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案】【当堂检测】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案】【当堂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北冥有鱼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2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3.体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2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教学难点体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教学方法 学案先行 自主互助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大鱼海棠这部电影吗?(出示相关图片)大鱼海棠故事灵感来源于庄子逍遥游,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该片荣获了许多大奖,其画面、音效都是我国动画电

2、影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就走进逍遥游,看看鲲到底是何物!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一)字词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 míng) 鲲鹏( kn) 抟(tuán) 迁徙(x) 齐谐(xié) 正色邪(yé)(二)文学常识1走近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人们评价庄子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2解题。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

3、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情况,教师补充、纠正。)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节奏等。2.学生范读,师生点评。重点强调“北冥”“鲲”“扶摇”等字的正确读音。3.指导节奏及韵律。(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1.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结合小注,疏通文意,勾画疑难点。 2.小组交流释疑解惑。3.全班交流疑难点。4.明确重点文言字词和句

4、子。(1)重点字词。怒而飞 振奋,指用力鼓动翅膀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盘旋飞翔去以六月息者 离开;大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深蓝色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尽头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罢了 (2)通假字。北冥有鱼 “冥”通“溟” 海 其正色邪 “邪”通“耶” 语气词 呢、吗(3)词类活用。志怪者也 形作名,怪异的事情(4)翻译重点句子。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译文: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译文: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将迁往南方。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译文: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

5、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文: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重点字词、句子展示竞赛,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流利地翻译出来。)5理清文章结构,概述课文内容。 讨论明确:文章结构:第1层:描述鲲鹏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气势壮美。第2层:鹏鸟南飞有所待,以“野马”“尘埃”作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主要内容:作者主要向我们描述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的形象,以及大鹏南迁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它也有所待,有局限。 四、品味语言,总结写法(一)品味语言通过小组质疑

6、、合作,我们疏通了文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试着简要赏析。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赏析句子。2. 小组交流、分享读书成果。3. 以小组为单位,班内交流展示。4.教师点拨。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赏析:指出了鲲鹏所居之地为“北冥”,即北海,旷远而神秘的地方让鹏鸟也带上了神秘的色彩。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将徙于南冥。赏析: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展示了鲲鹏磅礴壮观的形象特点,想象奇特。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赏析: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

7、,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二)探究写法 我们通过赏析句子,领略了庄子的语言魅力,请同学们继续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本文的写法。讨论后明确:1.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恃”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等。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3.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五、课堂小结,寓意隽永1.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

8、什么道理? 讨论后明确: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结束语: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六、布置作业1预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2完成达标测试题。板书设计: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2. 把握比喻的深意,领略故事中的旨趣。3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教学重点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

9、容。2. 把握比喻的深意,领略故事中的旨趣。教学难点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教学方法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郭沫若曾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一)字词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 濠(há)梁 鲦(tiáo)鱼(二)文学常识1

10、走近庄子、惠子。小组分享:介绍你心中的庄子和惠子。备用: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

11、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 (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情况,教师补充、纠正。)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节奏等。2.学生范读,师生点评,重点指导节奏及韵律。(1)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1.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结合小注,疏通文意,勾画疑难点。 2.小组交流释疑解惑。3.全班交流疑难点。4.教师质疑重点文言字词。(1)重点实词是鱼之乐也 这汝安知鱼乐 怎么云者 语气词连用,用在句中表停顿既 既然(2)句子翻译子非鱼,安知鱼之

12、乐?译文:您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我不是您,固然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了;您本来不是鱼,您不知道鱼的乐趣,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请循其本。译文:请追溯话题本原。(重点字词、句子展示竞赛,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流利地翻译出来。)5将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回答下列问题。(1)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2)辩论双方是谁?(庄子,惠子) (3)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正方(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反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四、分角色朗读,深入探究相信大家现在对

13、文章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我们当然不甘心于只是把文意搞懂,还想要对文章有更深刻了理解,现在,就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分析这场辩论。(一)分角色朗读文章(注意双方的语气、语调)(二)深入探究辩论交流讨论:谁在这场辩论中才占据了上风呢?你支持谁的观点?1.小组讨论双方观点,最后定出小组支持庄子和惠子哪一方的观点。 2.每小组派一位代表阐述小组观点。 3.正反双方自由辩论。教师适时点拨: 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因为庄子是故意曲解了惠子的意思;如果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风。因为庄子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五、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14、。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两人的性格 。讨论后明确: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心态。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结束语: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读来,也犹如扑面而来的清风一般,清爽怡人。六、布置作业1以小组为单位编排课本剧庄子与惠

15、子游于濠梁。2完成达标测试题。板书设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北冥有鱼当堂达标测试一、阅读庄子一则一文,完成14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志怪者也 (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 (3)抟扶摇而上者 ( ) (4)去以六月息者也 (

16、)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参考答案:1.(1)记载 (2)迁移 (3)盘旋飞翔 (4)离开2.(1)当它振翅奋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2)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3鲲鹏是有所倚,非真正的“逍遥”。【解析】文章中心谈论的是何为“逍

17、遥游”,而“海运”“扶摇”指外物的力量。通过这些,我们可明白鲲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4在想象中夸张。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在想象中进行对比。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解析】首先文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如在写鲲鹏起飞时,说它们“翼若垂天之云”,造成了一种浩大的声势;也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文章开头写鲲鹏之大,后文又写野马、

18、尘埃之小来作对比,揭示了生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但不管是夸张的想象,还是对比的想象,都寄托了作者的感情,阐述了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围绕这几个方面作答即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当堂达标检测一、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回答问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解释划横线的词语的意思。(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2)子固非鱼也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