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学专业用)前言根据五年制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门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病理学基本知识,为学习临床医学、临床实践以及今后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打下一定的基础。病理学分为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器官和组织的形态改变;病理生理学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二者应紧密联系,使学生对患病机体的病理改变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参考四级。教学内容分为讲解、简介和重点讲解,还附有实践内容。教学过程包括理论讲授、实验(动物实验、观察大体标本、切片标本及观看录象等)、课堂及病例讨论等。教学要求与
2、内容绪论教学要求 1熟悉:病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观察方法。2. 了解: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以及在医学中的地位。3参考:新技术的应用教学内容 1讲述:病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观察方法。2简介: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在医学中的地位及新技术的应用。3重点讲解:病理学的观察方法。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第一章疾病概论教学要求 1掌握:病理过程、病理状态和脑死亡的概念。2熟悉:健康、疾病的概念。3了解:病因学概论。疾病的经过和转归。4参考:发病学概论。教学内容 1讲述:疾病的经过和转归。2简介:病因概论、发病学概论。3重点讲解:健康、疾病、病理过程和病理状态、脑死亡的概念。教学方法 1
3、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2实验:条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第二章细胞与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教学要求 1掌握:各种适应、变性、坏死及肉芽组织的概念。2熟悉:适应、变性、坏死及肉芽组织的病理变化,肉芽组织的作用。坏死的结局。3了解:萎缩原因、种类及后果,再生与修复的概念,组织的再生能力和再生方式。创伤及骨折愈合。4参考:各种变性、坏死的原因及发病机制,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教学内容 1讲述:各种适应、变性、坏死及肉芽组织的概念、病理变化,肉芽组织的作用。坏死的结局。2简介: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萎缩原因、种类及后果。各种变性、坏死的原因及发病机制,创伤及骨折的愈合。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再生与修复的概念
4、,组织的再生能力与再生方式。3重点讲解:各种适应、变性、坏死及肉芽组织的概念及病理变化。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2 课堂讨论。3 实验:细胞、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教学要求 1掌握:动脉性充血(充血)、静脉性充血(淤血)的概念,淤血的后果,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的原因及病理变化。出血、栓塞、梗死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和发生机制。2熟悉:血栓形成的过程、血栓的形态及栓子的运行途径。梗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3了解:充血、淤血原因和病变。出血的原因、种类及后果。梗死的影响和结局。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4参考:血栓形成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局部贫血的原因、病变及
5、后果。教学内容 1讲述:淤血原因和后果。血栓形成的过程,血栓的形态及结局,栓子的运行途径。梗死的类型、病理变化。2简介:充血、局部贫血的原因、病变及后果。出血的原因、种类及后果。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影响和结局。3重点讲解:静脉性充血(淤血)的概念,淤血的后果,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的原因及病理变化。出血、栓塞、梗死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和发生机制。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2 课堂讨论。3 实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第四章炎 症教学要求 1掌握:炎症的概念,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类型。2熟悉:炎症时局部和全身的表现。炎性介质的概念及类
6、型。3了解:炎症的结局。4参考:炎症的原因、经过。教学内容 1讲述:炎症局部的病理变化、类型。2简介:炎症的原因,炎症时局部和全身的表现,炎症的经过和结局。3重点讲解:炎症的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特点。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2 课堂讨论。3 实验:炎症的病理变化。第五章肿 瘤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概念、生长和扩散,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2熟悉:肿瘤的基本特征,常见各类肿瘤。癌和肉瘤的概念。3了解: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的命名和分类。4参考: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教学内容 1讲述:常见各类肿瘤,肿瘤的概念、生长与扩散,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的命名。2简介:肿瘤的病因学
7、和发病学。3重点讲解:肿瘤的概念和肿瘤的异型性,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2 课堂讨论。3 实验:肿瘤的病理变化。第六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教学要求 1掌握: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的特点。2熟悉:水、钠代谢障碍及钾代谢障碍对机体的影响。3了解:血钠正常的水钠代谢障碍。4参考:正常的水钠代谢、钾代谢的原因机制。教学内容 1讲述:水、钠代谢障碍。血钠正常的水钠代谢紊乱。2简介:正常的水钠代谢、正常钾代谢。3重点讲解: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钾代谢障碍。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2 课堂讨论。第七章水 肿教学要求 1掌握:水肿的概念。
8、2熟悉:水肿的发病机理。3了解:水肿的类型、特点。4参考:水肿对机体的影响。教学内容 1讲述:心性水肿、肺水肿。2简介:脑水肿。3重点讲解:水肿的概念,水肿的发病机理。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2 课堂讨论。第八章酸碱平衡紊乱教学要求 1掌握: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2熟悉: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3了解: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及其意义。4参考: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教学内容 1讲述: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及其意义。2简介: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3重点讲解: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2 课堂讨论。第九章缺氧教学要求 1掌握:缺氧的概念、类
9、型和血氧变化特点。2熟悉: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各型缺氧的原因。3了解:缺氧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4参考:氧疗与氧中毒。教学内容 1讲述:常用的血氧指标,各型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特点。2简介:缺氧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3重点讲解:缺氧的概念和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第十章发热教学要求 1掌握:发热的概念,发热的分期。2熟悉:发热的原因和发生机制。3了解: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和处理原则。4参考:发热的过程和意义。教学内容 1讲述:发热的原因和发生机制及处理原则,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2简介:机体
10、的代谢和功能变化。3重点讲解:发热的概念和时相。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第十一章休克教学要求 1掌握:休克的概念,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2熟悉:休克的原因和分类。休克时器官功能障碍。3了解:休克时细胞代谢改变。4参考:休克的处理原则。教学内容 1讲述:休克的原因和分类,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休克时器官功能障碍。休克时各重要器官的变化。2简介:休克时细胞代谢改变。3重点讲解:休克的概念、分期与发病机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第十二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教学要求 1掌握: DIC 的概念、分期。2熟悉: DIC 的病因、发病机制。DIC 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和临床表现。3了解: D
11、IC 诱因。4参考: DIC 的分型。教学内容 1讲述: DIC 的病因、发病机制、分期及其分型。DIC 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和临床表现。2简介: DIC 的诱因。3重点讲解: DIC 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诱因。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第十三章缺血再灌注损伤教学要求 1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机制。2熟悉: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3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4参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教学内容 1讲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2简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损伤原因和影响因素。3重点讲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第
12、十四章心血管系统疾病教学要求 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血压病、慢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的概念。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特点。2熟悉: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理变化,高血压病的类型和病理变化,风湿病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病理变化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动脉硬化的概念、类型、主动脉、脑动脉、颈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粥样硬化。风湿病的各器官的病变。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和分类。4参考: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心肌炎和心肌病。
13、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教学内容 1讲述: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基本病理变化,高血压病的类型和病变,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和分类。风湿病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2简介:动脉硬化的概念和类型,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脑、肾粥样硬化。主动脉和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猝死。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风湿病各器官的病变;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和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的代偿机制及其意义,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3重点讲解:动脉粥样硬化症、慢性心脏瓣膜病、原发性高血
14、压病、心力衰竭的概念。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特点及临床表现。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2 实验:心血管系统疾病。第十五章呼吸系统疾病教学要求 1掌握:大、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区别,大叶性肺炎的病理联系。肺癌的病理变化及扩散。鼻咽癌的病理变化。呼吸衰竭的概念,肺性脑病的概念及发病机制。2熟悉:大叶性肺炎的病因和并发症,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3了解:肺炎的发病机制、结局。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及并发症,肺气肿的概念及病理变化。肺心病的临床病理联系、类型及结局。鼻咽癌、肺癌的地域分布、病因、扩散途径和临床病理联系。呼吸衰
15、竭时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变化及防治原则。4参考: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肺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1讲述: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结局及并发症。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及并发症,肺心病的临床病理联系。呼吸衰竭时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变化。2简介:间质性肺炎。肺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3重点讲解:肺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呼吸衰竭的概念,肺性脑病的概念及发病机制。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2 实验:呼吸系统疾病。第十六章消化系统病理教学要求 1掌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溃疡病
16、的病理变化。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肝硬变的概念、临床病理联系。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病理变化及扩散。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的概念。2熟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理变化。溃疡病的结局及并发症。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及传染途径,临床病理类型。肝硬变的病理变化。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3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大肠癌的病理变化特点。肝性脑病的分类及诱发因素。肝功能不全时的代谢变化。4参考: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肝硬变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结局。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教学内容 1讲述: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结局及并发症。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传染途径及临床病理类型。肝硬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17、。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分类及诱发因素。2简介:肝硬变的结局。肝功能不全时的代谢变化,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3重点讲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病的病理变化。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肝硬变的概念、临床病理联系。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的概念。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2 实验:消化系统疾病。第十七章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教学要求 1掌握:肾小球肾炎的病变及常见的病理学类型,子宫颈癌的病变及扩散,乳腺癌的病变。肾盂肾炎、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的概念。2熟悉: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变。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3了解: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
18、膜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发病机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分类、发病机制。4参考: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肾盂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肾小管坏死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尿毒症的发生机制。生殖系统常见病。教学内容 1讲述: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变。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临床病理联系。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分类、发病机制,急性肾小管坏死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发病机制,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尿毒症病理变化及
19、发生机制。2简介: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肾病。尿毒症的防治原则。生殖系统常见病。3重点讲解: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的概念。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2 实验: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第十八章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教学要求 1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肺结核病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特点。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特点。2熟悉:结核病的发病机制,伤寒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细菌性痢疾、艾滋病的病理变化。3了解:结核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发展及结局,肺外器官结核病。伤寒的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其他器
20、官的病变。伤寒的结局和并发症。4参考: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淋病、尖锐湿疣、梅毒、血吸虫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教学内容 1讲述:肺结核病。伤寒的肠道病变、结局和并发症。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变化和结局。2简介:结核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发展及结局,肺外器官结核病。伤寒的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其他器官的病变。阿米巴痢疾、梅毒、流行性出血热及血吸虫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3重点讲解: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特点。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第十九章应激与疾病自学第二十章常见神经及
21、内分泌疾病自学实践内容实验一细胞、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1 学时 )一、大体标本:脂肪肝,高血压心(肥大),肾积水(萎缩) ,脑萎缩,肾结核(干酪样坏死)巴肝脓肿(液化性坏死)。二、组织切片:肾混浊肿胀,脂肪肝,肉芽组织。实验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1 学时 )一、大体标本:槟榔肝,肾淤血,脑出血,出血性肺炎(漏出性出血),脾贫血性梗死。二、组织切片:肺淤血,脾梗死。实验三炎症的病理变化(1 学时 )一、大体标本:阿米巴肝脓疡、绒毛心、细菌性痢疾、化脓性脑膜炎、肺脓肿、化脓性阑尾炎、化脓性胆囊炎、出血性肺炎、肠伤寒。二、组织切片:支气管白喉、肺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肉芽组织。实验四肿瘤的病理变化(1 学时 )一、大体标本:乳头状瘤、脂肪瘤、子宫平滑肌瘤、卵巢囊腺瘤、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肺癌、子宫颈癌、阴茎癌。二、组织切片:乳头状瘤、食管癌、横纹肌肉瘤。实验五心血管系统疾病(1 学时 )一、大体标本: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绒毛心、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脑出血、脑动脉粥样硬化伴脑萎缩。,阿米二、组织切片:风湿性心肌炎、高血压肾。实验六呼吸系统疾病 (1 学时 )一、大体标本: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肺气肿。二、组织切片:大叶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激光测量技术的应用及考核考题试题及答案
-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内容与形式比较试题及答案
- 应试卫生管理证书的技巧试题及答案
- 护士资格证考试应急处理流程试题及答案
- 知识产权评估过程中的问题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常见误区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重庆市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考试试题及答案
- 药物质量监测与控制的考题试题及答案
- 理解企业如何通过专利加强市场竞争优势试题及答案
- 智能辅具在康复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福彩项目合伙协议书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2030中国滤纸市场现状调查及营销发展趋势研究研究报告
- 征文投稿(答题模板)原卷版-2025年高考英语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 智慧树知到《中国文化精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空压机每日巡检记录表-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验卷
- 10.2.2 加减消元法(课件)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下册数学
- 信息科技开学第一课课件 哪吒 人工智能 机器人 信息科技
- 智能电网负荷预测-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