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学双推”课堂教学若干问题_第1页
“双学双推”课堂教学若干问题_第2页
“双学双推”课堂教学若干问题_第3页
“双学双推”课堂教学若干问题_第4页
“双学双推”课堂教学若干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学双推”课堂教学假设干问题百里中学 王建龙“双学双推”的中心是学习别人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形成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和攻坚战。我县的新课程改革已有四年多时间,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导下,我们的课堂变样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教改实践和新的理念还有很大的差距,困惑、迷惘常常阻挠教改的深入。本文就我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普遍性问题谈一点认识。 一、怎样处理好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尽管这些年也曾提知识、能力、思

2、想教育三项目标,但真正关注的是“双基”目标。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如何有效整合是摆在实验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新课程要淡化双基,淡化知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双基”是中国教育实践的产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加强“双基”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传统课堂教学中不适当地拔高要求,并按考试要求窄化要求,如语文数学中要求学生背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既加重负担,也无实际价值。新课程当然要改变这种不合时宜的知识教学,但不是淡化知识,而是追求更实、更活、更新的知识。那些对终身学习有用的基础知识必须要学好,比方字音要一个

3、一个地读准,字形要一笔一画地写对,文章要一段一段读懂,作文要一段一段写好。二、怎样处理好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老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些学习方式引进课堂。但是也发现,这些学习方式有的只能在公开教学上运用,有的流于形式,更有的根本不敢谈起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对学习方式不甚理解,尤其是对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两类学习方式的内涵与应用有误解。我门经常在听课中能发现,小组探究活动开始的2分钟,学生还能模仿老师活动一下,其余更多的时间学生在做小动作、聊天,不知该作些什么,而教师又缺少必要的指导。这样的小组活动、探究学习

4、效果大打折扣,教师过高估计了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针对传统课堂过于偏向接受式学习而讲的,不能理解只有用了探究式才表达新课程理念。那种表达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不需要学生化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的方式就可以了。特别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为了保证他们到达最低目标“有必要用讲授法向这些学生传递必须的基础知识,即使用接受的方法也要把知识掌握下来。三、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确实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诸如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

5、。笔者所听的课堂,都能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老师已经有意识把这种形式引进课堂。但是仔细观察,也发现有不少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讲什么。类似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现列举如下: 1缺少必要的标准和训练;2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放在小组里讨论; 3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讨论; 4没有提供足够的讨论时间; 5花费大量时间组织学生表演故事情节和课文内容; 6学生不会倾听和补充,各行其事; 7缺乏有效的反馈; 8缺少正确的评价; 9时间和效率失调; 10.教师调控、指导不及时; 11.不善于捕捉讨

6、论中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似乎只要倒过来做就可以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简单,尤其是在我们这种大班额条件下的合作学习,更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依据实际情况相机处理。例如,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讨论的问题应当有小组讨论的价值,合作学习应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不是等待,也不是观望,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认知的进程,思维的障碍,合作的效果等等。仅仅是反馈意见一项,十几个小组的班级,假设每个组都讲,一个组一二分钟,小半节课就过去了,怎么办?有的老师用几个组反馈、几个组补充、几个组评价的方法就较好地解决了时间与效率的问题。 四、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活

7、”与“实”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追求“双基”的落实,“求实”、“求稳”是其主要特征。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有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学生学得太“死”,太封闭。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发展,即生动活泼的生命发展过程。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倡导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如何让课堂“活”起来?我采用的主要策略有:(1)让问题进课堂;(2)让合作学习进课堂;(3)让多媒体技术进课堂;(4)让民主的师生关系进课堂。老师们在说课中都谈到这些策略,想尽一切方法让课堂“活”起来。但是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师仍然不知不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

8、这样的课堂,尽管老师竭尽全力想要把课上得活跃一点,如设计问题导读、观看媒体演示、组织讨论、进行表演等,但课堂上的气氛仍然沉闷,有时眼看学生眼光刚刚露出一点火花,可能因为老师的“话锋一转”刹那间就熄灭了;有时眼看学生就要“热情奔放”起来了,可能就因为老师的“驾驭”而冷却,多媒体成为一种摆设,表演成为课堂上的“做秀”。以致有些课堂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把过去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电灌”。 反之也有一些课堂,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乱哄哄,该讲的没有讲清楚,该听的没有听清楚,课堂秩序失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比方有的语文课过分强化“语文的开放性”,而无视了语文的准确性;过分突出“内

9、容的人文性”,而无视了文本的科学性;过分表现“课堂自主性”,而无视了教学的目标性。于是有人发出善意的呼告:“语文,不需要哗众取宠似的新潮!语文,不需要华而不实的热闹!语文,不需要空中楼阁的能力!”我想在其他学科也会有同样的声音。因此,如何发挥表达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生成性,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实”与“活”的关系,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习中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重视个性和人文性,又要注重面向全体和科学性。要正确处理好“活”与“实”的关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以下几个关系:(1)优生的培养与学困生扶植的关系;(2)鼓励、表扬与实事求是的纠正、否认的关系;(3)自主、自由与必要的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关系;(4)局部、偏颇的质疑讨论与完整把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关系;(5)固定的课堂时间与变化的教学容量的关系;(6)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必要的课堂教学秩序的关系。 总之,课堂教学的“活”与“实”是一对矛盾,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求“实”,不是搞“死”,不能以丧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代价,不能以压抑学生的愉快体验、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