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可将培养基可以分为和02 .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四类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3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4 .消毒是指5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止匕外,人们也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等。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止匕外,实验室里还用或进行消毒。6 .制备牛肉膏蛋白豚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步骤是,,,,。7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和。是指。稀释涂布平板法指08.菌种的保藏:(1)临时保藏: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长成后,放入冰箱中保藏,以后每36个月,转移一次新的培养基。
2、缺点是:保存时间,菌种容易被或产生变异。(2)长期保存方法:法,放在冷冻箱中保存。P15旁栏思考题: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P16旁栏思考题:请你判断以下材料或用具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的方法。(1)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2)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3)实验操作者的双手(1)、(2)需要灭菌;(3)需要消毒。P17倒平板操作的讨论1 .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C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
3、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2 .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3 .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4 .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P18平板划线操作的讨论1 .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
4、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2 .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3 .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
5、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P19涂布平板操作的讨论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P20六、课题成果评价1 .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d后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2 .接种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如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的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大肠杆菌菌落的特点,则说明接种操作
6、是符合要求的;如果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则说明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还未达到要求,需要分析原因,再次练习。3 .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培养12h与24h后的大肠杆菌菌落的大小会有明显不同,及时观察记录的同学会发现这一点,并能观察到其他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一步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习惯。P20练习1 .提示:可以从微生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的角度来思考。例如,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适宜的温度,食品保存可以通过保持干燥、真空的条件,以及冷藏等方法来阻止微生物的生长。2 .提示:可以从这三种培养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等方面分别进行总结归纳。例如,这三种培养技术都需要为培养物提供充足
7、的营养,但无土栽培技术的操作并不需要保证无菌的条件,而其他两种技术都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3 .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答案并不惟一,重点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正是由于证明了微生物不是自发产生的,微生物学才可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巴斯德实验中用到的加热灭菌的方法导致了有效的灭菌方法的出现,而这一灭菌原理也适用于食品的保存等。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 .尿素只有被分解成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选择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特点:惟一氮源,按物理性质归类为性关官1口加分。2 一PCR()是一种在体外将。此项技术的自动化,要求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3
8、 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应用的原理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生长的条件(包括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4 .选择培养基是指05 .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即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计数公式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成功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另外,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6 .一般来说,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这是因为一。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7 .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对照实
9、验是。满足该条件的称为,未满足该条件的称为08 .实验设计包括的内容有:、和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9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和培养。在实验过程中,一般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10 .土壤有“”之称,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微生物、。11 .土壤中的微生物约是细菌,细菌适宜在酸碱度接近潮湿土壤中生长。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不同,分离不同微生物采用的的稀释度不同。12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菌落的、和等方面。13 .在进行多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做好标记,其目
10、的是。14 .对所需的微生物进行初步筛选,只是分离纯化菌种的第一步,要对分离的菌种进行一步的鉴定,还需要借助的方法。15 .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将尿素分解成了。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PH。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变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在以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说明该细菌能够。P22旁栏思考题1 .想一想,如何从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答:统计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菌落数,最好能统计3个平板,计算出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然后按课本旁栏的公式进行计算。P22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
11、在对应稀释倍数106的培养集中,得到以下两种统计结果:1.第一位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30;2.第二位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三个平板第一位同学只涂布了一个平板,没有设置重复组,因此结果不具有说服力。第二位同学考虑到设置重复组的问题,涂布了3个平板,但是,其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因此,不能简单地将3个平板的计数值用来求平均值。P22设置对照A同学的结果与其他同学不同,可能的解释有两种。一是由于土样不同,二是由于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究竟是哪个原因,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实验方案有两种。一种方案是可以由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样
12、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致,则证明A无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A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的配制有问题。另一种方案是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实验结果要有说服力,对照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P24旁栏思考题为什么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相同吗?这是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单位:株/kg)是不同的,例如在干旱土壤中的上层样本中:好氧及兼性厌氧细菌数约为2185万,放线菌数约为477万,霉菌数约为23.1万。因此,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
13、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同时还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选择培养的条件。P25结果分析与评价2 .培养物中是否有杂菌污染以及选择培养基是否筛选出菌落对照的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牛肉膏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菌落。3 .样品的稀释操作是否成功如果得到了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4 .重复组的结果是否一致如果学生选取的是同一种土样,统计的结果应该接近。如果结果相差太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P26练习2.提示: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含有大量的
14、微生物,其中也包括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由于瘤胃中的微生物多为厌氧菌,接触空气后会死亡,因此分离其中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除了需要准备选择培养基外,还应参照厌氧菌的培养方法进行实验设计。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 .纤维素是类物质,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止匕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2 .纤维素酶是一种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和,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正是在这三种酶的协同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样,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3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可以
15、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但并不和水解后的和发生这种反应。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分解纤维素,从而使菌落周围形成。4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如下:-梯度稀释05 .为确定得到的菌是否是纤维素分解菌,还学讲行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发酵和发酵。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进行定量测定。P28旁栏思考题1 .本实验的流程与课题2中的实验流程有哪些异同?本实验流程与课题2的流程的区别如下。课题2是将土样制成的菌悬液直接涂布在以尿素为惟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直接分离得到菌落。本课题通过选择培养,使纤维素分解菌得到增殖后,再将菌液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其他步骤基本一
16、致。2 .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3 .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能使纤维素分解菌相对聚集,实际上是人工设置纤维素分解菌生存的适宜环境。一般应将纸埋于深约10cm左右腐殖土壤中。P29旁栏思考题1 .想一想,这两种方法各有哪些优点与不足?你打算选用哪一种方法?(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方法一是传统的方法,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具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
17、分解菌的作用。方法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是由于纤维素和琼脂、土豆汁中都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反应。但这种只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产生的透明圈较为模糊,因为培养基中纤维素占主要地位,因此可以与纤维素酶产生的透明圈相区分。方法二的另一缺点是: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2 .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P29六、课题
18、成果评价1 .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以及选择培养基是否筛选出菌落:对照的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则说明培养基制作合格。如果观察到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则说明可能获得了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2 .分离的结果是否一致:由于在土壤中细菌的数量远远高于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因此最容易分离得到的是细菌。但由于所取土样的环境不同,学生也可能得到真菌和放线菌等不同的分离结果。P30练习3 .答:流程图表示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此步是否需要,应根据样品中目的菌株数量的多少来确定)-梯度稀释-将菌悬液涂布到有特定选择作用的培养基上-挑选单菌落发酵培养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 .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2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PH特殊营养物质氧气3 .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4 .使用较为温和的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危害的微生物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微生物,包括芽抱和抱子5 .煮沸消毒酒精氯气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化学药物6 .计算称量融化灭菌倒平板7 .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白酒总代理合同年
- 小学口算练习题小数300道
- 2025年呼和浩特货运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吉林市a2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题大全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听课评课记录
- 社区残疾人工作计划
- 酒店主管年度个人总结
- 车间生产主管年终总结
- 电子技术实习生工作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附答案)
-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 法院拍卖议价协议书
- 新能源充电站运营手册
-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完美版)
- TB 10009-2016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 2024年东南亚鸡蛋分级包装设备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
- 2024年兰州新区实正鑫热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血透室护士长述职
- (正式版)JTT 1218.4-202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