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备课大师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备课大师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备课大师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备课大师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备课大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备注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3、教会学生认字,懂得使用保养毛笔。 教 学 过 程 一、认真写钢笔字一、观察插图,教给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1、第一页左上角 1这位同学用的是什么笔?是怎样握的? 2小结 3学生模仿执笔方法。 2、右下角背景图 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使用的是什么笔?他们的姿势怎样? 2教师提示正确的写字姿势,出示写字歌。 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直,纸放平,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 写字认

2、真心要静。 3学生朗读:写字歌 4学生练习写钢笔字。 3、小结 二、引导动手,教会学生使用和保护钢笔。 1、出示各种钢笔,告诉他们这些都是钢笔。 2、小组交换看钢笔。 3、指导看图,教师介绍,教师动手操作,注意卫生。 三、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写好钢笔字的兴趣。 1、引导观察第二页上的图,问:从这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模仿练字。 3、作品欣赏 4、小结 二、认真写毛笔字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 1、回忆?写字歌? 1指名读 2齐读 2、指导 写毛笔字的姿势与写铅笔字,钢笔字的姿势一样。 1让学生坐 2示范毛笔的执笔姿势。 3学生模仿执笔 强调:五指执

3、笔后,应做到:指实,掌虚,笔直 3、学生反复练习 三、指导学生爱护使用毛笔。 1、观察第5页上面的图,初步认识“文房四宝 2、观察第5页上面的特写图,体会这些学生严肃认真的练字态度,让学生通过模仿,再次训练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 3、观察几幅小图,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4、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说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毛笔。 5、收好工具。  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备注1、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

4、的写字习惯。 2、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钢笔与毛笔的执笔与写字姿势。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 二、观察作品,掌握写字的行款。 指导观察第2、3页上的钢笔字作品 1、抄写课文或作文时,应注意什么? 2、讨论交流 3、小结 三、组织练习,训练学生养成习惯 1、学生练习写钢笔字。 2、教师辅导,纠正执笔方法,写字姿势。 3、说说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四、总结,提出希望 1、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 3、提出希望 五、作业练习如何正确使

5、用钢笔和毛笔。 教学反思                                           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备注1、学

6、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感受诗歌的意境,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通过诗歌字词,感受诗歌用词的精妙。 教 学 过 程 一.出示课题并解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1教学生字:荡、桨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àng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ng2“荡起双桨的“荡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认为可以换哪些字?引导思考后交流,如:划、摇那“荡起双桨和“划“摇起双桨一样吗?当你有事急着要过河,你还能说自个儿“荡着双桨吗?“荡和“摇、划有什么不同之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试着做

7、做动作比画一下。引导学生品悟“荡的那份悠闲,那份自在。3引导读好课题3、质疑思考:到底是谁这样悠闲地荡着双桨呢?他们为什么能如此悠闲自在地荡起双桨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借助书后的汉语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全文。卡片正音。推开波浪环绕红墙凉爽洒悄悄地功课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làng边音;爽shung翘舌音;洒s平舌音3、默读课文,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这样悠闲地荡着双桨呢?他们为什么能如此悠闲自在地荡起双桨呢?4、交流,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是红领巾即少先队员在划船,因为周围的景色非常美丽,他们的心情

8、非常快乐,所以他们悠闲自在地荡着双桨。三、细读课文,精读品悟细读第一小节。指名读课文。这一段共有几句话?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说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表达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词语辨析:倒影  倒映海面 &

9、#160;  着美丽的白塔。美丽的白塔    在海面。海面有着美丽的白塔的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什么情况下也能用“环绕,试着举一个例子。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湖水的清澈指名读第五、第六行。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拟“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说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说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

10、面上慢慢飘动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指导朗读。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指名读,集体读。小结并板书:倒映环绕欣赏细读第二小节。指名读第二小节。理解诗句意思。“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

11、们感觉到温暖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自己感到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你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感觉?试着说一说。如果你考试考得非常好,心情非常快乐,听到鸟儿叽叽喳喳地叫,你会觉得它们在说写什么?相反呢?指导朗读。小朋友们心情怎样?快乐,自豪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小结板书:迎洒望听唱歌&

12、#160;四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然段2、组词:荡( ) 浆( ) 推( ) 浪( )汤( ) 桨( ) 堆( ) 狼( )3选字填空1应  映 照  答 放 倒 2飘  漂 浮 扬 荡 泊 教学反思                            &#

13、160;                                                 &#

14、160;                              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备注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回忆:指名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这一自然段

15、中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说说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些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指名背诵第二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二细读第三小节。齐读第三小节。理解诗句意思。“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欣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这样明知故问,更

16、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谢之情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似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小节并板书:问谁安排感谢三整体回读,引导质疑配乐朗读引导质疑:学了这课,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如:“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这句话为什么连续出现三次?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说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乐曲

17、欣赏听朗读磁带,练习有感情地朗诵配乐朗诵师介绍:有人给这首儿歌配了曲,变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谁会唱吗?听录音,可以轻轻跟唱,闭着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交流:听着这首歌曲,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心中又有怎样的感受?能和大家说一说吗?先自个儿练习一下。交流,练习说话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板书:推浪塔墙洒悄环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如:“谁记“推“狼记“浪“消记“悄“西记“洒“不记“环“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注意“墙的笔顺2、指导书写。“荡、桨、墙要写得紧凑。“爽要居中写。3、学生练习描红。六课堂练习1、读一读,再抄写。推

18、开波浪轻轻飘荡尽情倒映伙伴悄悄环绕凉爽2、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词。美丽的愉快的凉爽的尽情的板书:1.让我们荡起双桨倒映环绕欣赏美景迎、洒、望、听歌唱共产党问谁安排感谢祖国 教学反思                             2、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备注1、学会本课生字新

19、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课文第2至第5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骄阳似火的意思,初步体会“无字词典的意思,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骄阳似火一词,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读书时我们经常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解决吗?2、 学生交流:3、 教师引导辨析:1 遇到不 理解的字查字典3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4、 除了同学们交流的这些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外,老师这儿还有一种新的方法,大家想学习吗?板书:学会查“无字词典5、 读题,6、 引导质疑1 词典怎么会“无字?什么是“无字词典2 怎样查“

20、无字词典? 7、教师小结:同学们,根据课文题目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本领。在初读课文题目的时候提出了什么是无字词典和怎样查无字词典的疑问,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两个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来答复这两个问题。二、引导初读课文1、 初读要求1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后面的拼音,多读几遍,试着把课文读准确, 读通顺。2 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2、 检查初读情况;1 出示带拼音的课文生字,请同学们再认一认, 记一记:帽   蹦    解   释   断 &#

21、160;  撞    裂   嚷   仅查   词   典   聪   突   涛   岸   岩   音   味2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3 出示词语,7 读词语:查词典    聪明    突然   惊涛拍岸    岩石 

22、声音   意味深长   波涛   情景  词语   骄阳似火     烈日当空     山崩地裂     解释    不断    不仅    撞击   3、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字正音4、 思考圈划:请学生默读课文,看看爸爸帮助聪聪理解了什么词语的意思?请用“勾出来。5、 板书“

23、骄阳似火、“惊涛拍岸, 并读一读,读准字音。三、理解“骄阳似火即课文第25自然段。1、课文哪几自然段是介绍“骄阳似火的,一起读一读。2、默读课文,思考: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聪聪是怎样理解的?爸爸是怎样理解的?请分别用“和“勾出来。3、引导交流: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聪聪上是怎样解释的?爸爸又是怎样解释的呢?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1齐读爸爸说的这个句子,试着改一改,不用问号,但句子的意思不变。2交流: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3思考:他们的理解有什么不同?聪聪是背的词典上的解释。爸爸是结合身

24、边的事物来解释。4教师引读: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有字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生接读: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而“无字词典上又是怎样解释的呢?生接读: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2至第5自然段,引导注意提示语,才能读出味道。4、通过这个例子,你觉得怎样查“无字词典?学生交流后小结:结合身边的事物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就是查无字词典。四、迁移练习:1、请孩子们观察书上插图中的人物,能用上“骄阳似火这个词语吗?2、你会查“无字词典吗?你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一下夏天烈日当空的情形,选择一种事物来说一说。可以说人、动物、植物等3、组织组内交流后全班评议4、课内小练笔:根据同学们刚刚

25、的发言,以“今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为总起句写一段话。 教学反思          2、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备注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2. 初步感受文中提示语不同的位置及标点的用法,尝试着借鉴运用。 教 学 过 程 一、 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学会查“无字词典?,你知道“无字词典上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是怎么解释的吗?2、那你会查“无

26、字词典吗?试用你的生活经历说说“骄阳似火的意思?能用得越多越好。相机肯定学生优秀的作业3、通过这个例子,你觉得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理解“惊涛拍岸即第68自然段。1、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的时候,另一种情景又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请大家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着那画面,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2、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这种情景的?读一读课文,用勾出来。3、指导朗读,注意“滚滚、涌来、撞击、山崩地裂。4、爸爸又是怎样解释“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意思的呢?1 交流:爸爸说:“我又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语, 你看眼前这情景像不像?2 “眼前这情景指的是什么呢?你能结合前文来说一说吗?3 再次默读,圈画,

27、 交流“惊涛拍岸的意思: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5、那爸爸和聪聪之间的这段对话该怎么读呢?自己试着在组内练一练。6、指名分角色朗读,组织评议。7、小结: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将自己以前知道的词语相对照,又是查无字词典的另一种方法。板书 三、整体回归,总结课文1、连起来读读课文,想想现在你对“无字词典是怎样理解的?怎样才能学会查这“无字词典呢?1自己读读,想想2小组里讨论一下3全班交流,相机小结说说自己对“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理解,并说说自己怎样运用“无字词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2、细读第9段:1.指名读2交流:你对“意味深长是怎样理解的?可以

28、说一说,也可以试着读一读。3讨论:爸爸为什么要“意味深长地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怎样查“无字词典?4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意味深长的味道。5 引导练习用“不仅还说话。 四、学习人物对话,初步感受提示语的作用及位置1、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直接读人物的对话2、 教师质疑:那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人物的对话,那些在对话中没有读的内容能不能去掉,为什么?同桌之间讨论一下。3、 交流板书:提示语引导学生感受提示语在感情朗读、体会人物心情等方面的作用4、 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 看看提示语分别在句中什么位置?使用的标点有什么不同?自己读一读, 画一画,组内讨论一下

29、。5、 师生之间模拟两组对话,18、 练习用上恰当的提示语写出刚刚的对话。 五、作业布置: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用上适宜的提示语刻画人们的一段对话。板书设计:2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树叶晒焉       结合身边事物           

30、0; 涌,撞,崩-惊涛拍岸       结合眼前景象 教学反思          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备注1、学会古诗?山行?,读准“斜,理解“寒山“坐“石径等字词的意思。2、读懂?山行?,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并能体会诗人的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

31、?板书课题。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解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哪些景色?三、学生自学课文。1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画出生字。2指名朗读古诗,正字正音,引导读出古诗的节奏之美斜:xia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自己读读古诗,试把相关词语画出来。4、组织交流板书: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解词:“石径用上拆字法,“径用查字典的方法 四、引导精读品悟,感受诗歌意境之美1、教师试着在刚刚的词语前加上括号,要求学生再好好读诗,加上适宜的修饰的词语。  &#

32、160;  的山             的石径          的枫叶          的白云2、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诗歌,试着从诗中寻找答案。3、组织组内交流,并说明自己的理由。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诗中寻找依据,以此来带动诗意的理解。       的山为什么称为

33、“寒山?怎样的山才是“寒山?深秋时节,草木枯萎,山上光秃秃的,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所以称“寒山2         的石径   解词:斜弯弯曲曲3连起来读读第一句,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4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读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理解“白云生处,这“人家该画在什么地方?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有感情地吟诵第一、二句古诗,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5  

34、;    的枫叶?你是怎么知道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理解“霜叶“红于 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现在你知道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理解“坐“爱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6、答复以下问题: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五、总结全文,体会感情。六、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指名朗读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4、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画,然后指

35、导背诵。七、作业:介绍古诗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境。 教学反思          3、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备注1、学会古诗?枫桥夜泊?,读准“泊,理解“泊“对愁眠等字词的意思。2、读懂?枫桥夜泊?,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并能体会诗人的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背诵?山行?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交流介绍自己上堂课的作业,加以适当评价。 二、揭题,解题1、板书课题,让

36、学生书空。2、指名读题,正音:泊b 领读,然后开火车读课题解释“泊:停船靠岸。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p湖泊3、解题、质疑:诗中点明地点的词是枫桥;点明时间的词是夜;谁能连起来说说“枫桥夜泊是什么意思?猜一猜:这首诗也许会写些什么?引导质疑:写了什么季节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按要求自学古诗。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如果能读出诗歌的韵味就更好了。 自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2、检查自学情况,引导质疑思考。1读生字。2指名读课文。3齐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停顿。4引导质疑、交流

37、:通过你们的自学,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商量?5学生质疑后引导:你们真会思考,一下子就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你们说这些问号你们可以怎样解决呢?6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查字典、联系诗的上下文、看插图、问同学老师 三、再读课文,自主解疑,读懂诗意。再读古诗,尝试解疑你们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小结引导: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解决了这么多问号。那每句诗分别描写了什么?你能自己史着说说吗?先准备一下。理解每句话理解一二句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这是什么季节?从那儿可以看出来?这是诗人的心情诗什么样的?理解“愁,相机穿插诗人的背景资料,结

38、合“秋天这一特定的季节感受诗人的“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指名答复。学习第三、四句指名读三、四句。答复以下问题。“姑苏在什么地方?“到是什么意思?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四、总结全诗,体会情感这首诗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五、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读的时候怎样才能把诗人的这种情感读出来呢?先自己练习一下,再读给组内同学听听,看看他们有什么建议或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再改良一下。指名朗读,评价指导。3、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4、练习背诵。5、指导书写生字。六、作业用钢笔描红。背诵课文。3、搜集有关秋天的古诗,选择自己喜欢的两首进行背诵。板书设计:枫桥

39、夜泊唐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秋天  景色凄凉                  江枫渔火对愁眠。&#

40、160;                 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人  心头惆怅                  夜半钟声到客船。   

41、            彻夜难眠 教学反思          4、做一片美的叶子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备注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 学 过 程 一、实物展示,激趣揭题:1.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2.观察手中的树叶,小组讨论:叶子有长得完全相同的吗?3.教师

42、:你们喜欢叶子吗?觉得叶子美吗?愿意做一片叶子吗?4.板书激趣,引导感情朗读课题: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4  做一片美的叶子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二、初读课文。1.配乐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3、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形态各异  乳汁   奉献   整体    位置 &#

43、160; 输送  茁壮中间      肥美   飘零   回归    葱茏   嫩绿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4、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5、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1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6、指

44、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7、自己再次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四、感知全文。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体、置、输、茁、间指名读2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3、学生描红练习。六、作业设计:1.练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 教学反思          4、做一片美的叶子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备注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45、诵课文。2. 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    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奉献   飘零   输送   茁壮    葱茏   整体  肥美  回归2、读句、读文。二、细读课文。一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2、谈感受,突出“美。 3、文中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1找出有关词语。2读句子,指导朗读,读出美的

46、意境。3再次欣赏录像片或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4、指导朗读。二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1、读题,师质疑。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1.再读题:做一片美的叶子2.给题目加主语谁“做一片美的叶子3.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读文读句911自然段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相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献,为他人效劳。普通,平凡古往今来,

47、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5、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填空练习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为了       ,做一个       的      吧!三、回溯上文,品味升华,总结全文。1、齐读18自然段。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奉献力量。让我

48、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3、齐读911自然段。4、假设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自己想一想,指名交流四、作业设计:1、 练读课文;2、选做题:1假设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板书设计:4、做一片美的叶子树美          外在美:形态各异         树叶美 &

49、#160;              内在美:无私奉献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教学反思          练习1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备注1、能运用字典等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2、能结合生活场景推测词语的意思,提升理解词语的能力

50、。3、能联系生活场景运用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学会正确运用词语4、学写钢笔字,能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写好“左窄右宽的三个字味、塔、愉。5、积累成语和古诗。 教 学 过 程 一、学用字词句一第一局部教学学生自己试读每个词语,不认识的字和同桌协作查字典,交流: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什么方法查字典?音序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写作文时遇到不会写的字用什么方法查字典?音序查字法。指名朗读词语,正字正音。滂沱大雨png tuó草长zhng莺飞  3、开火车检查读词,并说说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自然风光4、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请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a、根据词语中个别

51、熟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境b、结合下一题中的图画,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朗读词语,多方法、多形式朗读可由学生自主选择二第二局部教学1、审题,指名读题目。2、分别出示六幅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3、将词语与之匹配的画面连线。4、情景交融,朗读词语。5、看到这些画面,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  倾盆大雨 大雨如注  瓢泼大雨  夕阳西沉  连绵不绝   山清水秀6、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三第三局部教学1、审题,读题。2、指导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1要求仔细而有顺序?2图中描绘了夏季的小河边,

52、环境非常优美。一位小朋友钓到了一条小鱼,他快乐地笑了。3、小组活动收集有关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词语。4、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说。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词语丰富、用词准确。并加以鼓励。四小结解词方法今天,我们学习了练习1的第一局部“学用字词句。回忆一下,同学们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的?1、根据词语中个别认识的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景。2、结合书中的画面,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其实,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同学们今后要多中积累,大胆运用。二、写好钢笔字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2、指导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b出示:秧、塔、愉,指名

53、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字各是什么结构。在写的时候,左右的比例怎样,哪些笔画要收,哪些笔画要放。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伸c出示“秧,指导书写d说说“秧是什么结构,书空。e教师范写,注意左部收右部宽,撇要缩,捺要伸。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秧,并临写。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塔、愉两个字。三、读读背背一学习成语1、审题,明确题意2、指导学习词语1生自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领读,正音“根深固本   浇树浇根    根深叶茂   叶落归根3默读这三个词语,你有没有发现这四个词语有什么共同之处?4交流:都是成语;都

54、带有“根字。3、小组合作,看图理解词语大意4、指名说说词语意思5、练习背诵指名读,自由练读,同座互背二学习古诗师范读古诗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指名朗读,正字正音。小组内互读,指名读,齐读。解题:夜书所见  书:写   写的是什么?写的是夜里所见的景物。那南宋诗人叶绍翁到底在夜里见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古诗,看看这首诗到底描写了什么?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怎么办?学生交流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生看图,说说说说古诗大意。晚秋的风打着梧桐的叶子沙沙作响,使人感到天气就要凉了,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深夜难眠,只见篱笆边有一盏灯亮着,便知道孩子们正

55、在捕捉蟋蟀玩呢。指导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四、作业设计:1、收集描写自然风光的四字词语,写在好词佳句本上。2、把练习中用“钓鱼图的一段文字描述出来,并努力用上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四字词语。 教学反思          练习1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备注1、口语交际小小读书交流会2、掌握根本的书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学会书写横画。 教 学 过 程 一、口语交际1、读题,明确题意指名读题,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自己最近读过一本什么书,说清楚是本什么书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写的

56、什么事也可以读书上摘抄下来的精彩语句2、质疑:读书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介绍书实际上就是在和他人交流,心中要想着把自己的收获告诉别人,这样才能达到吸引别人也来读你介绍的这本书,这是最终目的。3、指导1、自己对照提示准备一下,试用一段通顺的话来介绍2、分组介绍自己最近读过的书,说清楚是本什么书,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写的什么事。每人在小组里介绍,听听同学有什么建议,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试着改良一下。3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做介绍。4全班同学评议,引导学生做到“说话条理清晰,姿态落落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每个人把丛书上摘抄下来的精彩语句练习朗读,准备读给大家听,并简要介绍一下你觉得摘抄下来的

57、语句的最精彩处在哪?全班交流精彩语句,组织班内学生鉴赏语句精彩之处。每个人把丛书上摘抄下来的精彩语句写在字条上,贴到黑板上,供全班同学欣赏。6、教师总结:与他人分享读书的乐趣,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今天的“小小读书交流会是我们同学攀登书籍高峰的开端。多读书,多读好书,多与家人、同学、教师等人交流,你将成为一名知识丰富、充满智慧的人。 二、学写毛笔字:1、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上众多的文字中,惟有汉字的书写成为一门艺术。从本学期开始,我们要学写毛笔字。2、看图,观察,认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3、介绍握笔姿势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

58、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4、学习横画一个笔画的书写都有以下几个步骤:起笔、行笔、收笔。横画也不例外。它的书写方法如下向右上逆锋起笔;提笔圆转;中锋向右行笔;提笔圆转;回锋收笔。a师范写b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c交流展示写得好的作业。

59、60; 三、作业布置:向您推荐一本好书要求写清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用毛笔练习书写十个横画 教学反思            5、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备注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 学 过 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指名读课文。2、简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阔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3、北大荒的秋天是

60、什么样儿的呢?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                                    

61、;                                                  

62、;                                                  

63、;                                                  

64、;                                                  

65、;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