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题1 燃烧和灭火_第1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题1 燃烧和灭火_第2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题1 燃烧和灭火_第3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题1 燃烧和灭火_第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题1 燃烧和灭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1(2019青岛)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2(2019兰州)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温度高于240,红磷就一定能燃烧B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C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白磷也能燃烧D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白磷的着火点3(2019自贡)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

2、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4(2019昆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B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5(2019益阳)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发现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B公共场所做到人离电断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D加油站、

3、面粉厂等地严禁烟火6(2019聊城)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7(2019遵义)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对人类只有利而无害的化学反应B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C物质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燃烧D已知:3Mg+N2Mg3N2,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二、非选择题1(2019本溪)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2)堆放杂

4、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 。2(2019台州)19世纪初,电灯尚未发明,煤矿工人在矿井中只能借助煤油灯照明。矿井中通常存在大量的甲烷气体,遇火极易发生爆炸。1815年,化学家戴维设计出一种安全矿灯戴维灯(如图)。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火焰只会在网中燃烧而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1)甲烷与空气混合,遇火易发生爆炸,是因为甲烷燃烧释放大量的 。(2)用戴维灯照明,不会引燃矿井中的甲烷,原因是 。3(2019广东)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和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 ,

5、 。(2)图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水,还造成图的后果,其原因是: , ,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4(2019营口)某同学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熄灭蜡烛,请回答他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图1用嘴吹灭: ;图2用烧杯罩住熄灭: 。5(2019广东)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实验探究】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1) 用玻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酒精 ,蒸馏水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结论:乒乓球碎片的比硬纸片的低。 (3)在

6、如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溶液中产生气泡;蜡烛火焰a (填“先于”“后于”) b熄灭。现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 。(4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烧杯底部变黑; 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CO2不助

7、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原因是: 。【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 。6(2019北京)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1)设计B、D的目的是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 (填序号)。参考答案一、BCDAA CD二、1.(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通过锅盖盖在锅上而使锅内的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故答案为:隔绝氧气;(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

8、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故答案为: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燃烧;故答案为:撤离可燃物。2.(1)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引起燃烧;(2)戴维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由于金属能够吸收热量并散放到空气中,使金属周围的温度降低,甲烷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所以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故答案为:(1)热;(2)戴维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由于金属能够吸收热量并散放到空气中,使金属周围的温度降低,甲烷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所以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

9、。3.(1)关闭液化气的阀门的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浇水的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低到了松节油的着火点以下。(2)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1分),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盖上锅盖(加大量青菜)。故填:(1)隔离可燃物;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2)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盖上锅盖(加大量青菜)。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

10、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4. 图1用嘴吹蜡烛的火焰,加快了周围的空气流动,使蜡烛火焰温度降低;用烧杯将蜡烛罩住,使烧杯内的氧气减少,隔绝氧气灭火。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

11、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故答案为: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

12、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5.【实验探究】(1)用玻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酒精具有可燃性,能燃烧,水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3)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下面的蜡烛先熄灭;(4)由于二氧化碳受热气体膨胀,密度变小,聚集在烧杯的上部,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是由于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小;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在瞬间就完成了,易发生爆炸。故答为:【实验探究】(1)能燃烧,不能燃烧;(3)不燃烧,密度比空气大;(4)二氧化碳受热气体膨胀,密度变小,聚集在集气瓶的上部;【拓展】“小火燃烧”是由于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较小,“发生爆炸”是由于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6.(1)B、D的其它条件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