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家庭教育_第1页
(完整版)家庭教育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1、简述家长应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1)家长需更新教育观念。(2)家长要尊重孩子。(3)家长要学会倾听。(4)家长应学习亲自沟通技巧。(5)家长需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52、简述妊娠期保健应注意的问题。(1)远离烟酒。(2)慎用药物。(3)避免接触有害物质。(4)保持愉悦的情绪。(5)定期参加产前检查。53、简述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1)孩子的性别角色。(2)家长的文化素质、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3)家庭结构及家庭的完整程度。(4)孩子婴儿期的经验。(5)孩子的性格和气质。54、结合实际,分析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分工及教育责任。事实上,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亲的作用都很重要,只有父

2、亲承担家庭教育或只有母亲来承担家庭教育责任都会有一定的缺陷。(1)父亲的教养作用。现代的观念认为父亲应更加重视子女的自主行为;提高子女成熟的行为;了解子女、能理智地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用相应的教育方式促使孩子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不断引导孩子走向成功。总之,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母亲的教养作用。现代的观念认为母亲的作用更体现在,训练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智力发展、以了解孩子为基础管教好孩子。55、联系实际,谈谈家长该如何运用赏识教育法进行教育?(1)应树立赏识的观念。家长应相信孩子的潜能,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一味盯着孩

3、子的缺点,这样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息。(2)创造机会,耐心等待。赏识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赞美,而是一种行动,家长应多给孩子创造发挥他们才智的机会。(3)赏识要及时。当孩子表现进步时,要及时地给给予表扬。如果当时没有表扬,事后才提起,其效果将大打折扣。(4)赏识不能滥用。首先,赏识要恰当,不能盲目;其次,赏识要适当,避免滥用。最后,赏识要隐忍而已。应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56、简述家长应如何判断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1)良好的个性。(2)正常的智力。(3)正常的心理素质。(4)较强的好奇心和记忆力。(5)善于与人交往。(6)良好的生活习惯。(7)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57晓燕是一个六岁

4、男孩的妈妈,最近刚刚离了婚,感觉很难过。他们还没有把离婚的事告诉儿子,仍然假装像正常夫妻一样生活在一起,只是不在一个卧房。但她发现儿子最近变得非常敏感。幼儿园老师也告诉晓燕,她的儿子这段时间在幼儿园非常情绪化,经常为很小的一件事就哭得歇斯底里。在家里,儿子不想一个人睡,总要妈妈陪着睡,并且让妈妈用手臂搂着他的腰,好像抱着他一样。晓燕很担心自己的儿子,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十分苦恼。请结合案例分析如下问题:晓燕该如何告诉儿子离婚的事情?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该做些什么?父母离婚,应该以恰当的方式告诉孩子,并根据孩子的反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具体而言:(1)把孩子放在首位,让孩子知道你们虽然离婚了

5、,但都会永远爱他。(2)确保孩子理解离婚不是他的原因。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离婚是因为性格等方面不合适,而不是因为他。避免孩子产生自卑感。(3)保持孩子的常规生活。离婚后,应保障孩子的生活常规,特别是要保障亲子陪伴的时间。(4)鼓励孩子表达他的感受。孩子对父母离婚的事情会有很多的疑问和困惑,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疑问和感受。父母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以他们能理解的方式给予相应的回应。(5)不要让你的孩子加入斗争。在离婚的过程中或离婚后,绝对不能将孩子作为争执的筹码。让孩子加入夫妻之间的争斗。父母一方不可在孩子面前批评和职责另一方面,以免造成孩子的矛盾和困惑。(6)把消息告诉身边的人。要和孩子学校的教师、

6、主要的亲友保持沟通,告知离婚事实。以便于避免无意的伤害,也可通过身边成人帮助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58、一天,乐乐妈妈对乐乐爸爸说:“幼儿园马上要放暑假了,等暑假一过,我们的乐乐就是一个小学生了,应该学着做点家务了。”乐乐听了妈妈的话,高兴的说:“噢,好啊,好啊!做什么呢?”还没等妈妈开口,爸爸抢着说:“乐乐真乖,学着洗洗你自己的手帕、袜子,还可以帮妈妈洗洗碗、擦擦桌子什么的.”奶奶听了忙着说:“这些小事我做就是了,让乐乐去玩他的。再说,让他做呀,反而越帮越忙。”兵兵在一旁听了,不知如何是好。请分析这一案例是遵循或者违背了那些家庭教育指导原则?为什么?结合家庭教育相关原则进行论述分析。答:此案例

7、违背了父辈之间与祖辈之间要求一致的原则。现代教育提倡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并举的原则,培养具有健康和谐人格的人。这样的人不仅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坚定的人生理想,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的文化知识等,还要有健全的体魄。父母要注意从小不给孩子特殊照顾和地位,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防止懒惰。因此,上述案例中父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的做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然而,我们也看到,不少家庭中存在教育要求不一致的问题。如上述案例中父母与奶奶在对孩子的做家务要求上出现了矛盾。教育者之间、祖父母与父母对孩子宽严的要求不一致,教育目标不统一,必然会出现教育作用相互抵消、管教无力、效果甚微,甚至产生负面效应;还会使孩子面对不

8、同的要求、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甚至形成心理矛盾,精神压力,百思不得其解;进一步讲,孩子在宽严不一致的教育环境中,可能会使一些不合理的欲望,要求和坏习惯有机可乘;更有甚者,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两面习气的双重人格。家庭里的成人对孩子的教育内容、范围、方式方法等宜事先多商量,形成统一的认识、态度和要求,不能各行其是,否则教育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努力做到:(1)思想统一、言行一致父辈与祖辈之间对孩子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要事先多商量,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态度,统一的要求。当出现矛盾和差异时,要心平气和的恰当处理,不要暴露在孩子面前,最好事后避开孩子通气,形成统一认识。(2)前后统一,始终如一孩子的成长,品德

9、和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多次重复,反复强调。因此父辈与祖辈之间对孩子的管教必须坚持作到前后统一,不要高兴时松,不高兴时严或“朝令夕改”;要从小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始终如一的坚持执行。59、5岁的宁宁在幼儿园里不善与人交流,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性格十分孤僻。老师有时和她沟通,希望她能敞开心扉,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宁宁也只是回答“明白了”,或仅仅是点点头,却总是不见明显的效果。妈妈找老师了解情况,老师也是经常无奈地告诉她:“宁宁似乎心里藏着什么事情,胆子很小,眼神总是躲躲闪闪的。”除此之外,妈妈还发现自己的女儿很害羞,即便是路上遇见小朋友小朋友们主动招呼她一起来玩,她也只是躲在妈妈

10、身后,不愿意参与其中。宁宁的父母以前经常吵架,如今,面对女儿性格上的问题,更是吵得没完没了。宁宁的爸爸甚至会迁怒于女儿,责骂道:“你就不是个正常的孩子。”每当这个时候,宁宁的反应便会很激烈,大喊道:“你才不正常!”然后跑进自己的屋子里。后来,在一次母女交流中,宁宁委屈地哭道:“你们能不能不吵架了”请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宁宁性格的家庭因素有哪些?应采取怎样的教育干预策略?原因分析与建议:看到上面这则故事,人们不难发觉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所产生的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提到:“小孩子生来大概都是好的,但是到了后来,或者是好,或者是坏,都是因为环境的关系。”宁宁的家里经常出现父母的

11、争吵,所以从老师对宁宁的评价中或是宁宁对待小朋友的态度上都不难看出宁宁因为不理想的家庭环境而在心理上蒙上了阴影,从而对他人有着防范、恐惧的心理,安全感严重缺失。尤其是宁宁的爸爸对女儿恶语相加,让本来对充满争吵的家庭失望的宁宁,更加找不到丝毫的温暖。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为孩子营造的家庭环境也应该是和谐、幸福的,让孩子感到温暖的,而不应该是让孩子感觉不到爱,最终对周围的人和环境充满了恐惧。所以,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对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让孩子拥有阳光乐观的性格,父母首先应该以身作则,相敬如宾,为孩子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60、冬冬今年大年一过就快四岁了,是家里的独苗苗,

12、和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冬冬生性聪明、活泼好动,特别喜欢变形金刚玩具。虽然家里经济状况不大好,但冬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仍然尽力满足冬冬的要求,给冬冬买了各种各样的变形金刚玩具。一天,妈妈带冬冬上街买鞋,冬冬在玩具柜又看上了一个上百元的变形金刚,妈妈考虑到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且价格不菲,决定不买。但无论妈妈好说歹说,冬冬哭闹着非要不可。冬冬妈妈边叹气边说:“这孩子太任性了,被姥姥、姥爷宠坏了,以后怎么办呐!”请结合案例分析导致冬冬“任性”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家长该如何应对?(1)原因分析首先,孩子的任性是儿童的心理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

13、儿童在2至7岁时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主义。所谓不可逆性就是指儿童无法改变思维的方向,使之重新回到起点,从另一面去思考问题。所谓自我中心主义就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时,只会从自己的观点着眼,不会考虑别人的不同看法。正因有这样的特点,儿童一旦有了什么想法,就很难改变。其次,孩子的任性还是父母长辈的思想观念所决定的。如今的家庭中,除了孩子的父母亲,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等,都围着孩子转。孩子想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孩子是他们手心里的宝,只许爱护,不许伤害。况且他们还认为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给孩子吃好点、穿好点、玩好点是应该的。尽管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们也认为孩子还很小不懂事而不去纠错,反而去迁就孩子。正因为父母长辈的百般宠爱,我们的独生子女们才更加会“撒娇”。(2)要改善现代家庭独生子女“任性”这一普遍问题,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a.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统一。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分歧和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但家长在孩子面前应保持一致,否则不仅要求无法实现,降低教育效果,而且会产生不良的作用,让孩子更任性。因为他有“靠山”。b.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对子女的要求要符合儿童发展水平和特点,尤其要从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别人就是这样做的”、“我们是为你好”等这样简单地说教。从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