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1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2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3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4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表现标准】3.9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表现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认同中华文化3.9.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博大精深;体会各 族人民对共同拥有 的中华文化有强烈 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认冋各民族文 化对中华文化的贡 献;领会文化的力 量深深熔铸在民族 的生命力、创造力 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回忆中华文化内容丰富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结合实例,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的原 因;解释不同地域有不同文化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列举某些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

2、, 解释中华 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国各民族对 中华文化的贡献。3.9.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重 要原因在于它的包容性; 解释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 力之中【教科书相关内容】思想政治必修3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第六课第二框。【教学目标描述、预设达成及其评析】本框内容是对第一框内容的承接, 通过对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来展现中 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并由此而得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原因所在。 以下是目标的 描述和预设达成:/意义、目标1: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回忆中华文化丰富内容,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作用 特点、地位。目标

3、2:学生通过典型具体例子的对比,理解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形成的原因和不同区域文化 之间的关系。目标3:学生通过讲解具体实例,能够理解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及各民族文化对中 华文化的贡献。(难点)(重点)目标4:理解包容性的含义和意义,再现包容性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到材料中。评析以上四个教学目标在分类表中的位置: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评价6.创造A.事实性知识目标1目标2、3目标2、3B.概念性知识目标4目标4目标4目标2、3、4C.程序性知识目标4目标4D.反省认知知识二、教学任务分析1、学生能力及学习动机分析:高二的文科生已经具备了较为基础的文科思维和对问题的质

4、疑能力,同时也具备学习本 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知识准备。在相关课程方面历史的必修 3也有非常丰富的内容, 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与中华文化相关史实资料。但是,历史展现出了多彩的现象, 需要通过学习来感受和获得本质的理论,因此学生对本框的内容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通过本框学习创造能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领会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力和凝聚力之中。2、本课表现标准类型及其学习条件分析:1 )本课属于理解、运用、分析性知识类别学习。从而2)其学习条件是:高中的文科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有够通过事例现象分析内在的本质的能力。3、采用情景式体验教学程序:情景

5、体验一一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一学生自主交流、展示讨论成果一一学生质疑与 答疑一一教师点拨一一对应练习一一学生的思维导图建构(课后)4、课型:新授课。5、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描述及其评析】环节与内 容【自主课】自主学习及小组交流谈论教师活动1 、课本的阅读、自主完成探究及对应 练习2、小组的学习任务分配及小组的交流 讨论、小组内自主解疑。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达成目标按要求 完成学案的 相关内容预习课文内 容、自主学 习新知识、 主动交流学 习任务【展示课】导入:承上启下法导入新课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华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就让我们穿越到古代继续探寻她的另 一特征一一博大精深。回忆

6、中 华文化源远 流长的见证为本框的重 点内容:包 容性做铺垫【探究活动点拨及总结】探究情景:作为外交大臣的你, 要接待来 自日本的使者木村夫妇, 他们对中华文化 非常感兴趣。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到古代, 一起去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探究一:第一站:你将带他们去领略“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的中华文化。(建议从文学艺 术、科学技术、道德等方面介绍,并结合 课本分析其作用/意义、特点、地位) 知识小结:.中华文化的 独特性1、文学艺术: 作用: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 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特点:悠久历史、丰富内涵、独特风格。 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学生展示第 一站问题答 案,其他小

7、 组成员可以 补充和质疑通过创设 一个大的情 景背景,设 置开放性的 题目让学生 有更加宽广 的空间去探 讨文,激发目标12、科学技术: 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 一。在古代,我国科技长期处于世界的前 列。特点:实用性和整体性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 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 动体现。第二站:请你带他们去感受“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的中华各地文化。并结合课本 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不同区域文化之间 的关系。知识小结:中华文化的 区域性1、原因:受经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 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2、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 关系:长期相互 交流、借鉴、吸收

8、,既渐趋融合,又保持 着各自的特色。第三站:请你带他们去欣赏异彩纷呈的民 族文化。并分析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 间的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知识小结:中华文化的 民族性 1、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 关系: 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 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拥有强烈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 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对应练习点拨及评价】 过关练习:【探究活动点拨及总结】探究二:又有探究情景:完成了接待木村夫妇任务之 后,你回到了 2017年的今天。回想穿越 的那些日子你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

9、深有了深刻的体会: 追溯历史文化亦是追寻中华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那是雍容华贵的外表下博大的胸襟。海浪之所以能够激起美丽巨大的浪花首先基学生展示第 二站问题答 案,其他小 组成员可以 补充和质疑学生展示第 三站问答 案,其他小 组成员可以 补充和质疑学生展示对 应练习答 案,其他小 组成员可以 补充和质疑学生的探究 兴趣,调动 学生的学习 动机,从而 增强学生举 例和分析能 力,提升对 知识的归纳 和总结能 力。目标2目标3【对应练习点拨及评价】 主观题讲评目标4学生展示对 应练习答 案,其他小 组成员可以 补充和质疑学生展示探 究二的答 案,其他小 组成员可以 补充和质疑于她的纳百川,她令每一颗

10、融入这大海的 水滴都能和谐相处,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焕发出无穷的魅力。请你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及这一原因意义是 什么。得出结论:1原因:包容性(包容性含义的理解)2、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的 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 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板书设计广源远流长独特性:J1、文学艺术广L2、科学技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区域性:P、原因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民族性:屮、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1.2、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包容性r含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意义:交流、认同、理解附:学案高二政治自主探究学案内容:第六课第二框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

11、化课时:1 年级:高二 编号:日期:2017.3 班别: 姓名:一、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任务(为本课重点)探究一:作为外交大臣的你,要接待来自日本的使者木村夫妇,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到古代,一起去领略一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一站:你将带他们去领略“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技术、道德等方面介绍,并结合课本分析其作用主编: 小组:的中华文化。/意义、特点、他们对中华文化非常感兴趣。(建议从文学艺术、科学 地位)的中华各地文化。并结合课本分析其形第二站:请你带他们去感受“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成的原因和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站:请你带他们去欣赏异彩纷呈的民族文

12、化。 及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探究二:完成了接待木村夫妇任务之后,你回到了2013年的今天。回想穿越的那些日子你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有了深刻的体会:追溯历史文化亦是追寻中华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一一那是雍容华贵的外表下博大的胸襟。海浪之所以能够激起美丽巨大的浪花首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焕发先基于她的纳百川,她令每一颗融入这大海的水滴都能和谐相处,出无穷的魅力。请你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及这一原因意义是什么。二、过关练习1. 12年2月10日,第五届“汉语桥”中学生中文比赛英国赛区决赛在大英博物馆举行。“汉 语桥”中学生中文比赛为全球汉语学习者们搭起了交流经验、促进友

13、谊的桥梁,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创造了崭新平台,展示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效推动了全球汉语热。下列能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是:()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都是用汉字记录的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A.B.C. 2把剪刀绘生活,剪纸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陕西、山东的风格豪放粗犷、浑厚 纯朴;广东、福建的风格纤细秀丽、玲珑剔透;江苏、浙江的风格疏密流畅、精巧明快。这 些千姿百态的剪纸造型,洋溢着浓郁醇厚的乡土气息。材料说明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A.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 B.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

14、长,它主要由民间艺 为使这一优秀文化3.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 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上述 材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C.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A.B.4.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 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 灿彪炳千秋。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下列选项中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

15、正确的是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创造力的生动体现A.B.C.,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能与其他各民,是中华民族生命力、D.5.2012年8月18日,以“艺术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的第15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开幕。博 览会注重艺术推广和学术交流并重,热烈欢迎世界各国来北京,你的参与是我们不懈的动力),对外域文化的同化了其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理解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D.A.B.C.6、(主观题)位于西安市蓝田县的水陆庵以雕塑精美而闻名,水陆庵始建于六朝时期,之间明、清两代曾多次进行过重修,现存的3700多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