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一、选择题1、人眼能感觉到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就是()。A、400nm760nmB、200nm400nmC、200nm600nmD、360nm800nm2、在分光光度法中,透射光强度(I)与入射光强度(10)之比I/I0称为()。A、吸光度B、吸光系数C、透光度D、百分透光度3、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在被适当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D、移动方向不确定4、对于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其浓度为C0时的透光度为T0;如果其浓度增大1倍,则此溶液透光度的对数为()。A、T0/2B、2T0C、2lgT0D、0、5

2、lgT05、在光度分析中,某有色物质在某浓度下测得其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大1倍,则透光度为()。A、T2B、T/2C、2TD、T1/26、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很强D、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该物质时其检出下限很低7、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有色物质的浓度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就是()。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C、光度计没有调零8、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A、透光率与浓度成正比C、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而改变B、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D、将比色皿透光面置于光路中B、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D、玻璃棱镜

3、适用于紫外光区9、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情况有()。A、试液与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匹配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D、被测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太大10、质量相等的A、B两物质,其摩尔质量Ma>Mb。经相同方式发色后,在某一波长下测得其吸光度相等,则在该波长下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就是()。A、eA>eBB、eAeBC、sA=sBD、2eA>eB11、影响吸光物质摩尔吸光系数的因素就是()。A、比色皿的厚度B、入射光的波长C、浓度D、测定物质本身12、下列表达不正确的就是()。A、吸收光谱曲线表明吸光物质的吸光度随波长的变

4、化而变化B、吸收光谱曲线以波长为纵坐标、吸光度为横坐标C、吸收光谱曲线中,最大吸收处的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D、吸收光谱曲线表明吸光物质的光吸收特性13、在光度分析中,参比溶液的选择原则就是()。A、通常选用蒸储水B、通常选用试剂溶液C、根据加入试剂与被测试液的颜色、性质来选择D、通常选用褪色溶液14、在光度分析中若采用复合光,工作曲线会发生偏离,其原因就是()A、光强度太弱B、光强度太强C、有色物质对各光波的摩尔吸光系数相近D、有色物质对各光波的摩尔吸光系数相关较大15、在分光光度法中,测得的吸光度值都就是相对于参比溶液的,就是因为()。A、吸收池与溶剂对入射光有吸收与反射作用B、入射光为非单色

5、光C、入射光不就是平行光D、溶液中的溶质产生离解、缔合等化学反应16、在一般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被测物质浓度的相对误差(Ac/c)的大小()。A、与透光度T成反比B、与透光度的绝对误差(AT)成正比C、与透光度T成反比D、只有当透光度在适当的范围(15%65%)之内时才有较小的值17、不能用做紫外-可见光谱法定性分析参数的就是()。A、最大吸收波长B、吸光度C、吸收光谱的形状D、吸收峰的数目二、判断题1、高镒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就是因为其吸收了可见光中的紫色光。2、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浓度、液层厚度无关,而与入射光波长、溶剂性质与温度有关。3、在紫外光谱区测定吸光度应采用石英比色皿,就是因为石英对

6、紫外光没有反射作用。4、当被测溶液为悬浮或乳浊液时,测得的吸光度偏高,产生正误差。5、光度法测定要求吸光度在0、20、8之间,因为在此范围内该方法的灵敏度高。6、如果用1cm比色皿测得某溶液的T%=10,为了减小光度误差,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改用3cm比色皿。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仅能测定有色物质的吸光度,无色物质必须经过显色反应后才能进行测定。8、在进行显色反应时,为保证被测物质全部生成有色产物,显色剂的用量越多越好。9、光度分析法中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测量波长,就是为了提高方法的选择性。10、光度分析法中参比溶液的作用就是用来消除溶液中的共存组分与溶剂对光吸收所引入的误差。三、解释术语1、吸

7、收光谱曲线(吸收曲线)2、透光率与吸光度3、摩尔吸光系数4、郎伯-比尔定律四、简答题1、简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定量及定性分析的基础。2、简述分子吸收光谱产生的机理。五、计算题1、某有色溶液,当液层厚度为1cm时,透过光的强度为入射光的87%;若通过5cm厚的液层时,其透过光的强度减弱多少?2、甲基红的酸式与碱式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28cm与400nm,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测得数据如下(比色皿厚度为1cm):甲基红浓度为1、22X10-5mol/L时,于0、1mol/LHCl中,测得A528=1、783,A400=0、077;甲基红1、09X10-5mol/L时,于0、1mol/LNaHCO3中

8、,测得A528=0、000,A400=0>753;未知溶液pH=4、18,测得A528=1、401,A400=0、166;求未知溶液中甲基红的浓度。第三章答案一、选择题1、A2、C、D3、C4、C5、A6、C、D7、A、C8、B、C9、C、D10、A11、B、D12、B13、C14、D15、A16、B、D17B二、判断题1、,2、,3、X4、,5、X6、X7、X8、X9、X10、V三、解释术语1、吸收光谱曲线(吸收曲线):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波长或频率为横坐标所得的吸光度-波长曲线所得的即为吸收光谱曲线,又称为吸收曲线。2、透光率与吸光度:透光率T(%),也称透射比,为透过光强度I与入射光

9、强度I0之比。吸光度A,表示单色光通过溶液时被吸收的程度,等于入射光强度I0与透过光强度I之比的对数值。3、摩尔吸光系数: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即为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Lmol-1cm-1。cL4、郎伯-比尔定律:ALc淇中A为吸光度;为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Lmol-1cm-1;L为比色皿的厚度,单位为cm,c为试样浓度,单位为molL-1。四、简答题1、简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定量及定性分析的基础。答: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吸收曲线的形状与最大吸收波长maxmax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基础:某波长(通常为最大吸收波长max)下测得物质的吸光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关系。2、简述分子吸

10、收光谱产生的机理。答: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就是由于气态分子在电磁辐射的作用下,吸收辐射能而发生能级的跃迁。分子内部的运动包括价电子运动、分子内部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以及分子绕核的转动,相应的就有电子光谱、振动光谱与转动光谱三种分子光谱。五、计算题1、答:因为A=-lgT=ebc所以lgT2/lgT1=b2/b1=5lgT2=5lgT1=5lg0、80=-0、485T2=0、327即光强度减弱为1-0、327=0、673=67、3%2、答:£528HIn=1、783/(1、22X10-5)L、mol-1、cm-1=1、46X105L、mol-1、cm-1£400HIn=0、

11、077/(1、22X10-5)L、mol-1、cm-1=6、31X103L、mol-1、cm-1e5281n=0L、mol-1、cm-1£400In=0、753/(1、09X10-5)L、mol-1、cm-1=6、91X104L、mol-1、cm-1因为A528=£528HmeHIn+0故cHin=1、401/(1、46X105)mol/L=9、60X104mol/L同理A400=£400HIncHIn+£400Incin故cin=(0、166-6、31X103X9、60X10-6)/(6、91X104)mol/L=1、52X10-6mol/Lc=cHi

12、n+cin=(9、60X10-6+1>52X10-6)mol/L=1、11X10-5mol/L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与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分子内部的运动方式有三种,即:、与,相应于这三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分子具有能级、能级与2、折射率就是指光线在速度与在速度的比值。当温度、光波波长固定后,有机化合物折射率主要决定于物质的与。通过折射率可以测定出、以及等。3、饱与碳氢化合物分子中只有键,只在产生吸收,在200-1000nm范围内不产生吸收峰,故此类化合物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常用来做。4、在中红外光区中,一般把4000-1350cm-1区域叫做,而把1350-650区域叫做。一5、在

13、有机化合物中,常常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移动,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6、在朗伯比尔定律I/Io=10Tbe中,Io就是入射光的强度,I就是透射光的强度,a就是吸光系数,b就是光通过透明物的距离,即吸收池的厚度,c就是被测物的浓度,则透射比T=,百分透过率T%=,吸光度A与透射比T的关系为7、在单色器的线色散率为0、5mm/nm的条件下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铁时,要求通带宽度为0、1nm,狭缝宽度要调到。8、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可用来进行在紫外区范围有吸收峰的物质的及分析。9、在紫外光谱中,随溶剂极性增加,R带移,K带移10、某单色器的线色散率为0、

14、5mm/nm当出射狭缝宽度为0、1mm日1则单色仪的光谱通带宽度为。11、对于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可以用玻璃吸收池,而紫外光区则用吸收池进行测量。12、红外光谱就是由于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当用红外光照射分子时,要使分子产生红外吸收,则要满足两个条件:,(2)13、把无色的待测物质转变成为有色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所用试剂为二、选择题1、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A、向长波移动B、向短波移动C、不移动D、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2、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204nm处有一弱吸收带,在红外特征区有如下吸收峰:3400cm-12400cm-1宽而强的吸收,1710

15、cm-1。则该化合物可能就是:()A、醛B、酮C、竣酸D、酯3、光学分析法中,使用到电磁波谱,其中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A、10400nm;B、400750nm;C、0、752、5mm;D、0、1100cm4、棱镜或光栅可作为。A、滤光元件;B、聚焦元件;C、分光元件;D、感光元件、5、红外光谱法中的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可以用来。A、鉴定未知物的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及进行定量分析与纯度鉴定;B、确定配位数;C、研究化学位移;D、研究溶剂效应、6、某种化合物,其红外光谱上3000-2800cm-1,1460cm-1,1375cm-1与720cm-1等处有主要吸收带,该化合物可

16、能就是。A、烷烧;B、烯煌;C、快煌;D、芳煌;E、羟基化合物。7、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哪种性质上()。A、能量B、频率C、波长D、波数8、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最大()。A、CH3CHCHB、CH3CHOHC、CH2=CHC2CH=CHD、CH3CH=CHCH=CHCH9、有一含氧化合物,如用红外光谱判断就是否为厥基化合物,重要依据的谱带范围为A、3500-3200cm-1B、1500-1300cm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原子在平衡位置的振动,分子本身绕其中心的转动,电子,振动、转动2、空气中的传播,试样中白传播,组成,分子结构,物料的纯度,杂质的

17、含量,溶液的浓度3、b键,远紫外区,溶剂4、特征谱带区,指纹区。红移,Bg。6、I/LI/IoX100%,-logT。0、05mm8、组成、结构蓝组10、0、2nm11、石英C、1000-650cm1D、1950-1650-1cm、10、溶剂对电子光谱的影响较为复杂,改变溶剂的极性,。A、不会引起吸收带形状的变化;B、会使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变化;C、精细结构并不消失;D、对测定影响不大、11、在酸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A、红移B、蓝移C、不变D、不能确定12、下列光谱中属于带光谱的有A、IR;B、AES;CAAS;DUV13、某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如下图,其入max

18、为nm。A250nmB340nmC350nmD310nmE300nm三、简答题1、解释实际上红外吸收谱带(吸收峰)数目与理论计算的振动数目少的原因。2、某一化合物分子式为GHO,其红外光谱图如下。试写出其结构式。芝卡?$?£7_?qW1智帚皿)I1111HliNI400035003000250。2000180016001400120Q1000800600400(cm1)QH即的红外吸收光谱3、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GH8Q,红外光谱的主要峰有3030cm-1,2950cm-1,2860cm-1,2820cm1,2730cm-1,1690cm-1,1610cm-1,1580cm-1,1520cm-1,1465cm-1,1430cm-1,1395cm-1,825cm1,请指定结构并归属各峰。12、(1)辐射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发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跃迁能量相等(2)辐射与物质之间有耦合作用O13、显色剂、显色反应二、选择题1、D2、C3、B4、C5、A6、A7、B8、A9、D10、B11、B12、AD13、B三、简答题1、实际上红外吸收谱带(吸收峰)数目与理论计算的振动数目少的原因:(1)没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不产生红外吸收;(2)相同频率的振动吸收重叠,即简并;(3)仪器不能区别那些频率十分接近的振动,或吸收带很弱,仪器检测不出;2、解:U=(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