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文本解读立足常规教学_第1页
着眼文本解读立足常规教学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湖南省基础教育研究论文着眼文本解读立足常规教学关键词:文本解读、常规教学。解读文本是一件最能显示语文教师“功力”的活儿。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那么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如何,就成为决定其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高低,决定着课堂达到怎样一种状态。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基本功如今正在日趋萎缩。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这样分析造成教师文本解读功能低下的原因的:一是至今势头不减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师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不得不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考试,忽视了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二是现在教学辅助资料太多,教师手边有“教参”,网上有现成的教案

2、、学案、课件,一切都“配套成龙”地摆在那儿,只要“拿来”就是,以至现在的语文教师备课时已经离不开“教参”和网络,大部分教师几乎不会赤手空拳地解读文本了。由此,着眼文本解读,立足常规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益,显得尤为重要。一、文本解读的基本内容:(一)解读课标和教材。1领会课标的理念。2理解教材的体系。3掌握单元的目标。(二)解读人物和背景文本解读要首先关注人:写文章的人和文中写到的人如果不了解作者就无法理解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了解作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的理解文本,更好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1)作者的生平介绍。(2)写作

3、的时代背景。(3)作家的其他文章。(4)作家对写作意图的阐述。(5)别人对这篇文章的评论。二、文本解读的态度:1. 俯视前一段时间,狼牙山五壮士几乎被拿下小学语文教材。后来,因为五壮士之一、硕果仅存的葛振林的去世,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掀起了关于革命传统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大讨论,狼牙山五壮士才又回到教材中。为什么教材编者要去掉这篇课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反映这篇课文不好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诸如这样的问题:五壮士为什么跳崖?为什么不投降?教师觉得不好回答,因此纷纷建议删除这篇课文。也许着篇课文真的很难上,但是,也不至于不能上。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和教学的把握。首先,我想提请

4、大家关注教学的主体。除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教师是施教的主体,作者是创作的主体,编辑是编辑的主体,国家意志是教育目标设定的主体。所以,但我们高呼“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我们教学仅仅是为了学生发展吗?我们是为了培养国家公民,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然后,我们来看课文。五壮士为什么跳崖?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弹尽粮绝,陷入重围,无路可走。不跳崖,只有被俘虏。在跳崖、被俘和投降之间选择,五壮士毫不犹豫,选择了跳崖。他们清醒地知道:被俘,无异于把自己交给敌人,受尽苦难和屈辱;投降就是屈服、认输、示弱、低头。被俘和投降都会丧失人的尊严,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生命死宝贵的,但是做

5、奴隶、猪狗不如的活着,生不如死。这种特殊的时候,选择跳崖,丧失的是生命,保持了民族的气节和尊严。因此,跳下去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假如学生提出“是否允许投降”这样的问题,教师也不必回避。首先,投降和叛变有区别。投降仅仅是丧失个人和国家的尊严,而叛变则是出卖国家利益。美国的将军允许士兵在无法取胜和逃脱的情况下投降,当然是基于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考虑。但是,许多时候,会有一些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如果人人都打不过就投降,那么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那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任何国家,都有敢于牺牲,为国家民族利益而贡献生命的英雄人物。所以,那种认为美国人提倡投降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假设林肯总统愿意

6、投降屈服,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国了。因此,教师应当广泛读书,深入思考,做到成竹在胸,才能恰当地进行教学。很多教学中的问题,不是教材的问题,而是教师理解、把握、运用的问题。还有,教师遇到类似的问题,不应当回避,而要勇敢面对,那既是教师的责任,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2. 仰视:死抠课文迷信权威顶礼膜拜3. 平视:我十分欣赏闫学老师一改语文教师及课文作者顶礼膜拜的“仰视”态度,转而以平等对话者的身份平视文本和作家,文本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直言不讳。比如解读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时,一开头就针对文本结尾的那句点睛之笔“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坦率地指出:“我试图站在冯骥才先生的角度,理解他所说的这个

7、美好的境界,我也我试图站在小鸟的角度,理解他所说的这个美好的境界,但遗憾的是,无论我站在谁的角度,最终都没能看出这个境界的美好”;“无论这个笼子是如何舒适与温暖,笼子就是笼子。对小鸟来说,它需要的不是笼子,而是自由的天空”。一语点破了作家由于考虑欠周而造成的文本缺陷。这种平视教材的勇气,恰恰来自闫学老师对作家的尊重、对真理的尊重,而不是无理挑剔,更不是故作惊人之语以求博得几声喝彩。我想,这对于仍然习惯于仰视教材的语文教师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三、文本解读的主要策略当前语文课对文本处理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对文本内容的浅尝辄止。教师没有很好地耐下性子走进文本,细细咀嚼、品味、涵泳文本,以

8、探得文本的本真意义,而是粗略地浏览,随意地解读,凭着经验和直觉肤浅地感受文本,然后再把这种直观感受传达给学生。从陌生感到亲和力到创新性(一)善待文本1少些架空分析2少些课外文献(与文本有关的文章、评论要仔细研读)3少些音响资料4少些课中游戏(二)走近文本“文本细读”:面-线-点1. 特点。2重点。3难点。4突破点。5空白点。细读要避免误区:细读融合慢读有节奏我们中国人早就明白了字词与存在之间的关系,从古至今,我们都十分热衷于、擅长于咬文嚼字。加之汉字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它的每一个字本身就是存在中某一对象的口号。因此,细读字词对于孩子学习语文而言,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细读固然是妙法,但我们不可能对

9、每一个文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细读,倘若如此,那么一篇课文我们就可以讲一个学期。我们只能慢读与细读结合,只有两者结合,才会产生节奏感。一个人,一辈子活的是否有质量,就看这个人活的是否有节奏感。一堂语文课,也是如此。有一个小说家叫田金兰,他在谈到小说写作的时候说,写小说尤如骑马,跑跑停停。有风景处,就立马停下来细看,没风景的时候连抽几鞭,快马跑过。滑动与停留,何处滑动?何处停留?这就要看一个人的眼力和功夫。一堂语文课,当如骑马,要跑得好看,跑得自在。不妨琢磨一下。(三)读透文本阅读的三种价值取向:作者意义的阅读文本意义的阅读读者意义的阅读(师、生):自然的情感体验、直觉的审美感受读通读厚读薄读准

10、1整体地读。2细腻地读。3流畅地读。2多元解读。再次,什么是语文常规教学?经常性的,符合语文教学科学规律的,促进学生主体言语生命发展的课堂教学形态语文教学的应有形态。不符合上述特征的均为非常规教学。那么,公开课是否属于常规课呢?我们观摩了许多公开课,在肯定之余,往往会对观摩课进行贬义性的评价。其中一点,集中在观摩课的“表演”身上。曹文轩先生借用时装表演来比喻观摩课,当身材窈窕的模特从T形台上款款走过来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他们所展示的服装无论怎么好看,实际上是没有几个人能够穿着的。但是,我们又必须知道,正是他们的表演引领着巴黎、伦顿,以及全世界的跟风潮流,从而让人类更加的美丽,漂亮。观摩课是一种

11、特殊方式的教育,我们评价它的价值大概不能从它能否复制去考量。如果一位语文教师每一节常规课都要学着观摩课去上,那么费尽心机、那么处心积虑,那么投入与用力,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一个一个地被累死在讲台上。我以为,好的公开课是常规课的引领方向,在教学形态上它与常态课有很大的差距,但向我们展示了各种授课模式,体现了某种新鲜的教学理念。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好的常规课才能成为公开课。菜根谭中有一句话:“至味是常”,常态是事物的本真。作为教学常态的常规课,是每个教师应致力研究的。怎样上好语文常规课呢?首先要做好文本解读,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形成课堂结构。除此之外,还要

12、从以下几点把握自己的课堂教学。第一、准确把握年段目标:落实年段学习目标,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要增强课标意识、目标意识、年段意识,使所上的课是那个年段的,符合那一类课型的、符合那一种文体特点。课堂上落实三个维度学习目标,要既得意又得言,得法、得能。语文教材有很多版本,但教学要达到的要求是一致的,就是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的单元教学内容以文选形式呈现,不同年段的教材,都有写人的文章,写事的文章,写景的文章等等,文章里面都有字词句篇,那么同样的文体,同样的语言单位,如何根据不同的年段把握教学内容,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呢?答案就是遵循课标年段目标。不同的文体教学内容不同,相同的文体,年段不同,教学内

13、容也不同。不同的年段,同样的语言单位(比如字、词、句、篇等)教学要求不同。第二、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就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落实课标提出的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中高年级也要把识字、写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还要重视学词,加强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运用。识字教学要教给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以及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要大力加强写字的指导与练习,中国人一定要写好中国字。各年级要狠抓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直到习惯成自然。识字、写字、学词是贯彻整个小学阶段最基本重要的任务,一定要夯实这一语文学习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1. 识字写字教学低年级教学内容的重点,也是各年级教学内容的重点。2. 识字写字是小学阶段教

14、学内容的重点,是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础。3. 识字写字教学首先是认识,要把音读准;然后是让学生用一定的方法记忆生字;第三是要会写,要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把字写端正。4. 识字写字教学要结合汉字形音义相结合的特点。5. 识字写字教学还要加强词语教学,包括词语的积累、辨析、理解、运用。第三、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语文的最大任务是什么?是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往大里说这是与人的培养相连的,一个完人,完整的人,完美的人,完善的人必有一个能力就是写作能力。作文所需要的能力都需在阅读教学中解决。1. 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最显著的特点。2. 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运用是核心,语言文字是运用的对象。3. 运用需要

15、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会运用。4. 加强语言文字运用需要既关注文本的表达内容,更要关注文本表达的形式,因为形式与内容不可分,而侧重点是着重于内容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5. 不同的年段运用的侧重点不一样,低年级主要是词语的积累、重点句式的迁移运用、有特点的句式的迁移运用;高年级除了要做到低年级的运用要求外,要着重加强构段方式的仿写、文章的仿写等。第四、呈现学习过程“母语教学”实质上是“语境教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言语“习得”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非要靠学生亲历亲为的语言实践不可。在教学中,老师一定不要过于强势,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读出自己的感受,提出困惑和问题。要让学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用有效的导和引促成阅读教学的高质量,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力。1.语文是实践性学科,语文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