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发酵工艺学教学大纲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8b17ff9f-33ff-41b0-b3d7-c83720c0bc86/8b17ff9f-33ff-41b0-b3d7-c83720c0bc861.gif)
![氨基酸发酵工艺学教学大纲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8b17ff9f-33ff-41b0-b3d7-c83720c0bc86/8b17ff9f-33ff-41b0-b3d7-c83720c0bc862.gif)
![氨基酸发酵工艺学教学大纲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8b17ff9f-33ff-41b0-b3d7-c83720c0bc86/8b17ff9f-33ff-41b0-b3d7-c83720c0bc863.gif)
![氨基酸发酵工艺学教学大纲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8b17ff9f-33ff-41b0-b3d7-c83720c0bc86/8b17ff9f-33ff-41b0-b3d7-c83720c0bc864.gif)
![氨基酸发酵工艺学教学大纲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2/8b17ff9f-33ff-41b0-b3d7-c83720c0bc86/8b17ff9f-33ff-41b0-b3d7-c83720c0bc8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氨基酸发酵工艺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氨基酸发酵工艺学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代码:学 分:2总 学 时:36适用专业:生物工程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宋体 五号 粗体):氨基酸发酵工艺学是高等院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氨基酸发酵工艺学以探讨氨基酸发酵工厂的生产技术为主要目的,氨基酸发酵工艺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和工业发酵分析等基础知识,并进一步深化与提高,杰认识与解决氨基酸发酵工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掌握选育氨基酸生产菌的基本原理,懂得氨基酸代谢与代谢控制的基本
2、理论、发酵控制的关键及分离粗制氨基酸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具有选育新菌种、探求新工艺、新设备和从事氨基酸发酵研究的能力。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味精工艺学,主要讲授内容为谷氨酸发酵机制、育种、发酵、提取、精制等代表性的味精工艺,第二篇赖氨酸发酵生产工艺,主要讲授内容为赖氨酸发酵机制、代谢控制育种、发酵工艺与提取方法,第三篇是其它氨基酸发酵,主要介绍各种氨基酸发酵工艺。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宋体 五号 粗体):绪论 (2学时)(1)了解课程的学习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2)了解氨基酸发酵的发展历史与发展动向;(3)了解国内外氨基酸工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技术评价;第一篇 味精工艺学
3、1淀粉水解糖的制备(自学)2谷氨酸发酵机制(2学时)(1)理解谷氨酸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2)掌握在谷氨酸发酵中怎样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3谷氨酸生产菌的特征、育种及扩大培养(2学时)(1)了解国内谷氨酸生产菌及其区别;(2)理解谷氨酸的代谢控制育种(3)掌握菌种的扩大培养和种子的质量要求;4谷氨酸发酵控制(4学时)(1)了解发酵培养基(2)掌握温度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3)掌握pH值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4)掌握供氧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5)了解泡沫的清除(6)理解发酵过程主要变化及中间代谢控制(7)理解异常发酵现象及其处理(8)了解提高发酵产率的主要措施;5谷氨酸的提取 (6学时)(1)了解谷氨酸
4、发酵液的性质和发酵废液的综合利用(2)掌握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3)掌握离子交换法提取谷氨酸(4)理解等电点离子交换法提取谷氨酸(5)理解锌盐法提取谷氨酸;(6)理解电渗析法提取谷氨酸;6谷氨酸制味精 (4学时)(1)了解味精的性质(2)掌握谷氨酸制味精的工艺流程(3)理解谷氨酸的中和、除铁(锌);(4)理解谷氨酸中和液的脱色;(5)理解中和液的浓缩和结晶;(6)理解味精的分离、干燥、包装,了解成品质量标准;(7)了解味精生产中常见的几个质量问题;(8)了解强力味精的生产;第二篇赖氨酸生产工艺7赖氨酸发酵的代谢调节与育种途径(2学时)(1)了解赖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调节机制;(2)理解赖氨酸生产
5、菌的育种途径;(3)了解赖氨酸生产菌的育种实例;8赖氨酸发酵工艺(2学时)(1)理解赖氨酸生产菌扩大培养;(2)了解发酵培养基;(3)理解赖氨酸发酵工艺条件;9赖氨酸的提取精制 (2学时)(1)了解赖氨酸及发酵液的性质,掌握基提取方法及工艺流程;(2)掌握离子交换法提取谷氨酸;(3)掌握赖氨酸的精制;(4)了解发酵赖氨酸浓缩饲料的制造;第三篇其他氨基酸发酵概论(2学时) 了解其他氨基酸发酵的基本概况三、成绩评定 本课程拟为考试课四、教学参考书(宋体 五号 粗体):张克旭,氨基酸发酵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0五、说明(宋体 五号 粗体):在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任课教师可根据生物工程
6、发展的和生物工程研究新结果,增加新理论、新动向、新成果的汇报内容,也可增加入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代码:06081801302 学 分:2总 学 时:36学时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工程制图、酒精与蒸馏酒工艺学、酿造酒工艺学、氨基酸发酵工艺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是在学生基本学完大学全部课程,扎实掌握基础理论、工程技能及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工厂工艺设计的能力,结合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完成工程师的综合性基本训练。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
7、的学习掌握有关生物工厂设计工作的基本流程、设计内容及有关设计技能,使之日后具备生物工厂设计的工作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了解我国基本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规定,掌握基本建设的工作程序、内容和设计范围分工。了解生物工厂生产工艺设计在总体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生产工艺设计的范围、内容、基本方法和步骤、生产工艺设计的深度要求等基本知识。了解生产工艺设计与公用工程设计的关系,熟悉公用工程设计的有关知识。了解和熟悉工厂设计的有关规范标准以及技术经济和概算等内容和要求。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按我国现行基本建设程序,系统阐述生物工厂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程序、内容、步骤、方法技巧和原理,并重点介绍工
8、艺设计及对工艺设计图的表达方法和绘制要求。内容包括基本建设程序、厂址选择、工厂总平面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设备设计与选型、车间平面布置设计、管道设计与布置、公用工程、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技术经济与概算等。通过课程的讲授,培养学生进行工厂工艺设计的能力,为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与科研工作打下基础。第一章 绪论 (2学时)1.工厂设计的任务和内容2.工厂设计工作原则要求:要求认识工厂设计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章 基本建设程序(8学时)1.基本建设程序的内容2.可行性研究的意义和内容3.初步设计阶段的步骤4.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步骤要求:本章主要讲述工厂设计的概念
9、及内容,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及工厂设计的两个阶段。第一章 基本建设程序(2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发酵工厂设计的任务与准则。2、发酵工厂基本建设程序。3、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设计任务书。4、各个设计阶段的内容、步骤和深度。第二章 厂址选择(1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厂址选择的原则和程序。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厂址方案比较及厂址选择报告第三章 工厂总平面设计(2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总平面设计的内容、原则和步骤。2、总平面布置的形式。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3、厂内运输设计。4、总平
10、面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及有关参数。第四章 工艺流程设计(1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工艺流程图的设计步骤。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2、任务和设计原则。3、生产方法的选择。第五章 工艺计算(4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重点掌握的内容:1、物料平衡计算。2、热量平衡计算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3、水平衡计算。4、耗冷量计算自学内容:5、无菌压缩空气消耗量计算。6、抽真空量计算。本章为本课程重点章。第六章 设备的设计与选型(2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重点掌握的内容:1、设备设计与选型的任务和原则。2、专业设备的设计和选型。3、通用设备的设计与选型。要求一般理
11、解与掌握的内容:4、标准设备的设计。5、设备一览表。第七章 车间布置设计(4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重点掌握的内容:1、生产车间的组成。2、车间布置设计的目的,依据和原则。3、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和步骤。4、车间布置设计技术及有关参数。本章为本课程重点章。第八章 管道设计与布置(2学时)要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1、工艺管道的设计计算。2、管道布置设计。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3、工艺管道概述。第九章 公用工程(3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1、供电工程。2、供热工程。3、给排水工程。要求一般理解掌握的内容:4、供冷工程。5、计量检测仪表和自动控制工程
12、。第十章 设计说明书(1学时)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1、初步设计说明书。2、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第十一章 技术经济与概算(2学时)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1、劳动定员的编制。2、产品成本概算。3、技术经济分析。第十二章 工艺设计图(2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悉掌握的重点内容:1、工艺流程图。2、设备布置图。3、管道布置图。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4、化工设备图三、学时分配(宋体 五号 粗体)(内容 宋体 五号)四、成绩评定(宋体 五号 粗体):本门课为考查课,最后成绩主要由综述成绩与平时作业成绩构成,完成大型作业1份,自选一类或一种酶就其有关研究(或菌种选育、或
13、生产方法、或分离纯化、或其改造、或其应用与检测)写一篇综述,篇幅不少于2000字,按“综述规范”独立完成,于课程结束前交。五、教学参考书籍(宋体 五号 粗体):1 吴思方主编,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2 上海医药设计院编,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年;3 高孔荣主编,发酵设备,轻工业出版社,1992年。废水生化处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废水生化处理(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代码:学 分:2总 学 时:36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14、、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育种、生物工程分析与检测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包括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类群的研究,对于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废水生化处理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生物工业及废水处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废水生物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发展动态,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行及管理。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 绪论(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水循环与水资源 1学时第二节 水污染及其危害性 2.5学时第三节 控制水体污染的途径 0.5学时第四节 废水处理的方法 1.5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及水资源的分
15、布特点;水污染的现状。理解水污染的危害性;水体污染的控制途径。掌握废水的物理、物化、化学及生物的基本处理方法。第二章 废水的性质(1.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废水的性质及指标 0.5学时第二节 废水的浓度指标和净化度指标 1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废水的来源。理解废水的性质特点。掌握废水的浓度指标和净化度指标(BOD、COD、TOC、TS、SS、VS、FS、氮、磷等)。第三章 废水生物处理的原理(4.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的特点与废水的生物处理 0.2学时第二节 天然污染水体的自净现象 0.3学时第三节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0.5学时第四节 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的测试方法 0.5学时第五节
16、 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转化 0.5学时第六节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作用原理 1学时第七节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作用原理 1学时第八节 废水脱氮除磷的作用原理 0.5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微生物的特点;生物降解的能力;共代谢作用与生物降解性的关系。理解天然水体的自净原理;化学结构和生物降解的相关性。掌握生物氧化率、呼吸线、相对好氧速率曲线、BOD5与CODCr之比的测定方法;生物组分的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原理;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原理;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作用原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作用原理;废水脱氮除磷的作用原理。第四章 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1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4学时第二节 厌氧生
17、物处理方法 4学时第三节 污泥的处理方法 2学时第六节 废水生物处理的新进展 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发展历程;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发展历程;污泥的处理方法;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方法;生物脱氮除磷的方法。理解废水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各自的特点。掌握废水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改进的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生物吸附氧化法;氧化沟;生物膜法(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氧化塘;厌氧生物滤池;厌氧接触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膨胀颗粒污泥床;厌氧流化床、膨胀床;厌氧内循环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第五章 废水生物处理中主要的微生物类群(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细菌 0.3学时第二节 真菌
18、0.2学时第三节 微型动物 0.2学时第四节 微型藻类 0.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菌胶团细菌、丝状细菌、真菌、微型动物、微型藻类的种类。理解菌胶团形成机理。掌握菌胶团细菌对废水处理的作用;真菌、微型动物、微型藻类对废水性质的反映。第六章 废水处理的影响因素(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温度 0.5学时第二节 酸碱度 0.2学时第三节 营养物质 0.3学时第四节 有毒物质 0.5学时第五节 溶解氧 0.5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及有毒物质。掌握温度、酸碱度、溶解氧对废水处理过程的影响作用。第七章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培菌方法 0.2学时第二节 培菌过程中生物
19、相的演替 0.5学时第三节 驯化 1学时第四节 挂膜 0.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干污泥培菌方法;工业废水直接培菌方法;有毒或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培菌方法;培菌过程中生物相的演替。掌握数级扩大培菌方法;驯化方法;挂膜的过程。第八章 废水生物处理系统运行状况的评价(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巡视 0.5学时第二节 污泥性状 0.5学时第三节 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及其对运行状况的指标作用 0.5学时第四节 水质的化学测定及其对运行的指导意义 0.5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如何对二沉池、曝气池进行观察与分析;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随时取样检测的项目:COD、BOD、ESS、DO、pH等,以及其对运行的指导作
20、用。理解污泥的性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掌握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时其中污泥的颜色及气味;对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并分析系统的运行状况。第九章 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生物滤池 0.8学时第二节 生物转盘 0.5学时第三节 厌氧处理系统 0.7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厌氧处理系统的运行及管理。第十章 生物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问题及解决对策(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污泥性状异常及解决对策 1学时第二节 机械设备异常及解决对策 0.5学时第三节 水质测定中的异常现象及解决对策 1学时第四节 工业废水处理中生产不正常时的运行对策 1学时第五节 沉淀池的操作管理、异常现象及解
21、决对策 0.5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污泥性状的异常表现;机械设备的异常;水质测定中的异常现象及解决对策;沉淀池的异常现象。掌握污泥性状异常的解决对策;水质测定异常的解决对策;工业废水处理中生产不正常时的运行对策。三、学时分配序 号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1第一章绪论52第二章废水的性质1.53第三章废水生物处理的原理4.54第四章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125第五章废水生物处理中主要的微生物类群16第六章环境因子对污泥微生物及处理效果的影响27第七章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28第八章废水生物处理系统运行状况的评价29第九章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210第十章生物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问题及解决对策4合计36四、成
22、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总评成绩的构成:平时成绩的形式与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20%;期末考试的成绩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80%。五、教学参考书1、金兆丰编21世纪的水处理(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史惠祥编实用环境工程手册(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丁亚兰编国内外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周鑫根编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规划与设计(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唐受印,戴友芝编水处理工程师手册(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六、说明工程制图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制图(Engineering Drawing)课程性质:
23、专业必修课程代码:学 分:3总 学 时:60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非机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基础课程,是培养非机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基础的基本训练。它既包含空间思维与想象和形体表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又涉及机械设计制图的基本规定、标准和画法。它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表达、初步阅读和绘制简单工程图样、了解一种计算机绘图软件和绘制简单二维图形的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1熟悉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了解它的应用范围和前景;2培养空间思维,形体表达的能力;3培养初步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4培养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
24、制简单图形能力。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4学时)1. 教学内容第一节 绘图的一般规定 2学时第二节 几何作图 2学时2. 教学要求了解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掌握图纸的幅面的大小和基本格式;绘图的比例;字体的写法;图线的画法和应用;圆弧的连接;绘图的基本步骤。第二章 投影基础(8学时)1. 教学内容第一节 投影基本知识 2学时第二节 点和直线的投影 2学时第三节 平面的投影 2学时第四节 线、线及线、面的相对位置 2学时2. 教学要求了解一般位置线段求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的作图方法;两直线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理解两点相对位置及重影点的意义;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平行的
25、投影特点;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交的投影特点;掌握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垂直的投影特点。掌握点的投影特点及作图方法;直线的投影特点及作图方法;直线上的点分割线段成定比的作图方法;平面的表示法;平面的投影特点及作图方法;平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及投影特点;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平行的作图方法;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交的作图方法;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垂直的作图方法。第三章 基本体的投影(10学时)1 教学内容第一节 平面立体 1学时第二节 曲面立体 1学时第三节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8学时2 教学要求了解平面体与平面体相交;二次曲面的交线性质;多形体相交。理解平面与平面体、平面与曲面体、直线与平面体、直线与曲面体相
26、交的投影特点。掌握平面立体及曲面立体的表示法;立体表面上取点、曲线的作图方法;平面与平面体、平面与曲面体、直线与平面体、直线与曲面体相交的作图方法。第四章 组合体的视图(6学时)1 教学内容第一节 组合体的构成 0.5学时第二节 组合体的三视图 0.5学时第三节 三视图的画法 2学时第四节 读组合体的视图 1.5学时第五节 组合体的尺寸 1.5学时2 教学要求了解组合体的构成形式;三视图的形成;空间形体的构思;标注尺寸的要求。理解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方法;线面分析法;三视图的投影特性;读图的基本方法。掌握三视图的画法;视图的补画方法;基本体的尺寸标注;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尺寸的布置。第五章 机件的表
27、达方法(6学时)1 教学内容第一节 视图 1学时第二节 剖视图 1.5学时第三节 断面图 1.5学时第四节 规定与简化画法 1学时第五节 综合表达分析 1学时2 教学要求理解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概念;断面图与剖视图的主要区别。掌握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断面图与剖视图的的画法、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简化画法;综合表达的分析。第六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4学时)1 教学内容第一节 螺纹的画法及标注 1学时第二节 螺纹紧固件 1学时第三节 直齿圆柱齿轮 0.5学时第四节 键与销 1学时第五节 轴承与弹簧 0.5学时2 教学要求了解螺纹的形成及要素;齿轮的尺寸计算;键的种类与标记;销
28、的种类与标记;滚动轴承的结构及代号;弹簧的画法。理解螺纹的种类及标记。掌握螺纹的画法、螺纹紧固件的画法、螺纹紧固件联接的画法;齿轮的画法;滚动轴承的画法。第七章 零件图(8学时)1 教学内容第一节 零件图的内容 0.5学时第二节 零件的视图及尺寸 3学时第三节 技术要求 3学时第四节 绘图步骤及工艺结构 0.5学时第五节 读零件图 1学时2 教学要求了解零件图的内容;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尺寸公差的基本术语;形状与位置公差的代号;零件的工艺结构。掌握视图的选择与尺寸标注的方法;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尺寸公差的标注;行位公差的标注;绘制零件图的步骤;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第八章 装配图(8学时)1 教学内
29、容第一节 装配图的内容 0.5学时第二节 装配体的表达方法 1.5学时第三节 装配图的尺寸与编号 1.5学时第四节 绘制装配图 3.5学时第五节 读装配图 1学时2 教学要求了解装配图的内容;装配图的尺寸类型;零件的序号与明细表。理解装配体的表达方法;部件的分析;表达方案的确定。掌握装配图的绘制方法;读图的方法步骤;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第九章 焊接构件图(4学时)1 教学内容第一节 焊缝的形式及画法 2学时第二节 焊缝的代号 1学时第三节 焊缝的标注 1学时2 教学要求了解焊缝的形式;焊缝的基本符号。掌握焊缝的画法;焊缝的代号表示;焊缝的标注方法。第十章 计算机绘图(2学时)1 教学内容第
30、一节 计算机绘图简介 0.2学时第二节 AutoCAD介绍 0.2学时第三节 绘制平面图形 1学时第四节 编辑平面图形 0.6学时2 教学要求了解AutoCAD绘图软件的基本内容; AutoCAD绘图软件中的各种绘图命令:直线、圆弧、图层、标注、剖面线、镜像、文字等;平面图形的计算机绘制方法。三、学时分配序 号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1第一章绘图的基本知识42第二章投影基础83第三章基本体的投影104第四章组合体的视图65第五章机件的表达方法66第六章标准件与常用件47第七章零件图88第八章装配图89第九章焊接构件图410第十章计算机绘图2合计60四、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总评成绩的构成:平时成绩
31、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20%;半期考试的成绩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20%;期末考试的成绩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60%。五、教学参考书1、李澄,吴天生,闻百桥编机械制图(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周鹏翔,刘振魁编工程制图(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赵大兴,李天宝编现代工程图学教程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冯开平,左宗义编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5、钱可强编机械制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6、刘小年,刘振魁机械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李增民编AutoCAD2002实用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六、说明工业
32、微生物育种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业微生物育种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代码:学 分:3学分总 学 时:学时56(理论:26 实验20)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当今的生物技术具有高速拓展的势头,但作为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这样一项既具有悠久历史,又不断被赋予崭新内容的应用性技术,依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课程从理论上和技术上介绍如何获得优质高产微生物菌株。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必须具备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和遗传学等有关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认识到微生物育种在微生物工业中的地位及其重要作用,掌握微生物育种
33、的原理和方法,真正学到一门专业操作技能。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 绪论 2学时1、教学内容:第一节、工业微生物育种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1学时第二节、工业微生物育种进展 1学时2、教学要求了解微生物育种在发酵工业中的发展及应用概况。第四章 基因突变1、教学内容:第一节、突变的分子机制 自学第二节、突变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自学第三节、突变体的形成 2学时 2、教学要求:了解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理解突变的种类;突变的修复。掌握突变的表型效应;表型延迟。第五章 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1、教学内容:第一节、物理诱变剂 1.5学时第二节、化学诱变剂 1.5学时第三节、生物诱变剂 1学时2、教学要求:了解常
34、用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了解生物诱变剂的作用机制与种类;当今一些较为先进的诱变剂的使用。理解碱基类似物诱变及修复原理。掌握紫外诱变的原理及修复原理。第六章 工业微生物生产菌的分离筛选1、教学内容:第一节、含微生物样品的采集 自学第二节、含微生物样品的富集培养 自学第三节、微生物的分离 自学第四节、野生菌株的筛选和目的产物的鉴别 2学时 2、教学要求: 了解样品的采集和样品的富集培养的一些前沿知识。 理解工业微生物产生菌的分离筛选的基本环节。第七章 工业微生物诱变育种1、教学内容:第一节、诱变育种的实验设计和准备工作 2学时 第二节、诱变育种的步骤与方法 2学时第三节、突变株的分离与筛选 1学
35、时第四节、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1学时第五节、温敏突变株的筛选 1学时第六节、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1学时2、教学要求:了解单孢子悬液的制备;琼脂块高通量筛选。理解营养缺陷型菌株和冷敏感菌在生产上的应用;工业微生物诱变育种出发菌株的特性;诱变后菌株筛选的一般程序;筛选模型的选择掌握诱变育种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第八章 工业微生物代谢控制育种1、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论 1学时第二节、初级代谢的调节控制 1学时 第三节、次级代谢的调节控制 自学第四节、代谢调节控制育种 2学时2、教学要求:了解次级代谢的调节控制;代谢控制育种的几个实例。理解代谢控制育种与诱变育种之间的关系;次级代谢控制育种的基本原理;代谢
36、控制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掌握初级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第九章 工业微生物杂交育种1、教学内容:第一节、微生物杂交 0.5学时第二节、细菌杂交育种 0.5学时第三节、放线菌杂交育种 自学第四节、酵母菌杂交育种 0.5学时第五节、霉菌杂交育种 1学时第六节、微生物原生质体育种 1学时第七节、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1学时第八节、细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1学时第九节、放线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0.5学时第十节、酵母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1学时第十一节、霉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1学时2、教学要求:了解放线菌杂交育种常用方法;酵母菌杂交育种的常见方式;细菌杂交育种几种常见方式;真菌杂交育种的常见方式。理解微生物杂交育种
37、的概念;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和融合的方法;融合菌株的检出及鉴定;真菌准性杂交。掌握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基本环节第十章 基因工程育种1、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 0.5学时第二节、基因工程载体 自学第三节、基因工程所用的酶 自学第四节、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 自学第五节、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0.5学时第六节、基因定位诱变 1学时2、教学要求 了解基因定位诱变;常用的载体与工具酶;基因工程基本原理。 理解基因工程育种的基本操作过程。第十一章 工业微生物菌种保存与复壮 1、教学内容:第一节、菌种的退化与复壮 1学时第二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保存 1学时2、教学要求:了解菌种保存的各种方法;著名的菌种保藏机构;如
38、何获得菌种。理解菌种退化的概念;菌种复壮与菌种广义复壮的概念;常见的菌种保存保藏方法。三、学时分配表章 节学时数章 节学时数第一章 绪论2第七章 工业微生物诱变育种8第四章 基因突变2第八章 工业微生物代谢育种4第五章 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4第九章 工业微生物杂交育种8第六章 工业微生物产生菌的分离筛选2第十章 基因工程育种2第十一章 工业微生物菌种复壮与保藏2四、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为考试。总评成绩的构成为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依据学生的作业、笔记质量。五、教学参考书及多媒体辅助课件1微生物学教程(第七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Mic
39、robiology : An Introduction : Chemistry of Life : Bacteria ID CD-ROM, and Student Tutorial CD-ROM”, Gerard J. Tortora Berdell R. Funke Christine L. Case,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19993“Brock's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 9TH”, Michael T. Madigan John M. Martinko Jack Parker,Prentice Hall,19994“M
40、icrobiology”, Lansing M. Prescott,Donald Klein, John Harley,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26“Microbe Zoo” CD-ROM, the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Board of Trustees, 19987. 陈代杰,朱宝泉编著,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与发酵控制技术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2月;8. 章名春编著,工业微生物诱变育种第一版,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六、说明:1、在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任课教师可根据生物科学发展的和科学研究新结
41、果,增加新理论、新动向、新成果的汇报内容,也可增加入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内容。2、本课程单独开设实验课,由实验教学内容和安排在实验教学大纲中体现。3、第二、三章内容简单,采取学生自己复习的学习方式。化工设备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工设备基础(Chemical Engineering Equipment Design)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学 分:2总 学 时:36适用专业:生物工程先修课程:工程制图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化工设备设计基础是化工工艺专业及其相近的非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化工设备是为化工工艺过程服务的,是实现化工生产的生产工具。对于生工类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工机械
42、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生物工程过程研究、设计和生产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机械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具备对一般化工设备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的初步能力。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 工程力学(12学时)1 教学内容第一节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其平衡条件 2学时第二节 直杆的拉伸和压缩 5学时第三节 直梁的弯曲 5学时2 教学要求了解约束类型及约束反力的表示方法;材料拉(压)试验的应力应变图,材料的屈服极限s、强度极限b、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等机构性能指标;构件中发生热应力的原因及影响热应力大小的因素。理解平衡、刚体、力、力系的概念;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
43、方程。掌握求解直杆横截面上内力、应力的方法;直杆拉(压)时的强度计算;梁的强度条件。第二章 化工设备材料(6学时)1 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 1学时第二节 材料的性能 1学时第三节 碳钢与铸铁 1学时第四节 合金钢 1学时第五节 化工设备的腐蚀与防腐措施 1学时第六节 化工设备材料选择 1学时 2 教学要求 了解化工设备对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及韧性等的要求;低温条件对材料韧性的影响,高温对低碳钢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的影响;均匀腐蚀和非均匀腐蚀的区别及设计上的处理方法;防腐蚀的方法。 理解材料的蠕变、蠕变极限、持久极限等概念;材料发生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及条件;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不锈钢及铸铁牌号的意义。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教研室听评课记录
- 部编版七上《道德与法治》听课评课记录:第4单元 第8课 第1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
-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听课评课记录
-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2《空气污染》听课评课记录
- 2025年度科技创新项目居间合同协议
- 2025年度婚内财产保障与婚姻风险防控协议书范本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去括号》听评课记录
- 中考数学复习第10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听评课记录
- 2025年度环保产业股权收购与运营管理合同
- 继续教育听评课记录
- 《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施工技术》 课件 项目4 盾构施工
- AutoCAD2024简明教程资料
- 矿井车辆安全培训课件
- 股权转让与入股合作协议
- 人工挖孔桩作业指导书
- GB/T 18601-2024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 红色大气财务报销流程培训课件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模板(六套)
- (高清版)DB43∕T 2511-2022 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规范
- 新能源电站单位千瓦造价标准值(2024版)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第4讲 阻燃剂性能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