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_第1页
浅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_第2页
浅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摘 要】语言与文化两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植根于语言。本文主要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教学目标和原则,教学内容以及方法措施等方面具体进行阐述。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文化导入 外语教学很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想做到外语运用得体、恰当,起到预想的功能,就必须通晓与外语相关的文化。不了解与目的相关的语用规律、民族习俗、心理观念、文化背景和词语内涵,即使语音、语调和语法再好,也难以进行有效交际。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教学目标和原则 教师如果对

2、语言与文化有基本正确的理解,他们制定的教学计划、设计的课程、制定的大纲和编写的教材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和构建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可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和技巧以及鼓励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开展文化移情这三个方面考虑,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开展文化导入教学的七项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力,认识到人的语言和行为都会受到文化制约;(2)帮助学生认识到年龄、性别、社会等级和地域的社会多样性会影响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3)帮助学生增强意识,了解目的语文化在一般情境里的传统行为;(4)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中词汇的文化内涵;(5)帮助学生提高能力,使之能够从旁证的

3、角度评价和提炼关于目的语文化的概括语;(6)帮助学生提高必要的技巧,使之能够发现和组织关于目的语文化的材料;(7)激发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兴趣,并鼓励他们开展对目的语使用者的文化移情。 大学英语教师既要明确文化导入的教学宗旨,还要遵守以下五项教学原则:(1)借助所教的语言知识导入文化;(2)把导入文化的行为作为每一课的组成部分;(3)使学生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社会文化能力;(4)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获得跨文化的认知能力,既要了解目的语文化,也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5)使学生认识到导入文化并不是要改变母语文化的行为,而只是要人察觉和包容影响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文化因素。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4、 (一)基础背景文化 基础背景文化指某种语言产生和使用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基础背景文化的导入应包括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目的语的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背景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并避免用本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他族文化,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理解上的错误。 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一单元“Big Bucks the Easy Way”中的故事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立的国家,自立的青年视依赖家庭和父母为一种耻辱。同时,父母也鼓励他们的孩子自立自强。教师在讲解了这些西方生活观念后,

5、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和文章开头: Doing part-time jobs“might be away to avoid the indignity of having to ask for money.”就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就更能体会作者在故事结尾时的诙谐和幽默。 (二)词语文化内涵 词语文化内涵是指单个的词、习语、成语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只注重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英语中也有许多如果不了解其来源就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的词语。这些间接影响词义的超语言背景涉及到这一语言的文学、历史、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因素。如学生看到这样的句子:“He can be relied on. H

6、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会感到困惑。但如果学生了解eat no fish和play the game这两个短语的文化内涵,其意思就很明确了。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基督徒为了表示对政府的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吃鱼的习惯,因此eat no fish表示“忠诚”的意思;而play the game中的game表示“比赛”,比赛中必须遵守一定的比赛规则,因此play the game就表示“按规矩办事”,引申为“办事公道,光明正大”的意思。 (三)社会习俗和价值观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语言的不同。在跨文化交流中,一种文化中人

7、们习惯交流的话题可能是另一种文化中人们设法回避的话题。正确掌握文化禁忌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中国人见面时常问:“你吃了吗”,“你去哪?”,交谈中习惯于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状况等等,而这些在西方国家都是交谈的禁忌。此外,在中国,individualism表示“个人主义”是贬义,在中国更强调集体表现和合作精神,而在西方,则强调个人表现和竞争,他们认为不愿意显露自己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这就是文化差异,即价值观不同的问题。这些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的差异会给英语语言的顺利交流与应用造成一定障碍。鉴于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帮助学生跨越或者是填平这些文化差异的鸿沟。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及

8、措施 (一)直接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平时很少接触该语言环境,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往往会感到费解,有时甚至会错误地认为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完全与我们的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直接给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则须在备课时精选一些典型内容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上,可以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 (二)文化比较 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比较法是跨文化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母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结构之间的异同,培

9、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例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体态语言的差别、对比动物寓意的差异和送礼、宴请方式的差别,让学生既了解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本民族的习俗,从而对彼此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三)组织讨论 该方法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思索、讨论、归纳两种文化的特征,以分析他们对英语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感受,通过全面地、综合性的操练,从整体上理解和感受文化。例如,可以采用一分钟文化演讲(Just a cultural minute)和访谈(Real interview)等形式。讨论的话题可以是“Examining stereotype”,“Cultural identity”,“Cultural s

10、hock”,“Proverbial value”,“What doyou know about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等。组织讨论给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的范围,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他们在讨论中获得了完整的文化背景知识。 (四)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接触外国文化的最佳途径莫过于浸入所学语种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但是并非每个中国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英美人士,经历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各种条件,如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问候、闲谈、电话预约等练习活动,也可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电影、举办专题讲座、图片展、

11、“英语角”等活动介绍英语文化知识,也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使用国家的物品和图片,如:地图、邮票、广告、钱币等,通过这些实物学生可以增长一些文化知识,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四、结语 总之,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文化导入,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要在导入材料、时间、对象、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周密安排,教学中要依据课堂情况进行调整。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在课堂上加入文化成分所产生的弊端,如:文化材料在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由于其创新性带来大量的常规偏离,会给学生带来困惑,这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引;课堂长期进行文化导入会使部分学生产生疲劳,这就需要补充文化导入的新视角;在导入过程中,特别是遇到教师的研究方向,教师会出现“收不住”的情况,这需要教师在课上遵循自己的教学计划,勿忘英语课堂的文化导入归根结底是一种手段、一种补充,导入适当、适时、适合、适度才会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Kramsch,C.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