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淮北师范大学2011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浅谈音乐教学中情感培养浅谈音乐教学中情感培养靳 敏音乐学院2007级 指导教师:张宏伟【摘 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 “情”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是亲切的、可爱的、温馨的,用音乐这清润甘甜的泉水,去催生学生的情感之花! 【关键词】:情感;灵魂;陶冶;催生。【Abstract】 : Music is Feeling. Th
2、e ancients said: “what touching the heart were almost from the first Mo Love”.“Music played by deep feeling ”means music comes from emotion. However,"Love" is something like the soul of art, which can guides students to comprehend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obtain psychological satisfacti
3、on from creative works, thus completing the true soul mold with the best understings for masterpieces. Students feel kind, loving, and warm heart when being molded by music imperceptibly and then birth true fellings with love.【Key words】: emotion;soul;mold;birth.引 言: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载体,音乐激发的、交流的首先是人的情感。在整个音乐
4、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一个“情”字,把学生引入一个带有“情”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音乐教育的特点,凭借着它的这个特点,也就产生了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一个“情”字把音乐教育和人格培养紧密的联系起来了。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只有充分运用“情感”这一因素,以情激情,以情施教,利用情感资源点燃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之火,启发学生的情感资源,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领会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融入音乐,从而提高了课堂效
5、率。一、 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 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给人情感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贯穿于音乐的始终,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也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至高至美的境界,音乐教师应努力去追求和创造,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美育意义上的一种教育。古语曰“诗言志,歌咏言”。这已明确指出了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我们认为,任何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任何的艺术都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和技巧更集中更强烈地反映生活,当然也通过其特定的形式和更集中更强烈地表
6、现人在生活中的情感。因此,情感与形式是在任何艺术表现中都是固有的、内在的、不可缺少的成份。1音乐与情感的密切关系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实践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而引起各种感情体验和审美意识的艺术门类。首先,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这一特点与文学、绘画、建筑、雕塑、戏剧等其他“看得见”的艺术形式形成重要的区别。第二,音乐是非再现性和非概念性的。非再现性指音乐的音响无法直接再现现实中可以看到的形象,而非概念性指这些音响也无法直接对应明确的概念,因而音乐是抽象而动人的。第三,音乐是在时间中流动的艺术。音乐在时间中动态地展开各种动听的音响形式,并表现人的复杂感情。因此,正如德国著名艺术史学家格罗塞所
7、言:“音乐,以其性质和魅力,在诸艺术间立于无与伦比的地位,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情感”是指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认的心理反映,是一种精神状态,其特点为愉快、悲伤、愤怒等种种感受,情感的变化发展也有一定的抽象性,情感微妙模糊、可感不可见,和音乐一样,如果用语言、概念或具体人、物形象作为表现素材往往表达不清。结合音乐和情感各自的特点,可以看出,音乐是最能贴切表现情感的工具,音乐看似“抽象”的听觉形象:流动不居、强弱起伏、抑扬顿挫、张弛变化以及多重声响层次的错综交织,更能与人的情感状态相融合。音乐犹如情感的化身,更接近人类复杂难言的感情状态,更易表现流动升华的心灵境界或生命感受。所以,音乐是善于表达感
8、情的艺术,情感是音乐的生命。2情感的主导地位情感在音乐中占据主导地位,没有情感的音乐是空洞的,乏味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具备了表现情感的意识,就会在学习时全心身地投入,运用各种技能技巧,主动地创造美妙的音响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的表现能力,满足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还能增强学生音乐情感的启发和培养,唤醒丰富的情感心理活动,使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包括理论学习都能更加有效地进行。因而,如果只注重学生的音准、节奏、音色和技巧等技术层面的教学,而无视对音乐情感的启发和培养,不但会使学生的音乐发展潜力受到限制,还会影响教师教学。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
9、感受各种情感,并且要将各种情感要素的感受过程同音乐技术的学习同步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体验情感,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独特感受,再通过具体的演奏形式才能更好地演绎音乐作品,逐渐融入美妙的旋律,真正体验到音乐的无穷魅力。3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音乐作品,重在表现情感。无论什么体裁、题材的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爱憎情感。音乐创造者与音乐接受者之间,或者说音乐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要到达相互的了解,靠的是音乐,而这种音乐,我们可以比喻为“语言”。这种“语言”,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音乐语言”。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有许多种,其中有四种最基本的要素,即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这些是作曲家们最
10、基本的元素,作曲家们通过灵感赋予每个音符不同的内涵,音符根据节奏交织在一起,透过旋律,集中地表现作者特定的情感,可以呈示音乐作品的内容,并完成音乐语言的传递功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艺术交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语言的传递是通过教师范唱、范奏的引导来实现的,教师带着备课时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所获得的情感去范唱、范奏,会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第一印象深刻化,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只有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情感的音乐语言把学生带入到作品中去,使他们融入角色,切身感受作者创作时的环境,全面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取得最正确教学效果。其次是课堂语言的情感化。课堂语言与音乐语
11、言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用语言去组织、指导教学,通过语言的表述把音乐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再次,教师的课堂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和感人是十分重要的,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 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情感涵盖了一个人的感悟力、自制力、刚毅力以及与人热忱相处的交往能力等内容,情感由自我感受、自我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反映选择五个部分构成。情感也是一种智能,它是完美人格高尚情操的集合。情感是先天性带有的,但情感品质不是先天自有的,而是教育实践的结果。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应是教育中的根本性问题。音乐教学需要学生有移情共鸣的敏感力和自我表现力,需要反观自身的
12、体验与表达,而且情感在音乐效能方面,起着知识技术价值导向的作用1情感培养的价值音乐的精髓在于情感。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通常学生都只注重学会歌曲,而不注意情感的存在,但每首歌曲里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正如一篇文章表达着作者的感受,歌曲也表达着词作者或曲作者的感受一样。他们只不过是将所想表达的感情以歌曲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个个音符串联成美妙的旋律使人们易于接受。假设说接触了一首歌曲,不能领悟到其中的情感,也就无法欣赏到这首歌曲的精华,无法陶醉在这歌曲中。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愿望和情感的,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在音乐的进行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人间的
13、喜怒哀乐等,得到充分的展示与表现,音乐通过其独特的“音乐语言”旋律、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多声部来表达普通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乐圣贝多芬曾说过:“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著名音乐家李斯特说:“音乐是不加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感情火花”。音乐是情感的极佳载体,借声传情是音乐艺术的特殊手段。2音乐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乐由情起”。乐记在谈到音乐的诞生时说:“凡音之生,由人所由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说明音乐是有感而发。而毛诗序中指出了音乐强烈的抒情特色:“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乎之
14、舞足,足之蹈之也。”这段精辟的语言说明了,歌唱、舞足与情感的表现力之间的关系,音乐是易于激起内心情感的艺术,通过人的多种多样的感情世界来影响人的认识。所以,想要学好一首歌曲,先了解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使学生很好的感受音乐,还能提高课堂效率,这种两全齐美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抒发情感是音乐最重要的表现特征,如果说听觉感受是进入音乐大门的一把钥匙,那么情感的抒发便是音乐审美的中心了。素质教育强调情感交流,人格影响。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更要把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思想教育、情感体验几方面同时列入到教学目标中,使每一堂音乐课
15、学生都能得到情感的体验。当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时,学生就会有较大的表现欲望,学生的情感才会逐渐融合到音乐中去。要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力,教师自己需应有良好的情绪状态,“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只有教师动了情,才能感染给学生,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情感,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去学会情感的表达,所以在音乐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帮助他们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时代背景和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三、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情感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更能直接而有了的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同时,情感又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
16、因素,既产生了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审美审美,顾名思义就是要审视各种艺术中的美。音乐审美活动,是从审美对象的感知开始的,在审美感知过程中,必须带有情感因素,只有带有了情感,才能在音乐的各个细节发现美,收获美。情感是人的整个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做任何事情时都带有一定的感情因素,音乐也不例外,音乐的声调,节拍,旋律都富有感情因素,在音乐教育中,将感情作为目标和旨归,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情感的积累处于一种清醒的有意识的状态,日积月累,便会感情丰富,情思细腻,使人格完
17、善起来。情感,是音乐教学至高至美的境界,音乐课不像理工科那样死板教条,优美是音乐的代名词,它有着文学的优雅,又有着美术的抽象,同时还具备了体育的刚强,所以音乐里富含的感情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流露,音乐教师应努力去追求和创造,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美育意义上的一种教育。老师通过情境,情趣,情感的教育和培养,使音乐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技能、技巧,会合唱几首歌曲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1
18、创设情境,引导情感投入创设情境,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有了良好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进行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情境创立的开始,就是老师要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在课堂上制造出相应的氛围,要让自己与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渐渐的沉醉在音乐的旋律里。情境的创设,最基本的是创设良好的课堂聆听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在音乐教学中,我积极煽动他们在听音乐时可以自然的肢体活动,同时也保证课堂纪律的良好,必要时要求闭目聆听,逐渐养成安静地听音乐的习惯。当优美的旋律自然地流淌到他们心底时,触
19、碰到共同的灵感,这时他们的笑脸上浮现的是投入,是满足。可见,他们已经开始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了。每当看到他们静静聆听美妙的旋律时,他们流露出的表情也让我的内心感到很幸福,因为带领他们感受到了音乐中的美。创设情境,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有了良好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进行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例如:关于认识西洋管弦乐器的欣赏课,在这节课里,学生要了解的是西洋管弦乐队中的木管家族和铜管家族乐器,作为中学生他们已经对这些内容有了一定的“经验”:比方对一些乐器诸如长笛、单簧管、小号、圆号、长号等基本都是常识性认识,但
20、大多只局限于外形上的识别,至于乐器的音色区别、演奏特点、以及对音乐形象的表现作用,就显得模糊不清了。学生在这种半懂不懂的状态下学习,教学设计如果不能有效触击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就会产生“审美疲劳”,最终还是不明不白。为了防止无效的教学,作为老师应静下心来反复斟酌,希望能在不经意中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走进音乐。在实习时,上课和学生互相问好后,我非常兴奋地向学生宣布,将要请出两位了不起的演奏家为大家作精彩表演。学生满脸疑惑地面对我,不知演奏家在哪里,趁着他们在兴头上,我开始播放卡通片猫和老鼠中万能指挥家的片段,猫和老鼠这两个卡通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这些学生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可毕竟还是第一次在音乐课上
21、专门观看,学生们都睁大了眼睛,简直乐不可支。尽管一场好端端的交响乐演奏最后被猫和老鼠搅得一团糟,但学生已经在幽默夸张的画面中看到了完整的西洋管弦乐队,了解到各种乐器在乐队中的重要性。开心地哄笑后学生纷纷说出自己认识的乐器,有的忍不住暗地里模仿TOM猫手忙脚乱演奏各种乐器的动作。这第一步看起来走得比较顺利,学生的态度显得很积极。2感受作品的情感因素音乐语言既是传达感情的手段,也是表现感情的结果。学生能够在感受作品内容的过程中,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感情,产生情感共鸣。而不同的乐曲、歌曲的节奏、旋律、速度的变化都表现出它们各自的风格和不同的情感,只有抓住特点,才能启发学生去感受、体会音乐的美。我在市三中
22、实习的时候,例如让学生在欣赏乐曲动物狂欢节中,让同学们想象每段音乐所描绘出的动物形象,如其中的狮子进行曲的音乐旋律线跌宕起伏,由两架钢琴从弱转强的和弦颤奏,铺垫出兽王出场时的场面雄壮,把凶猛威武的大狮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教师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气氛渲染作为一种特殊的情境,对学生感知音乐作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摇篮曲是一首抒情歌曲,教师在上课时提示他们闭目聆听,使其在温馨、柔和的旋律中去体会音乐的意境,感受躺在摇篮里享受母亲轻歌慢摇徐徐入睡的甜蜜梦幻,然后教师加之以深情的语言画外音,使学生视听结合并通过无限的遐想感受歌曲,学生即能轻快入情。3生动语言,引发情感投入美的感情,看似
23、无形却有形,它渗透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而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非常细微的一个面部表情都是学生注意,模仿的焦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感情,教师自己应先投入感情,把一首歌曲内在的情感从传神的眉目间,充满喜悦的笑脸中,生动的手势里表达出来。如教唱优美而抒情的歌曲茉莉花时,因为学生们都喜欢听故事,首先,我就给学生们带来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图兰朵,通过一个故事把学生们引入到美丽的茉莉花中。教师再用生动而美丽的笑脸,流露在眉间,眼神中,嘴角间的赞叹把学生的情感带入那清新淡雅美丽的茉莉花的意境中去,仿佛置身于一片茉莉花的海洋,使他们自然而然的从心底深处萌动了一股热爱美丽大自然,热爱家乡的
24、情感。教师无声的体态语言感染着学生,带动着学生把自己的情感通过甜美的歌演唱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例如在教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选择了几个个子比较高的同学扮演“敌人”,选一个机灵、聪明的男学生扮演“王二小”,而教师担任旁白:“在九月十六那天早上,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突然来了一群敌人”接下来请几位同学听了故事以后作即兴表演。从相遇带进埋伏圈壮烈牺牲,“小演员”们演得很入“情”,同学们看得入神。就在这演与看的过程中,学生都投入了感情,感受到了当时的情景,学生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对学习歌
25、曲的情绪,对演唱时的感情处理有了最深刻、最直观的了解。从而为学唱好这首歌曲做好了铺垫。4鼓励学生的创造性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创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他能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兴趣和积极参与音乐创作的意愿。因此,教师不仅要以良好的情感状态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去实现,还应不断地深化学生的情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创新活动中,教师要营造好学生参与的氛围,尊重学生的创造,放手让他们根据问题的要求开展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进行音乐创作及创新活动。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上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创
26、新成果问世,然而细细分析这些成果的发明者所采用的创新方法,无非是"加减法"、"重组法"、"模仿法"、"迁移法"等许多创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逐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实践去"发现"这其中的奥秘,并对这些创新方法加以总结、学会运用。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节奏创作时,教师将准备好的 “ XX X|X XX| X X| X -|”节奏卡片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形成含有四个小节的节奏谱
27、,教师提示学生用重新排列这些卡片的方式创作新的节奏谱。这个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了解并尝试了创新过程重组法。再如:指导学生进行旋律创作时,教师要求学生在“ 32 35 65 63 | 5 53 5 - |”后面续写两小节,有的学生感到困难。这时教师提示学生:“能不能从老师给的两小节曲谱中抹'去一些音,把剩下的音调整时值后,用来作为后两小节呢?”经过讨论,学生也能较好的完成创作任务。培养学
28、生的创新能力不光通过作曲训练来实现,在音乐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均可到达这个目标。如:在唱歌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歌曲;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把某些歌曲加上少量对白,改编成有情节的音乐小品等等。总之,音乐教育能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净化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能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及能力。因此,教师应发挥音乐学科的优势与特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培养为目标,不断挖掘教材多元化的育
29、人内涵,逐步渗透理想、道德教育,培养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道德品质高尚、有知识、有能力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四、结 语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是一种奇妙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抚慰着人的心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是亲切的、可爱的、温馨的,用音乐这清润甘甜的泉水,去催生学生的情感之花! 总之,我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在教授学生的歌唱技能技巧的同时,注重“情感教学”,利用课堂教学的集体活动形式,采用情趣盎然的审美方式,接受情感信息来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和审美熏陶。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当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真正的投入,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注 释: 陈健美.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成才之路2008年35期 张曦.小学音乐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洪啸音乐教育论坛,2009年2 柳良.音乐之旅/带你走进音乐圣殿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2年 赵鑫珊.贝多芬之魂 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 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 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SAP Help Portal服务合同验证制度
- 2025版抵押房屋买卖市场拓展与委托合同
- 2025版工业设备租赁与项目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 2025版出租车企业车辆安全生产责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合伙投资买房绿色环保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摩托车售后服务网络加盟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技术交流保密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反担保合同担保书范本(信息安全)
- 2025版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电线电缆销售协议
- 2025版凯悦酒店消防设备采购安装及验收合同
- SQE主管工作总结
- 商砼站公司管理制度
- 公司财务及报销管理制度
- 10万吨铝塑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Unit 4 A glimpse of the futureUnderstanding ideas课件(内嵌视频)
- 2025年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考试题及答案
- 儿科急诊管理制度
- 货运代理安全管理制度
- 幼儿园新教师卫生保健培训
- 《黑色三分钟 生死一瞬间》九部-十二部事故分类统计(合计60部)
- 2025下半年高级软件水平考试《系统分析师(综合知识)》新版真题卷(附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