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习目标1.掌握战国七雄的概念和七国之间发生的主要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2.了解铁农具、牛耕的推广。3.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4.了解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战国七雄1.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2.七雄:、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 3.战役:、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4.结果: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二)商鞅变法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新兴的势力增强。 2.目

2、的: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以求。 3.时间: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4.内容:(1)政治:确立,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2)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3)军事:奖励,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5.商鞅变法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在岷江上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2

3、.结构(1)构成:由渠首和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2)渠首鱼嘴: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 飞沙堰: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3)功能: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4)影响:使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我们该如何评价商鞅变法?它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军伐韩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韩国上下大为恐慌,议献上党以息秦兵,郡守冯亭不愿入秦,遂派使者向赵请降,

4、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龁率军再攻上党,赵遂命廉颇率军赴援,与秦军相持于长平。第三年,秦使千金行反间于赵,七月,赵人换将,以赵括代廉颇出战,大败,赵卒被坑四十万。材料二孟子·离娄描绘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平之战发生在哪两个国家之间?阅读材料,分析长平之战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不得直接照抄原文)(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3)除长平之战,战国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战役?三、课堂练习1.山西省的宣传语是“山西旅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晋善晋美”。晋国在战国时期分裂为()

5、a.韩、赵、燕b.郑、宋、楚c.韩、赵、魏d.秦、齐、楚2.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以下战役中,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阪泉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3.战国七雄中,后来逐渐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对六国构成威胁的是()a.秦国b.楚国c.齐国d.赵国4.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a.促进生产力发展b.实现富国强兵c.缓和社会矛盾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5.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记载中描述的应是()a.灵渠b.长江三峡c.长城d.都江堰四、达标检测1.

6、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a.秦国b.魏国c.齐国d.楚国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铁制工具和牛耕的推广b.个体小农的出现c.百家争鸣的影响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4.战国时期,为秦国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a.秦孝公改制b.李悝变法c.管仲改革d.商鞅变法5.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

7、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6.“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诗句赞颂的伟大工程是()a.大运河b.灵渠c.都江堰d.赵州桥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二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译文:滚滚的乌云布天上,春雨落得唰唰响,好雨落到公田里,同时也落到私人田地。)诗经·小雅·大田材料三此变法使秦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国富兵强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

8、1)材料一反映了土地归国家所有,而材料二则反映了部分土地已经归私人所有,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土地所有制的转变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2)材料三中的“变法”是指哪次变法?(3)材料三的这次变法的哪些经济措施直接推动了秦国国富兵强?(答出两点即可)(4)综上所述,分析影响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晋国齐桂陵之战秦国(二)牛耕地主阶级富国强兵公元前356县制土地军功(三)李冰灌溉网宝瓶口防洪成都平原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1)评价:这场掀起巨大变革的变法,使得秦国的实力迅速增强,为之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确立了法治思想,客观上促进了秦国

9、小农经济的发展,土地私有制更新了生产关系,将地主阶级带到历史舞台,郡县制又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推翻旧制的同时也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减小了推行变法的阻力,为秦国向前发展扫清了障碍。不得不说,商鞅变法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却是根据特殊情况制定的极端变革手段,使百姓受到压迫和剥削,给民众带来巨大的痛苦。(2)借鉴之处:改革能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进步,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的前途。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统治者需要制定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强化依法治国。2.(1)秦国和赵国。原因:秦国进攻韩国,韩野王投降,韩国上党郡太守冯亭不愿投降,派使者向赵国投降。赵王接受投降,触怒了秦王,于是派兵攻打赵国。(2)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3)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三、课堂练习1.c2.a3.a4.b5.d四、达标检测1.d2.a3.a4.d5.b6.c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