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下《认字表》优质课教案_0_第1页
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下《认字表》优质课教案_0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经小雅鹿鸣一、导入1、师:今天来做客,我可不是一个人来的,老师今天还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同学们看,它是谁呀?生:鹿。师:没错,它是一只“九色鹿”。它的故事可精彩了,你们想知道吗?生:想。2、(1)师: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它,老师就把它的故事讲给你们。请大家竖起耳朵认真听,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恒河旁边,住着一只九色鹿。它每天到河边吃草喝水,这只乌鸦,是它的好朋友。有一天,一个人掉进了河里,九色鹿看到了,不顾危险,连忙跳进河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那个人救了上岸。那人对九色鹿感激不尽,可九色鹿只求他,别将遇见自己的事告诉别人,溺水者连连答应。说完话,它们便回去了。这个国家的王后,一天夜里

2、梦到了漂亮的九色鹿,她醒来后对国王说:“我要九色鹿的皮做衣裳,您快给我找来。”于是,那位体贴的国王向全国出示布告捕捉九色鹿,捉到后必有重赏。不过除了溺水者,没有人见过九色鹿。他听到这个消息,早忘了九色鹿的救命之恩,跑到王宫里,让国王带上兵马和他一起去捉九色鹿。这天,九色鹿正伏在地上打瞌睡,浑然不知自己已被军队层层围住。乌鸦看见了,气愤地说:“九色鹿救了你,你为什么还要害他呢?”那个人羞愧得说不出话来。听了他们的故事后,国王被九色鹿的善良、勇敢打动了。他叫士兵让开一条路,把九色鹿放了。那个溺水者呢?被扔进了恒河里。(2)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生:乐于助人、奋不顾身、谦

3、虚师:没错,鹿在这里是正义、善良的化身。其实,它在人们心中还有很多美好的形象。例如:古人认为:鹿,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吉祥;鹿,有美好的寓意。诗经中就曾多次提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诗经中的鹿。二、背景简介1、师:说到诗经,老师得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诗经它跟我们的课本一样,其实它就是一本书。它是孔子从3000多首诗里面选出了305首,把它们编成了一本集子,取名叫做诗。最初是给他的学生读的,逐步地成为了所有读书的中国人都要读的一本书,而且因为它的地位很高,后来又给它起了个特别的名字,叫什么?诗经(板书:诗经)2、师:诗经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风、雅、颂。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小

4、雅中的一首诗(板书:小雅)鹿鸣(板书:鹿鸣)3、师:说到这儿,有同学肯定会想,诗经有300多首诗歌,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这首呢?原因是因为在2000多年前,中国有一本书叫礼记,礼记中有一篇文章叫学记,学记规定了当时老师怎么上课、学生怎么学习、教的内容是什么。它里面就说了,所有读诗经的小朋友最开始必须要读三首诗,鹿鸣就是其中一首,还有两首分别是棠棣和皇皇者华。所以在古人心中,这首诗很重要。因为它会告诉你怎样跟人交流,怎样礼尚往来。三、文本导入和讲解1、师:首先,我们来看全诗共分为几章?(它跟我们现代诗分小节的方法是一样的)生:这首诗一共有三章。2、正字音、读通顺(范读、领读)(1)师:想要了解它,

5、第一关,我们先来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我来指,你来读。师:这些蓝色的字我们以前都见过,但是要特别注意它们在这里的读音,否则很容易出错。请同学来读一读(直呼)(“将、好、行、和、乐”)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说这些字容易读错呢?生:它们都是多音字。(2)师:你们真棒,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第一关。字音都读准确了,第二关,看看大家能不能把诗歌读通顺。首先,给大家一点时间自读、练习。稍后我们来比一比哪些同学能顺利通过第二关。师:会读了吗?那你们读一遍给老师听听看。师:既然第二关也难不倒大家,老师得向你们发起一个挑战,敢接受战吗?(敢)都是勇敢的孩子,所以,第三关我们的挑战就是换一种腔调来读,换什么腔调呢?老师

6、先给大家看看我们班上的孩子是怎么读的?看视频。这种方法就是歌诀乐读法,是带有特殊节奏的一种读法,它能协助你快速记忆你读的内容。(3)第一章a、师:使用歌诀乐读法要注意它的节点。先听老师读一次。(师读)师:听出来了吗?要注意斜线表示停顿,这些红色的字要拉长读。明白了吗?b、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个章连续读两遍不停顿,找找它的节奏。(4)第二章a、师:下一章,试试看你们能不能找到节奏,一起来试一次。生:读b、师: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这个章有些地方已经变了节奏了,你们基本还能跟上,所以大家都很有乐感。只有两个地方老师教一下: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师:最后两个字都要怎么样?生:

7、拉长师:对,这就叫节律。为什么是这样拉长?因为中国古代是这样的,它不告诉你哪里到哪里为一章,它就是读给你听,哪一章完整了、结束了,他就把音拉长。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读成君子是则是效、嘉宾式燕以敖。我们来试一下,连续读两遍,中间不停顿。生:读(5)第三章a、师:往下,顺下去。预备起。师:谁来读读最后一句。“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怎么读?(节奏)生:(3位)读(他把最后两个字拉开来,节律就出来了)b、师:复习巩固一次。(6)来,我们来从头读一次,看看哪些同学能够顺利通过了第三关。3、读了这么多遍,那这首诗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一下(串讲、文白对读、再多种形式读)(1)第一章师:首先我们来看

8、第一章,这些蓝色的字就是它的意思,大家一起来读一下。师:写的是鹿和同伴在山野吃草。另一边,有很多的宾客、大臣们来周王的府上做客。我们来看一下,君王,是怎么来款待客人?(看图)生:答。C、师:所以你看,周王宴请大臣,不但有美味佳肴,为了助兴,还在宴会上安排乐师们奏乐,瑟和笙都是乐器。除此之外,还要承筐是将。承:捧着;将:奉上。还要把厚礼献上。(2)第二章a、师:说到这里肯定有同学不理解,作为一国之君,为什么还要如此大费周章地款待地位、权利都没有自己高的大臣们,不应该是他一声令下,这些臣子们什么事都会去做吗?b、师:周王请他们吃饭不过有原因的。第一,这些人对他好,经常给他出主意,给他提了很多治国之

9、道。所以他说“人只好我”。第二,这些人虽然是臣子,但是他们很重要。他们“德音孔昭”什么意思?德音:品德、音貌;孔:非常、十分、特别;昭:就像日月一样昭示天下。所以这个人的德行怎么样?生:好。师:对,以后你形容你的同学,她乐于助人、心地善良、学习成绩又很好,所以你不要用这么多词来形容他,用四个字,叫什么?生:德音孔昭。师:就是因为这些人品德好,老百姓都把他们作为榜样,去学习,效仿。所以整个社会守礼有序。周王心里很高兴,他很感谢那些品德高尚大臣们,所以要宴请他们,还要用旨酒来款待他们。(3)第三章。a、那“旨酒”指的是好酒还是不好的酒呢?你想想看,当你有很重要的朋友来你们家做客,你会去准备好酒,还

10、是到隔壁王奶奶家随便打一点酒?生:好酒。师:所以这里的旨酒指的是好酒,因为这些客人很重要。(4)鹿文化再来看一下,每一章的第一句,都写的是鹿在山野吃东西。苹、蒿、芩都有什么部首,也就是说都跟什么也相关系?生:草师:其实这里的苹、蒿、芩是一种类似的植物,都是鹿眼中的美食。呦呦是鹿的叫声,那美食近在眼前,它不赶紧去吃,在叫什么呢?想要知道原因,我们得了解一下鹿。师:鹿是一种结伴群居的动物,走到哪里都是一起的。在旅途当中,如果一只鹿发现了食物,它就会发出叫声,你们来猜一下,它在叫谁?生:它要叫它的朋友一起来吃。师:没错,不但如此,而且鹿在吃这些植物的时候,它绝对只吃自己的脑袋对着那一面,剩下的它留给

11、谁吃?生:同伴。师:是的,所以你看这就为什么要把鹿鸣和宴请群臣一起写的原因,因为他们都热情、友善地对待朋友。四、叠浪和镂空1、第一章(1)师:既然这首诗这么有意思,那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我们再换一种方式来读。你看后面又多了两个字,我们把它叠起来读。呦呦鹿鸣鹿鸣,食野之苹之苹。我有嘉宾嘉宾,鼓瑟吹笙吹笙。吹笙鼓簧鼓簧,承筐是将是将。人之好我好我,示我周行周行。(2)师:这就是歌诀乐读法的另一种方式,叫做叠浪,也可称之为复沓。我们再来读一次,咦,后面的字怎么飞走了,刚刚它结伴出现,现在集体消失,你们还记得它们是什么吗?呦呦,食野。我有,鼓瑟。吹笙,承筐。人之,示我。(1)既然大家这么厉害,那我们

12、就来比赛一下。女生是红队,读红色的部分。男生是蓝队,读蓝色的部分。看看哪一队更厉害?(2)镂空3、师:孩子们真棒。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到咱们,作为的小主人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和热情来欢迎老师们的到来。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就是一首很好的待客之诗,下面我们是不是应该用自己自己的热情来表达对老师们的欢迎和感谢呢?这个遍,我们跟自己比。生:呦呦.,食野。我有,鼓瑟。吹笙,承筐。人之,示我。呦呦,食野。我有,德音。视民,君子是则。我有,嘉宾式燕呦呦,食野。我有,鼓瑟。鼓瑟,和乐。我有,以燕乐之心。四、引出重章叠句的写法1、师:接下来,请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文本,找一找这首诗三章中都有的内容,并用横线画出来。2

13、、检查、评价学生所划内容。3、师:很多同学都勾画准确了,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蓝色的字,他们在文本中不止出现了一次,请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在诗歌当中是什么用法?电冉属吗,lUjiJt.艮具咬體-Hjl-甬*見ItAZttft.币JlJIfi.*fc.址扎1JG蛊&现覩风不螯.肝子Jt対足黒一民百冷点,真式摄口藪-时gf.ftrA-f.AAArHU啟找議.和单Hi*.VE4生:重章叠句。4、师:这种用法有什么作用呢?生:增强感情、便于记忆。五、拓展短歌行1、师:下面,老师想让大家看曹操所写的短歌行中的一部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地方?生:下面那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和我们

14、今天学习的内容一样。师:没错,其中有一句跟鹿鸣中的第一句一模一样,这句话是曹操在写短歌行时直接引用鹿鸣中的句子。师:除此之外,这些蓝色的字,也出自于诗经当中的一首诗诗经郑风子衿。师:所以,你看,好的诗句在后来总是被后人铭记和传扬。古人常用它来欢迎客人,但他们不是读的,而是唱的,我们把它叫做吟诵。2、吟诵本诗第一章,生学习。吟诵之前,老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点吟诵的规则。吟诵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平长仄短入声促”,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每一个字的声调读出长短的变化。我们拼音声调中的一、二声就是平声,三四声就是仄声。仄声里面包括入声。屏幕上老师已经给出了第一章的吟诵规则。简单来说,头上有感叹号的字就是

15、入声字,入声促表示读得很短。把它读短的话就是:鹿、食、瑟。头上有横线的就是平声,要读长。例如:鸣、苹。下面就跟老师一起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六、总结1、师:刚刚我们讲到了,鹿鸣这首宴饮诗表现了周代国君宴请群臣时的礼仪。它是中国人吟咏千年的待客之道。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其实我们学习这首诗,还有一个依据,来自于孔子。孔子以前对他的儿子说了一句话,影响了很多人。有一天孔子站在大厅里面,他儿子孔鲤从他背后快速走过,他一个转身刚好看见了他儿子。于是他就问孔鲤:“你读诗了没有?”。孔鲤说:“没有”。孔子就跟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对,你如果不读诗经,你连说话都不会。后来他又问他儿子:“你学礼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