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水与河湖工程一轮巩固练习题附答案_第1页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水与河湖工程一轮巩固练习题附答案_第2页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水与河湖工程一轮巩固练习题附答案_第3页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水与河湖工程一轮巩固练习题附答案_第4页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水与河湖工程一轮巩固练习题附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与河湖工程一轮巩固练习题(附答案)专题:水与河湖工程1 .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A.B.C.D.2 .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C.水量向下游增大D.径流年际变化小思路导航:该题组以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西北内陆地区的绿洲分布及内流河的水文特点。第1题,处海拔较高,位于山区;处物质颗粒较大;处土壤发育好,土壤肥沃,有地下水的补给,是绿洲的分布区;处位于沙漠地区。第2题,该区域河流为内流河,夏季气温高,流量大;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河流在向沙漠流动过程中,由于人类活动用水、下渗、蒸发等因素影响,向下游水量逐渐减小;由于各年的气温变化

2、小,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小,但季节变化大。答案:1.C2.D(二)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13题1051101150120口30105此1150120气经度)1 .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C.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区土壤盐渍化普遍2 .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C.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季节变化小D.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3 .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发现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3、)A.从到B.从到C.从到D.从到【参考答案】1.B2.C3.B解析:该题组以我国经纬网图为切入点,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试题综合性强,区域跨度大、能力要求高。对图中数字代表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前提。结合大致的经纬度,可知数字代表的大致地区是:是西北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是华北平原,是西南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江南丘陵。第1题,区植被主要是草原,区水土流失严重,区洪涝、盐碱、风沙严重,区土壤是红壤。第2题,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区河流夏汛较长,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区河流汛期长,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第3题,从到,是从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进入秦岭以南,秦岭是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4、(三)、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源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1-3题比例尺河道摆动范围015km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 .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 .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水流量支流汇入沿岸地貌两岸岩性A.B.C.D.3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

5、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答案】1-3.DCC【试题解析】1 .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D正确。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而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泥沙含沙量大,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游荡河道,ABC错误。故选Do2 .黄河小北干流的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相对于上游以及下游地区来说,河流

6、的上游以及下游地区分别有支流汇入,河流流量中段较小,是影响摆动范围小的因素,不符合题意。两岸岩石的岩性相差不大,多为黄土。中段河道两侧地貌均为黄土高原,没有差异,不会影响摆动范围,符合题意,故选Co3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渭河的水量和含沙量对黄河下游地区影响较大,不会影响小北干流河水量的大小和流速的大小,ABD错误。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有所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排水不畅,流速降低,泥沙更容易淤积。故选Co(四)、下图为北半球某较大尺度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河阳阿叶林秋针叶林根据图示

7、信息推断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2)说出图中对陆地水体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图示地区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简述海洋对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4)因不合理的开发,图中森林急剧减少。简述森林锐减对当地水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理由:位于大陆西岸;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沿岸有暖流流经。(2)。(3)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暖流影响,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4)水循环:坡面汇流速度加快;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增大。解析第(1)题,根据海陆位置、地带性植被、洋流性质综合判断图示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第(2)题,根据

8、图示信息写出组成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第(3)题,根据气候类型从流量及其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描述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第(4)题,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森林减少对水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从径流汇集、径流变化等角度分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从含沙量、流量变化等方面阐述。(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一1/水系(1)说出该流域内的地势特征及AB河段河流水文特征。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面积曾不断萎缩。(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

9、简述2004年以前青海湖湖面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推断2005年以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参考答案】(1)地势特征:四周高中部低(或地势自四周向中部降低)。水文特征: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有结冰期(或流速较快,含沙量较大)(2)导致局地气候更趋干旱;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展;生物多样性锐减。(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水量增加,导致青海湖流域降雨量增加;人类活动:政府支持下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的实施。(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势特点及水文特征及全球变暖问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形成知识用。根据水系特征可以分析,该流域内的地势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该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上,降水少,因此其水文特征为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有结冰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