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改革_第1页
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改革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摘要: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培养师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关键词:信息素养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正文: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科研探讨可以说是如火如荼的进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插翅添翼,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是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殷切期盼。一个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能否发挥应有的水平,师生的信息素养非常重要。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一位

2、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部分组成。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人们进行有效的决策、交流、问题求解和研究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学生学习领航人”的教师应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当教师了解到何时需要信息,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通过一定的途径找到所需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价、合理的组织、创造性的运用,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并且反思用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是否有效时,他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能力将会增强。而当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反馈能力提高到一个层次后,他的信息意识、信息情感以及信息能力将会相应地发展。那么,怎样培养老师和学

3、生的信息素养呢?结合本人的工作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尝试。一、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素养。如果说希望学生能在信息的海洋乘风破浪,首先教师要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舵手,掌握驾驭轮船的本领。这本领就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是学生学习的前提。要想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学生必须学会上网,通过在搜狐、google、百度等网站键入关键词进行网上冲浪,从而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其次,要使“舵手”不偏离航道,就应帮助学生“信息定向”。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提取信息的资源库。但是,网络资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可为“形形色色、鱼龙混杂”。所以学生提取什么样的材料

4、是教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教学中应该注重结合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相应的“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上网查阅资料。二、提高学生分析加工信息的素养。所谓“信息分析”就是指对获取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鉴别、整理、分类。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养成了这种“信息分析”的习惯,才会使自己积累的资料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信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分类的方法,定期对学习资料进行交流、评比、展览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某一类所需要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只是一些“食物”,并非自身成长所需要的“养料”。把“食

5、物”转化为“养料”的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生只有把获取的信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织整理、内化存储才能使信息真正的服务于自己的学习。三、提高学生创造性利用信息的素养。信息创新是信息加工的高级阶段。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会大大降低信息的价值。信息创新就是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从表面现象中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创新的信息。教学中要十分注重这种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发表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对于学生“标新立异”的看法更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有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

6、爆发出创新的火花。信息利用的能力就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使知识“外化”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四、提高学生信息交流的能力。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和自然界对话”的过程。尤其是在“高级认知”场合要求多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任务。而网络教学正好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交流环境。首先,网络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内部交流和组际交流更充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一堂课中往往只有几个小组发言,交流不够充分,参与度低。而网络教学则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在小组内部进行小规模讨论,然后再在小组之间展开大规模讨论。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即使

7、性格孤僻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网络教学还可以拓宽交流的范围,它不仅可以提高班内师生交流的效率,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的教学,而且还可以实现班级、学校甚至不同国家之间师生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所以网络教学还可以成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信息交流的一条宽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全方位生活方式。五、转变观念,实践信息教育。信息时代,谁把握了信息科技,把握了教育现代化,谁就能在信息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教师要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强化信息

8、教育和信息观念,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学校要组织教师集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统一认识。六、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每位教师配置一台计算机,使教师在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出题测试、编制课件和课上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经济条件好的学校最好能够建设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成立网络中心和信息技术教研室,购进必要的软件和教学资料,组织学科教师建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信息技术领导小组,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的策略和模式,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

9、,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七、重视培训,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初级、中级技能培训和网络知识培训,并组织信息技术教师“走出去”接受高层次的培训学习,如:Internet未来教育培训、学科专业软件的使用培训等,使大部分教师能熟练自如地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恰当地应用于教学。除了针对性较强的培训外,还应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相关问题的研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八、加强引导,促使教师提高信息素养。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与教师所教课程、年龄、性别以及个人的爱好习惯的差异有关。学校要激发教师学信息、用信息的积极性,经常组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公开课

10、、展示课和研究课,并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年终考核、聘用、评优、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刺激教师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师主动提高信息素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1、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信息社会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重要源泉。然而在信息社会的现代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甚至也不是最主要的信息源,电视、书刊的传播,非凡是多媒体教学系统以及微机网络教学系统的发展,学生可从许多途径来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提供信息,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索,让学生获得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随着以微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

12、网络,以及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教学。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把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假如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

13、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江泽民指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人才”。中国加入WTO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参加国际竞争。同时,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假如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来决定。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

14、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预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质培育的方法和措施。1、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在现代教育中,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还是教师角色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不能再局限于现有教材,教学模式也要由单纯传授知识改变为指导学生获取知识,这些都要依靠先进的教育手段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

15、的信息意识,对新事物有敏锐的反应能力。信息环境对人的信息意识的形成和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构建良好的学校信息环境,是提高教师信息意识的基础。信息意识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培养中教师信息意识一般可通过以下环节:良好信息技术环境是培养信息意识的物质基础。教师假如没有机会接触信息技术,信息意识的培养无从谈起,因此,建设良好信息技术环境是培养信息意识的物质基础。包括:配置足够的微机,供教师学习微机基础知识,把握基本技能;保证局域网及因特网的畅通;配备微机学习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信息技术的渗透将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法。通过宣传,使教师熟悉到现在的教育范围正不断扩大,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

16、分,许多人将融入社会教育、网络教育之中,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将对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信息社会的教育内容必须涉及信息技术,这是学生形成信息意识的基础;教师职责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方法,采用先进的教育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信息意识水平。2、提高教师的信息应用水平。教师的信息应用水平与他们平常的教学实践密不可分,教师有了信息意识并对信息活动有了更高的判定力和敏感后,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提高教师信息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培训并创造积极向上的群体学习氛围。建立和完善教师微机培训和进修制度。由专职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微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指

17、导,并鼓励教师阅读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最初可以指导教师学习操作系统、文字数据处理、多媒体及网络的初步运用以及课件与网页制作等。运用行政手段和激励机制,刺激教师参与学习。可以把把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作为教师升级、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坛新秀、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同时,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一堂多媒体教学公开课。当他们有了一定的信息意识后,就不会只是旁观者,而会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之中。加强教师间、学校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有关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如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观摩、现代教育理论和经验研讨、网页制作大赛、信息技术论文的评选和交流等。指导教师平时运用“校园网”进行教学治

18、理、财务治理等。如成绩治理、信息传递、教学BBS、电子备课等,使教师在实践中增强信息意识。以上除了信息技术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外,对信息意识、态度层面也提出要求,甚至对较易忽视的获取、解读信息的策略和方法方面也提出培训要求。否则如果不注意培训的方向和着力点,我们仅仅是培养了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已,并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信息意识情感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一种使用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也就是想不想和敢不敢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以信息操作(主要是计算机操作)为主要内容学习和工作已经深入各行各业。此时如果还没有想到甚至还不敢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运到的问题,那将会丧失大量的提高和发展自我的机会,因此信息意识情感将成为现代人在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