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中国地理 第12讲 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课件_第1页
(新课标)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中国地理 第12讲 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课件_第2页
(新课标)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中国地理 第12讲 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课件_第3页
(新课标)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中国地理 第12讲 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课件_第4页
(新课标)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中国地理 第12讲 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地理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上下而求索区域地理区域地理 新课标版新课标版中国地理中国地理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第十二讲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第十二讲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自自 主主 梳梳 理理2拓拓 展展 思思 维维3要要 点点 突突 破破4典典 例例 剖剖 析析5跟跟 踪踪 演演 练练6课课 时时 作作 业业7学学 海海 导导 航航1学学 海海 导导 航航 考纲解读: 1能说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点以及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2运用材料说出长江沿江地带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3能分析黄土高原的成因,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命题趋势

2、: 结合产业转移考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自自 主主 梳梳 理理 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对外开放的前沿 (1)区位因素:广东省_部,毗邻_,与_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2)政策因素: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形成一个包括_、沿海开放城市、_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3)人文因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_的历史传统。全国著名的_,有利于吸引_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东南东南港澳港澳东南亚东南亚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侨乡侨乡海外投资海外投资 2外向型的经济 (1)工业部门:以_为主,重化工业比较发达。 (2)贸

3、易:主要通过_贸易渠道,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3城镇的发展 _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轻工业轻工业港澳港澳工业化工业化 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位置: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境内,地处_山脉最南端,南部与_、_两个国家接壤。 2旅游业 (1)旅游资源丰富 自然:_景观,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称。 人文:以_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横断横断缅甸缅甸老挝老挝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傣族傣族 (2)存在问题 周边州县纷纷建立旅游区,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旅游景点_,规模较小。 旅游接待能力较小,以国内游客为主。 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分散分散 三、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

4、土高原 1概况 (1)范围:西起_,东至_,北起长城,南至_。 (2)河流:_,_。 2严重的水土流失乌鞘岭乌鞘岭太行山太行山秦岭秦岭汾河汾河渭河渭河土质疏松土质疏松多暴雨多暴雨毁林、毁草、陡坡开荒毁林、毁草、陡坡开荒开矿、修路开矿、修路 (2)危害 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养分流失,_,农作物产量下降。 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其_剧增,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 _恶化,诱发和加剧泥石流等_的发生。 制约当地交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并给生产、生活带来众多的不便。 3生态建设 _措施与_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含量沙含量沙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自然灾害自然

5、灾害生物生物工程工程 四、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范围:东起_,西至四川省_,东西长约3 0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 3纽带和辐射作用:沟通东部_地区与西部_地区,承东启西,形成“H”形格局。上海上海攀枝花攀枝花低山丘陵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水能水能有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沿海经济发达沿海经济发达资源富集资源富集 4社会经济发展 (1)三大经济区:以_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以_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_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 (2)城市密度差异:_城镇分布密集,_沿江城市密度相对较小。重庆重庆武汉武汉上海上海中下游中下游上游上游 5生态环境问题 (1)上游地区:_,陡坡垦殖

6、,水土流失严重。 (2)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加剧了_灾害。 (3)沿岸:_毁林开荒毁林开荒洪涝洪涝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酸雨酸雨水质型缺水水质型缺水拓拓 展展 思思 维维 读“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哪一年开始,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占GDP 30%以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1994年。旅游业已成为西双版纳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2)西双版纳在哪一年以后旅游收入增长明显减缓?其中哪些年旅游收入甚至较前一年有所减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2)1994年。1995年,1997年,2000年。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速度变慢

7、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 (3)分析引起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速度变慢甚至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3)近几年周边的州县纷纷建立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业,西双版纳面临的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旅游景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旅游接待能力较弱等。要要 点点 突突 破破 1.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2外向型的经济。 (1)外资来源地:港澳地区(占74%)。 (2)工业部门: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 (3)产品销售: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地区。 (4)地位: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8、 (5)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1.丰富的旅游资源。西双版纳西双版纳 热带雨林景观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少数民族风情傣族的佛教建筑群、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 2.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1)优势: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了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旅游景区。 (2)意义:旅游业带动了多个部门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1.成因 (1)自然因素与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黄土

9、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 (2)人为因素与水土流失 2危害 (1)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2)黄河泥沙含量剧增,下游泥沙淤积,成为“地上悬河”。 (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4)引发泥石流。 (5)影响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3治理 (1)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 (2)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 (3)生物措施:种树种草。 (4)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条件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条件 项目地理特征范围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

10、100200米的范围内,是一个带状区域地形 比较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河湖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2.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格局 3沿江地带的城市项目城市密集区上游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中游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下游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河口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总体特征上、中、下游城市密度有很大差异:中下游地区分布密集,上游城市密度相对较低 4.沿江地带的工业基地 (1)四大工业基地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以武汉为中心的轻纺、钢铁工

11、业基地。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两大工业走廊 钢铁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 汽车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5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上游中游区域发展水能开发:西电东送,三峡工程;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城市群;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基地;有色金属冶炼、机械等工业部门,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问题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蓄水能力

12、降低;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泄洪能力差环境污染严重;河流泥沙量增大,河床逐渐抬升,威胁生存环境对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封山育林 治理长江水患;建设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治理环境污染等典典 例例 剖剖 析析 考点剖析1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中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

13、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第(1)题,主要考查沙源丰富的原因。沙源主要与区域自然地理状况有关。沙源地有大量的松散沉积物质,根据题干中信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分析,M处附近沙源丰富的原因主要与该区域的流水沉积作用和风力沉积作用有关。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风力的因素。H县城冬春季节盛行冬季风,风力较强,再加上受地形因素影响,产生狭管效应,加强了风力的强度,因此风力较强。第(3)题,主

14、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本题目开放性较强,观点不唯一,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

15、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考点剖析2长江沿江地带地理特征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 【解析】对比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该地区的优势条件。对比土地面积,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地价较低;分析资源条件,川渝地区矿产资源、能源等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长江经济带建设体现了国家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有政策的支持;分析劳动力状况,川渝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答案】川渝

16、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跟跟 踪踪 演演 练练 一、单项选择题 1“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渠道交错密如网,阡陌纵横似江南。”这是河套平原的真实写照。河套平原成为米粮川的主要原因是() A引黄灌溉B.土地肥沃 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 2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反映的人文景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四川、福建B.河北、河南 C北京、河南D山西、安徽 3“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描述的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17、() A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答案:1.A2.B3.C 解析:第1题,河套平原地区属灌溉农业,同区域的地方大多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河套平原成为米粮川的主要原因是引黄灌溉,丰富的灌溉水源才使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第2题,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少林寺在河南省登封市。第3题,“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描述的是全年高寒而昼夜温差较大的青藏高原地区。“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描述的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云贵高原地区。 4图中山脉N是我国() A农耕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B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 C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

18、区分界线 D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 5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图中M省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的是() A由南向北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 答案:4.D5.A 解析:第4题,N山脉为贺兰山,显然不是青藏高寒区与其他分区的界线,故B、C错;农耕区与畜牧区大约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而贺兰山是200 mm年等降水量线穿过地区,故A错;贺兰山是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选D。第5题,M省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该省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但北部的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是我国主要灌溉农业区,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高,受其影响,M省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是由南向北。 二、综合题 (1)甲剖面图在乙中国疆域图(经纬度间隔为5)上表示这条剖面线的是_,与该线最接近的地理界线是_。 A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人口地理分界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