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讲评价研究方法第一节评价研究的基本概念评价,就是指依据明确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方法,测量对象的功能、品质和属性,并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性的判断。在评价研究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量表测量来收集资料,但它只是评价研究中的收集资料的工具,而不等同于评价研究。、评价研究的特征评价研究的特征表现在评价的目标性与价值性的判断。一)评价的目标性评价的目标性是指评价研究是一项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的研究活动。 评价的目的是指通过评价活动后所期望达到的结果。通常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期望结果。比较评等,这属于相对性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两个不同对象的评价,以期对这两个对象的差异性做出判断。假如用 a a和
2、b b 代表两个不同对象,比较评等就是要判断是否存在 a ab b 或 a avb b。达标衡量,这属于绝对性评价,是以某一对象作为比较的标准(aOaO),经过对另一对象 a a 的评价研究,对对象 a a 做出是否达到 a aaOaO 的判断。发展比较,这属于自我评价,是以自身的前后状况进行比较,通过对对象 a a 不同时期的评价研究,对对象 a a 做出是否存在 a2a2alal 的判断。评价目标是要做出上述评价结论的依据。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常用的评价依据是:条件水平,例如拥有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品质水平,例如对教学软件通常是从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方面进行品质评价的。效
3、果水平,例如对于教学效果,是从教学目标来分类,即从认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出发,判断目标达到的程度。管理水平,例如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着重在对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流通、发展方面的管理。二)评价研究的价值判断性评价研究的价值判断性表现在评价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分解出若干评价要素(项目),由评判者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各项功能、品质和属性进行等级的判断。在获得逐项的评判结果之后,还要根据各项目的重要程度制定权重,把各项目的评判等级与权重综合,从而对总体做出等级比较、达标状况或发展程度的判断。、评价研究的要素评价研究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一)评价对象这是指被评价、被研究的人或者事物
4、。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评价对象主要是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效果,教育技术事业的管理等多方面。二)评价指标体系它是评价研究工作的工具,通过它有目的地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同时,它又是评价判断的依据依据它作出价值性的判断。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有评价要素(指标项)、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三个部分三)评判者评判者包括组织领导机关、研究人员、专家、同行、教师、学生以及评价对象自身。评价研究的三要素及其关系可用图 11-111-1 表示。目标分解图 11-111-1 评价研究的要素三、评价研究的基本步骤评价研究的基本步骤可用图 11-211-2 来表示:图 11-211-2 评价研究的基本步骤一)建立
5、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即评价要素,它是反映被评对象特征的各个成分;评价标准,它是衡量事物特征各个成分的比较基准;指标权重,它是指各个成分在总体中所具有的重要程度的标志。如果是要对于某个研究方案进行评价,则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骤:识别方案的目的与目标(因变量);用行为的词语重述目的与目标(操作定义);构造内容有效(适当)的测验以测量在行为上陈述的目的和目标(因变量的测量);识别和选择与测验组相对比的控制(建立自变量),如果没有这一步,就是形成性评价。)资料的收集为了进行评价,通常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主要有:访问调查、个案调查、问卷调查、量表测量专家评判)。(三)资料的鉴别把所收
6、集的资料按照评价指标要素分类整理,鉴别资料的可使用价值。(四)价值判断按照评价指标体系所给出的标准对每个成分要素资料进行比较、判断,作出价值等级的归属五)评价结果的综述综合各个要素的得分及其权重,得出评价总分,并根据总分和各要素得分率,作出对品质的等级评定或差异比较,或达标程度,或发展程度的价值性的描述和判断。四、评价的类型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评价,根据事物发展的进程,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的和重点,大致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类。一)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事物发展进程的某一阶段开始之前所作的评价展阶段它是了解人们对这一事物某一发的兴趣、态度,以及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存在程
7、度等。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摸清条件、基础,发现问题,诊断原因,根据评价的结果,可以修订阶段发展目标,提出指导发展的计划。对于一项事业的发展,例如,计划要设计与开发一门网络课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实际是对制作条件的对人们思想准备的评价。这些评价有助于进行决策,并对今后的工作有指导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诊断性评价就是在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如单元、学期或学年)开始之前进行的一种事前考核(或称前测),它要了解学生为学习新内容所必须预备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实际掌握的程度,了解学生对计划学习的内容的兴趣、爱好和要求;根据评价的结果,按照学生的条件和预备知识、技能、经验的掌握程度,修订教学目标、方法,或作出必要
8、的决策(如进行合理编班,编写必要的指导性资料,决定制作辅助教学软件等)。(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在事物发展进程中所作的评价,具有反馈的功能。其目的是监督事物的发展,并调整、修正发展进程。这类评价是按照原来预定的发展目标作为评价依据的。由于形成性评价的宗旨是判断发展中的材料是否适宜,研究者往往要求小规模实验组中的受试者填写问卷和参加作业测验,研究者随后评价材料的成功或失败并据以重新编写方案。对于一项事业,如在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实际是检查进度、检查阶段成果,发现问题,以修订进度和解决存在问题。对于学生学习,形成性评价就是通过平时的小测验、期中考试、作业等测量手段来进行评价,它
9、起着督促学生学习,有助于改进教师教学的作用。形成性评价技术变化不定,不象总结性评价那样有系统性。三)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一种在事物发展某一个阶段之后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目的是了解整体的效果,提供一个总体评价成绩的资料。总结性评价往往又具有后继新阶段的诊断性评价的作用。对于一项事业的完成,例如,网络课程开发完成后,总结性评价实际上就是对工作质量,存在问题的评价,目的是形成经验,以备后期参考。对于学生学习,总结性评价往往通过期终考试、毕业考试、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测量手段来进行评价,评定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并给出评定成绩。对上述三类评价的特点进行归纳,如表 11-111-1 所示ftll.
10、1三脾尖fil的暉旳曲性评价形咸性评命曲性评桥实施时期臬愉境属箭阶艮之前事狮劇R进理之中事物如星阶段之后评谕目的诊斷嗤因收乐反讳信見第二节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评价对象是客观的事物。 系统科学理论指出, 任何客观的事物都是系统与要素的统一体。 任何客观事物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有机体。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成单元,系统的组成单元又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一方面,要素之间相互独立,彼此存在,有着差异性;另一方面,要素之间又按一定比例,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层次结构。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把评价对象根据某种特定的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又可分解出若干组成要素
11、,依据每个要素和每一结构层次所起的作用和功能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指标实际上是目标在一个方面的规定,它是具体的、可测的、行为化和操作化了的目标。、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指标在评价中的地位决定了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从下列原则出发,并满足下列条件(一)与目标的一致性指标既然是目标的具体化、行为化和操作化,那么它就必须充分地反映目标,要与教育目标或管理目标相一致。指标与目标的一致性还蕴含着体系内各条具体指标的一致性,不能把两条相互冲突的指标放在同一体系中。同一体系内有两条指标相互冲突,说明这两条指标至少有一条是不符合目标的,在实践中,它必然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使评价工作无所适从。因此,这类情况需要引起
12、我们的特别重视。(二)直接的可测性指标的直接可测性就是指标作为具体的目标,可用操作化的语言加以定义,它所规定的内容可通过实际观察加以直接测量,以获得明确的结论。众所周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是我们应用教育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一个目标。学生思想状态的总体变化无疑是反映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良程度的一个标志。但是,我们不能把思想作为评价的指标,因为思想是人体大脑内部的一种活动,它不具有直接可测性,我们至今还无法直接观察人的思想,测量人的思想。然而,这并不是说思想不可测,只是说它无法直接测量。我们可以把这一目标转化成可测量的指标间接地测量。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在各项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把这些反映人的思
13、想本质的行为作为思想状态的指标。 这些指标把“良好的思想”这一抽象的目标具体化, 就把这一不可直接测量的目标可测化了。(三)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是由一组相互间有着紧密联系的指标结合而成的。但是,体系内的各条指标又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就是说在同一层次的各条指标必须不存在任何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相互不重叠, 不存在因果关系, 不能从这一条导出那一条。为什么评价的指标必须是独立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指标不独立,两条指标实质上反映了同一事物,说明其中有一条是冗余的, 它的存在对整个指标体系没有贡献, 无疑还加大了整个评价的工作量, 因而也就降低了评价的可行性。 其二,更重要的是,指标
14、不独立,则在指标体系中,同一指标重复计算了两次,实际上是加大了这一条指标的权重。比如,如果把知识与能力看成是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那么,这两条指标的权重则是相等的。如果在能力中又加进智力这一条,则能力的权重就会出现倍于知识的情况。在权重集合中,这种偏差的出现无疑极大地影响了整个评价的科学性。四)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指标的整体完备性就是指标体系的指标全面性。指标体系不应遗漏任一重要的指标,能够全面地、毫无遗漏地再现和反映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五)指标的可比性指标的可比性就是指标必须反映被评价对象共同的属性。这种属性的一致性,是可比的前提,也是可比的基础。例如,高等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每一所高等学校都
15、有其特殊之点,但是指标不能反映这些特殊点。某些院校在办学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是其一定办学水平的表现,但是作为对评价对象共同使用的指标,不能反映这些特殊性,因此,可以通过自报、自填项目的方式加以弥补。(六)可接受性指标的可接受性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符合我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提出指标才是可接受的。其二是按指标进行评价是可行的。这意思是,第一有足够的信息可利用;第二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可利用;第三有切实可行的量化方法可利用。上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是对指标体系设计者提出的要求。 同时也为指标体系的设计、 修改和完善指出了途径和方法。、目标分解指标必须与目标相一致, 可以通过分解目标的方式来形成指标
16、体系。 这是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途径。 对于复杂的系统,还可以在目标与指标之间设置若干中间过渡环节。中间环节通常称之为次级目标。因此,我们可以把目标分解为三个基本层次,如图 11-311-3 所示,它分为总体指标(零级指标)、结构指标(一级指标)、单项指标(二级指标)三部分。单顶指标-1单项猎标I-2沈级指标I-単顶猜标1F单顶指标III单顶指.标II临n枚细曾掠II单顼指标IIP单顶指奇1IIT单顶指标III吃I*1次级指标III1单顶措标III去1 飯將标二级八标(结棚号标)C单项指梳)011-3指标体丢的杓咸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最常见的评价对象是管理与应用水平的评价。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学
17、校教育技术工作水平的评价,校园网建设水平的评价等。对于这些对象的评价,其结构指标部分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把管理状况作为单项列入结构指标中,另一类则把它分散列入条件与工作状态指标之中,如图 11-411-4 所示。零级指标C总体指标)指标1-2工柞条件I*H图 1111 斗常见工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三、评价标准的建立(一)标准的概念标准就是衡量事物的准则。1 1 评价标准的构成评价标准主要由三个因素构成:标准的强度与频率:这是指评价标准要求的规范行为所表现的程度或相对次数。这是评价标准的主要组成部分。标号:这是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标记符号,通常用字母(如 A A、B B、C C)、汉字(如甲、乙
18、、丙)或数字(如 1 1、2 2、3 3)来表示。标号没有独立意义,只有当我们赋予它某种意义时,它才具有意义。标度:这是测量的单位标准。它可以是经典的测量尺度(如类别、顺序、等距、比值尺度),也可以是模糊集合尺度;可以是量化的单位,也可以是非数量化的标号。也就是说,标度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标准体系是指各种标准的内容、标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 2 标准体系的特征:完整性:这是指评价的标准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如果不具有这种完整性,就会使标准的作用受到限制。完整性是反映标准间的配套性的特征。协调性:这是指各种标
19、准之间在相关性质的规定方面互相衔接、互相一致、协调发展。它反映了标准体系的统一性与和谐性。比例性:这是指各种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它反映了标准体系的量的统一性和配比性。(二)标准的形式总体指标C工作水平)工作狀态口工作妓果III一星项需标IF单顶拷标II-1单项指标11-2单项常标U-n单顶指标111-1单顶丽II-2单项指标IH-k标准的描述有三种常见的方式, 即描述式标准、 期望评语量表式标准以及客观可数等级式标准在实际进行评价研究时,往往是同时使用几种标准形式,而很少单独使用一种形式。1 1.描述式标准描述式标准就是运用文字描述每个不同要素的等级,并赋给每个等级的分值。表 1
20、1-211-2 就是一个实例。这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标准形式,但这种标准形式要求所描述的各要素概念明确、清楚、合理、方便判别八八11-2描述式标唯的刑式标准八4#数宇卫星地面站的贸料收篥与保存状况(1)已收集全祁各类教育盜源芥妥善保存4只把系统谍程(中师或师专谯程)以圧部分教学参琴贸源收录保存3口)有计划地黑其中部分瓷源作为養芳谡料2无目的、无计划地,临时性收集其中部分资料12 2.期望评语量表式标准这种标准是根据目标要求,写出期望达到的评语或要求,同时把该项指标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赋以分值,评判者根据达到期望评语或要求的程度逐项打分。表 11-311-3 是关于教学工作的若干期望评语及其量表。
21、SFJ1-2期翌萍睛舷專迪化艺等孤雪望评逐一3 321 1菲當满直満宣基本爾宣仃)讲攪毂去范翔,炙理潘笊4帆住了塞点滩毘(3)粽哽毎实际,有独到见解(4)讲述生动戶启发性4(5)辭认翼,学风严違4* * *13 3.客观可数等级式标准对于某些条件指标,可以采用客观、可数的定量数值作为标准,标准分成不同的等级,凡达到一定的数额者则可归属到某一等级之中。如表 11-411-4 给出的是一个关于评价普通中学电教工作条件的部分可数等级标准形式。養11-4容观可花等站武标唯理式学校棉有胯敦育技术设帚(至竦)数童台鹰百名学知A3 32 2)多媒体计帆屈络數室(IU)爹操肺课轴学平台(S)四、指标加权一)加
22、权的意义在数学上,为了显示若干量数在总量中所具有的重要程度,分别给予不同的比例系数,这就是加权。在评价研究中,根据不同的测评目的、测评对象、测评时间和测评角度,将对不同的指标,指派不同的比例系数,这就是评价研究的指标加权。在评价研究的计量化中,加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计量体系必然有良好的加权方法和加权数学模型。反之,离开了成功的加权,良好的计量体系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加权是使评价指标体系取得可比性和客观性的基本保证。权数分为两种,即自重权数与加重权数。所谓自重权数就是以权数作为指标的分值(或分数),或者以权数直接作为等级的分值。所谓加重权数就是指在各指标的已知分值(即自重权数
23、)前面设立的权数。如表 11-511-5 所示,表示加重权数的一个例子。裏11-J5仙重权數的例孑项目(多媒库教学软件)等级(冷权重如緡分(刑)优秀4 4良好3 32较差1 1救学犬纲1.51.5&(2J2J 解决敎学重蠱雅点V V2 20(3 3)符合敎学原则1 14申厅培养学主世界观V V 5 545在这种情况下,项目评判得分卜:1 1 应为:码二打愆为项目加重权数,为等级分值即自重权数。(二)加权的方式在评价研究中,有各色各样的加权方式被广泛地使用着,它们各有利弊,不尽完善。通常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方式,即总体加权、局部加权和单项加权。1 1.总体加权总体加权就是对评价的总分加权。
24、这是指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评价所得总分,不是采用直接比较,而是分别分配以权数,然后把经加权后的总分进行比较。常用的总体加权方式有两种,其方法如表 11-611-6 所示。2 2 局部加权局部加权实际是对系统的结构指标,即对第一级指标的加权。它可以是对其中一个一级指标加权,也可以对各个指标加权。例如,对于教育技术水平评价的四项一级指标中,并非是完全平均的,而是有所侧重,各项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就体现在局部加权的各项权数上,如表 11-711-7 所示:恚11-7教胥拽术水平评价一细旨标-SKJ8#J8标満分值I.工作条件aiFi=Fi=岂父 FQII.管理状况F F 沪岂KFQIII实施状态与行
25、丸Fi=ajxFoFi=ajxFoIV实施隸果34F+=a+F+=a+F F0表 11-711-7 中是指总体的满分值。假定全部评价满分时,总体分值为 100100 分,则|=100=100,指标权数以百分数或小数表示。3 3 单项加权单项加权是直接对指标内各要素加权。即对第二级指标的加权单项权数可以是自重权数,也可以是加重权数;可以是先派到结构,再派到要素。单项加权只对有关要素负责,但它影响到结构乃至总体的得分。表 11-811-8 某学校对教师科研成果表示在卫星教育电视收视状况评价研究中,某一项指标的各因素采用单项加权的情况。各单项得分一沖不弄级 T)和耐C杭姑点分散;除入浅出易于接受;对
26、知识点的分析判断推理符合逻辑性;实验演示.撫作示范规范。教学方法10注意启发I促逬思雉丿培养能力,善于引导;组织结构和表现凤格符合学生的心建特点和认知规篦;适合自学.个别化教学、 因材施教; 共同经验范園适当注重多重感官刺澈.科学性15科学教育7科学原理的闻述与推理准确;例证典型真实可靠;利于培养字生辨证唯物注意世界观.课件创作2层次涪楚内容正确:动画複拟设计科学含理视、音频素材选取规范科学有代表性.技术性15制作软件7适合网路运行环境;算法优化、传输效宰高;软件普畏程度高丿趋向大众化.多媒体技术8图驭声音文本设计合理:画面満脈文字醍目.声音涪楚音量适当、声像同步;动画设计巧妙.父互性10交直
27、功能6隨时进入和退出学习内容;任意选挥章节和学习方法:自由控制学习内容在屏耳上的停留时间:网上父疏、应答方便;网上作业提交.导航策略4页両跳转人机应答设计思路淸晰;育帮肋系统或电孑书签的设计;任何人在学习吋均不会出现迷航叫开旅性10资遞共享5方便网络学习者共車课件贸源丿为我所用;网上探讨父换观点方便。更新内容5随时加入垠新教学内容,只需局部修改,操作方便.艺术性g创意4创意新锁,构思巧妙J节秦合理.审美能力培养4画面悦耳芦音悦耳:整体设计美观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便用性6方便3禊作简单;功能健统一;操作提示简单明了使用汉字.可靠3不受误擁作影响:容諸能力强界両友好.经济性6制作成本3制作成本低J
28、利用率高。便用周期3维护贸用低J使用周期长.AH*L1厂州东凤东瞎小专数师拿握珈代数有按木水平评怖渚樣体粟目U43中2差1【、現代与数育慝數m分)k有关載育现代化的丈件5理论知识署试N 现代教育理论a现代敎斎思担 【素质教盲思想、 四大支柱戦育恩想 r创造教育思想等)4现代数育播术理论m現代敎学技龍145分)b常规电教媒件的操作与应用技能1.25技能检测氏计負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125知识淮试技能檢测3,典型名媒体教学慕统的使用技能125技能齣4数学设计技能1.25成果评定s课堂救学技能E.5技能罰久裁学驶件編制初级技能舎幻灯、陽录音软冲的编制;CAI课杵薪本的輪瓮;简单 U 虹课件的褊制)1
29、25成果评走知斂学软件镰溜高级技1.25成果评定认网上製学技能1.25技能检测【II、科学唧究拄龍C20#:)K科学研宜基本技能E5成果评定如科学研究苗级技龍2.5成果评定IV教学与科矶成果 v蚯分J1教学成果菽奖情况2.5成果评定2研究咸果菽奖情况1.25咸果评定注:1.1.打号指标只对 3535 岁以下的教师作要求2.2.得分= =权重X等级分值。3.3.般教师 8080 分为满分,骨干教师 100100 分为满分JRi1-2东风东歸水宇敎师寧li現代歆胃技术*平评价招标体栗说明目结梅辭mm优良中差I、狈代软肓理论与敦目思想(33分)K有关敦育现代化的文件厶现代激育理论3、现代较胃恩想C畫
30、质较耳思想、四大支住教育恩想.创造教胄思想2?)乩现代敎育技术理论85-100分75-85分6075分60分以下II、现代1R学技能(45分K常规电敎媒体的操作与应用技絵正确拿握幻灯、投彫、电视录像、录音CD、陀叭图衣传送卷停电薮媒体的操作技术并縫结合教学合理搭配耳斥演示注意引孚、W.正确事握幻fjfj、抵形、电视录像、录昔5、VCD、 图文传送器等电技媒体的摄作技术.理冷搭配合9.有序演示.拿握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录音CD、VCD、图哀传送器萼电較媒体的撓作技术媒体搭配基本合理并纯演示.基本章撮幻灯、投彫、电视京像、眾音CXVCD、图文传迸器等电牧媒休的樸作技术,娱体搭配不合理,潢示矗引孚
31、错飞目恍ft+差IK现代教学技(45分)2、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僮得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感嬢学握计算机操作系纭和汉字录入与处理的力法.僮得计算机基础知识 基本学握计算机換作系纭和文字录入与处理的方法。僮得计算机基础知识1基本拿握计算机操作系纸和文字录入,但不 僅 处 理 的 方法.初步懂得计苴机基础知识但不会操作.3、典型爹媒体教学系统的便用技能在典型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纷上煤时(多媒体电教室名媒体学科专用教奎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诃路电徊播放双向系统)多媒体呈现时机畏方式恰当漏播与追织教学甄一;乡媒体呈现內客适量 , 圉 像 的 可 见度.渚晰度高,系统操作熟练、规范。在典型多媒体计算机教
32、学系统上课时, 多媒体呈现时机及方式较哈当, 演播与组织教学蜒一, 多媒体呈现内容较适星丿图橡的可见度、 洁怖度较高系纭操作较熟須在典型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上课时濟播与殂织 教 学 基 本 折务媒体呈现内容不适虽在典型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上课时9 9不具有使用功能4、敎学设计技能1正确遥解分析教材,隹确划分知识点,分析学生卖际定教学目栋明确数学至点和睢点.2合连选择和设计媒体,注重务媒体组合运用/自制软件工艺蓿巧,无科学性错误。3合理设计师生活动方式和教学內容出示程序丿恰当选择教学才法,并写出规范的教学设计方案能理解分析教材, 能划分知识点, 教学目标较隹确1基本拿握教字車点和雅理 选 择和设
33、计媒体注重多媒体组合运用, 目制软件无科学性错误.数学目标基本隹确,有重点但不注重多媒体组合运用.教学目标不符合实际丿抓不住重点面而俱到:自制软件有科学性诘误.优良差II、现代斂学技能(45分)5、课堂教学技能1谍堂讲授目的明确,内容熟悉,讲解条理性、系统性强J内容正确无误J时间分配合理2教学方法得当1突出重点丿讲清魁点丿能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启发学生思维1开展双边活动.3媒体搭配合理/演示时机有序1方法运用灵活得当,注意引导观察硬软件操作规牯熟练U4课堂敎学爼织严密,秩序良好气氛活跃丿课堂应变能力强.1对教材内客较熟悉讲解条建性较强。2教学方法较得当 注意突出重点I讲洁范点基本能启按学生思维能幵展双边活动。3媒体搭配较合理 方法运用较得当.硬、 软件滦作较规范熟須4课堂教学组织较好I有课堂应变能力强.基本能理解教材内容丿有双边活动丿但重点欠突出1硬件操作不熟对教材不熟悉,媒体运用机械1 1未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教学软件編制初级技能C含幻灯、投影、录音软件的貓制ZCAI课件縮本的编写;简单CAI课件的編制)編塔稿本能正确选题与选材结构合理内容辰次分明昇寺合敎学原则和认知过程;媒体制作直观易僵,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符合科学性.编芻稿本能正确选题与选材丿结构枚合埋,內容基本符合教学原则和认知过程; 媒体制作较直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前台如何转管理办法
- 女职工保护管理办法
- 加油卡使用管理办法
- 半成品摆放管理办法
- 注册建筑师管理办法
- 新能源台账管理办法
- 易爆品存储管理办法
- 新员工手册管理办法
- 村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奖励及抽成管理办法
-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主编全书参考答案
-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GB/T 4728.8-2022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8部分:测量仪表、灯和信号器件
- JJG 1033-2007电磁流量计
- GB/T 15370.3-2012农业拖拉机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130kW以上轮式拖拉机
- IATF16949-2016变更控制程序
- 药物竹罐临床应用课件整理
- JC∕T 2255-2014 混凝土接缝密封嵌缝板
- 设备点检管理标准
- DB32T 4071-2021 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 大豆油墨物质安全数据资料表MSD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