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课黄州快哉亭记一提起“三苏”,人们都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一提起苏轼,人 们就会想到他是通才。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但 在文学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 就,崇高的地位,仅仅苏轼的贡献更大,影响更长远而已。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但世上没有什么“无不相 同”的人和事,三苏父子的性格、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文学风格的 差异都很大,苏辙政治主张的激烈、学术思想的复杂都超过了苏轼。(选自光明日报曾枣庄)- 温馨晨读自主学习美字体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赏美文苏轼和苏辙父亲苏洵连同苏轼、苏辙两兄弟,世人尊称 “三苏”。“二苏”的
2、名 字很有意思,都与“车”相关,里面大有乾坤:“轼”是车上的前列扶手, 在车的最显眼处,最易惹祸;“辙”是车轮压出的痕迹,有功而不赏,有 难而不担。“知子莫如父”,苏洵深知两个儿子的脾气性格,“大苏”性不 忍事,每遇不平事,立刻 “如蝇在口,吐之而快”,无意中得罪很多人, 就取名为“轼”,再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 对于沉静内敛的“小苏”,老苏取名为“辙”,再取字“子由”,希望他 能自由洒脱,大可不必担心福祸。在苏轼十二岁,苏辙八岁那年,苏老泉 作了一篇“名二子说”,颇见取名的良苦用心。元丰二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在湖州(浙江湖州)被捕。狱中,苏 轼想到此次难逃一劫,
3、央求好心的狱卒将两首诗转交弟弟苏辙。其中一首 这样写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 生未了因。”苏辙读了这首近乎是交代后事的 “绝命书”,声泪俱下,心如 刀绞。难道就这样与兄长永诀了?不,绝不能让哥哥不明不白地冤死,绝 不能让哥哥带着遗恨离开人间。苏辙要救哥哥。苏辙几次上奏神宗皇帝,欲学汉代 “缇萦救父”的典故,愿免一身官 职来赎兄罪,却被压下未报。于是,他四处奔走呼号,终于有人出来为苏 东坡说公道话了。苏东坡朝中的朋友范针镇、张方平上书皇上,说苏东坡 在文学上是旷世奇才,希望宽大;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仗 义执言,对皇上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
4、”,杀了苏东坡,“恐后 世人谓陛下不能容才”。最后还是深明大义的太皇太后要求:“放了苏东坡!” 苏轼免了死罪,贬谪黄州。接哥哥出狱时,苏辙特捂其口,以示三缄其口。古今中外的历史记载过很多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手足相残的故事, 那些血淋淋的争斗,惨烈、悲戚。幸好,历史还有温情的一面,有过一个 苏轼,还有一个苏辙,他们手足情深,无论何时都会给人温暖,给人希望。(摘自茜茜奶奶的博客,有删改)写作延伸能力提升【课内挖掘】苏辙改对显才华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 “无山得似巫 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 “何叶能如荷叶
5、圆? ”老道 连连称好。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何水能如河水清? ”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声叫好。从此, 苏辙也远近闻名了。(选自谷风冀雨的博客) 【课外使用】兄弟情深(节选)苏辙说苏轼:“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说苏辙:“岂独为 吾弟,要是贤友生。”苏东坡从刘巨门下读书时,夏日在学舍与同窗称建用、杨尧咨、弟辙做大雨联句。称建用曰,“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曰,“夏雨新 凉似秋”。苏轼对曰:“有客高吟拥鼻”;最后苏辙对曰:“无人共吃馒 头”。众皆倾倒。苏轼、苏辙兄弟的手足情,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永远
6、是历史 长卷中璀璨夺目的华章。而苏轼将这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 情,贯注于词作之中。那一首首发自肺腑、贯注着充沛真情实感的关于兄弟亲情的词便如汩汩清泉喷涌而出(选自旭日东升的博客)- 课时巩固迎战两考-、基础巩固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 A .窃会计之余功窃:利用B B.其势益张益:更加C C .不以物伤性以:因为D D .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成功 解析:D D 项,胜:忍受、承担。答案:D D2.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A .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B B.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C C .有风飒然至者D D .以其无礼于郑
7、,且贰于楚也解析:C C 项是定语后置句,A A、B B、D D 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答案:C C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 35 5 题。武昌九曲亭记苏辙子瞻迁于齐安,庐 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 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 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 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 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 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 倚
8、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 溪谷,风云变化,林麓 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 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 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 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 视之,笑曰: “兹欲以成吾亭耶! ”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 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 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 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 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
9、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选自栾城集)注:此文作于元丰五年(10821082),当时苏氏兄弟贬官黄州与筠州已 经 3 3 年。陂陁(p p otuotu )5:5:不平坦。褰(qiqi a a 裳:提起衣服。洒然: 惊异的样子。3.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 A .子瞻迁于齐安,庐 于江上庐:结庐,居住B B.仰瞻陵阜,旁瞩溪谷瞩:注视,观望C C .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效:验证,证明D D .斥其所据,亭得以广斥:开拓解析:C C 项,效:表现。答案:C C4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赏析,不
10、准确的一项是 ( ( ) )A A .从本文看,苏轼身处逆境,能通过遨游山水、结交朋友来自得其乐,冲淡与化解通常贬谪必然造成的度日如年的痛苦B B.苏轼面对废弃的九曲亭“睥睨终日”, 表现出对败落的九曲亭的痛惜以及对“遗址甚狭”难以重建的无奈;这和后文“子瞻于是最 乐”形成对比,趣致盎然C C .文章最后议论苏轼的“以适意为悦” “无愧于中, 无责于外”, 这暗合了苏轼建亭的意图,但也流露出一丝为人处世的消极情怀D D.结合苏氏兄弟两人的政治处境,苏辙写这篇亭记,意在赞美其兄旷达洒脱的思想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作者本人的乐观态度和坦荡 襟怀解析: C C 项,“消极情怀 ”属无中生有。答案: C
11、 C5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 “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译文: _(2)(2) 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译文: _答案: (1)(1)“这大概是 ( (老天爷 ) )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 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这座新亭子。(2)(2)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 ( (觉得 ) )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 到了他已经厌倦 ( (兴尽) )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参考译文:子瞻被贬到齐安,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 长江南岸武昌群山,高低起伏,连绵持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 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
12、,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 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树丛中,寂寞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 车马和来人的痕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 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岸群山 来。 山中有几个人, 热情好客, 喜游山水, 听说子瞻到来, 都裹着头 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 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 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然忘了回去,往 往就夜宿在山上。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 都不觉得时间过了很久。不过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
13、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 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 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坐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 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 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表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 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很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 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 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亭子旧址。一天,来了一阵暴风 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 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 笑,说道:“这
14、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 ”于是 大家一起重修了这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 子瞻对这件事感到相当高兴。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 子瞻都未尝没有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 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 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 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 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 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来说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 那些食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 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 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 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三、创新语用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节能设计工程师证书聘用合同
- 全国河大音像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 2025年度散装水泥行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电商平台客服服务标准化与流程再造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城市丨合伙人共同建设智慧城市的合作协议
- 2025年中国直流式隔膜阀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排气系统管件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塑料重材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胶带购买合同范本
- 锌合金果篮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出租共享菜园合同范例
- 八年级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计划
- 整体施工劳务服务方案
- 传统节日端午节模板37
- 2025年泰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春季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会上校长讲话稿
- 2025年三方买卖协议标准版本(2篇)
- 【历史】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4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规范
- 第1课 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 课件 2023-2024学年赣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 《植物保护学通论》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