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_第1页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_第2页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四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3、 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形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优美的词汇。设计理念:教学的本质是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体现这一全新的阅读理念,围绕“明确目标,有效设问,提高效益”这一主题,凸显以“读”为主线,以“对话”为主要途径,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

2、,“披文入境”、“潜心会文” 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以“天之蓝”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拉萨的天空。(齐读课题)2、昨天我们乘着文字的翅膀,来到了遥远的西藏,来到有名的“日光城”拉萨,看见了拉萨的天空。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湛蓝、透亮)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过渡:是呀,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那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这片湛蓝、透亮的天空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用笔勾画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然后再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二、欣赏“天之

3、蓝”1、我们来交流交流,你喜欢课文的哪儿?为什么?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声音真的能碰到蓝天,伸手真的能摸到蓝天吗?在拉萨,为什么说话的声音可以碰到蓝天,伸手可以摸到蓝天呢? 这使我想起了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想起了寇准咏华山中的“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好像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好像能摸到蓝天。”读一读,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小结:(结合照片)我们南京的平均海拔是8.9米而拉

4、萨位于海拔3658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近,触手可及,这里的一切都被湛蓝所包容、所浸润。人们总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从海拔高度上说,这里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没有污染,没有噪音,生活在拉萨,生活在西藏,就是生活在天堂。谁能把这种奇妙的感觉读出来?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引导理解“掬” “掬”是什么动作?我们总是掬水洗脸,拉萨人真的每天掬蓝天洗脸吗?既然不是真的,那“这话”妙在哪儿?【可以理解为两点:第一,写出了拉萨的海拔很高,天离人们很近;第二,蓝天如水。】【由此看来,拉萨的天空可不单单是美,而且还很奇妙】难怪人们要说这话真是“太妙了”!谁

5、能把这么奇妙的感觉告诉大家? 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而文中的“不定点”、“空白”都具有开放性,依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可以进行富有个性的开放性阅读训练。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比较“纯净”“明洁”带给你哪两种不同的感受?通过男女生对读,体会在节奏上还有整齐对仗的美“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过渡:多么美的色彩呀蓝、白、绿,相互映衬,蓝的更蓝,白的更白,绿的更绿,谁能把这独特的美丽画卷用自己的朗读表现

6、出来呢?这么美的天空,这么美的语言,我们能不能把它存在自己的脑海中呢?试着背一背。“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在这片蓝天下你最想做什么呢?结合理解“神往”创设情境,引导读好“神往”“紧紧吸引”“久久不忍移开”。有效的问应该把握最佳的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亲历探究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学生比较“纯净”“明洁”两种不同的感受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困难,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并根据近义词的相互性去体会,同法理解“映衬”“越发”,同时以对读的形式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再有感情朗读中形成整体的色彩美,最后诵读于心,加强积累,因为对于这样的美文,能否读好背好是一节

7、课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是呀,看着、想着,想着、看着,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一切,这因为(男生)“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别人叫你,回答一声“来了”,双脚却不曾移动半分,这也因为(女生)“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来了,来了,脚步终于挪动了,双眼却仍然注视着蓝天,这还是因为(齐读)“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种蓝是不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

8、改变的,春、夏、秋、冬都是如此,这就太难得了,太神奇了。如果你留意过南京的天空,你会发现它总是灰蒙蒙的,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表达向往,不满,希望皆可)“蓝晶晶”是蓝得发亮的样子,要读出那种感觉来! 因为“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欣赏布达拉宫图片,瞧,(图)这就是布达拉宫,坐落在红山上,他依着山的地形而建,这就叫“依山而建”。谁愿意把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读出来?写话训练: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有了这蓝天,雪山显得更加 。有了这蓝天,湖泊显得更加 。有了这蓝天,草地显得更加 。有了这蓝天, 在赏读课文这一环节的教学,先立足于学生自己

9、体会感悟,再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篇课文你最喜欢哪些词句?为什么?”引导学生先读有关句子,再说说体会,在全班交流时,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地出示词句,加以适时点拨。这篇课文中,这几个句子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需要学生老师共同探讨。三、赞美“天之蓝”1、学习第五自然段(1)出示图片:面对湛蓝透亮的天空和蓝天下一切,你最想说什么呀?(2)出示句子“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3)指名读。(4)讨论: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老师根据视频描述)藏族人民信奉藏传佛教,都把能来圣地看看布达拉宫作为一生最大的向往。他们常常走很远的路,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一步一个长头地磕到拉萨,表达他们的恭敬与虔诚。谁能带着这份恭敬与虔诚读好这一小节?2、拉萨犹如一幅风景秀丽的山水画,我们轻轻拉开天空这窗帘,便可以欣赏到蓝天映衬下拉萨的迷人风光了。让我们一起,带着作者的情怀,带着圣洁的感动,把这片湛蓝透亮的天空读入心中,珍藏在心中。(配乐诵读全文)实践作业:(自主选择)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了解拉萨的其他知识,做一份拉萨知识小报。仿写家乡的一景(一棵树、一片草、一条小河)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来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