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地图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1、地图的基本特征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的数学法则解决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之间的矛盾。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地图的综合法则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地图内容的综合法则包括:1)地图内容的符号化;2)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概括。另,我们把符号系统和制图综合统称为综合法则。制图综合形成地图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3)地图作为客观世界的模型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地图作为客观世界模型的特性,并且,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

2、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性以及地理信息的多维动态特性。地图信息是由它所描述的对象的空间、时间、属性三元素构成的信息元组。2、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现代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由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3、地图的基本内容(地图构成要素)1)数学要素包括与地

3、图投影有关的坐标网(平面直角坐标网(方里网、公里网、地理坐标网(经纬网)、比例尺、测量控制点等。基本要素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与该线段在椭球面上的平面投影的长度之比。表达方式: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控制点包括:三角点、埋石点、水准点、GPS(卫星定位)等级点、独立天文点等。2)地理要素-(图形要素)是用地图符号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以及其他要素的总称。主要组成部分3)辅助要素分为读图工具和参考资料。读图工具包括图例、图解比例尺、坡度尺、三北方向图(真北、磁北、坐标北)、图幅接合表、政治行政区划略图等内容。4)补充说明出版单位、成图时间、地图投影、坐标系、高程系、资料说明和资料略

4、图等。4、地图的分类1)按地图主题(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2)按比例尺分为: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类可将其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地形图按比例分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大于或等于1:10万)、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0万)和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地理图是比例尺小于1:100万的普通地图。3)按制图区域分类:必须坚持由总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依的原则,首先是世界图,其次是大洲图和大洋图,再按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划分。4)按地图用途分为军用地图和民用地图。5)其他分类5、地图的分幅(重点)地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即矩形分幅和经纬分幅(梯形分幅。其中矩形分幅可分为拼接和不拼接两种。6、地图的编号

5、:常见的地图编号方法有行列式编号法和经纬线编号法。1)行列式编号法:列号用阿拉伯数字从左向右排列,行号用拉丁字母标记,由上而下排列采用“行号一列号”形式编号。例如:F532)经纬线编号法适用于梯形份幅地图:编号方法行号=右图廓经度/该图幅的经差;列号=上图廓纬度/该图幅的纬差。示例:某1/5万地图的右图廓经度73030,图幅经差15,上图廓纬度17020,图幅纬差10,则:行号=73030/15=294列号=17020/10=104该幅图号为294104。注意:当计算数字不满3位,则在前补3)图角点坐标编号法即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的方法。将x在前,y在后,以短线相连,即“xy”形式作为

6、某一幅地图的图号。当地图比例尺为:0.52.01001:500时,坐标值取至0.01km;1:1000时,坐标值取至0.1km;1:2000时,坐标值取至1km。755000.750.752.002.250.500.50|.002.2520002252500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1:5000)采用梯形分幅,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1:100万地形11:刘万图相邻比例尺1=25万地图的数量:1=10万关系1:卫万1=25万1:I万定工-H3r3o?30?L5y730?站45?纬差4”2r20J10y230?行数12斗122斗4896列数12412

7、244S96图幅141614457623049216数量14361445762304193614斗57614L6641416141(一)旧编号方法(1991年前)用梯形分幅、行列一自然序数式编1:100万地图的分幅编号-分幅编号采用国际标准。分幅:经差6、纬差4;因纬度增高面积缩小,在纬度6076双幅合并,即经差12,纬差4;在纬度7688四幅合并,即经差24,纬差4。纬度88以上单独为一幅。编号:采用行列式编号法(1)列号:赤道(0纬线)起,向两极纬差每4为一列,至南、北纬88各为22列,并依次以A、B、C、V表示其相应的列号;(2)行号:从180经线起,自西向东,经差每6为一行,全球分为6

8、0行,依次以1、2、3、4、5、60表示。图号:采用“列号一行号”的形式。注意: 在北和南半球的图号前应分别加上N或S以示区别,如NJ50。由于我国领土全部在北半球,故图号前的N省略。 高纬度的双幅、四幅合并时,图号照写,如NP33、34,NT25、26、27、28。我国纬度低于60,故无合幅现象。 列号是从180经线自西向东计算的。东经06是高斯一克吕格投影的第1带,是1:100万图分幅编号的第31列,带号与列号相差30。即:列号=带号30,东经取正,西经取负。横列号=纵行号=万图幅的编号计算任一点所在经度.经差6。+I!严1(东经)纵行号=31-(西经)代表取整7、地图的功能:地图的模拟功

9、能地图的信息负载功能地图的信息传递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地图的感受功能。认真感受地图的模拟赴(信息负载)敌(信息传递)功能8、地图的用途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9、地图学地图学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研究对象是地图,任务是研究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和地图使用。10、地图学研究内容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地图应用的技术和方法第三章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一、如何建立地球表面的几何模型1、最自然的面:包括海洋底部、高山、高原在内的固体地球表面,起伏不定,难以用一个简洁的数学式描述。2)假想水准面(基准面):静止海平面无波浪、潮汐、水流、

10、大气压变化,流体处于平衡状态。3)大地水准面:基准面+其向陆地的延伸部分=一个封闭曲面。实际上:即使海平面静止,地球内部质量不均匀重力场不规则。导致大地水准面也不规则。此时,地球表面上点的铅垂线不一定指向地心。须在不考虑地球内部质量分布不均的因素时才是规则的。4)地球物理表面: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5)大地体: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2、椭球体三要素:长轴a(赤道半径)、短轴b(极半径)和椭球的扁率f3、地球椭球体与大地水准面的区别1. 大地水准面是根据地球重力场分布计算得到的闭合曲面,不是人为设定的;2. 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闭合曲面,不能用数学公式进行表达;3. 地球

11、椭球体是人为选择的规则的曲面,目的在于近似代替大地水准面,以便于地物投影4. 一个大地水准面可以对应多个地球椭球体;5. 大地水准面会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产生微小的变动,而地球椭球体一旦选定,不再随时间变化。4、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球椭球体数据?1. 地球椭球体是对地球表面的近似,对于同一个椭球体,它对不同地区地表的拟合近似程度不同;2. 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制作地图时,为了更准确地投影,往往采用与本地区地表近似程度最高的椭球体数据。3. 对于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椭球体,原因在于,不同时期测量的精度不同,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测量精度不断提高,因而,也会采用更为合适的地球椭球体。5、绝

12、对高程,即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6、相对高程,即地面点到任意水准面的高度。7、地图投影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地图表面和地球椭球体球面之间的矛盾8、地图投影: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9、地图投影研究的对象(主要研究的是)是如何将地球体表面描写到平面上的理论、方法及应用,以及地图投影的变形规律。10、地图投影类型:几何透视法和数学分析法。11、地图投影的实质是建立平面上的点(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或极坐标系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点(用经纬度表示)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右式),就是将参考椭球面上的元素(大地坐标角度和边长)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化算到平面上的过程.12、地图投

13、影的基本思想是,先将参考椭球面上的点化算到投影面上(可展曲面),再将投影面沿母线切开展为平面。13、大地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又分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高程控制网(水准测量)。14、长度变形是各种变形的基础!15、变形线就是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它是根据计算的各种变形的数值(如P,3)绘于经纬线网格内的,如面积等变形线。16、等变形线在不同的投影图上,具有不同的形状,因投影中心无变形,当从投影中心向外变形逐渐增大时,等变形线成同心圆状分布,如方位投影。17、等变形线通常是用点虚线来表示。18、地图投影的分类:1、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其中包括等距离投影。2、按正

14、轴投影经纬网形状分类:1)几何投影按展开几何面分为-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按投影面与地球相割或相切分为-割投影、切投影按照轴向分为正轴、斜轴、横轴19、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切点或相割的割线无变形。这种投影适合作大致为圆型的制图区域。20、方位投影特点:纬线投影为同心圆,经线投影为同心圆的直径,经线为交于纬线共同中心的一束直线,两经线间的夹角与相应经差成正比。21、圆柱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圆柱面可与

15、地球相切或相割,有正圆柱、横圆柱和斜圆柱三种不同投影。22、圆柱投影特点:纬线投影为平行直线,经线投影为与纬线垂直而且间距相等的平行直线,两经线间的距离与相应经差成正比。23、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将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按圆锥面与地球面的位置关系有正圆锥、横圆锥和斜圆锥三种不同投影。24、圆锥投影特点:纬线投影为同心圆弧,经线投影为同心圆的直径,两经线间的夹角与相应经差成正比。25、投影命名规则:地图投影(等角、等面积、任意);地球椭球体(球体)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正轴、横轴、斜轴);地球椭球体(球体)与投影面的相互关系(相切、相割

16、);投影面的类型(方位、圆柱、圆锥),如,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也常以该投影的发明者的名字来明名,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26、非几何投影按经纬线形状,分为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27、伪方位投影:在方位投影基础上,除保持纬线为同心圆弧、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经线由辐射直线改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因等变形线近似椭圆,故又称椭圆变形投影。主要属于任意投影。斜轴时,南北极均可绘出,投影中心位于25N纬线与中央经线交点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距由投影中心向两极略有减缩,用于编绘北冰洋与大西洋地图。28、伪圆锥投影:在圆锥投影基础上,保持纬线为同心圆弧和中央经线为直线

17、,将其它经线由辐射直线束改变为对称凹向中央经线的曲线。因经纬线不正交,故无等角性质,只有等积和任意两种性质的投影。在实用上只有等积,以彭纳投影为代表:中央经线呈直线,其余经线为对称凹向中央经线的曲线,除了中央经线与各纬线正交、切纬线与各经线正交外,其余经纬线均不正交;中央经线和切纬线无变形,离开中央经线和切纬线愈远,其变形愈大。实用于编制亚洲、澳洲等中纬度国家或区域地图。29、多圆锥投影:是以若干大小不同的同轴圆锥体面为投影面,分别切于地球体面某一所需的纬线,各自进行投影,将经纬网投影到圆锥体面上,然后沿某一共同母线剖开展成平面,并沿中央经线将每次投影产生的纬度带经纬网接合起来而成。30、多圆

18、锥投影特点:经纬网形状及变形:中央经线与赤道呈正交的直线,且为对称轴,中央经线长度不变,其余经线为对称凹向中央经线的曲线,且长度都增大;各纬线为对称凸向赤道的同轴圆弧,圆心在中央经线延长线上,且保持长度不变;离开中央经线愈远,投影变形愈大。31、伪圆柱投影:在圆柱投影基础上,除保持纬线为平行直线、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经线改为对称凹向中央经线的曲线。因经纬线不正交,故无等角性质,只有等积和任意两种性质的投影。等积伪圆柱投影,如摩尔维特投影:经线为椭圆弧,中央经线左右90的经线合成一个圆,等于半球面积,中央经线长度等于赤道的一半。用于编制世界地图,对揭示某种地理现象水平地带分布规律,具有很大优越

19、性。32、等角正圆柱(墨卡托投影)变形特点:等角正切圆柱投影中,赤道没有变形,随着纬度升高,变形迅速等大。等角正割圆柱投影中,两条标准纬线上无变形,变形自标准纬线向内和向外增大。赤道上长度比为最小,两极的长度比为无穷大,面积变形很大.33、34、第六章1、地图信息源: 地图资料(数据)-主要包括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地图。 影像资料(数据)-包括航空相片、卫星影像、地面实体纹理。 统计资料(数据) 文字资料2、地图数据的构成:空间数据:分为矢量和栅格两种。重要特点为包含拓扑关系。属性数据:也叫非空间数据。3、地图资料的分类:基本资料和补充资料。4、地图内容要素按其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分为四类。即呈点状分

20、布的地图要素、呈线状分布的地图要素、呈面状分布的地图要素、呈体状分布的地图要素。点线面体5、量表方法有四种类型: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距量表和比率量表。按比赛顺序,以一定间距确定名次。1)定名量表:最简单的量表方法。之呢过无恶人类别。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它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实例九定名量表品种小麦棉花玉耒薯类A区W)A71256392区(亩)?3232473在两个区域内A区标花种植面积最多(频数为丨25亩,区玉米种植血棋最多(频数为髭4亩)它们是A、B区域中的众数.衡量用众數描述症名屋表是否准确的桂验公式是蛮率-变率帖1-欣数的频数當剜Va=U,49.Vb-0.26.值趣札定

21、名的代表性越大”效果側扎四分位法原理&=442)顺序量表:选择中位数,并以四分位法研究观测结果的排序位置或编号的离差。四分位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定量分类方法。n+112-1Qi=斗斗=3.2524第一个四分位序号第二个四分位序号第三个四分位序号1-nikmSc破财dta血颐ki3XI56.-某县蚕丝生产表实例2J帧序量表AnhiilhM乡名顺序产量/kg大南13726多良22174王岗31967陈李庄斗12135876壁店6543尚店1329梓南8137998三合1072宜良1159万和1223高四分位Qi=(1967+1213)72=1590Q尸(543+329)/2=436低四分位Q尸(98

22、+72)/2=85以1590.436、昭界线,可将其分为优、良、中、差四级顺序。当划分大、中=小三级时须研究四分位值域(Q1-Q0与中位数的关系以1590.站为界线划分为高、中=低产三级顺序亦可人为地枉意划分.数据分级与图例设计高产中产低产3)间距量表(等间隔)4)比率量表(等比率)四种量表是有序的,按其精度排序:定名量表一顺序量表一间距量表一比率量表。第七章1、地图符号作为符号的一个子类,和语言一样具有语义、语法和语用规则。2、地图符号的分类:a. 按符号表示的制图对象的几何特征,主要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b. 按符号与地图比例尺的关系,分为依比例尺符号,半依比例尺符号,不依比例

23、尺符号c. 按符号表示的制图对象的地理尺度,分为定性符号、定量符号和等级符号。d. 按符号的形状特征,分为几何符号,透视符号,象形符号和艺术符号。3、视觉变量:视觉变量有时也称图形变量,是引起视觉的生理现象差异的图形因素。4、六个基本的视觉变量:形状、尺寸、方向、亮度、密度、色彩迷彩服的尺度是方形5、视觉变量能够引起视觉感受的多种效果,可归纳为整体感、差异感、等级感、数量感、质量感、动态感、立体感。数量、质量代替等级上的整体差异动态分布。6、制约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要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1)符号的视觉变量及视觉感受效果2)符号构图的视觉生理、心理因素3)地图信息的视觉感

24、受水平4)符号的传统习惯和标准客观因素:a.地图资料的特点b. 地图的用途和内容c. 地图的比例尺d. 地图的使用环境要求e.印刷要求7、地图符号设计的要求:地图符号的设计中要把握的原则是使符号具有可定位性、概括性、易感受性、组合性、逻辑性和系统性。8、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根据地图的用途,确定地图应表达的内容,并区分出内容表达的层次;第二步,应该分析所收集到的地图资料,拟定分类分级原则,确定相应的符号类型、采用的视觉变量及其组合效果;第三步,进行符号的具体设计;第四步,进行符号的局部试验;第五步,进行符号修改,并制作相应的样图再进行试验;第六步,符号的再修改及整体协调、艺术加工,形

25、成符号系统表。9、普通地图的基本特性:除具有地图的基本特性(严密的数学基础、运用地图语言-地图符号表示事物、实施科学的制图综合)外,还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1. 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的一般特征2. 具有高精度的可量测性3. 以描绘人类活动的可见环境为主。图案化符号与实地物体图形具有相似性或象征性。4. 印色的习惯性减色法的四色印刷:黑色-人工物体;蓝色-水系;棕色-地貌与土质;绿色-大面积植被。10、地形图:地形图通常是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式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航空摄影测量或根据较大比例尺地形图及遥感资料,配合其他有关资料编绘而

26、成的一种普通地图。11、地形图的特点: 统一的数学基础; 统一的规范和图式符号;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几何精度高、内容详细。12、地理图(一览图)是指比例尺小于1/100万的普通地图。13、地理图的特点 地图内容的高度概括性; 地图设计的灵活多样性;制图资料种类的多样性与精度的不均一性。14、地理图的类型:区域性分幅图-是按一定经纬差分幅的普通地图。区域性全图-是一种反映区域形势、综缆区域地理全局的普通地图。 普通地图集地图集是按统一设计思想、完整协调的内容、严谨的图幅编排和统一的整饰规格编制成的多幅地图的汇集。普通地图集由大量反映区域基本面貌的普通地图构成。15、独立地物:独立地物指的是在实地形体较小,无法按比例表示的一些地物,统称为独立地物。实地形体较小,无法按比例尺以真形显示,但具有重要定位意义的地物统称为独立地物。表示方法:侧视的象形符号16、地貌要素的表示方法:写景法晕滃法 晕渲法 等高线法 分层设色法17、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称为等高距,用h表示。在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上等高距是固定的,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地形的变化情况。18、等高线平距: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等高线平距是由地面坡度的陡缓决定的。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小;反之,坡度越大;若地面坡度均匀,则等高线平距相等。19、示坡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