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Reform in Teaching Patterns and Cultivation in Cultivation in Creative Abilities伏秋平 温州大学 E-mail:fqp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的最重要的素质,而这些素质正是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这里既有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有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的问题。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形成对高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学模式的强烈冲击,教育将面临整个体系的变革。本文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对新型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设计,意在构筑和完善一个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

2、取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1 引言当前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一个国家高素质人才的人口比例,将体现该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民族发展的后劲,国家间的竞争成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承担培养和开发人才重任的教育的竞争。21世纪,中国的教育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临巨大的挑战。建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为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强大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专门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使人们愈来愈感受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感受到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必须改革的必要性。针对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3、力等现象,如何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入手,推进高校的创新教育,笔者谈一些认识和体会。2 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有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中国的学生虽然能够在世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获得各种奖项,但中国始终没有能够产生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中国的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和应试能力方面把西方国家的学生甩在了后面,而在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自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却大大地落后于他们。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社会不再要求劳动者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和知识的存储容量,而要求劳动者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探索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世界,从事多种职业。从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来看,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的

4、最重要的素质,而这恰恰是我们学生的弱项。经调查和访谈,我们认为,学校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方面:2.1 教育活动立足于知识传授,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长期以来,高校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确立上,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把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定在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上,要求学生对前人的知识进行接受、消化和存储。我们的学生在知识创新、知识的价值转化方面,更多的是充当一个知识的容器,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生填鸭式的学。在我们高校严重地存在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丢笔记的现象。学生掌握的都是“结论”,没有敢于质疑的个性,唯书、唯师、唯上,思想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和禁锢。长

5、此以往,使我们绝大部分的学生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也不知道要问的习惯,产生了一种心理定势,随时准备接受现成的观点,而不是去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无怪,教育界的人士惊呼,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连问题都提不出来的话,那还有什么创造力可言。2.2 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国无论各级各类的学校长期都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这里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严重问题:一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都是为了“教”,教学质量的评

6、价成为“教”的评价,教师只对“教”负责,学生只满足于完成考试和获得标准答案。这种“我教你学”的灌注式教学,完全扼杀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个性思维的发挥。二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只能来自于课堂上教师,遗憾的是教师无法把所有的知识全都教给学生,学生也无法学会所有的知识。事实上学生缺乏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2.3 现有的教育制度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我国大部分高校基本上实行的是学年制,虽然许多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开始逐步向学分制转变,但由于教育资源的溃乏,使得“选课自由”难以真正实现。事实上,无论是学年制,

7、还是学年学分制,从教与学的主动权来看,主动权在教师、在学校,规定你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规定什么时间上就什么时间上,学生无可选择,一切按规定进行。学生必须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统一的课程,按统一的年限修完学业。这种做法,不考虑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和学习兴趣,使学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自由的发展,极不利于尖子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4 教育者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滞后几千年来,我国教师的职责被限定为“传道,授业,解惑”,它对教师所持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根据调查表明,教师中普遍存在二大问题:首先,教师本身缺乏对认知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自身没有建立起创新教育的意识,

8、对学生创造性天赋和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了解的十分有限,缺少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所需的具体教学策略和技能。只停留于替学生“解惑”,而没有让学生学会和掌握“解惑”。其次,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还未真正对教师职业形成根本的冲击,绝大部分的教师已经习惯了多年不变的教案和教学模式,仍靠一支粉笔论天下,并没有要改变它的需求和压力,甚至多少因自身素质的原因,不愿意运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改变自己和改变学生。根据以上几方面原因的分析,我国学校教育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有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有教育制度、教育模式的问题。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不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低下,尽管他们接受了很多前人已

9、积累的知识,但他们无法将这些知识进行创造性的价值转化,中国就无法培养出国际性的人才,这非常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我们不但要知道我们赢在哪里和输在哪里,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要有对策。我们需要寻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3 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教学模式的变革当前高校中创新教育的问题也相当严重。一方面,长期经受“灌输式”强化训练的中学生一旦进入大学,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成为形成创新思维的障碍。另一方面,在多数大学里“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占据统治地位,“满堂灌”、“包办”、“放羊”等现象并存,使“教与学”、“学与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0、致使高校学生也没有得到应有创新教育,绝大多数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这已是高校教育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几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成绩显著,然而教学领域的改革,成效甚微。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教学改革的目标主要是指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没有指向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课堂教学模式是天然合理的,是惟一的,教学就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的传授,若有不足,充其量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因此,学校的教学改革只是在既定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培养人才的模式,堂堂大学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工匠式的人物。教育改革、创新就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触动,

11、必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3.1 对当前几种流行教学模式的分析目前流行的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基于行为主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简称为“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其优点: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要求比较低。缺点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这将在很大的程度上束缚了学习者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

12、式,在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学生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该教学模式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但其对教学环境的要求很高,必须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撑。介于以上两种教学模式之间的是“主导主体”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基本保留课堂教学环境的同时,既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注重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3.2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选择由以上分析可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符。然而它却在我们学校教学中占有统治地位,从当前学校教育仍属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来看,该教学模式在教师控制整个教学活动进程

13、、进行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系统传授科学知识等方面很有优势。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个性发展方面功效显著,有利于学习者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强调学生“自主的学”,完全依托于课堂之外的教学环境,这将意味着对当前课堂教学的全盘否定,这在当前来讲不符合中国国情,是一种理想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还不具有可操作性。“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正是分析和总结了以上两种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对其取长补短,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和变革,倡导一种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既注重教师的教,又强调学生的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认为,运行“主导主体”教学

14、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实践价值。4 针对一门课程,运作“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为了在教学实践中验证新的教学模式,我们选择了本校公共基础课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改革课程。该课程于98年改进了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课堂转入多功能教室,借助计算机联机大屏幕投影的教学手段,同时我们又开发了这门课程的多媒体CAI课件(电子教材),作为教师讲课的辅助资料。虽然改进了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表达趋于直观,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教与学的关系还是“你教我学”,所不同的是将教材的内容搬上了计算机投影的大屏幕,采取的是“电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它

15、本质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另外,在统一的进程下进行统一内容的授课,不利于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尤其是课堂“满堂灌”的教学很不受学生欢迎,学习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像计算机这样实践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应用技术课程,学生都没有学习兴趣,说明了我们学校现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我们必须改变现行课程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根据“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要求,我们将这门课的教学分为以下五个环节:自习教材,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内容多而涉及面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对教材内容的了解程度,有选择的自习,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归纳,形成思考和

16、认识;重点讲解,学生集中由教师对课程的学习进行指导和辅导。本教材原本需要4050学时的理论授课,教改之后,理论授课为16学时,这就非常需要教师很好地利用这个环节向学生进行系统归纳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上网自习,我们将课程的多媒体CAI课件进行基于网络的改造和功能的扩展,放在校园网上,学生通过上网浏览,按知识点要览的分类,链接到电子教材的相关章节,进行自学。同时还可以经课程学习向导的提示,链接到相关网站,搜索相关信息,扩充了知识面,增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上网自测,学生经过教师辅导、自习教材或网上学习之后,可以调出题库中的习题(按知识点分类)自行测试,系统自动进行评分。以此来测验学习者对课程内容及各知

17、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网上讨论和提高,学习者可以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本人对教学材料所持的意见,通过网络提交给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经协作学习,共同讨论和提高。“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示意图按上述教学模式运作,经一个教学期的实践,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成为学习的主宰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可以是针对印刷教材的自学,也可以是基于网络的发现学习,还可以是经教师的指导之后上述两种方式的学习。这样既解决了学习起点不一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体现了教

18、师的指导作用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转换,他们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教学也不是教学活动的惟一形式。在16学时的授课中,教师传授更多的是如何获取学习信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考虑的不是讲什么,怎么讲,而是如何提供给学生一个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如何指导学生上机做实验,如何通过网络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交流观点、解答问题。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帮助者。(3)实现了由知识传授向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学生在基于网络和学习环境中,不但可以学习已框定的课程内容(电子教材),也可以通过网上查询,链接到相关网站,获取相关的学习信息(而且是随时更新

19、的信息),完全打破了单向获取知识的渠道。在这里,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完全由学生自己实践和寻求,并没有“陈程”和“结论”可循,它将包含两种能力的锻炼:一是信息的获取;二是信息的运用。另外,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还使自己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4)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根据教材自学也好,上网交互式、协作式学习也好,都不同程度的进入到自主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的层面,这一点很重要,探究学习是一切科学发明、发现与新知识产生的基础。学生不仅是从教师那里获得信息,而是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探索和思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使自身发散思维

20、、求异思维得到培养,从而创造性思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训练。(5)加强了学生协作性的培养在这个模式中,我们设计了网上学习论坛这个功能模块,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无需面对面的考虑别人的看法,围绕一个主题和问题,大胆展开自己想象思维,发表见解,经集体的讨论和交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这样可以使参加讨论的每一位学生对同一复杂问题,获得多方面、较深入的认识,有助于思考能力、交往能力的养成,有助于团队精神、集体观念的培育,使学习者为某一相同目标而团结共事的合作精神得到提升。5 结论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表明我们针对该门课程设计的教学子模式是一个能够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

21、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结构形式。我们有理由相信,构建和运用新型教学模式,将会从多个层面触及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引起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的突破,从而极大地推进高校创新教育的开展。参考文献1乔伊斯韦尔著. 丁证霖等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山西出版社,1992.2 何克抗. 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中国电化教育. 1998.10.3蔡宪. 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教育技术的首要任务. 中国电化教育. 2000.(4):159.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reative ways of thinking and abilities have becom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