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_第1页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_第2页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_第3页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_第4页
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20喷射硅配合比设计记录-i、材料:1、水泥:泾阳声威水泥P.O42.5R2、粗集料:东岭碎石场(5-10mm连续级配)3、细集料:银花河河砂场(中砂)4、水:饮用水5、外加剂:山西凯迪KD-4型速凝剂,掺量3%以上材料,经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二、设计依据1、交通出版社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技术2、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3、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硅试验规程4、GB50119-2003硅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三、配合比设计过程(一)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它具有自身的工艺特点,其方法和步骤如下:1、选择粗

2、集料的最大粒径:Dmax=16nm2、确定砂率砂率按下式计算:Sp=140.63DmaX3447=54%3、选择水泥用量(1)Rs=A(1.44Rb-2.04)Rye=0.41x(1.44x42.52.04)20=24.2620式中:Rs-喷射混凝土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MPaA-取0.41Rb-水泥标号(MPaRye-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MPa(2)计算水泥用量Co=782.4Dmaf2377-B=782.4X1602377乂1=404Kg/m3B调整系数,当用425号水泥,则B=1。4、选择速凝剂及其用量Qo=gCo=404X3%=12Kg/rii5、确定水灰比及其用水量W/C=0.45

3、Sp+0.2475=0.45X0.54+0.2475=0.493W=0.49X404=198Kg/m6、计算砂石用量Vs+G=1000-(Wo/pw+Co/Pc+Qo/Pq)+10a=1000-(198/1+404/3.15+12/3.05)+10X1=1000-330.2+10=1000-340.2=660LSo=Vs+G-Sp-ps=660X0.54X2.6=927Kg/m3Go=Vs+G-(1-Sp)pq=660X(1-54%)2.61=793Kg/m3C:S:G:WQ=404927:793:198:12.1=1:2.29:1.96:0.49:3%7、制作7d,28d两组试件,各材料所需

4、用量30L,C=12.12Kg,S=27.81Kg,G=23.79Kg,W=5.94KgQ=363g成型在450mmX350mmX120mm木制试模中,2min内完成搅拌、震捣、装模(四)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在基准配合比各材料用量基础上调整试拌配合比1、在基准配合比W/C=0.49下调0.01,W/C=0.48,2、确定水泥、外加剂及其用水量Co=413Kg/m3W=198Kg/m3Qo=12.4Kg/m33、确定砂、石用量So=933Kg/m33Go=827Kg/m调整配合比为C:S:G:WQ=413933:827:198:12.4=1:2.26:2.00:0.483%4、制作7d,28d两组试

5、件,各材料所需用量30L,C=12.39Kg,S=27.99Kg,G=24.81Kg,W=5.94KgQ=372g成型在450mmX350mmX120mm木制试模中,2min内完成搅拌、震捣、装模(五)根据现场施工经验二次调整试拌用量1、在基准配合比W/C=0.49上调0.01,W/C=0.50,2、确定水泥、外加剂及其用水量Co=396Kg/rnW=198Kg/mQo=11.9Kg/m33、确定砂、石用量_3So=895Kg/m3Go=930Kg/m调整配合比为C:S:G:WQ=396895:930:198:11.9=1:2,26:2.35:0.50:3%4、制作7d,28d两组试件,各材料

6、所需用量30L,C=11.88Kg,S=26.85Kg,G=27.90Kg,W=5.94KgQ=357g成型在450mmX350mmX120mm木制试模中,2min内完成搅拌、震捣、装模水灰比7d强度(Mp砂28d强度(Mp3备注0.4827.430.028d达到配制强度106%0.4925.628.428d达到配制强度101%0.5024.527.728d达到配制强度98%(六)、确定试验室配合比结果证明试拌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要求,故试验室推荐配合比为:C:S:G:WQ=413933:827:198:12.4=1:2,26:2.00:0.48:3%C20喷射硅配合比设计记录一、材料:1

7、、水泥:泾阳声威水泥P.O42.5R2、粗集料:东岭碎石场(5-10mm连续级配)3、细集料:银花河河砂场(粗砂)4、水:饮用水5、外加剂:山西凯迪KD-4型速凝剂,掺量3%以上材料,经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二、设计依据1、交通出版社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技术2、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3、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硅试验规程4、GB50119-2003硅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三、配合比设计过程1、按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要求选用配合比:水泥:水:砂:碎石:速凝剂=413:186:919:782:12.4=1:0

8、.45:2.23:1.89:3.0%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按选用配合比试拌10L硅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水泥:413X0.01=4.13kg水:186X0.01=1.86kg砂:919X0.01=9.19kg碎石:782X0.01=7.82kg速凝剂:12.4X0.01=0.124kg(2)基准配合比调整为:水泥:水:砂:碎石:速凝剂=413:186:919:782:12.4=1:0.45:2.23:1.89:3.0%3、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1)采用基准配合比拌制硅,水泥、水、砂、碎石、速凝剂用量按所定基准配合比,用水量为1.86Kg拌制,在5min内完成翻拌、制试模(2)采用三种不同的配合比,另外两种配合比的水灰比,分别为基准配合比增加和减少0.02,分别为0.43,0.47,两组配合比分别为:水泥:水:碎石:砂:速凝齐I=433:186:908:773:13.0=1:0.43:2.10:1.79:3.0%水泥:水:碎石:砂:速凝齐I=396:185:928:790:11.9=1:0.47:2.34:1.99:3.0%水灰比7d强度(Mpaj)28d强度(Mpa备注0.4329.933.628d达到配制强度119%0.4527.0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