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林黛玉进贾府是从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现实主义古典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回中节选的。节选内容是小说红楼梦众多人物的第一次亮相,其间不仅有重要人物的首次亮相,就连故事展开的主要场所贾府也是首次亮相。如何让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物有次序地、适时地出场,如何展现贾府各处的建筑、装饰,曹雪芹都作了精心的安排和布局。教读本文的方法主要有比较法、赏析法及探究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展示课文的艺术魅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涵。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 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 语言的技巧。情感态度与
2、价值观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摒弃虚假的生活。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赏析小说中人物。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体会文学反映出的社会生活。四、过程与方法1. 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2. 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品读课文精彩选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法写人生百态的妙处。教学环节:课前播放枉凝眉一导入:()课前,我们播放了一首
3、曲子,请问,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你读过了红楼梦中的哪些小故事?()对红楼梦的评价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开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也枉然。”(得硕亭草珠一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红楼梦中的片段林黛玉进贾府()本专题的板块是“总借俊眼传出来”,请问林黛玉进贾府是借谁的俊眼?传出什么来?借黛玉的俊眼,传出贾府的人事来。()为什么要借黛玉的俊眼传出贾府的信息?为什么黛玉能凭俊眼传出贾府的信息呢?明确:因为黛玉是客人,黛玉是贾府特殊的客,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观察贾府,处处新鲜。(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情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请问,
4、还有别的答案吗?答案二:借作者的俊眼,传出封建社会的情形。答案三:借我们的俊眼,传出文本的精彩。二、研读课文,品味交流:板块一:借黛玉的俊眼,传出贾府的人事来()提问:黛玉进贾府前,有一段心理描写可以表现出黛玉的性格,是什么?明确: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她为了要最准确、最清楚地了解贾府的情况,她必须步步留心(看),时时在意(听) 。()黛玉看到、听到的人物很多,有哪些?明确:贾母,三春,王熙凤,王夫人,邢夫人,贾宝玉()其中写得最生动,最精彩的是哪个人物?明确:王熙凤。哪些段落是描写王熙凤?(、6 段)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众生:
5、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就先来讨论黛玉眼中的这个王熙凤, (小说通过黛玉之目 , 是从哪几个角度对她工笔雕琢的?)看看她有哪些表现,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自由朗读 5、 6 段,画出你有感悟的语言,然后,快速写下一两句点评,总结性格特点。 )()学生朗读完,简单介绍刻画人物手法,后,分析文段是从哪些方面写王熙凤的?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神态、细节、白描烘托、渲染、联想、想象、对比、工笔等侧面描写(出场、肖像、穿着、语言、动作等)()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 “看一本好书, 如果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就可以说你没有好好看,你好好看的时候,总会有意见。 ”下面,我们就来检测一下。教师根
6、据学生发言相机引导,主要研究几处:写出场:分析一(出场表现)a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声夺人的手法)(正面语言描写)这正如传统戏剧演出时主要人物登场前先使观众听到唱腔,然后再亮相那样,能够引起悬念 。b 众人反应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两词概括) (与众人对比,地位与众不同)c 黛玉纳罕 - (心里怎么想的) -“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理描写)d 亲眼一见 -媳妇丫鬟围拥,打扮与众不同” (烘托)(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的出场,暗示了她炙手可热的权利)师:这样的出场活动可谓生: ( 齐答 ) 众星捧月式的上场。师:暗示出生: ( 齐答 ) 她权力炙手可热,地位与众不同。e 贾母介绍 -
7、有名的“泼皮破落户” ,“凤辣子”(侧面描写)(戏噱口吻,除了说明性格泼辣外,更说明深得贾母宠爱)分析二: 从这些出场描写中,我们看出了王熙凤的哪些性格?(小组讨论,交流答案)(地位与众不同、性格泼辣)分析三:用了哪些手法写出来的?(见分析一)投影地位与众不同性格泼辣一辣声音“辣”放诞无礼的出场绘肖像(打扮怎么样,读出描写的片段)一学生读,投影,纠正字音。全班齐读。问题: 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王熙凤?服饰:集珍宝珠玉于一身,极力铺张的描写,a 华贵、得势、与珠光宝气b 内心世界的空虚 ( 内心世界充实的人,需要在外表上下那么大的工夫吗? ) 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台湾作家(林清玄) 生命的三重化
8、妆第一重化妆,穿金戴银,涂脂抹粉,仪表之美第二重:运动之美、调节之美、养生之美。第三重化妆:读书、修养(联系学生:不论家庭条件如何,少注重外在打扮,多注重内在修养)c 突出其贪婪与俗气引用:第105 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骢马使弹劾平安州”写到“贾琏始则惧罪,后蒙释放已是大幸,及想起历年来积蓄的东西并凤姐的体己(私房钱)不下七八万金,一朝而尽,怎得不痛”,凤姐一生 生活之奢侈 和追求之无厌 。(贪婪)二辣衣着“辣”彩绣辉煌的打扮这样一个彩绣辉煌打扮的人,他的长相如何?容貌:“三角眼”、“吊梢眉” -写出其美貌与狡黠(年轻貌美刁钻狡黠,刁钻狡猾的本性),引用判词佐证: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
9、卿卿性命。 ”三辣容貌“辣”粉面含威的外表见黛玉。(王熙凤见到林黛玉了,她说了哪些话?找一学生表演朗读(投影)我觉得王熙凤说得不好,我改一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生:不好,只恭维黛玉了,没有恭维到贾母,原句是想恭维贾母的)有道理,我再改一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完全继承了老祖宗的遗传基因!”(恭维贾母了, 好不好)(生:不好,)(师:我不服,我现在恭维贾母了,说说让我信服的理由)明确:第一句只写了对黛玉的赞扬,有贬低周围人而抬高黛玉之意,众人听了不舒服。第二句,是在恭维黛玉和贾母,恭维贾母太露骨,众人听了也不舒服。原文句,表面夸
10、赞黛玉,其实恭维贾母,顺带恭维了三春及三春的母亲,在座主要人物无不受益,无不高兴。一石三鸟(一箭四雕)。 性格体现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语言描写 )转悲为喜的一段品味, (王熙凤还有一段精彩的表演,找一同学找出来(拭泪)a.真哭了吗?(生:没有)有眼泪吗?(生:没有)(你说我没有哭,我不是擦眼泪了吗) (你说我有哭无泪的话,我用手帕擦的什么?)这是细节描写, 写文章也要注重运用细节描写分析“ 三笑一哭”:入木三分地描绘了王熙凤“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忽笑忽哭,忽悲忽喜,处处逢迎讨好)四辣语言“辣”转悲为喜的剧变我们对王熙凤的分析越来越深刻!分析“五问五答” ,投影 (学生个读表演,体会对王
11、熙凤的描写,读出王熙凤的表演性)师:她读得好不好?(生:好)哪个词读得最好?(生:只管)说明了王熙凤什么性格?(生:示威,炫耀自己的特殊地位)三个问号,没有回答,说明?(生:果断能干)王熙凤连问三句真是关心黛玉吗?两个只管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特殊地位。分析“竟忘了老祖宗” :其实其言行是处处以老祖宗为中心。五辣心思“辣”装腔作势的关心全文对王熙凤的描写结束了吗?(生:没有)回王夫人 :一学生示范读, (掌声鼓励)师:如果是你,面对王夫人的问话,你会怎么回答?(生:好的)王熙凤怎么回答的?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天到的,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性格体现:反应快,随机应
12、变,精明能干根据课堂时间决定(播放视频片段,学生比较与课文内容,看视频多表现了哪,少了哪一些?)引用甲戌眉批: “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若信彼果拿出预备, 不独被阿凤瞒过,亦且被石头瞒过了。 ”(原来她没有准备,机变逢迎)这些话语进一步说明由于她的察言观色,机变逢迎,已取得王夫人的欢心。(王夫人一笑,低头不语)()总结:节选部分从几个方面(写出场、绘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她的性格特征,突出一个“辣”字。声音“辣”放诞无礼的出场衣着“辣”彩绣辉煌的打扮容貌“辣”粉面含威的外表语言“辣”转悲为喜的剧变心思“辣”装腔作势的关心引用第 65 回:贾琏的心腹
13、小厮兴儿从自己的直接感觉出发,对尤二姐说: “他(王熙凤)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总结其性格特征。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因此博得贾母欢心,独揽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也正是由于她的这种性格,才使得后来( ) 课后拓展阅读王熙凤毒设相思局(12 回)巧设毒计 , 害死贾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15 回)为了 3000 两银子 , 拆散了一桩婚姻,害死了张冬哥弄小巧用借刀杀人(69 回)借刀杀人 , 害得尤二姐吞金自杀瞒消息凤姐设奇谋(96 回)用掉包计 , 害死了林黛玉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来阅读这几回赏析贾宝玉:外貌肖像描写:黛玉眼中的宝玉
14、:眉清目秀,英俊多情。重点探究宝玉摔玉:?宝玉摔玉:?为黛玉而摔,可见情之真切?违世俗而摔,可见心之率真?抗天命而摔,可见性之叛逆两首西江月 :似贬实褒正文反作世人眼中不肖子,黛玉眼中多情郎赏析林黛玉凤姐看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真有这样标志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宝玉看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脂砚斋评:“不写衣
15、裙装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终是何等品貌。”虚笔写意,突出才情女子超尘拔俗的空灵感。黛玉的内心复杂: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三春)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一时人来回话说:“老爷说了 要外道才是。”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再坐一刻,便告辞。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
16、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宝玉: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课堂小结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红楼梦人物的第一次总亮相,不仅重要人物纷纷亮相,贾府也是第
17、一次亮相。因此本文运用详略得当的环境描写、人物肖像描写以及匠心独运的人物出场来展现这一切。旨在揭示一个封建大家族的繁荣鼎盛,即它的富贵尊荣,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礼教的。黛玉的一双眼睛把贾府由幕后推到了台前,而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贵,是封建大家庭的一个样板,是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是封建时代的缩影。透过这个缩影,曹公让我们窥视了封建社会的最终命运。布置作业1. 有选择性阅读小说红楼梦 。2. 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赏析文章。附: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践报告语文教学要教出语文味。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
18、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 ” (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 )。“语文味”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呼唤,而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领悟出其中所蕴涵的美感是语文课基本特征的体现。中国古代小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浓郁学生文化气质的丰富资源。 林黛玉进贾府 节选自古典四大名著 红楼梦 的第三回,是一篇传统课文。由于是经
19、典名篇,所以很难讲出新意。结合本专题的学习重点“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的教学要求,从品味鉴赏语言入手,对教材进行大胆处理,将课本上并没有要求学习的读书方法“点评式读书法”引进课堂并带领学生走进文字,欣赏形象,获得审美享受。1改进读书方法,让学生跟语言文字亲密接触。文学的艺术形象是以语言为中介的,欣赏者在读懂语言后,借助于想象才能把语言所描写的转化成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为阅读者欣赏艺术发挥想象力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天地。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 态生两靥之愁,
20、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通常情况下,学生从以上的描写中大多能感受到林黛玉的“美”来。但这种感觉多数是短暂的、稍纵即失的,朦胧肤浅的。而对她的“弱”、“多情”则更是忽略。这堂课,在教师示范部分,我就提示学生特别注意“愁” “病”等词来体会她的“体弱多病” ,注意“含情目”一词来体会她的“多情”,并在原文加上一些点评符号如着重号等以提醒学生注意。接着对这一段文字点评到:气质超凡脱俗,美貌多情、体弱多病。这样,不仅使学生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理解一步步走进文字,更深入地理解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提示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认
21、真揣摩语言,细细咀嚼品味” 。这样一来,其实就是让学生将那些朦胧肤浅的感觉用文字进行加工、提升从而表达出来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从“看热闹”的层次提升到审美鉴赏的层面。2. 欣赏品味语言,让学生在审美中获得精神愉悦。语文课通过文字的间接性,引导学生想象品味其中的韵味,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使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如:很多同学在点评王熙凤的外貌神态“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时,只点评出她的“漂亮”或“美丽”而完全没有看出她的凶狠来。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名家点评欣赏时,重点引导
22、学生被他们忽略的“三角眼” “吊梢眉”以及“春”和“威”几个词,并在这些词上加了着重号或圈符,使之格外醒目。引导学生从这些词中,体会曹雪芹描写人物不仅写人物外在的形貌,还通过极精练的语言写出了人物的神韵的高超技艺。在这个基础上,再展示出名家对其外貌部分的点评:脂批:“非如此眼,非如此眉,不得为熙凤. ” 脂批:“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像至此者?”至此,学生对王熙凤的认识已从外表深入到了灵魂,对大师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蕴含独特的匠心的高妙技巧不得不由衷地叹服。3. 提供舞台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学还力求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后
23、半部分,引入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竞赛等形式。从课堂情况来看, “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而且落实了本课的重点点评式读书法的运用。从学生的点评情况来看,学生经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够从多方面展开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鉴赏。离开了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都大大超出了老师们的预料,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学生不会欣赏或欣赏不到位的问题。因为在学生积极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对形象加以补充丰富进行再创造的同时,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是个性化的,而这样的一种氛围以及学生们积极热情的参与
24、过程,已经使自主学习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学生各种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2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3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过程与方法1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典型的例句,理解选文中一些词语古今词义的不同,如便宜、态度、形容、
25、可怜等。3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品读课文精彩选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法写人生百态的妙处。4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有其丰厚的、深刻的意蕴,借助多媒体,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研究讨论, 各抒己见,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探究能力。5探究活动,运用对比法比较人物不同的出场,不同的“哭”与“笑”,以及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加强口头语言组织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摒弃
26、虚假的生活。2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分析小说与众不同的出场艺术。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体会文学反映出的社会生活状况。教具准备多媒体、 CAI 课件、红楼梦电视剧VCD光盘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往往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像三国演义就曾被搬上舞台,搬上荧屏。而最受人们欢迎的,被演绎的形式最多的恐怕要数红楼梦了,有京剧、越剧、电影、电视剧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 ,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形形色色的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生活。【教师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片头曲背景音乐中导入新
27、课展示主要情节。】 推进新课 师:在我们走进贾府前,先来了解写这一伟大作品的作者情况,谁来介绍呢?生 1:我来介绍我收集的资料,请大家听后帮我补充。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1715 年,卒于1763 年。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颐、曹頫祖孙三代四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其中四次是在曹寅任内。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斗争,排除异己,其父曹頫因牵连,被抄家,从此衰落,曹雪芹正值由盛而衰的过程,由贵公子降为“寒士”。这种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痛苦的回顾。 他
28、对社会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使他写出了揭示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 红楼梦。生 2:我来补充关于红楼梦的知识。 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了贾府由盛到衰的变化,多方面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恶,显示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生 3:红楼梦还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生 4: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有人这样评价:“开谈不说红楼梦 ,谈尽诗书也枉然。 ”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做得很充分,对红楼梦了解得非常多,下面我想就大家是否阅读过红楼梦全书的情况作个调查。【学生纷纷反馈自己阅读的情况,教师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学生简要介绍选文的内容和相关章节故事梗概。】师:请大
29、家按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名同学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补充或者纠正讲述的错误。【投影。】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光怀闺秀”是开篇;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交代贾府人物;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师:请同学们在预
30、习课文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思路。大家按学习小组组成交流单位,提出自己对课文层次划分的意见,集体讨论给出划分结果和理由。【学生分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选代表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师:下面请我们的代表给出自己划分层次的理由。【教师适当点拨。 】【投影。】初进荣府开端拜见贾母及众人发展初见凤姐 ( 重点 )高潮拜见两位舅父( 未见 )继续发展陪贾母晚餐继续发展宝黛会面 ( 重点 )最高潮安排起居结局师:按照小说的写作内容,节选部分的情节高潮在哪里呢?生: ( 齐答 ) 宝玉、黛玉相见。师:对于宝玉来说,这一节正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而这也是二人第一次见面,类似的第一次还有很多,让我们
31、一起来数数文中有哪些“第一次” 。师:林黛玉进贾府是 ( 师生齐说 ) 第一次,也就是说小说在这里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中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生 l :还有林黛玉见到的贾府人物,也是第一次描写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生 2:第一次描写小说主人公宝黛初次相见时的似曾相识相通的微妙关系。师:当我们通读全文后思考林黛玉的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是从哪些方面看到、感受到与别家的不同呢 ?【学生讨论。】生 l :在贾府门前黛玉看到了宁、荣二府都是三问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着“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仆役。师:这里黛玉的发现表明了生: ( 抢答 ) 这既表现了贾府建筑
32、的宏伟气派,也显示了贾府与众不同的威严与显赫。生 2:黛玉还看到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的贾母住房以及仆役、婆子、丫鬟一大群的人物。生 3:她还看到了“荣禧堂”中的名贵家具,珍贵字画、古玩。生 4:“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对联以及等级分明的礼仪。师:这又表明了生: ( 抢答 ) 这些显示了贾府与别家不同的气派。师:从黛玉角度你还能感受到生:( 抢答 ) 黛玉还看到了贾府众多的、身份地位各异的人物,既有养尊处优的主子,也有受压迫、 被奴役的仆役。师:能不能把刚才讨论的文字综述一下?生 5:这里借助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
33、贵的陈设、皇帝御书的匾额、乌木錾银的对联、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由此看来,着实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看到了浮华背后的堕落,看到了人世百态。师:表述得很全面,也比较深刻。我们需要在讨论发现之后能够借助与这样的语言训练来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师:读到这里,我们对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不过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也发现古代 i 白话小说中有些词的词义现代汉语已不用了,或发生了变化,让我们试着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偏僻便宜态度媳妇形容老婆可怜夸张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林黛玉进贾府的概貌,也落实了重要的字词,同时借助黛玉
34、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皇帝御书的匾额、乌木錾银的对联、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由此看来,着实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看到了浮华背后的堕落,看到了人世百态。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2思考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意旨。3阅读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章节,熟悉红楼梦内容。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红楼梦的精彩在于它把一个封建的社会浓缩在一个贾府,整个一部书,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今天我们以小说开端处的 “林黛玉进贾府” 来认识一下出场的人物, 带着这个认识让我们慢慢走进这个精彩而又让后人叹惋的浮华世界。 推进新课
35、师:我们先从认识谁开始?生: ( 七嘴八舌 ) 王熙凤、三春、贾母、宝玉 师:意见还不一样呀,按道理林黛玉在贾府最先见过的是谁呢生:(齐答)贾母。?师:那好,我们就从“老祖宗”开始吧。随着黛玉的眼睛去认识这个不同世界中的人物。请大家借助于黛玉的双眼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祖宗” 。【学生交流。】【多媒体显示贾母出场的片断。】师:为什么贾母要第一个出场?又为什么要显示她的气派和礼仪?生 1:红楼梦无论是作为反映四大家族的衰亡史或宝黛爱情的悲剧,都离不开荣、宁二府这个生活舞台。而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贵族宗法之家,荣国府这位“老祖宗”( 贾母 ) 是祖辈硕果仅存的宝塔尖儿。生 2:荣、宁二府上下几百
36、人都环绕在她的周围,地位不同一般。生 3:她虽不是贾府家政、财政大权的掌握者,但却是这一家族的无上威权的偶像。生 4:贾母第一个出场可以引出贾府一大批人物出场,如邢、王两夫人,李纨,迎春三姊妹等,也为后面的王熙凤、贾宝玉出场作好了铺垫。生 5:第一个介绍贾母,一方面因为她是贾府的“老祖宗” ,地位最高,同时她又是黛玉最亲的人。黛玉进贾府,第一个应该拜见的当然是外祖母。生 6:我想补充一点, 贾母和黛玉相见时搂抱痛哭的描写,还写出黛玉初入荣府时就受到贾母的疼爱,也为下文王熙凤的出场表现作了铺垫。师:这点发现得很好,真没想到同学们看书很细致,已经能够前后联系起来考虑了,值得表扬。初识了贾母,下面最
37、想说谁 ?生: ( 齐嚷 ) 王熙凤。师:真应了那句话爱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我们这就来见凤姐,不过见凤姐前,我们还是来给三春、王夫人和刑夫人问声好呀。【学生自由阅读描写三春、王夫人和刑夫人等文字。】生 7: ( 率先提出疑问 ) 老师,这里没有具体说到三春分别长什么样,叫我们怎么知道呢?师:就是呀,那曹老先生也太草率了,这让黛玉也分不清了呀,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沉思后小声交流意见。】生 8:我想,可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当这么多人出场,一个个写过去那就都是浮光掠影了,不如先写主要的,其他人先一笔带过,以后慢慢在提到的时候来个具体出场描写。师:有道理,看来曹老先生不是忽略了这个问题。生
38、 9:我补充,我们也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当第一次见到很多人的时候,比如开学第一天,我们对每个同学不能都一一认识,但班主任的样子还有同桌或者同一宿舍的同学总是印象最深的,以后大家就渐渐熟悉了。【学生点头称是。 】师:对呀,这也是生活中常见到的景象。你理解得真好,能够联想到我们生活中去来理解小说,其实这也告诉我们文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对小说的解读正是要建立在生活之上。师:说了半天,我们冷落了风姐了。【生笑。】【教师指定一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王熙凤出场的描写。】生 10:老师,让我们看看这个电视片段吧。生: ( 其余 ) 就是,让我们先看看吧。师:好的,不过别忘了比较文本呀。【多媒体显示王熙凤出场的片断。
39、 】【学生看后窃窃私语。 】师:同学们想说什么吗 ?生 ll :真气派,比老祖宗还要有气势。师:哦 ?如何表现出的 ?生 ll :她身边跟着一群奴仆,而她却又是那样年轻,衣着华丽无人能比。师:还看出什么了?比如凤姐出场的时机、方式和出场后的活动。生 12:王熙凤出场前,先让读者听到笑声, 接着“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这突如其来的笑语, 引起黛玉的纳罕。生 13:这叫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出场方式。师:对,这正如同传统戏剧演出时主要人物登场前先使观众听到唱腔,然后再亮相那样,能够引起悬念。那又为什么这样安排她的出场呢?生 14:( 抢答 ) 突出她的不一般,显出王熙凤的特殊地位和她的性格。师
40、:按她的身份王夫人的侄女、邢夫人的儿媳妇、贾母的孙媳妇,应该生: ( 齐答 ) 常在贾母身边随侍,应该和李纨等人一样随贾母一起出场。师:但那样安排就不能抓住读者的眼腈,难以显出王熙凤的特殊地位和她的性格。生 15 :所以经过精心构思,作者把她的出场安排在黛玉与外祖母等人见面叙谈之后,使她能单独出场、单独活动来自我表现,显示其地位的重要以及她的与众不同的性格和才干,她的出场为最佳时机。师:同学们,读到“笑声”时候,黛玉想着什么?生: ( 齐答 ) 此人会是谁 ?师:此时黛玉心里想的问题,也正是读者心里的问题。试想,在老祖母面前,人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谁敢这样放诞无礼 ? 王熙凤如此出场,一开始
41、就显示出她的泼辣性格和她在贾母面前敢于放肆的特殊地位独揽着贾府的家政大权。师:这样的出场活动可谓生: ( 齐答 ) 众星捧月式的上场。师:暗示出生: ( 齐答 ) 她炙手可热的权力。师:再向下读读她的语言。生 16:携着黛玉的手, 上下细细打量, 笑着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等恭维话; “伤心”姑妈去世, 用帕拭泪,贾母一句“再休提前话”忙转悲为喜等表现出她是一个善于逢迎讨好、随机应变、察言观色的人,而这一切都是表演给老祖母看的。师:总之,这是一个厉害角色,哪位“黛玉”来总结一下自己眼中的凤姐呢?生 17 :( 女生 ) 王熙凤出场前,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 ,既写出她性格的泼辣放肆,又
42、显示她受到贾母的宠爱。接着从黛玉眼中见到了她的外貌衣着,通过容貌描写,让人感到她美丽的背后隐藏着刁钻和狡黠。头饰、裙饰和服饰极力铺陈的描写,又显示出她的华贵、得势与珠光宝气,也暗示了她的贪婪和俗气。她的言谈、举止、神情等则写出了她的随风使舵,忽笑忽哭,忽悲忽喜,处处逢迎讨好,博取贾母欢心,借以巩固自己的权势,显示出她非同一般人的内心世界。师:见过了凤姐,还有谁没有出场 ?生:(齐答)宝玉。师:对于宝玉而言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但我们先来陪着黛玉见见“宝哥哥” 。【指定学生朗读有关贾宝玉的内容。 】【多媒体显示贾宝玉出场片断。 】师:黛玉见到“宝哥哥”之前,了解了有关宝玉的哪些情况?生: (
43、 齐答 ) 听了自己母亲以前提过,王夫人介绍。生 18:宝玉是“一个孽根祸胎” “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生 19:衔玉而诞,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生 20: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欢在内帏厮混,在姊妹情中极好。生 21:姊妹们不理他,他倒安静些;姊妹们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生 22: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王夫人叮嘱黛玉“别睬他”。师:那她对他有怎样的猜度?生:不知宝玉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蠢物”。师:宝玉出场后,黛玉眼中的宝玉又是怎样一个人物?生:第一次出场,黛玉见到的宝玉是“一位年轻的公子” ,穿戴华贵,外貌俊美,与她的猜度完全不同,
44、竟然有眼熟之感。第二次出场后,黛玉又看到一个“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外貌极好的宝玉。师:这是林妹妹眼中的宝哥哥呀,你瞧,别人看来的“混世魔王”,还有曾经想象中的“蠢物”,在她的眼中那是多么具有风情的美男子呀,真叫“情人眼里出西施”。【学生大笑。】师:难道不是吗?生: ( 部分 ) 我们也感觉宝玉其实蛮好的呀。生 23:那为什么有着别人对宝玉不同于黛玉的评价呢?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让我们先来读读小说中的对宝玉评价的内容,然后再来研讨。【学生自由读西江月二词,思考后交流讨论: 西江月是如何评价宝玉的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
45、参与点拨。 】生 24:他“不通世务” 怕读文章”,不愿与当时上层社会的庸俗官吏结交应酬,不愿遵守封建礼规,不愿读八股文章,不愿走科举做官的道路。生 25:他生活在封建贵族家庭之中,他的言论和行动被人看作疯傻。生 26:封建国家、封建家庭,都无法对他寄任何希望。师:这些评价者是从什么角度来看宝玉的?生: ( 齐答 ) 词中的“无能”不肖”都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说的。师:所以说这些内容其实正揭示出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生 27:( 插话 ) 在封建正统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下,他有找不到出路的无限愁恨。师:所以这些评价正是生 28:模拟封建正统派的口吻,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贾宝玉
46、的思想性格。师:说得很好。这两首词,看起来像在讽刺宝玉,实际上是赞颂宝玉的叛逆性格。如果我们给予贾宝玉一个评价的话,那可以这么来说师生: ( 齐) 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胚胎。师:同学们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特别是对贾宝玉这个形象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真正意图,提示小说的主题。但我们还要关注:为什么把贾宝玉的出场安排在最后 ?为什么要他两次出场亮相?【学生同桌或前后位交流讨论。】师:按宝玉的生活情况,他在林黛玉进贾府时本应在哪里?生: ( 七嘴八舌 ) 宝玉自幼受“老太太疼爱”,又喜欢在内帏厮混,按常规,他应经常在贾母身边,或在姊妹们中问,或在他母亲王
47、夫人面前。黛玉进府,可以在见贾母时见到宝玉,或者在见迎春三姊妹时见到他。师:但作者偏偏让他白天到庙里还愿去,直到晚饭后,只留黛玉和三姊妹在场时,才安排宝玉出场,为什么呢?生 29:把宝黛相会放在最后,可以集中笔墨,专门描写。生 30 :这是作者的匠心独运。第一次亮相,可以说是黛玉观察宝玉。黛玉见到了穿戴华贵、外貌俊美的“一位年轻的公子”,和她猜测的完全不同,惊怪此人非常面熟。这次亮相为黛玉的心理活动安排了时间。师:说得很好,第二次亮相其实是宝玉看黛玉,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不仅写出了他的“疯疯傻傻”,还与黛玉的内心感受不谋而合,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师:那两位舅父不出场又是什么原因呢?生 3
48、l :这是作者专门设计安排的。如果人人都见面,势必个个问候叙说一番,不但会使内容重复、文字枯燥,而且两次甥舅直接晤谈,写起来也很困难。生 32 :这里作者采用了避难就易、避实就虚的方法,既按礼规让黛玉拜见舅父,引出对贾府结构的描写,又免去了与二人直接相见的场面。生 33:其实这也暗示着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 除了内亲的身份外, 对她的两个舅父而言并不是马上非见不可的人物,贾府只是收留她。师:可以这么理解。见完了众人,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还没有谈到而小说中却作了细致的描绘的是谁?生: ( 齐答 ) 林妹妹。师:看来同学们也和宝哥哥一样喜欢林妹妹呀。( 生笑 ) 下面我们就借助于贾府人的观察去认识这
49、里的主角林黛玉。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子,分析黛玉的外貌特征。【投影。】众人眼里的黛玉: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王熙凤眼里的黛玉: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宝玉眼里的黛玉: “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师: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归纳黛玉的外貌
50、特征。【学生自由地在黑板上写出概括黛玉的词:身体孤弱、多病( 众人 ) ;容貌标致,气派不凡( 王熙凤 ) ;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美丽多情,姿容俊逸,极富神韵(宝玉)。】师:黛玉进贾府的表现是怎样的?生: ( 齐答 )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 师:请大家从细节上说说看。生 34:贾母初见黛玉“一把搂入怀中” ,黛玉一时没来得及行礼,过后她还是补上了。生 35:当贾母介绍王熙凤时说: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 ,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结果黛玉还是以“嫂”呼之。生 36:在王夫人处,老嬷嬷们让她炕上坐, “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
51、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生 37:黛玉在家时,饭后原不吃茶,而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 ,因而跟着漱口,跟着吃茶。生 38 :贾母问她念书情况时,她回答“只刚念了四书”;宝玉问时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是因为贾母曾说姊妹们“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所以她才改口。师: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黛玉的性格师生: ( 齐) 多疑、自尊自重、谨言慎行。这种心理和行为,是她孤单的身世和寄人篱下的处境造成的。 知识拓展 师:本文的肖像描写较多,试结合具体内容来谈谈肖像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学生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生 1:透过肖像看人物的性格、气派。如写黛玉是: “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写熙凤是:“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两人都很美,但又有不同,前者娇弱、玲珑、文静、内向,后者华贵、俏丽、外向、泼辣,善于逢迎:一个含苞先放,一个艳丽袭人。生 2:通过形象看人物的社会地位。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