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固有免疫应答_第1页
医疗:固有免疫应答_第2页
医疗:固有免疫应答_第3页
医疗:固有免疫应答_第4页
医疗:固有免疫应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回顾上次课内容一、回顾上次课内容1.1.何谓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种类?何谓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种类? 2.T2.T、B B细胞表面具有哪些重要的表面分子?细胞表面具有哪些重要的表面分子? 并说出其主并说出其主要功能。要功能。3. CD43. CD4+ +ThTh细胞和细胞和CD8CD8+ +CTLCTL细胞有何主要功能?细胞有何主要功能?4.T4.T、B B淋巴细胞功能有何不同?淋巴细胞功能有何不同?5. B-15. B-1细胞和细胞和B2B2细胞的特点有何不同细胞的特点有何不同? ?6.NK6.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什么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什么? ?7.ADCC7.ADCC作用?作用?

2、NKNK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是什么?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是什么?8.APC8.APC细胞?主要有哪些种类细胞?主要有哪些种类? ?9.-9.-巨噬细胞有哪些生物学作用?巨噬细胞有哪些生物学作用?二、引入新课二、引入新课教学课题:教学课题:第九章第九章 固有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应答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 解释固有免疫的概念、特点解释固有免疫的概念、特点 2.2.掌握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屏障、免疫细胞、掌握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屏障、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及其作用免疫分子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作用固有免疫的组成及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固有免疫分子固有免疫分子 第九章第九章

3、固有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应答 1.1.定义:定义: 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 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机制。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机制。 固有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固有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 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亦可参与对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亦可参与对 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细胞的清除,同时固有免疫在特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细胞的清除,同时固有免疫在特 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2.2.特点:特点:1 1)有遗传性)有遗传性 2 2)无特异性)无特异性 第一节第一节

4、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屏障、细胞和效应分子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屏障、细胞和效应分子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一)皮肤粘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一)皮肤粘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 1.1.物理屏障(机械阻挡和排除作用):物理屏障(机械阻挡和排除作用): 皮肤黏膜、肠绒毛皮肤黏膜、肠绒毛 、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 尿液冲洗。尿液冲洗。 2.2.化学屏障(分泌杀菌物质):化学屏障(分泌杀菌物质): 汗腺分泌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汗腺分泌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 不饱和脂肪酸、胃酸、呼吸道和消化不饱和脂肪酸、胃酸、呼吸道和消化 黏液中的溶菌酶、抗菌肽、补体等黏液中的溶菌酶、抗

5、菌肽、补体等3.3.微生物屏障微生物屏障(正常微生物群的拮抗作用)(正常微生物群的拮抗作用) 皮肤黏膜寄生的正常菌群,如肠道的大肠杆皮肤黏膜寄生的正常菌群,如肠道的大肠杆菌可分泌细菌素抑制厌氧菌和革兰阳性菌(菌可分泌细菌素抑制厌氧菌和革兰阳性菌(GG+ +)定居和繁殖。定居和繁殖。(二)血(二)血- -脑屏障:脑屏障: 何谓血何谓血- -脑屏障?其功能是什么?脑屏障?其功能是什么? 22a. 纤维型纤维型(Fibrous)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 突起较长,分布于突起较长,分布于白质白质。 。b. 原浆型原浆型(Protoplasmic)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 突起较短,分布突起较短,分

6、布于 于灰质灰质。 。(二)胎盘屏障:(二)胎盘屏障: 何谓胎盘屏障?其功能是什么?何谓胎盘屏障?其功能是什么? 二、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二、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固有免疫细胞的固有免疫细胞的种类:种类: 主要有吞噬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 NKNK细胞、细胞、TT细胞、细胞、B1B1细胞等细胞等 (一)(一)吞噬细胞吞噬细胞1.1.吞噬细胞的种类与特征:吞噬细胞的种类与特征: 主要有中性粒细胞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存在于血循环中的小吞噬细胞。胞浆中含有是存在于血循环中的小吞噬细胞。胞浆中含有初级初级和和次级次级2种颗粒种颗粒,内含有多

7、种杀菌物质;表面具有,内含有多种杀菌物质;表面具有FcR、FcR和和CR(3b、C4b)受体,无特异性抗原受体。)受体,无特异性抗原受体。作用:作用: 是最早被招募到感染部是最早被招募到感染部位的吞噬细胞,具有强大的非位的吞噬细胞,具有强大的非特异性吞噬杀伤能力。特异性吞噬杀伤能力。特征:特征: 因细胞内含有溶酶体,故可及因细胞内含有溶酶体,故可及时清除侵入人体内的病原生物,发时清除侵入人体内的病原生物,发挥早期抗感染作用。中性粒细胞寿挥早期抗感染作用。中性粒细胞寿命短,发挥吞噬杀菌作用后裂解破命短,发挥吞噬杀菌作用后裂解破坏。坏。占血液白细胞总数的占血液白细胞总数的60%70%60%70%(

8、2 2)单核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 作用:作用:在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吞噬、杀伤和在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吞噬、杀伤和消化病原微生物作用;并处理、提呈抗原于特异消化病原微生物作用;并处理、提呈抗原于特异性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性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 MRBC: :占血液白细胞总数的占血液白细胞总数的3%8%3%8%2.2.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杀伤消化和清除: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杀伤消化和清除: 感染发生时,吞噬细胞是如何接触病原体的?感染发生时,吞噬细胞是

9、如何接触病原体的? 在局部某些细菌或其产物(在局部某些细菌或其产物(LPSLPS,即脂多糖),即脂多糖),C3aC3a、C5aC5a和促炎细胞因子作用下,吞噬细胞可穿越和促炎细胞因子作用下,吞噬细胞可穿越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间隙,迁移募集至感染炎症部位,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间隙,迁移募集至感染炎症部位,对侵入的病原生物形成对侵入的病原生物形成“围歼围歼”。聚集在炎症部位的吞。聚集在炎症部位的吞噬细胞可通过表面噬细胞可通过表面模式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PRRPRR)与与病原体表面病原体表面相应配体(相应配体(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PAMP )结合结合;或通过;或通过表面调理性受体

10、与病原体结合表面调理性受体与病原体结合PRRPRRPAMPPAMP偶然相遇偶然相遇 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吞噬或吞饮入胞内后形成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吞噬或吞饮入胞内后形成吞噬体,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吞噬体,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在吞噬溶酶体内在吞噬溶酶体内通过通过氧依赖氧依赖性杀菌系统和氧性杀菌系统和氧非依非依赖赖杀菌杀菌系统系统杀伤病原体,并进一步在多种水解酶杀伤病原体,并进一步在多种水解酶的作用下,使细菌消化降解,的作用下,使细菌消化降解,单核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同时同时产生一些具有免疫原性的小分子抗原肽段。产生一些具有免疫原性的小分子抗原肽段。接触接触吞入吞入消化消化排出

11、排出吞噬杀菌的过程:吞噬杀菌的过程: 接触接触 吞入吞入 杀灭杀灭 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中性粒细胞的杀伤:* 氧依赖性杀菌系统:氧依赖性杀菌系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 H2O2 ), 髓过氧化酶髓过氧化酶* 氧非依赖性杀菌系统:乳酸、溶菌酶、防御素(杀菌素)氧非依赖性杀菌系统:乳酸、溶菌酶、防御素(杀菌素)总结: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总结: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1.非特异性吞噬杀伤和消除作用非特异性吞噬杀伤和消除作用 (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自稳)(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自稳) 2.2.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功能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功能 3.3.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单核巨

12、噬细胞具有加工处理提呈抗原, 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二)(二) NKNK细胞细胞 1.1.杀伤靶细胞的特点:杀伤靶细胞的特点: 不需抗原预先刺激不需抗原预先刺激 不受不受MHCMHC限制限制 表面具有表面具有IgGFcIgGFc受体受体 2. 2. NKNK细胞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 高度表达高度表达FasLFasL 可被可被IFN-IFN-、IL-12IL-12、和、和IL-18IL-18等细胞因子激活,等细胞因子激活, 增强细胞毒作用,而且分泌增强细胞毒作用,而且分泌IFN-IFN-、IL-2IL-2和和TNFT

13、NF 等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功能。等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功能。 介导介导ADCCADCC作用作用 3.3.功能是:功能是: 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三)(三)gdgdT T细胞细胞 不受不受MHCMHC限制,主要分布于黏膜和上皮组限制,主要分布于黏膜和上皮组织,织,参与体表皮肤黏膜的免疫防御功能,为抗胞参与体表皮肤黏膜的免疫防御功能,为抗胞内菌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内菌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TT细胞可直接识别:细胞可直接识别: 1.1.感染后产生的热休克蛋白;感染后产生的热休克蛋白; 2.2.感染后异常表达于受感染细胞表面的脂感染后异常表达于受感染细胞表面的脂

14、类抗原;类抗原; 3.CD13.CD1分子复合物;分子复合物; 4.4.某些病毒蛋白;某些病毒蛋白; 5.5.分枝杆菌产生的小磷酸化非肽分子。分枝杆菌产生的小磷酸化非肽分子。 TT细胞功能:细胞功能:具有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具有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四)(四) B-1B-1细胞细胞 1.1.表达表达CD5 CD5 + +与与mIgM mIgM + +; 2.2.主要承担腹腔、胸腔等体腔部位的免疫防主要承担腹腔、胸腔等体腔部位的免疫防 御功能(抵抗某些胞外菌的感染)御功能(抵抗某些胞外菌的感染) 3.3.主要识别多糖类抗原,主要识别多糖类抗原, 4.4.抗体产生潜伏期短(抗体产生潜伏期短( 48h

15、48h 内),以内),以IgMIgM 为主的低亲和力抗体,通过激活补体,早为主的低亲和力抗体,通过激活补体,早 期有效的清除病原体,期有效的清除病原体,在早期抗感染中有在早期抗感染中有 重要意义。重要意义。 5.5.无免疫记忆无免疫记忆 分子分子功能功能补体补体溶菌,调理,趋化溶菌,调理,趋化CKCK抗病毒抗病毒, ,引起炎症,抗肿瘤引起炎症,抗肿瘤防御素防御素以静电损伤细菌细胞膜以静电损伤细菌细胞膜, ,产产生自溶酶生自溶酶, ,诱导炎症和趋化诱导炎症和趋化作用作用溶菌酶溶菌酶切割细菌壁中的粘肽切割细菌壁中的粘肽乙型溶素乙型溶素损伤损伤G G+ +菌细胞膜菌细胞膜三三. .固有免疫效应分子及

16、其主要作用固有免疫效应分子及其主要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固有性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固有性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初次感染时,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可分为以下三个时相:初次感染时,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可分为以下三个时相:一、瞬时(一、瞬时(即刻)即刻)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发生于感染发生于感染0 04h4h内内 参与成分:屏障、吞噬细胞、补体。参与成分:屏障、吞噬细胞、补体。二、早期固有性免疫应答阶段二、早期固有性免疫应答阶段 发生在感染后发生在感染后4 496h96h内内 参与成分:吞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补体为主。参与成分:吞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补体为主。三、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三、适应性免疫应答

17、诱导阶段 发生在感染发生在感染96h96h之后之后 参与细胞:参与细胞:APCAPC、T T细胞、细胞、B B细胞细胞 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一、固有免疫细胞的识别特点一、固有免疫细胞的识别特点1.1.模式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PRRPRR) 近年发现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具有近年发现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具有模式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PRRPRR,如如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 Toll Toll 样受体(一组具有样受体(一组具有免疫活性的跨膜蛋白免疫活性的跨膜蛋白 )等等和和调理性受体调理性受体。PRRPRR又称非又称非调理性受体。调理性受体。2.2.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PAMP) PRRPRR识别结合某些病原体或及其产物所共有的高度识别结合某些病原体或及其产物所共有的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称为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称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PAMP)PRRPRR二、固有免疫细胞的应答特点固有免疫细胞的应答特点 不经克隆扩增不经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