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李白诗与赏析_第1页
常见的李白诗与赏析_第2页
常见的李白诗与赏析_第3页
常见的李白诗与赏析_第4页
常见的李白诗与赏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 小谢 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抽刀断水 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秋雁:喻李云。蓬莱文章:这里指 李云供职的秘书省 【简析】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 李云 , 以谢 ?清发自喻。 借送别以赞对方, 惜其生不称世。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 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 送雁图。一 “送 ”,一 “酣”,点出了 “饯别 ”的主题。 “蓬莱 ”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

2、刚健 遒劲 ,有建安风 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 ?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 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 “弄扁舟 ” 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 艺术结构腾挪跌宕 ,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 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 音律 和谐统一。 “抽刀断水 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口交赞。蜀道难李白 噫吁,危呼高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 八千岁 ,始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 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 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3、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并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 ?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 子规 啼 夜月 ,愁 空山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 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 ,石冰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剑阁 峥嵘而 崔嵬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 。锦城 虽 云乐 ,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释】蚕丛、 鱼凫 :都是传说中 古蜀国

4、国王。古代的 蜀国 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 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 太白山 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 “西当太白 ”。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地崩旬: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 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 山崩 ,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六龙回日:相传 太阳神 乘车, 羲和 驾六龙而驶之。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高标: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叫标,也即这一带高山的标志。扪参句:意谓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见星辰。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

5、一区域, 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 之内, 并以 天象 所示来占卜地上属邑之吉凶。秦属井宿 分野 ,蜀属参宿分里。胁息: 屏气 不敢呼吸。 子规: 杜鹃鸟 ,蜀地最多。相传蜀帝杜宇 ,号 望帝 ,死后其魂化为 子规 ,啼声悲 ?凄。 锦城:即 锦官城 ,今四川成都市。 咨嗟 :叹息。【简析】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 意在 送友人入蜀 。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 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 的磅礴气势, 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 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 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 中,所守或匪

6、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 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问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 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子夜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注释】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玉关:即玉门关。虏:对敌方的蔑称。良人:丈夫。【简析】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 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 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 调用意,皆不脱 边塞诗的风韵。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

7、黄河之 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 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 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洁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会须:应当。 岑夫子:诗人的一位隐居朋友。一说名勋。 丹丘生: 元丹丘,隐居不仕,与诗人交好。 钟鼓 :泛指音乐。馔玉:泛指美食。陈王: 曹植 。曹操子,曾被封为陈王。 平乐 :观

8、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故城西。径须:竟须,犹只管。洁取:指买酒。取字语词,无义。将出:拿出,拉出去。【简析】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 及时行乐 ,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 诗的开头六句, 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 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 ,莫负光阴。 “天生 ”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 “千金散 尽”“且为乐 ”。同时指出 “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 “饮者留名 ”千古,并以陈王 曹植 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 “主人 ”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 “五花马 ”、 “千金裘 ”都 不足惜 ,只图 一醉方休 。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 “天生我材

9、必有用 ”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 自我价值 ,也流露 怀才不遇 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 错综 ;节奏快慢多变, 一泻千里 。关山月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 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 :乐府 横吹曲 调名。胡:这里指吐蕃。高楼:指住在高楼中的戍客之妻。【简析】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 , 但诗人笔力浑宏, 又有很大的提高。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

10、征人怀乡 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 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这末了四句与诗人 春思 中的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 而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又与 王昌龄 的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同步。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霓 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 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 飞度镜湖 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 谢公屐 ,身登 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

11、已暝。熊咆龙吟 殷岩泉, ?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 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 石扇, 訇然中开 。青冥 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 白鹿 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瀛洲 : 神山 名。信:果真。拔:超越。 赤城 :山名。列缺:闪电。摧眉:低眉。【简析】这是一首记梦诗, 也是 游仙诗 。 诗写 梦游 名山, 着意奇特, 构思精密, 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

12、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 内容丰富曲折, 形象辉煌流丽,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 骚体 ,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 ,独酌 无相 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 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注释】将:偕,和。相期:相约。云汉:天河。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2 .香炉炉山西

13、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3 .紫烟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烟雾。4 .前川山前面的河水。5 .银河天河。6 .九天天空最高处。译文在阳光照射下香炉生起紫色烟霞,遥望瀑布象白色绸带挂在山川间。飞流直下的水象似有几千尺,使人怀疑那是银河泻落到人间。名句赏析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 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 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 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 首句从香炉峰写起, 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 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 “挂 ”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 两句用夸张的比喻

14、和浪漫的想象, 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 “飞流 ”是写山高水急, “直下 ”是描绘瀑流直泻, “三千尺 ”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 “疑 ”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文解释】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 在三月份烟雾迷漫、 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 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诗文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 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

15、,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 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 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释】 :1 .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2 .疑:怀疑,以为。3 .举头:抬头。【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 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 ”中的 “疑 ”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 “霜 ”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诗的后两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 “疑 ”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