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_第1页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_第2页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_第3页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诗歌第二段。2.欣赏诗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3.品味诗歌意境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主旨句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诗歌第二段。2.品味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教学重难点)二、教学过程:1、音乐导入 ,激发兴趣:(课前播放一段古典音乐)音乐是人类最富于灵性的创造 ,它通过七个音符对称与非对称的排列

2、 ,奏出或悲愤激越或轻柔缠绵的乐曲 ,以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 ,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 ,因此音乐与同为抒写人生体验的诗歌并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刚刚老师给大家听的这首曲子大家觉得怎么样?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曲中的音乐技法或者自己的感受吗?可能这对大家来说并非易事 ,因为音乐不像高耸入云的山峰 ,也不像奔腾不息的河流 ,苍翠蓊郁的森林那样形象可感 ,它有声无形 ,飘渺难以捕捉。中国自古就有诗乐结合的传统 ,但是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却是不多 ,堪称精品的更是少之又少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是描写音乐的极品 ,他究竟是怎样写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导入新课。播放琵琶曲?

3、汉宫秋月? ,要求学生用心倾听 ,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后 ,利用知音传说 ,引入新课两千多年前 ,一个文人雅士 ,一个山野樵夫 ,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 ,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 ,一个文人骚客 ,一个天涯歌女 ,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 ,浔阳江的悠悠江水 ,瑟瑟秋风 ,清冷的月光 ,飘飞的荻花 ,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 ,巧遇琵琶女 ,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2.猜读标题 ,明确重点:学生通过标题来猜想本诗重点是写什么?表达什么?进而明确诗歌写了哪几个方面。3.自读课文 ,养成

4、读书方法:学生自读课文 ,强调圈点勾画批注的读书方法 ,梳理疑难字词 ,理解诗歌大意 ,最后交流重点字词。4.听读课文 ,理清文章结构:听录音 ,思考两个问题:(1) 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2) 概括每段内容 ,并且找出序文和全诗的对应局部。5.抽读课文 ,赏析音乐描写:(1)抽学生朗读第二段 ,插入朗读指导和评价(学生互评与师评相结合)。(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描写音乐的句子进行赏析。这一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要注意及时引导学生探讨下面几个问题:琵琶女演奏之前 ,作者先描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 ,有什么作用?明确: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 ,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

5、时的心态 ,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入手 ,用“未成曲调先有情以来可以说明琵琶女的技艺高超 ,二来来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理清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开展变化过程和高潮所在。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语)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 ,二者交错进行 ,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 ,表现了急迫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以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 ,再著一个“滑字 ,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的轻快流畅;接着如同“冰泉冷涩弦凝绝 ,乐曲逐渐缓慢下来 ,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 ,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 ,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第三乐段一开始是“银瓶乍破水浆迸 ,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 ,它开展的很快 ,接着就

6、出现了高潮时“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又紧张的场面;第四乐段是乐曲的终止或尾声。“曲终收拨留神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写出了琵琶声终止时的特点。急速的收尾 ,让人一时还不能走出乐曲 ,仍然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本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有什么作用?(3)归纳总结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6.齐读第二段 ,力争背诵。再次突出方法指导:大弦以下四句要快读 ,情调轻快;间关两句速度放慢 ,但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 ,要稍微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 ,要读的紧张热烈 ,至“裂帛戛然而止。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分析琵琶女形象 ,体会作者情感。二、教学

7、过程:1.复习导入:2.朗读全诗 ,入情入境:抽六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回忆诗歌内容 ,进入情境。3.小组合作 ,问题研讨: 用自己的话概括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 ,思考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 ,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 ,揭示了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并提出了强烈控诉。 从全文看 ,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能够反映?这种心情又是如何引发的呢?明确:作者的心情:孤寂伤感 ,凄凉落寞。“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等诗句可以看出。这种心情外表上源自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 ,饯别宴上的气氛 ,以及琵琶声的凄苦和琵琶女的遭遇 ,但实质上还是源自诗人自己因坎坷遭遇 ,宦海沉浮而带来的心灵触动。 作者在这样的心境下最大的感慨是什么?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人为什么说自己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明确:因为白居易和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 ,因此他才能从琵琶曲中听出琵琶女的哀怨 ,以至泪湿青衫 ,发出感慨。具体说来:出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才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