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之农作物旱灾情况汇报_第1页
工作汇报之农作物旱灾情况汇报_第2页
工作汇报之农作物旱灾情况汇报_第3页
工作汇报之农作物旱灾情况汇报_第4页
工作汇报之农作物旱灾情况汇报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作物旱灾情况汇报【篇一:关于达溪镇2013年旱灾持续加深的情况报告】关于达溪镇2013年旱灾持续加深的情况报告县政府办:2013年入春以来,达溪镇今年的旱情持续加深,据气象部门统计,全镇辖区内1月至3月无有效降雨,气温比去年同期高2.4度,持续加深的干旱灾害和持续高温使今年的大春生产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旱情分析达溪镇今年以来的干旱灾害情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资源性缺水。与其他乡镇比较,达溪镇常年降雨量偏低;二是生态性缺水,全镇丘陵地段占总耕地面积的75%,由于塘坝蓄水能力低,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尽管辖区内近年来陆续修建了部分水利工程,但还

2、是不能有效解决今年的干旱问题。二、主要旱情(一)播种节令推迟,部分农作物无法栽种。由于雨水来得晚,达溪镇80%的农作物播种期将推迟;(二)农作物旱灾严重,长势较差。大春播种、移栽后,达溪镇辖区内无有效降雨,大春作物面临干旱缺水和持续高温的双重压力。据统计,全镇有10个村的90个村民组不同程度干旱,受灾农户2800户、12000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3800亩;(其中:轻灾1600亩、重灾2200亩),具体是蔬菜900亩、杂粮2100亩、马铃薯800亩;造成850户2700人饮水困难;260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1600亩板土未翻犁;水田干枯130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万元;造成其它损

3、失6万元。目前许多农作物干旱灾害严重,面临干枯死亡的危险;若近期内无有效降雨,全镇大春作物将普遍减产,形成小春减产减收、大春减产的严重局面,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任务将难以实现,明年缺粮户增多的问题尤为突出。达溪镇人民政府二O三年三月二十二日【篇二:进化镇中心学校关于大堰村旱灾情况调查报告】深入群众搞调查、抗旱救灾促发展”的调研报告进化镇中心学校田凭根据县办通201164号和教育和科学技术局201130号文件精神,进化镇中心学校在10月12日组织召开全镇中小学校长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镇中心学校具体负责进化镇大堰村,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大堰村位于进化镇东部,东面与蜂岩镇巡检村接壤,南与熊

4、坪村相连,西与黄荆村为邻,北面与红安村、沙坝村相靠。平均海拔达1000米左右。全村有37个村民组,农户1306户,人口5688人。有耕地7428.5亩,其中田3193.3亩,土4235.17亩。该村无工业企业,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村,主要经济收入靠种植业和外出打工收入。农业生产是一个受自然气候制约影响的产业。今年入春以来,由于雨水偏少,比往年偏少35成,基本上没有下过透雨,特别是入夏以来,连晴高温,旱情加重,仅6月29日下一场透雨,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给该村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栽插和后期生长产量带来严重损失。我与雷新国、高俊英等教师有针对性的,进村入户,走访了勤俭组的王德友、吴光勇

5、、张官伦,桃园组的赵顺洪、冯正友、艾之文,巷子组的罗福飞、罗胜坤、田维富、孙庆发、罗胜红,转角组的杨强、杨献明、杨廷贵、龚永臻、杨琴,营盘组的曹昌礼、何刚、何鹏,新营组的钟德杰,新营组的钟有刚,杨柳组的安文友,和平组的胡银光,新坪组的田敏,红旗组的兰同叠,红星组的蹇元生,大堰组的张忆民,相坪组的李兴华,新塘组的李之红,大坡组的鹿志坤等家庭。据了解和统计:全村田面积3193.3亩,由于栽秧时,榜榜田、来娅田因无水整田导致有1464.55余亩未能种植水稻多数荒芜,已栽种的1728.75亩水稻田中,因为严重干裂造成基本无收的田块有800多亩;轻度干裂造成减产的有200多亩;按正常年景计算,全村水稻总

6、产量将比去年减产65%成左右,干旱对其他农作物如红苕(红苕属该村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造成损失非常严重,一是栽种面积减少;一是栽下去的由于干旱长势不好,绝大多数干枯死亡。目前正值种植秋菜季节,由于干旱秋菜无法下种,无疑也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由于干旱,境内大部分山塘、蓄水池、水井干枯、严重缺水,造成村民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全村1306户中,目前有300多户,约占总户数的22.9%,靠外出挑水回供生活用水。存在的问题:1、农民抗旱自救能力较弱,主要是在家的农民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劳力基本上外出务工,加上现存水资源离村寨较远。以致农户抗旱自救能力较弱。2、水利设施项目较低,目前,大堰村共有山塘水库2

7、口和一段河流,基本上没有补水工程。如果是风调雨顺的时间,还勉强可以蓄水应急,但像今年这样的旱情,山塘水库早已完全干枯,就连从熊坪村流下来经过剪刀溪的哪条河流也完全断流,80%的河道完全干枯,人蓄饮用水都无法保障。3、由于近期下了几场雨,大堰村的旱情有所缓解,农民的饮用水困难已经解决。秋种基本上不存在困难。4、因为今年的干旱,很多地方的农作物绝收或者欠收。大堰村有四分之一的村民生活方面存在困难。可能要靠政府救济过日子。下步工作的建议及对策:1、出台优惠政策,切实加大对抗旱救灾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及时帮助旱灾严重的村寨群众解决抽水机具完善供电设施。同时针对受灾实际情况,及时下拨抗旱救灾资金,为受

8、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2、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旱救灾能力。3、加快农作物品种结构调整,积极引进推广适宜本地气候的农作物。4、在旱灾过后,我们应该痛定思痛:及时加强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与执行。只有在保障自然生态链平衡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以后减少旱情的发生。进化镇中心学校2011年10月18日【篇三:毕节地区农业抗旱救灾情况汇报】毕节地区农业抗旱救灾情况汇报日期:2011-08-0512:03来源:种植业处作者:毕节地区农委自入春以来,毕节地区总降雨量为247.4-401.4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17.3%-56.8%,平均偏少37.2%,其降雨特点为过程少、雨量小、时空分布不均。

9、特别是黔西县降雨偏少最为明显,与历史同期相比减少56.8%,大方县与历史同期相比减少35.9%,织金县与历史同期相比减少41.2%o由于今年以来降雨持续偏少,致使全区1058个山塘水库应蓄水2.4亿立方,截止目前实际蓄水量仅为0.93亿立方,只占应蓄水量的39%;区内主要河流量偏枯,水位均无明显涨幅,部分河流还出现断流现象,主要河流径流量较历年同期偏少60%至90%。旱灾已造成部分农作物受灾,对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影响,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农作物受灾情况据农情调度统计,截止8月3日,全区农作物干旱受灾面积159.73万亩,成灾面积70.43万亩,绝收面积15.71万亩,其中:水稻受灾12.9

10、3万亩,成灾6.34万亩,绝收2.61万亩;玉米受灾75.74万亩,成灾32.5万亩,绝收5.94万亩;马铃薯受灾12.8万亩,成灾4.74万亩,绝收1.41万亩;杂粮受灾11.88万亩,成灾5.66万亩,绝收0.62万亩;蔬菜受灾22.49万亩,成灾11.48万亩,绝收3.37万亩;其他农作物受灾22.3万亩,成灾9.58万亩,绝收1.76万亩。预计造成粮食产量损约9万吨,经济损失约4.2亿元。其中:受灾严重的黔西县农作物受灾50.1万亩,成灾28.22万亩,绝收6.59万亩;大方县受灾35.11万亩,成灾4.4万亩,绝收0.25万亩;织金县受灾24.35万亩,成灾12.51万亩,绝收2.2

11、万亩;金沙县受灾22.94万亩,成灾10.55万亩,绝收1.44万亩。二、工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救灾措施落实到位。一是及时成立地区农委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王丽主任任组长,农委班子成员、各相关科室、基层技术站所领导任成员,组织协调全区农业抗旱救灾工作。同时下发关于切实抓好当前农业抗旱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毕地农通201195号),安排部署全区当前农业抗旱救灾工作。二是组建抗旱救灾工作队,抽派地区农技、土肥、植保、经作站农技人员,组成四个抗旱救灾工作小组,由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及时深入旱区指导农业救灾生产,对当前全区旱情作进一步深入调查,对各县(市、区)的抗旱救灾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促指

12、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加强抗旱救灾联系点工作。根据7月25日地委抗旱救灾专题会议精神,及时组建了锦星乡抗旱救灾工作队,由地区农委总农艺师潘国元任队长,于7月26日赶赴抗旱工作联系点黔西县锦星乡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根据实地调研,拟定了地区农委指导黔西县锦星乡抗旱救灾工作方案,指导该乡农作物改补种工作。(二)加强作物田间管理,努力降低灾害损失。全区已组织农业系统技术干部1500余人次,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技术培训班和抗灾救灾现场会,发放技术资料17.7万份,指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一是切实加强田间管理,指导群众科学追肥提苗,及时

13、进行除草培土,完成嬉追增施恢复肥面积221.85万亩。二是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作物、主要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工作,已开展病虫防治面积112.2万亩三是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大抗旱保苗工作力度,努力降低损失。有水源条件的地方加大抽水保灌,没有水源的地方抓好在土作物的泼水抗旱保苗工作。全区农业部门干部组织完成抗旱浇灌面积45.11万亩。(三)加强结构调整,立足抗灾夺丰收。对绝收地块和无法栽种的田土做好科学规划,指导、落实好改补种工作,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一是抓好灾后改种补种工作。调查掌握改种或补种作物的品种和面积,提前做好种子储备和调运,指导农民科学选种、合理用种,满足生

14、产需要。重点抓好蔬菜、养麦种子的准备。目前,针对干旱绝收或无法种植的田块,拟进行改补种33.3万亩,其中:种植蔬菜25.5万亩、秋养7.84万亩;已完成改补种2.78万亩,其中蔬菜2.13万亩、秋养0.65万亩。二是建立一批蔬菜集中育苗点。根据各县受旱区域及改种情况,因地制宜建立蔬菜集中育苗点,保障改补种之需,对有水源保证的地方积极组织农民改补种一季速生蔬菜,没有水源的地方提前做好蔬菜集中育苗点的安排落实,待雨水来临及时开展育苗播种工作。(四)积极协调组织农资供应,为灾后生产提高保障。抓好种子、农地膜、化肥等农资的协调供应,重点抓好蔬菜、养麦用种供应,引导种子企业和各种子经营户抓好种子贮备和供应,指导农民科学选种、合理用种,满足生产需要。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不法商贩哄抬农资价格,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保障农民买到放心种,用上放心肥,维护农民权益,保障生产安全。动员营销大户和定点批发市场,积极组织货源,搞好产销衔接,确保市场供应。(五)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加大农业救灾投入。目前,全区已投入抗旱救灾资金共计3017.7万元,其中:中央救灾资金120万元、地区投入720万元、县级投入1728万元、农民自筹429.7万元。用于抗旱用油、抗旱机具、及农业改种种子、农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