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_第1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_第2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_第3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_第4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产与运作管理主讲:张丽红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第二章工作研究第三章生产计划和控制第四章新产品开发第五章项目计划与控制第六章库存控制第七章物资管理第八章设备综合管理第九章企业资源计划(ERP)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第十章准时化生产方式(JIT)与精益生产方式(LP)习题与答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第一节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基本概念1、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andoperationmanagement: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2、生产与运作活动:是指“投入一一变换一一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

2、,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给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反馈图1生产系统功能示意图其中投入包括:人力、设备、物料、信息、技术、能源、土地等劳动资源要素。产出包括两大类: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中间的变换过程,也就是劳动过程、价值增值过程,即运作过程。二、生产运作管理的地位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管理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是有许多子系统组成的。生产管理作为一个子系统,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主要从它和其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上来考察。企业目标经营决策保证T保证研究与开发*住3管理卜一1销售管理反馈反馈图1-2冒理子系统关系简图1、生产管理与其

3、它子系统的关系(1)生产管理与经营决策的关系经营决策一决策性地位、处于企业的上层、确定企业的目标、方针、战略、计划。生产管理一执行性地位、处于企业的中层、根据经营决策下达的具体任务、组织生产活动并保证实现。它们之间是决策和执行的关系(2)生产管理与技术开发管理技术开发一为生产管理提供设计图纸、先进生产技术、先进制造材料等。技术开发管理是生产管理的技术保证和后盾。生产管理一为技术开发管理进行的科学实验提供信息和设备。它们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同处于执行性地位,保持着密切的协作关系。(3)生产管理与销售管理的关系生产管理为销售部门提供满足市场消费、适销对路的产品和零部件,搞好生产管理对开展销售管理工作、

4、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增加企业活力有重要的意义。生产管理对销售管理起保障作用。同时销售管理为生产提供市场信息,是生产管理的产品的价值实现的保证。同处于生产性的地位,有着十分紧密的协作关系。2、生产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企业战略是总体战略和各分战略的集合体。它形成一个战略体系,生产战略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产战略是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造其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计划、内容和程序。特点:贡献性一致性操作性根据决策内容的特点,一般企业的战略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企业级战略、部门级战略和职能级战略。生产战略属于职能级战略,担负着支持部门(或产

5、品)战略的义务,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3、生产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新产品开发、成本、质量、交货期四大竞争优势都与生产管理状况密切相关。这四个基本要素无不取决于生产管理的方式和效率。其实,企业管理工作的内容很多,基本上可分为: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两大部分。经营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主要解决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问题,使企业同外部环境取得动态平衡;而生产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系统的管理,主要解决企业内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最优组合问题。所以二者的联系表现为:经营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先导,生产管理是经营管理的基础。三、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的发展自从泰罗的科学管理诞生以来,人们对企业管理的研究逐步由经验走

6、向科学化。第一阶段:生产管理学(productionmanagement人们最初对上述变换过过程的研究主要限于有形产品变换过程的研究,即对生产制造过程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也没有把它看作上述的“投入一一变换一一产出”的过程来研究,而主要是研究有形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计划与控制。所以当时该学科被称为“生产管理学”。(西方管理学界)第二阶段:生产与运作概念的形成(1)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人们除了对各种有形产品的需求之外,对有形产品之后的相关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高。(2)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原来附属于生产过程的一些业务,服务过程相继分离并独立出来,形成后来的流通

7、、零售、金融、房地产等服务行业,使社会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对提供无形产品的运作过程进行管理和研究的必要性应运而生。人们开始把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无形产品即服务的提供过程都看作一种“投入一一变换一一产出”的过程。这种变换过程的产出结果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都具有下述特征: 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即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定的变换过程才能够实现; 在变换过程总要投入一定的劳动,实现价值增值。因此,人们开始把对无形产品产出过程的管理研究也纳入生产管理的范畴中去。或者说,生产管理的研究范围从制造业扩大到了非制造业。这样就扩大了生产管理的概念,即“投入产出”的概念,在西方管

8、理学界被称为“operations,,即运作。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还是无形产品的提供过程,被统称为运作过程。但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两种变换过程实际上是有许多不同点的。鉴于课时有限,我们侧重于对有形产品生产过程的研究,同时,对服务业运作过程的特殊性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四、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1、生产运作系统运动规律生产管理作为一个子系统,有它本身的运动规律,其运动规律如图1-4(同图1-1)所示。生产系统的运动规律就是输入生产要素,经过生产过程,输出产品和服务,并且在生产过程的进行中不停地进行信息反馈。2、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组成(1)产品与服务产品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成品或半成品。服务主要指无

9、形产品。要求:取决于用户和市场的需要,即品种对路、质量优良、价格便宜、交货及时。(2)生产要素人流人劳动力物流一一资金物一一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工艺设备、原材料、零部件、能源信息流信息一一计划、工艺图纸、情报等作用:从事生产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生产管理目标的保证生产要素满足的三个要求:在质量、数量、时间上必须符合生产过程的要求;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有效的结合起来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生产过程概念:产品的形成过程,也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过程。要求:实现生产管理目标,以最经济的生产方式(消耗尽可能少的方式),对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成本、交货期、进行具体的计划、并确

10、保实施。(4)反馈定义:把生产过程输出的信息返回到输入的一端。作用: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及时提供良机。目的: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和生产计划任务的完成。3、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等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的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体系,按照最经济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五、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生产管理要实现自己的任务,就需要做许多工作,它的工作内容如图所示图L5生产管理的内容1、生产准备与生产组织是指生产的物质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和组织工作。2、生产计划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精华。指与产品有关的生产计划工作和负荷分配工作。3、生产控制指围绕着完成计划任务所进行的检

11、查,调整管理工作。4、先进生产运作模式为适应企业国际化和企业激烈的竞争形势,尽快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生产经营一体化,是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热点。六、生产管理的指导原则1、讲求经济效益定义:最少的劳动消耗和资金占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原因:提高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当然也就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具体表现:在实现生产管理的目标上,做到数量多、质量好、交货及时、成本低廉。综合经济效益:对产品的质量、数量、成本、交货期、经过综合考虑,在分别确定不同要求的基础上,使经济效益最优。2、坚持以销定产定义:根据市场的要求安排生产计划。原因:商品生产规律的要求。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不是为

12、了自己,而是为了出售。坚持以销定产要做哪些事情:(1)做好市场调查、预测和决策。(2)加强对生产管理者的教育,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克服只埋头生产、不顾市场需要、不重视销售的单纯生产观点。(3)正确处理生产同销售的关系,原则是:重视销售,又兼顾生产。3、实行科学管理定义: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符合现代大工业要求的一套制度和方法。应做到:(1)建立统一的生产指挥系统,进行组织、计划和控制生产,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进行。(2)做好基础工作,即建立和贯彻自己的规章制度。(3)加强职工培训,不断进行知识更新。4、组织均衡生产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相等或均匀递增。例如:某机械厂的旬均衡率为3、3、4,即

13、上、中、下旬分别完成合同生产任务的30%、30%、40%,有节奏、按比例的生产。好处:(1)提高设备和工时的利用率。(2)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生产。(3)节约物资消耗,降低成本、加速流动资金周转。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生产过程的要求:(1)节约原料和能源。(2)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料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中对人类和环境的有害影响。总的来说,生产管理的原则就是阶段性、适应性、科学性和均衡性,其中经济性是基本的,其他三项是为经济性服务的。在这期间,还要兼顾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方针。第二节生产的分类、按生产性

14、质分按生产性质分可分为物质生产型和劳动服务型两大类。物质生产型(一)物质生产型物质生产型的生产过程是通过将生产要素输入,经物理、化学变化,转化为有形物品的输出。解释: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生产活动的涵盖范围随着生产系统的前伸和后延也大为扩展。生产系统的前伸是指生产系统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同时,已将其功能扩展到战略制定、产品创新设计乃至与资源的供应合为一体。生产系统的后延是指企业的生产职能已扩展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二)劳动服务型劳动服务型生产的产出不是物质产品,而是无形的产品“服务”。共性:两者的生产过程都是投入一一转换一一产出区别:表1-1产品资金效绩物质生产可存储资金密集质量、成本、交货期

15、(可计量)劳动服务不口存储劳动密集顾客满意(难以计量)按照与顾客直接接触的程度,可以将服务作业划分为:(1)纯服务作业(2)准制造作业(3)混合型服务作业,性质和内容介于纯服务作业和准制造作业之间的各种服务业。为了将现代生产与作业管理引入混合型或纯服务型服务作业,以提高其效率,需要辨认出这类服务作业的“技术内核”,即服务作业中具有操作性,具有应用现代生产与作业管理技术的潜在可能性的组成部分。如餐厅服务作业,有关服务员的动作规范,如上菜程序等,均可以仿照生产管理中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负荷控制的概念和方法来进行管理和改进。二、按生产工艺特性分按工艺特性可分为加工装配型和流程型两大类。加工装配型含义:

16、产品是由离散的零部件装配而成的,物料运动呈离散状态。生产特点:工艺过程的离散性流程型生产过程含义:物料是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的。生产特点:工艺过程的连续性。三、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分按照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加工装配型生产分为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MTS)与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MTO)两种。如图所示:备忘型技生产组织特点分P订货迅装型订偿型订施制造型L订货工程空图i-c备货型生产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补充成品库存。通过成品库存来满足用户随时的需求。如轴承。订货型生产是指按用户的订单进行生产。如

17、锅炉、船舶等。备货型与订货型生产主要区别如表所示:表1-2项目MTSMTO产品标准产品按用户要求生广,无标准产品大量的变形产品和新产品对广品的需求可以预测难以预测价格事先确定难以确定交货期不重要,由成品库随时供货很重要,定货时确定设备多米用专用图效设备多采用通用设备人员专业化人员多种操作技能人员四、按生产专业化程度分类(一)大量生产(二)单件生产(三)成批生产(四)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变化很快,消费需求多样化,从而引起产品的寿命周期相应缩短。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特征:1、生产品种多样性2、生

18、产过程复杂性3、生产能力的适应性4、环境变化的多样性5、生产计划的变动型6、生产管理的动态型第三节生产过程组织一、生产过程组织(一)生产过程构成1、生产过程:是指从投料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其中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劳动过程一一人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按照预定的方法和步骤,改变几何形状和性质,使其成为产品的过程。自然过程一一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改变其物理和化学状况的过程。2、生产过程的构成按各部分分担不同的任务来划分,分为四部分:生产技术准备工作一一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基本生产过程一一指对构成产品实体的劳动对象直接进行工艺加工的

19、过程。辅助生产过程一一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而从事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的过程。如为基本生产提供动力、工具和维修工作等。生产服务过程一一指为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服务项工作。如供应工作、运输工作、技术检验工作等。3、工艺阶段和工序(1)工艺阶段:是指按照使用的生产手段的不同和加工性质的差别而划分的局部生产过程。若干相互联系的工艺阶段组成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2)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它是组成生产过程的最小单元。若干个工序组成工艺阶段。按照工序的性质,可把工序分为基本工序和辅助工序:基本工序一一直接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或化

20、学变化的工序。辅助工序一一为基本工序的生产活动创造条件的工序。综上,生产过程的构成,就是指生产过程的各个部分(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生产过程的各个工艺阶段、基本工序和辅助工序)之间的组成情况和相互联系。(二)影响生产过程的构成因素1、企业产品的特点就是指产品用途、结构、复杂程度和制造产品所用的材料等。2、企业的规模企业规模大,生产过程工序划分较细,专业化水平高。企业规模小,生产过程工序划分较粗,专业化水平低。3、企业生产采用的设备和工艺方法4、企业对外协作关系社会专业化协作水平越高,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就趋于简化,其它属于企业辅助生产过程的产品,就可由其它专业

21、工厂提供。(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原则就是指合理地处理生产过程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使其在时间上、空间上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以保证均衡、有节奏的生产。原则如下:专业性:设计和工艺方面类似的产品,在企业内部组织专业化生产。连续性:产品在各个环节上的运动始终处于连续状态,没有或很少有不必要的停顿和等待时间。比例性:能力、效率、计划方面保持比例,避免脱节。节奏性: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生产大致相同数量或递增数量的产品。柔性化:能及时满足变化了的市场需要。即朝着多品种、小批量、能够灵活转向、应急应变性强的方向发展。二、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空间组织:就是指企业的各个生产单位的组成、相互联系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情

22、况。(一)工艺专业化定义: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特点:在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内,集中着同种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每一个生产单位只完成同种工艺方法的加工或同种功能。优点:1、可以充分利用设备。2、适应产品品种的要求,适应分工的要求。3、便于工艺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缺点:1、加工路线长。2、经过许多车间,增加交接等待时间。3、车间之间的相互联系比较复杂,使计划管理和在制品管理工作更加复杂。(二)对象专业化定义:各基本车间独立完成产品、零件、部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专业化形式有两类主要形式:成品或部件为对象的专业化形式和同类零件为对象的专业化形式。优点:1、加工路线短2、为采

23、用先进的生产过程组织形式(流水线、自动化)创造条件。3、大大减少车间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在制品管理。缺点:1、对产品变动的应变能力差。2、设备利用率低。(三)成组加3、工人之间的技术交流比较困难,因此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受到一定限制。工单元成组加工单元就是在一个生产单元内,配备某些不同类型的加工设备,完成一组或几组零件成组加工单元符合对象原则,也可以看在柔性生产单元中,产品、零部件或加而只要变更某些控制程序就可以适应新的全部加工任务,且加工顺序在组内可以灵活安排,作是对象原则的进一步发展。(四)柔性加工单元柔性加工单元是成组技术与数控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工工艺变化时,不必对设备或生产线进行大的变更,

24、的产品、零部件和新的工艺加工方法的需要。柔性加工单元与成组加工单元的不同点:1、加工机床为数控机床或数控加工中心。2、传递装置为自动传送系统或自动抓握装置。3、工件和刀具自动传递装卸。4、采用集中数控或计算机控制。三、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概念:主要研究劳动对象在车间之间、工段之间及工作地之间的运动,在时间上如何配合与衔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节奏性,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一)零件的移动方式1、顺序移动方式定义:指一批零件在全部工序加工完毕之后,才能整批地转入下一道工序。加工周期的计算公式:例1:m工序数n零件数小4i-l内三4?i=2彳三日去三1=4x(2

25、+4+1+3)=40特点: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停歇、管理与组织比较简单,但加工时间长。2、平行移动方式定义:每一个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加工完毕之后,立即转入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零件在工作地之间是一个一个的运输的。例2:计算例1中平行移动的加工生产周期丁邛=A+B+C=。1+心+,3)+(4-1)昆+乙=£x+st)府j-i对于该例=10+3x4=22计算公式:i-L特点:加工时间最短,设备的利用和人力的利用不够充分,有停歇时间。3、平行顺序移动定义:一批零件或产品在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保持连续,又与其它工序平行地进行作业的一种移动方式。如何保证既连续又平行:tl>t2零件逐个移动tl&

26、lt;t2零件在前一道工序生产足够数量,能够保证下一道工序连续,才传送到下一道工序。计算公式:显所1F平顺=吃力-(甯7£1皿®力十1)W5=1一二一一每相邻两道工序中较短的单件工序时间例3:计算例1种的平行顺序移动的加工生产周期2481012MW182021242152st图1-S-403x(2+1+0=22特点:综合效果好(二)考虑因素表1-3零件批量的大小尺寸加工时间专业化形式方式不大小短工艺专业化顺序移动大大长对象专业化平行、平行顺序第四节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一、文明生产(一)文明生产的含义广义的文明生产,就是生产文明化,或称科学化,根据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来

27、组织生产。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一般是指狭义的文明生产,指在生产现场管理中,要按照现代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为生产现场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二)文明生产的意义坚持文明生产,是企业中的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加强文明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是现代工业生产本身的客观要求。其次,是培养职工大生产的意识和习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三)文明生产的内容由于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具体情况不同,不同企业抓文明生产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二、“5S”活动含义:“5S”活动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提高素养的活动。三、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保证劳动者生

28、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基本含义:劳动者必须在安全的环境中生产,只有安全才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第二章工作研究第一节工作研究概述一、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工作研究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一一泰罗管理思想的核心。泰罗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主要探讨了在工厂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其最著名的思想是他提出的科学管理四原则:1、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老的、单凭经验的方法。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3、与工人亲密协作,保证一切工作在科学的设计程序下进行。4、管理者和工人之间进行分工,各自承担最合适的工作。二、工作研究的定义和内容工作研究又称作业研究,是方法研究和时

29、间研究的统称。1、工作研究定义:工作研究是以作业系统为对象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的更合理利用,排除作业中不合理、不经济和混乱的因素,寻求一种更佳、更经济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特点:(1)工作研究的指导思想是突破、创新,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2)工作研究具有系统性特征。(3)工作研究的立足点是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4)工作研究致力于工作方法的标准化。(5)工作研究也适用于管理工作。2、工作研究的内容工作研究的内容,如图2-1所示:过程分析方法班究工作研究L动作分析I-定额制定一时间研究L工作抽样图21工作研究的内容方法研

30、究与时间研究的关系:方法研究是时间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先进合理的生产方法确定之后,才有可能建立起科学先进的时间定额;而时间研究提供的时间数据,则既是比较工作方法是否合理与优劣程度的重要依据,又是制定标准作业和标准时间的前提。三、工作研究的步骤基本工作步骤:1、发掘问题,选择研究项目。经过对项目全局性、有效性、可能性等因素的考核与权衡,就可以确定为研究项目。2、确定目标。3、记录。4、分析研究纪录的事实,寻求新的方法。为寻求改善的新方法,通常采用“六何分析法”和“四种技巧”,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对纪录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

31、操作,多要从原因(何因)、对象(何事)、地点(何地)、时间(何时)、人员(何人)、方法(何法)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在实际运用中,要反复使用“六何分析法”,如表2-1所示:表2-1"六何分析表”逐轮提问第一轮提问第二轮提问第三轮提问结论六何现状为什么能否改善新的方柔原因干的必要性理由是否充分后无新的价值新的理由对象干什么为何要什能否十别的应该干什么地点在什么地方干为何在此干能否在别处干应该在那儿干时间在什么时间干为何在此时干能否再别时干应该在何时干人员由何人干为何由他干能否由别人干应该由谁干方法怎样干为何这样干能否别样干应该如何干“四种技巧”:运用“六何分析法”对六个方面的问题

32、经过逐轮考虑后,可以运用“四种技巧”构思新的工作方法。(1)取消(2)合并(3)改变(4)简化“四种技巧”和“六何分析法”,在分析现行方法和建立新方法中的基本关系,如图2-2所示:图2-2"六何弋"四技巧”关系图5、评价新的工作方法6、实施新的方法7、追检与再评价新方法付诸实施后,应及时追检与再评价。第二节过程分析过程分析定义:是对现行作业方法予以系统地记录,这种纪录采用的是一种以简明符号为基础绘制的程序图。根据程序图对现实客观、准确的描述,可以利用工作研究的分析方法,改善现行的工作过程中不经济、低效率的步骤、设置、操作、动作等,使生产、作业过程更合理、经济。解释:过程分析

33、(工序分析和作业分析)的方法,用于制造业称为生产过程分析,用于服务业可称为作业过程分析,而用于对信息处理业务的分析则可称为信息处理过程分析或数据流程分析。2-2)一、过程分析图表的要素符号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五个,即:加工、运输、储存、延误和检验。(见表表2-2过程分析基本符号符号含义应用举例O加工、操作。表示对象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的变化。车削、搅拌、钉扣子、渗碳0搬运人工搬送、传递带搬送、机械搬送(0)V储存。有计划有目的储存原材料储存,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储存D延误。下一活动不能连续进行时不可避在制品等待加工,等待运输,文件等待免的耽搁处理检验数量检验、质量检验、阅读仪表数据、文件格式检验

34、二、过程分析图表技术概述生产(作业)过程分析是针对产品/服务的生产过程进行的系列分析。1、产品工序分析产品工序分析又称生产过程程序图,是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工序作业描述,分析。目的:了解产品从原料开始到成品形成这一整个生产过程,该过程由哪些生产环节、多少主要工序组成,经过一个什么样的加工顺序,以便从全局出发来分析问题。以风衣衬里的生产过程为例,进行产品工序分析(如图2-3所示)砌拉琏I检验拉链是否对正o上袖子Q完工清理加丁丁序10I隧工序3M绐O雉图工3风衣衬里的生产过程分析2、零件加工分析零件加工分析又称工艺流程分析图,是对某个零件的加工过程进行描述、分析。具体内容:物料流动的数量,搬运的距

35、离,消耗的时间,工艺方法,作业地点,作业人员,使用的机器设备、工艺装备、容器等。3、平面流程分析平面流程分析实在工艺流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所研究对象在厂内经过的路线是否合理。目的:改善厂房布置和设备布置。要求:移动距离要尽量缩短;移动路线尽可能呈直线、L形或U形;加工对象尽可能向一个方向移动,尽量避免往返移动;道路的宽度要合适,路面要良好、畅通,不要有不易搬运的地方。4、搬运分析搬运方便系数是根据物料搬运的难易程度,用0到4的系数来表示。目的:用搬运方便系数来分析物料的放置状态,从中发现问题,求得改善,这对提高搬运效率,减少搬运时间,节省人力,保证物料质量等都很有好处。5-人一一机联合分

36、析人一一机联合分析的本质是研究如何发挥人作为生产(服务)过程控制着的作用。应用范围:(1)人一一机联合分析不仅可以用于制造业,分析人与机器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2)人一一机联合分析还可以应用于服务业,分析和寻求服务系统中顾客与员工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充分发挥服务系统的效率,提高服务水平。第三节动作分析动作分析是把某项作业的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动素),对作业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省去不必要和不合理的动作,制定出最合理的动作和动作的顺序,使作业达到标准化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和技术。一、动作分析的方法1、目视动作分析目视动作分析是由观测人员用肉眼对操作者左右手动作进行分析,

37、并运用一定的符号按动作顺序如实地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操作的意见。2、影片分析影片分析用电影摄影设备或录像设备把操作者的动作拍摄下来,然后再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取得的资料准确、可靠,是一种分析研究动作的有效方法。3、既定时间分析既定时间分析是对作业进行必要的基本动作分解,根据预先制定的最小动作单位时间表,求得每个最小动作单位的时间值,从而确定标准作业时间的方法。、经济、合理动作的原则1、关于身体使用的原则。2、工作地零件和工具的放置原则。3、关于工艺装备、设备的设计原则。三、动作分析的应用动作分析对于各种操作、特别是对于手工操作的作业时很适用的。目的:减少辅助动作和延迟动作所占用

38、的时间,可以通过动作分析,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操作经验,以达到改进操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第四节时间研究和工作环境研究一、时间研究时间研究是各种时间测定技术的总称,用以制定各项工作或作业的时间标准,确定劳动定额,并通过某种研究方法(如工作抽样)评价现实的工作时间利用状况以及员工工作效率。二、工作环境研究内容:工作环境是指人、机共处的特定条件,如温度、湿度、噪声等物理环境;有害气体等化学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社会环境。研究意义:工作环境不仅影响员工的身体、心理状况,也对企业的设备状况、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水平等产生影响。本节主要讨论气候状况、照明和色彩状况、噪声与振动状况等三大类环境因素的影响。(见

39、书)第三章生产计划和控制第一节生产计划系统一、生产计划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定义:生产计划系统是一个包括需求计划、中期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材料计划、能力计划、设备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相关计划职能,并以生产控制信息的迅速反馈连接构成的复杂系统。作用: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其他资源,保证按质、按量、按品种、按期限地完成订货合同,满足市场需求,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利润。二、生产计划的层次企业中的各种计划一般可分为战略层计划、战术层计划和作业层计划三个层次。生产计划也与其他计划一样,具有以下三个层次。(一)长期生产计划长期生产计划属于战略计划范围。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决策、生产能力决

40、策以及确立何种竞争优势的决策,涉及产品发展方向、生产发展规模、技术发展水平、新生产设施的建造等。(二)中期生产计划中期生产计划属战术性计划。在我国企业中通常称之为生产计划或年度生产计划。它的主要任务是在正确预测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企业在计划年度内的生产任务做出统筹安排。对于流程型企业,由于生产连续进行,中期计划的作用非常关键;而对于制造装配型企业,由于生产能力的定义随产品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故短期作业计划的作用是重点。(三)短期生产作业计划短期生产作业计划,或称生产作业计划。它的任务主要是直接依据用户的订单,合理地安排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使之紧密衔接,以确保按用户要求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期交货。

41、第二节年生产计划年生产计划是对计划年度内的生产任务做出统筹安排,规定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品种、质量、数量和进度等指标。一、年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品种、产量、质量、产值和出产期。1、品种指标它是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产品品名、型号、规格和种类数。确定品种指标是编制生产计划的主要问题。2、产量指标它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产量指标是企业进行供产销平衡和编制生产计划、组织日常生产的重要依据。3、质量指标它是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质量应达到的水平,常采用统计指标来衡量,如一等品率、废品率等。4、产值指标它是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以便于不同行业比

42、较。根据具体内容与作用不同,分为商品产值、总产值与净产值三种。5、出产期它是为了保证按期交货确定的产品出产期限。二、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滚动式计划(一)生产计划编制的原则生产计划工作属于管理的内容,必须贯彻以销定产的原则(包括品种、质量、数量、交货期、成本等的要求)。这条原则实质上是以需定产,就是以市场的需求来安排生产。(二)生产计划编制步骤1、调查、掌握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2、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指标。3、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三)滚动式计划编制滚动式计划是一种编制计划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编制灵活、有弹性的各种计划,使企业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持生产的稳定和均衡。滚动式

43、计划有以下优点:1、计划是动态型的,计划的应变性和严肃性均得到保证。2、提高了计划的连续性。三、生产计划制定方法(一)品种的确定对于大量大批生产,品种数很少,而且既然是大量大批生产,所生产的产品品种一定是市场需求量很大的产品。因此,没有品种选择问题。对于多品种批量生产,则有品种选择问题,确定生产什么品种是十分重要的决策。确定品种可以采取收入利润顺序法。收入利润顺序法是将生产的多种产品按销售收入和利润排序,并将其绘在收入利润图上,进行分析。(二)生产计划的图表法图表法是一直直观、简单的也是应用较普遍的生产计划优化方法。1、生产计划主要考虑的成本项目。图表法又称为运输表法,在此方法中考虑的成本项目

44、有以下四种成本:(1)正常生产成本(2)加班成本(3)外协成本(4)库存成本2、图表法的计算步骤图表法的基本假设是:每一单位计划期内正常生产能力、加班生产能力以及外协量均有一定限制;每一单位计划期的预测需求量是已知的;全部成本都与产量呈线性关系。在这些假设之下,图表法可算出整个计划中每一单位计划期的最优生产计划。检查方案是否可行的原则:(1)未使用的能力不能为负数;(2)每一行的生产任务总额(包括未使用的能力)应等于该行的总生产能力;(3)每一列的生产任务总额等于该列的需求。参阅课本(三)生产计划的线性规划模型图表法实际上是线性规划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生产多种类型产品,具有多种约束条件的生产计

45、划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借助计算机求最优解。线性规划是解决资源合理利用和资源合理调配的有效方法。它涉及两个具体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需求已定,如何统筹安排、精心策划,用最少的资源丰富市场需求;二是资源数量已定,如何合理利用、合理调度,已取得最大利润。1、线性规划模型的结构定义:线性规划是求一组变量的值,在满足一组约束条件下,求得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组成:(1)变量(2)目标函数(3)约束条件(4)变量非负限制2、生产计划的线性规划模型解题步骤:(1)确定变量(2)描述目标函数(3)描述约束条件第三节生产作业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计划。它是把生产计划规定的任务,一项一

46、项地具体分配到每一生产单位,以及每个工作中心和每个操作工人。规定他们在月、周、日以至每一轮班中的工作任务。一、期量标准的制定期量标准,又称作业计划标准。所谓期量标准就是为制造对象(产品、部件、零件等)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所规定的标准数据。随企业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形式的不同,又不同的期量标准。大量流水生产的期量标准有:节拍、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等。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有: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提前期、在制品定额等。单件生产的期量标准有:产品生产周期、提前期等。(一)批量和生产间隔期批量就是相同产品(或工件)一次投入和出产的数量。生产间隔期(又称生产重复期),就是前后两批生产(或

47、工件)投入或产出的时间间隔。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平均日常量等于计划期产量除以计划期工作日数。(二)生产周期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一直到成品出产为止的全部日历时间(或工作日数)。确定生产周期步骤:首先,要根据生产流程,确定产品(或零件)在各个工艺阶段上的生产周期;其次,在此基础上确定产品的生产周期。制定产品生产周期标准,要注意以下问题:1、首先找出从最初的零件加工、到部件组装,然后到总装的最长时间加工顺序路线,它决定了产品生产周期的最大长度。2、其余零部件的工艺加工阶段,是与关键路线上零部件加工平行进行,安排方法是从最后工序开始,逆向反推零件的加工顺序。这样安排,可使

48、总停放时间最少。3、考虑各种设备的最大负荷限制,错开某些零件的加工时间,使设备负荷尽量均衡。4、为了方式生产脱节,在前后衔接的工艺阶段之间,应留有必要的安全时间。(三)生产提前期定义:指产品(零件)在各生产环节出产(投入)的时间同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提前期可以分为投入提前期和出产提前期。作用:正确地制定生产提前期,可以减少在制品占用量,缩短交货期限。生产提前期的构成要素:1、排队等候加工时间2、加工时间3、更换作业的准备时间4、停放时间(等候运输的时间)5、检验时间6、运输时间7、其他时间计算投入和出产提前期的一般公式: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车间出产提前期

49、=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四)在制品定额定义: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上为了保证生产线节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储备量。在制品的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合理确定在制品定额。二、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一)在制品定额法在制品定额法适用于流水生产或大批大量生产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在这类企业中,产品品种比较单一,产量较大,工艺和各车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比较稳定,因而各个生产环节所占用的在制品,经常应保持一个稳定的数量。按照在制品数量经常保持在定额水平上的要求,来计算各生产环节的投入和生产任务,以保证生产过程连续协调进行。(二)提前期法提前期法,又称为累计编号法。这

50、种方法适用于成批轮番生产的企业,特别是生产大型高价产品的企业。采用提前期法规定车间任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是:1、计算产品在各车间计划期末应达到的累计生产和投入的号数。计算公式:某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成品出产累计号数+该车间出产提前期*成品的平均日常量某车间投入累计号数=成品出产累计号数+该车间投入提前期*成品的平均日常量2、进一步计算各车间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出产量和投入量。计算公式:计划出产(投入)量=计划期末出产(投入)累计号数-计划期初已出产(投入)的累计号数3、如果是严格按照批量进行生产的话,则计算出的车间出产量和投入量,还应按各种零件的批量进行修正。采用提前期法安排车间生产任务有一下优点:

51、1、它可以同时计算各车间任务,故而加快了计划编制速度。2、由于生产任务用累计号数来表示,所以不必预计期初在制品的结存量。这样就可以简化计划的编制工作。3、由于同一产品所有零件都属于同一累计编号,所以只要每个生产环节都能生产(或投入)到计划规定的累计号数,就能有效保证零件的成套性,防止零件不成套或投料过多等不良现象。(三)生产周期法此种方法适用于根据订货组织生产的单件小批生产企业。这类企业在编制作业计划时,关键问题是使这一种(或一批)产品在各车间出产和投入时间能够相互衔接起来,保证成品的交货期限。步骤:1、首先,为每一批订货编制一份产品生产周期进度表。2、在此基础上,根据合同规定的交货期限,为每

52、一项订货编制一份订货生产说明书,其中规定该产品以及产品的各成套部件在各车间投入与出产的时间。3、根据订货生产说明书,编制月度作业计划,将计划月份应该投入和产出的部分摘出来按车间归类,并将各批订货的任务汇总起来,这就是计划月份各车间的投入、产出任务。三、能力计划能力计划的任务是核算计划期内生产的产品或零部件所需要的总工时(负荷),并与计划期内的实际生产能力(人或设备的有效工时)进行比较,然后将二者的差值调整到最小限度。在有些情况下,不得不推迟计划内完工期以符合生产能力的限制。(一)能力的计算通常,作业时间与生产量成比例时,用工时这个单位来计算操作工人及设备的生产能力。1、人的生产能力。它是人在作

53、业期间实际从事作业的时间。2、设备的生产能力。在进行设备负荷平衡时究竟采用人的生产能力还是设备能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二)负荷的计算负荷是依据标准工时计算。计算方法:先按照标准工时计算各品种、各工作中心的负荷,然后再按各工作中心和各车间汇总,算出工作中心的负荷和车间负荷。(三)分派计划的制定分派计划就是将人和设备能力与负荷进行比较,并在二者之间不平衡时进行调整。1、分派计划的调整方法调整方法有短期性和长期性两种。(1)短期性调整是针对作业计划进行的一种调整。(2)长期性调整是根据长期计划中的产品品种或生产量的目标,为保证相应人员和设备能力进行的调整。2、充分利用瓶颈环节生产能力的原则进行

54、负荷能力计划是一项细致繁重的工作,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就要设法使之简化。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就是要对关键工作中心可能存在的负荷超过生产能力的瓶颈环节,平衡。这是由于:(1)系统的生产能力往往取决于瓶颈环节的生产能力。(2)瓶颈环节损失1小时作业时间,就等于整个系统损失了1小时生产能力。(3)在非瓶颈环节上节约生产准备时间并没有意义。第四节生产控制一、生产控制的作用和基本内容(一)生产控制的作用生产计划和控制是整个生产活动的中心。计划的功能在于预先安排各项活动的内容。而生产控制是根据各项活动过程的反馈信息,通过对生产系统状态的评价,确定调节各项活动的内容,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二)生产控制的基本内容生产控制的内容包括:1、作业安排。2、测定偏差,掌握实际完成量与计划完成量之间的偏差。3、纠正偏差。4、提供信息。二、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按照预先制定的作业计划,检查各种零部件的投入和出产时间、数量以及配套性,保证产品能准时装配出厂。进度控制的方法有:(一)生产预计分析生产预计分析就是要做到事先控制,掌握生产管理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