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全词翻译赏析_第1页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全词翻译赏析_第2页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全词翻译赏析_第3页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全词翻译赏析_第4页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全词翻译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全词翻译赏析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注释】1 .玉楼春:词牌名。词谱谓五代后蜀顾篁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柳映玉楼春欲晚”句;欧阳炯起句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因取以调名(或加字令)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呈纤手、归风便、东邻妙、梦乡亲、续渔歌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2 .桃溪:虽说在宜兴有这地名,这里不作地名用。周济宋四家词选1所

2、谓只赋天台事,态浓意远”是也。刘晨阮肇天台山故事,本云山上有桃树,山下有一大溪,见幽明录、续齐谐记。韩愈梨花发赠刘师命:桃溪惆怅不能过。”魏承班黄钟乐词:遥想玉人情事远,音容浑似隔桃溪。”用法均相同。3 .秋藕绝来无续处:秋藕”与桃溪”,约略相对,不必工稳。俗语所谓藕断丝连工这里说藕断而丝不连。4 .赤阑桥:这里似不作地名用。顾况题叶道士山房:水边垂柳赤栏桥。”温庭筠杨柳枝词:二渠春水赤栏桥。”韩催重过李氏园亭有怀:往年同在弯桥上,见倚朱栏咏柳绵,今日独来春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诗虽把朱栏“弯桥”分开,而本词这两句正与诗意相合,不仅关合字面。黄叶路点名秋景,赤阑桥未言杨柳,是春景却不说破。5

3、 .列岫:陈元龙注引文选窗中列远岫”,乃谢眺郡内高斋闲望诗。全篇细腻,这里宕开,远景如画,亦对偶,却为流水句法。类似这两句意境的,唐人诗中多有,如刘长卿、李商隐、马戴、温庭筠。李商隐与赵氏昆季燕集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工与此更相近。6 .情似雨馀粘地絮:晏几道玉楼春词:便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本词上句意略异,取譬同,下句所比亦同,而意却相反,疑周词从晏句变化。【参考译文】桃溪奔流不肯从容留住,秋天的莲藕一断就没有连接之处。回想当时互相等候在赤阑桥,今天独自一人徘徊在黄叶盖地的荒路。烟雾笼罩着排列耸立的山岫,青苍点点无法指数,归雁背着夕阳,红霞满天,时正欲暮。人生好象随风飘入江天的白云

4、,离别的情绪好比雨后粘满地面的花絮。【赏析】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词作。这首词是描写仙凡恋爱的。开头点出桃溪,引用刘、阮遇仙之典故自怜缘浅。轻写一笔,委婉动人,秋藕”句重顿一笔。而桃溪”、秋藕”一暗一明,分点春秋,暗寓昔今不同。当时、今日,对比强烈情深意切。而赤栏桥”、黄叶路”又是一暗一明,分点春秋。人如”、情似”的结尾句,工整合情。全词句句含情,字字含情,前后照应,累累如贯珠。此词以一个仙凡恋爱的故事起头,写词人与情人分别之后,旧地重游而引起的怅惘之情。整首词通篇对偶,凝重而流丽,情深而意长。首句桃溪”用东汉刘、阮遇仙之事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于桃溪边遇二女子,

5、姿容甚美,遂相慕悦,留居半年,怀乡思归,女遂相送,指示还路。及归家,子孙已历七世。后重访天台,不复见二女。唐人诗文中常用遇仙、会真暗寓艳遇。桃溪不作从容住工暗示词人曾有过一段刘阮入天台式的爱情遇合,但却没有从容地长久居留,很快就分别了。这是对当时轻别意中人的情事的追忆,口吻中含有追悔意味,不过用笔较轻。用桃溪”典,还隐含前度刘郎今又来”之意,切合旧地重寻的情事。第二句用了一个譬喻,暗示桃溪”一别,彼此的关系就此断绝,正象秋藕(谐偶”断后,再也不能重新连接一起了,语调中充满沉重的惋惜悔恨情绪和欲重续旧情而不得的遗憾。人们常用藕断丝连譬喻旧情之难忘,这里反其语而用其意,便显得意新语奇,不落俗套。以

6、下两句,侧重概括叙事,揭出离合之迹,遥启下文。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三四两句,分承桃溪”相遇与绝来无续”,以当时相候”与今日独寻”情景作鲜明对比。赤阑桥与黄叶路,是同地而异称。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引顾况、温庭筠、韩保等人诗词,说明赤阑桥常与杨柳、春水相连,指出此词黄叶路明点秋景,赤阑桥未言杨柳,是春景却不说破。”同样,前两句桃溪”、秋藕”也是一暗一明,分点春、秋。三四正与一二密合相应,以不同的时令物色,渲染欢会的喜悦与隔绝的悲伤。朱漆栏杆的小桥,以它明丽温暖的色调,烘托往日情人相候时的温馨旖旎和浓情蜜意;而铺满黄叶的小路,则以其萧瑟凄清的色调渲染了今日独寻时的寂寞悲凉。由于是独寻黄叶路

7、”的情况下回忆过去,当时相候赤阑桥”的情景便分外值得珍重流连,而今日独寻黄叶路”的情景也因美好过去的对照而愈觉孤孑难堪。今昔之间,不仅因相互对照而更见悲喜,而且因相互交融渗透而使感情内涵更加复杂。既然人如风后入江云工则所谓独寻”,实不过旧地重游,记忆中追寻往日的缱绻温柔,孤寂中重温久已失落的欢爱而已,但毕竟寂寞怅惆中还有温馨明丽的记忆,还能有心灵的一时慰藉。今昔对比,多言物是人非,这一联却特用物非人杳之意,也显得新颖耐味。赤阑桥”与黄叶路”这一对诗歌意象,内涵已经远远越出时令、物色的范围,而成为一种象征。换头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两句,转笔宕开写景:这是一个晴朗的深秋的傍晚。烟霭缭绕

8、中,远处排立着无数青翠的山峦。夕阳的余辉,照映空中飞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去的红色。两句分别化用谢跳诗句窗中列远岫”与温庭筠诗句鸦背夕阳多”,但比原句更富远神。它的妙处,主要不景物描写刻画的工丽,也不景物本身有什么象征涵义;而于情与景之间,存着一种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联系,使人读来别具难以言传的感受。那无数并列不语的青嶂,与独寻”者默默相对,更显出了环境的空旷与自身的孤孑;而雁背的一抹残红,固然显示了晚景的绚丽,可它很快就要黯淡下去,消逝一片暮霭之中了。结拍入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两句,收转抒情。随风飘散没入江中的云彩,不但形象地显示了当日的情人倏然而逝、飘然而没、杳然无踪的情景,而且令人想见其轻灵缥缈的身姿风貌。雨过后粘着地面的柳絮,则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感情的牢固胶着,还将那欲摆脱而不能的苦恼与纷乱心情也和盘托出。这两个比喻,都不属那种即景取譬、自然天成的类型。而是刻意搜求、力求创新的结果。但由于它们生动贴切地表达了词人的感情,读来便只觉其沉厚有力,而不感到它的雕琢刻画之迹。情似雨馀粘地絮”,是词眼,全词所抒写的,正是这种执着胶固、无法解脱的痴顽之情。此词纯用对句,从而创造了一种与内容相适应的凝重风格。整首词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