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维方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_第1页
“以思维方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_第2页
“以思维方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_第3页
“以思维方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_第4页
“以思维方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思维方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导语】教学设计的“中心”或者“灵魂”并不是已经非常成熟的理论体系,仍然有非常大的可探索的空间。一般说来,知识或者价值观更加容易吸引教师的注意力,而下面这个案例提供了比较少有的着重于思想方法的形成的设计方案。u 什么是以方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使课堂的设计者看到了这样一种可能:即全课围绕着某一个特定的思想方法来进行设计。如果教学设计以使学生形成某种审视、解决历史问题的思想方法为最终的目标,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份以方法训练为中心的设计了。u 为什么要以方法目标的实现为中心? 有些教师认为方法目标比情感层面的目标更适合作为中心目标。使学生

2、掌握一种思想方法似乎更加合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u 什么时候适合这样做?进行以方法目标的实现为中心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教师是否准备好了足够充分的史料或教学内容来体现预期的思想方法?·教师是否能够驾驭自己将要传授的思想方法?·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是否乐于接受一种智力的挑战?·学生是否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识储备?·本节课是否可以找到适当的进行即时课堂评价的手段?张居正改革广东东莞教育局教研室 夏辉辉上海交通大学附中 彭 禹教学目标由浅入深、由微观到宏观地了解张居正其人、其事、其时。从“改革之新”、“改革之难”、“改革之功”三

3、个方面学习改革内容,从而形成认识改革的一般方法,感悟改革人物创新精神之可贵、不畏艰难之可嘉,体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把张居正改革分别放入“内外交困的明代中晚期”、“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的明清时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的16世纪”三个维度的时代背景中进行评析,培养评价改革及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一) 课前渲染、导入新课以张居正张居正大传等书籍封面图片、万历首辅张居正电视剧照配合教师对张居正“成也改革,败也改革”的生平总括,作简洁明快的导入,以求渲染气氛、激发兴趣、尽快进入正课。课堂中的悬念设计的开头,设计者制造了两个悬念:首先是为什么张居正是一个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历史人物;其次是张居正

4、个人的命运的跌宕究竟由何而来。悬念是营造课堂气氛的好手段,很容易造成认知上的冲突,并且引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二)张居正其人通过展示幻灯片张居正个人小档案建立学生对张居正相对良好的第一印象,讲述张居正死后家属、部下乃及于本人的悲惨境遇,以此与张居正作为一个有魅力的改革家的形象产生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对其人、其事进行了解的兴趣。(三)张居正其事:改革快速过渡的方法分组讨论、探究有些时候可以被利用来加快课堂节奏,请注意教师是如何指定学生阅读的主题与角度的。这种方式可以把教师的讲授时间给节约下来。1布置任务,分组学习学生分组(分成三组)阅读教材,学习讨论张居正改革的内容,要求“探改革之新,议改革之难,

5、悟居正之功”,可以要求各小组派同学发言。2学生发言,师生对话,学习张居正改革的内容(1)整顿吏治教师设问:新在何处?有何效果?有何困难?(2)施边防新政教师设问:以反蒙起家的明朝,在明蒙关系上一直比较紧张,不肯作丝毫让步,张居正的哪些措施体现了新意?又难在何处?(3)理财新法教师:课前预习中有同学问到,为什么张居正不像王安石那样触动农民的利益却可以达到聚富的目的?理财之法新在何处?3寻找规律,明“改革之要”引导学生从财政角度理解改革措施的内容与效果。视野的展开其人、其事、其时是一种从微观到宏观的渐次推进的思想方法,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方法,一般人总是容易就事论事,在这里,设计者试图把张居正改革放在

6、明代中晚期这样一个相对宏观的历史背景下审视,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过渡:这样一场富国强兵的改革,好评如潮(史料展示),但是张居正死后旋即告败,这是为什么?是不是改革不得其时?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或更好的人选?让我们分析其时代背景,解开心中的谜团。(四)张居正其时1内外交困的明代中晚期史料呈现:官方征收赋税的在册土地数量、文书传递速度、蒙古铁骑南下劫掠次数。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分析明代中期在政治、经济与边境问题上存在的危机。通过讲述人物故事的“时人面面观”加深学生对时代危机的认识。指出在国家形势危机、众人都很麻木的情况下,张居正以“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勇敢地担起了救时

7、的大任,以其坚定的意志、雷厉风行的作风、博弈官场的政治权谋,给了这个朝代带来了十年“中兴”,所以谓之为时代的呼唤,“救时宰相”应运而生,时代的黑暗也决定了他是一个寸石补天独行者,他自喻为“急风中的蜡烛”。过渡:这样一个“救时宰相”,我们对其命运扼腕叹息之时,不竟要痛恨对他痛下毒手的人,难道反对他的人都是坏人吗?反对改革的都是坏人吗?张居正本人有没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呢?我们把张居正改革放到更大的背景,即整个明清时期来考察。2.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的明清时期展示材料:材料一:节取凤凰卫视纪录片故宫4分钟,介绍张居正利用内阁漏洞弄权的内幕。材料二: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材料三:史学家钱穆认为:张居正是“

8、权臣”,因为张居正只是内阁大学士,不是政府中的最高领袖(宰相)。视野的再次展开这里把视野再次扩大了。如果说前一次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张居正改革所面临的困难的理解的话,这里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为什么张居正改革会采取一种特殊手段来进行。这种视野变化带来的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变化会使人意识到某种思想方法的存在,但是还需要教师点出。教师设问:通过看录像和以上材料,我们可知张居正是如何贯彻自己的改革方针的?为了保证改革措施有效实行,他会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何恶果?学生回答后指出:结合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家已经看到了内阁制度的漏洞与陷阱,所以张居正之祸既有个人操守的原因,更多是是专制制度缺陷所设的陷

9、阱,张居正充分利用“人治”所带来的便利达到“以法理政”的目的,也就造成了“为政在人”,“人亡政息”,这成为张居正改革失败及个人悲剧的根源。过渡:“救时宰相”为明朝带来了十年的“中兴”,如果他的寿命长一些,反对派的反攻倒算可能要破产或者要推迟,那么他会成为一个“救世宰相”么?让我们从更大的历史范围来看这场改革。3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的16世纪要求学生回顾与此同一时期的欧洲,并以填写关键词的方式,完成下列表格。全球视野第三次扩大视野,这一次要求学生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评价张居正改革。思维程度要求很高,投影中设计的三个环形将对于学生跟上思路有非常大的帮助。填写表格后,教师指出:通过东西对比,我们可以

10、看到张居正改革所强化的体制是一个日渐落后的体制。因此,张居正只能是“救时”,而不能“救世”,既无法挽救明朝灭亡的命运,也不能改变16世纪东西方先进与落后易位的发展趋势。当然,这样的宏观的分析方法在张居正的时代是做不到的,因为当时并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但是今天回过头看,一定要能比古人看到更多的东西,否则这五百年不是白过了?小结:我们从三个维度来考察张居正改革成败的原因,不但学习了张居正的智慧与勇气,进一步分析了明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同时剖析了16世纪以来世界发展格局的变化。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到“世间已无张居正”,明史的颓势实际上是从万历中期开始的,甚至有人认为,随着张居正及其改革措施

11、的被清算,明朝实际上已走向灭亡了;进一步说,16世纪张居正改革也可以成为研究中西方的一衰一兴的重要一站。即时检测改换历史情境,保留相似视角,这是一种常见的即时检验学生对方法掌握水平的手段。(五)评价与反馈:运用及拓展汲取历史的养份“我”为什么写张居正?展示材料: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始写于1939年,于抗战末期1945年出版;熊召政写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获得2005年茅盾文学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张居正改革给了两位作者以怎样的启迪?要求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运用材料中所提供的年份,从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决心和改革开放注重发展经济等角度来阐发观点。u 本书意见对本课设计的赞扬:一些教师认为,本课独辟蹊径,

12、表现了教师对于思想方法的关注,体现了历史的智慧,而且力图将历史思想所特有的智慧传达给学生。当学生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视野不断被打开,对问题的看法不断地发生改变的时候,学生(甚至听课教师)都为之感到震撼。对本课的批评:一些教师认为这一设计实际包含的目标太多,而学生实际能够达到的目标很少,本设计超过了学生能够承受的能力。而且过于突出方法的地位,使这节课看上去不像是历史课,而更像是一节历史哲学课。进一步认识:“过程与方法”是在21世纪初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提出“三维目标”而出现的。对于这一维度目标的定义、概念梳理、应用、乃至于存在的合理性,仍然存在很多争论。这份设计的确拿出了一个很具有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的

13、思想方法,如果确能实现,学生是会受益终身的。但是这节课也面临着设计者始料未及的一些问题:首先,这节课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并不是按照历史时间的顺序先后出现的,所以学生必须要随着教师的思路经常地做思维的跳跃;其次,学生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看法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他们会形成与不同历史背景有关的对张居正改革的看法,但是这些看法之间的关联是什么?设计的最后没有进行综合,这是多少让人觉得有些遗憾的。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份非常大胆的,带有实验性质的设计,从这份设计中体现出的经验与问题,是值得思考与借鉴的。u 如何进行以方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类似的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是:教师能够驾驭的思想方法是什么?这个说法看起来不完全符合一般的教育理念,但是这是目前任何试图在这方面进行尝试的设计者必须首先面对的现实。设计时必须考虑学生在知识上的储备,因为在以一种方法剖析历史的时候,叙述常常不是按照历史的时间脉络来进行的,依照的是设计者所使用的方法自身的内在逻辑,一般来说,越是宏观的方法越是如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需要来回地在几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进程中进行思维的跳跃,在这种情况下,幻灯通常必不可少,一些需要学生回顾的内容应当在幻灯中反复出现,以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设计时应当尽量减少倒叙的技巧运用,由于前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