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1页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2页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3页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对比阅读下面文段,体会表达。_,_。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_,_。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补充诗句。2第一首题目是_,第二首题目是_。3“何当”的意思是_,“任尔”的意思是_。第一首中“快走”意思是_,“走马观花”中“走马”意思是_。4这两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_2. 同读下面这小令,完成题目。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小令中点明季节的词是_;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_。2小令的主旨句是_,表达_的情

2、感。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并联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_。_,惟有蜻蜓蛱蝶飞。1把古诗补充完整。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杂兴”的意思是_,“兴”在这里读_,我能用读这个音的“兴”字写两个成语:_、_。3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4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理解词语日长:_篱落:_蛱蝶:_惟有:_(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_4. 阅读理解。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

3、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1将文中的词补充完整2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说一说。_3除“明月”外,作者还选取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请你选取一中景物说说写景的特色。_5. 课内语段赏析。出塞_,_。_,_。1默写古诗。2这首诗作者_代诗人_;这首诗主要描了_。3诗人从写景入手。从诗中可以体会_的情感。后两句表达诗人希望_.6.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潋滟”指的是_。2这首诗作者抓住

4、_的天气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_。7. 读古诗完成练习。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给下面古诗中的汉字注音连:_   友:_   洛:_2找出古诗中整体认读音节的字,写在下面横线上。_3把含有后鼻韵母的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4把最后一句诗用拼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5这首诗的作者是:_,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6因为古代交通不便,朋友亲人分离是很伤感的,所以,古人留下了很多送别的诗,你能默写一首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别诗吗?_8. 读古诗浪淘沙,完成要求。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5、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诗中“九曲”的意思是_“自天涯”的意思是_。诗的前两行大意是_。2诗中“直上”的意思是_“牵牛织女”的神话故事是这样的_。3诗中直接描写景物的是第_、_句,展开奇丽想象的是第_、_句。表达了诗人对_式生活的_之情。9.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临江仙·送钱穆父宋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释:都门:都城的城门。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春温:指春天般的温暖。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6、。筠:竹。逆旅:旅店。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前三句写词人与朋友分别已久,历经世事沧桑,见面强颜欢笑。(_)第四、五句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_)2“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一种_的氛围,表达了作者_的心情。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两句,有人认为是豪放达观,有人认为是失意惆怅,你的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_10. 文言文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说说上阕词的

7、意思。_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七八个/星天/外 B.两三点雨/山前C.旧时/茅店/社林边 D.路转溪桥/忽见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1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作者是唐代诗人_(姓名),诗句“日暮客愁新”中“客”是_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_”,时间是“_”。(用

8、原文回答)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表达羁旅愁思的五言绝句。B.一二两句直接抒发日暮无归的惆怅。C.三四两句由近观到远眺,寓情于景。D.统领全诗的是一个“愁”字。12. 古诗词赏析。中华少年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莽莽昆仑使我学会立地顶天,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龙的故土,民族的摇篮,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1这一小节采用了_的修辞手法,主要在赞美_。2这一小节提到的地域名称有:_、_、_、_;提到的精神有:_、_、_、_。3中华少年是一首_诗,全诗共分_小节。课文选取了_、_、_、_四地的少年,代表中华少年。4按要求写句子。比喻句:_拟人句:_。13. 课内阅读。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吟”是_的意思。2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骨/碎身/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第三、四两句描写了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的决心。4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_,“志”是_。5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_14. 古诗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