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评定技术_第1页
脑性瘫痪的评定技术_第2页
脑性瘫痪的评定技术_第3页
脑性瘫痪的评定技术_第4页
脑性瘫痪的评定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组成员:张思含 王倩 唐锋 许芳、李碧珠、唐敏、孙方睿(一)定义脑性瘫痪(cer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1个月内,因损伤或病变而致大脑发育障碍,以非进展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脑瘫的发生率在发达国家平均在2%左右,我国为1.5%-5%。1998年我国报道0-6岁脑瘫患病率为1.86%。脑瘫不仅影响患儿身体发育,而且也影响到患儿的能力、个性、认知以及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它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患之一。(二)病因及病理(二)病因及病理脑瘫的病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患儿脑部缺氧或脑部血脑瘫的病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患儿脑部缺氧或脑部血液灌注量不

2、足。液灌注量不足。出生前病因:胚胎期脑发育畸形,孕妇妊娠期间感染,糖尿病等,影响胎儿脑发育而致永久性脑损害。出生时病因:新生儿窒息缺氧、产伤、核黄疸等。早产是脑瘫的确定病因,分娩时间过长、脐带绕颈等致胎儿脑缺氧。出生后病因:包括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O中毒、头部外伤、严重窒息、持续惊厥及原因不明的急性脑病等,病变为非进展性,脑损伤程度取决于发病当时,不会进一步恶化。遗传性因素:父母近亲结婚以及在家族中出现脑瘫、智力障碍或先天性畸形者,幼儿发生脑瘫的几率增高。病理特点病理特点基本病理变化为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导致大脑传导功能异常。肉眼观察发现大脑皮质萎缩,脑回变窄,脑沟增宽,

3、皮质下白质疏松、囊变性,脑室增大、脑积水。镜下改变为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皮下白质萎缩,神经胶质细胞增生。(三)临床表现与诊断1.分型与临床表现(1)按运动障碍特点分类1)痉挛型脑瘫:)痉挛型脑瘫:约约占占70%,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系,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系,但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主要表现但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主要表现如下:如下:肌张力增高,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运动障碍,姿肌张力增高,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势异常。各大关节多表现为屈曲、内旋、内收模式。各大关节多表现为屈曲、内旋、内收模式。上肢表现为手指关节屈曲,手握拳,拇指内收,上肢表现为手指关节屈曲,

4、手握拳,拇指内收,腕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被动活动腕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被动活动时有时有“折刀样折刀样”张力增高,肩关节内收。过多使用张力增高,肩关节内收。过多使用上肢,易出现联合反应。上肢,易出现联合反应。下肢表现为尖足,足内翻或外翻,膝关节屈曲或下肢表现为尖足,足内翻或外翻,膝关节屈曲或过伸展,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大腿内收,过伸展,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大腿内收,行走时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行走时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下肢分离运动受。下肢分离运动受限,足底接触地面时下肢支持体重困难。限,足底接触地面时下肢支持体重困难。2)、手足徐动型约占)、手足徐动型约占20%

5、主要病变在锥体外系统,主要病变在锥体外系统,以不随意运动以不随意运动为主要指征,主要表现为不自主、为主要指征,主要表现为不自主、不协调的、不规则的、不能控不协调的、不规则的、不能控制的、无目的的动作,面部常制的、无目的的动作,面部常有怪异表清,反复出现舌尖节有怪异表清,反复出现舌尖节律性伸出与缩回动作。紧张兴律性伸出与缩回动作。紧张兴奋时不自主运动奋时不自主运动,安静时,安静时,入睡后消失。入睡后消失。3)、弛缓型 也称软瘫,见于婴幼儿。主要是缺乏抗重力的能力而造成自主性运动的能力低下,表现为躯干和四肢肌张力明显低下,关节活动幅度过大,运动障碍严重,不能竖颈和维持直立体位等,常伴有智力和语言障

6、碍。4).共济失调型 较少见,主要损伤部位为小脑,表现以平衡功能障碍为主的小脑症状。步态不稳、醉酒步态,容易跌倒。眼球震颤极为常见。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胫膝试验难以完成,肌张力低下。语言缺少抑扬声调,而且徐缓。 5).混合型 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类型,如痉挛型伴手足徐动型等。 (2)按瘫痪部位分类按瘫痪部位分类 1、偏瘫:指一侧上、下肢的瘫、偏瘫:指一侧上、下肢的瘫痪痪 (B) 2、双瘫:是四肢瘫的一种类型,双瘫:是四肢瘫的一种类型,指两侧下肢重于两侧上肢的瘫痪指两侧下肢重于两侧上肢的瘫痪 (E) 3、四肢瘫:指四肢都发生的瘫、四肢瘫:指四肢都发生的瘫痪痪 ( C) 4、截瘫:双下肢受累,常有

7、遗、截瘫:双下肢受累,常有遗传性传性 (D) 5、单瘫:指一个肢体的瘫痪、单瘫:指一个肢体的瘫痪 (A)(3)按运动障碍程度分类1)轻度:可独立完成一切日常生活活动2)中度:治疗后仍需借助支架和自助具才能进行日常活动3)重度:无法独立生活,需终身被照顾。 2.诊断要点:诊断要点:(1)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存在。 (2)在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 (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 (4)常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等障碍。 (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6)其他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如

8、头部CT、MRI、B超、EEG、SPECT、脑血流彩色多谱超声、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等。 二、康复评定技术残损能力参与轻度轻度中度中度重度重度功功 能能能独立生活能独立生活在辅助下生活在辅助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完全不能自理活动能力活动能力能独立行走,可能独立行走,可能需要辅助物能需要辅助物能自己驱动轮能自己驱动轮椅,能极不稳椅,能极不稳定地走或爬定地走或爬由他人推动由他人推动轮椅轮椅手手 功功 能能不受限不受限受限受限无有目的活动无有目的活动智智 商商7070705070505050言言 语语能说出完整句子能说出完整句子只能说短语、只能说短语、单词单词无可听认的言无可听

9、认的言语语教教 育育能进普通学校能进普通学校在辅助下能进在辅助下能进普通学校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设施特殊教育设施工工 作作能充分受雇能充分受雇在庇护、支持在庇护、支持下受雇下受雇不能受雇不能受雇(二)原始反射和自动反应的评定常见反射的出现和消退意义检查体位:任意体位。检查体位:任意体位。检查方法:突然大声地喊叫或发出刺耳的噪音。检查方法:突然大声地喊叫或发出刺耳的噪音。反应:上肢突然伸展或外展,大哭。反应:上肢突然伸展或外展,大哭。惊吓反射惊吓反射检查体位:被检者取卧位。检查体位:被检者取卧位。检查方法:对手掌或脚掌持续加压。检查方法:对手掌或脚掌持续加压。反应:手指或足趾屈曲(图反应:手指或足趾

10、屈曲(图11-611-6)出现时间:手掌抓握,出生时;足趾跖屈,妊娠出现时间:手掌抓握,出生时;足趾跖屈,妊娠2828周。周。消失时间:手掌抓握,出生后消失时间:手掌抓握,出生后4 46 6个月;足趾跖屈,个月;足趾跖屈,出生后出生后9 9个月个月 抓握反射抓握反射侧弯反射检查方法:婴儿处检查方法:婴儿处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位,用手指刺激一位,用手指刺激一侧脊柱旁或腰部。侧脊柱旁或腰部。 反应:婴儿出现反应:婴儿出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躯干向刺激侧弯曲。交叉性伸展反射交叉性伸展反射方法一检查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一侧下肢伸检查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一侧下肢伸展,另一

11、侧屈曲。展,另一侧屈曲。检查方法:将伸展位的下肢做屈曲动作。检查方法:将伸展位的下肢做屈曲动作。阳性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立即阳性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立即伸展伸展交叉性伸展反射交叉性伸展反射方法二方法二检查体位: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两下肢伸展。检查体位: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两下肢伸展。检查方法:在一侧大腿内侧给予轻轻叩打刺激检查方法:在一侧大腿内侧给予轻轻叩打刺激反应:在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关节跖屈(典反应:在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关节跖屈(典型的剪刀状体位)型的剪刀状体位)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

12、肢伸展。 检查方法:检查者将被检者头部转向一侧。检查方法:检查者将被检者头部转向一侧。反应:头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另反应:头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犹如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犹如“拉弓射拉弓射箭箭”或或“击剑击剑”姿势姿势出现时间:出生时。出现时间:出生时。消失时间:消失时间:4 46 6个月,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在出个月,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在出生生6 6个月以后仍存在上述反射。个月以后仍存在上述反射。(一)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一)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方法一方法一检查体位:被检者取膝手卧位,或趴在检

13、查者的腿上检查体位:被检者取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的腿上(检查者取坐位)。(检查者取坐位)。检查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前屈。检查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前屈。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力增高出现时间:出现时间:4 46 6个月。个月。消失时间:消失时间:8 81212个月。个月。 (二)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二)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方法二方法二检查体位:被检者取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的腿上。检查体位:被检者取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的腿上。检查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后伸。检查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后伸。反应:两上肢伸展或伸肌的肌张

14、力增高,两下肢屈曲或反应:两上肢伸展或伸肌的肌张力增高,两下肢屈曲或屈肌的肌张力增高。屈肌的肌张力增高。出现时间:出现时间:4 46 6个月。个月。消失时间:消失时间:8 81212个月个月(三)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三)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放置反应又称跨步反射,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又称跨步反射,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 (1 1)检查方法:扶小儿呈立位,将一侧足背抵于)检查方法:扶小儿呈立位,将一侧足背抵于桌面边缘。桌面边缘。 (2 2)反应:可见小儿将足背抵于桌面边缘侧下肢)反应:可见小儿将足背抵于桌面边缘侧下肢抬到桌面上。抬到桌面上。 (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0 02 2个月。个月。倾斜

15、反应坐位平衡反应立位平衡反应Landau反应(抬躯反射)降落伞反射检查方法:检查者检查方法:检查者双手托住小儿胸腹双手托住小儿胸腹部,呈俯悬卧位状部,呈俯悬卧位状态,然后将小儿头态,然后将小儿头部向前下方俯冲一部向前下方俯冲一下。下。反应:此时小儿迅反应:此时小儿迅速伸出双手,稍外速伸出双手,稍外展,手指张开,似展,手指张开,似防止下跌的保护性防止下跌的保护性支撑动作。支撑动作。自动步行反应(1 1)检查方法:扶持小)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足踩在桌面上,其一侧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 (2 2)反应:可见负重)反应:可见负重侧下

16、肢屈曲后伸直、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起,类似迈步动作。抬起,类似迈步动作。 (3 3)存在时期)存在时期: 0: 03 3个月。个月。(三)运动和感觉功能评定1.运动能力评定粗大运动功能量表的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tion measure,GMFM)是对粗大运动进行量化评定的一)是对粗大运动进行量化评定的一种方法,主要测定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随时间种方法,主要测定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发生变化的情况,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的推移而变化发生变化的情况,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儿童在儿童在5岁以内能完成所有项目。岁以内能完成所有项目

17、。由由Russell始创于始创于1989年,确定初步年,确定初步GMFM量表有量表有88项构成。项构成。量表的组成量表的组成GMFM主要包括主要包括5个方面共有个方面共有88个小项,内容分为个小项,内容分为五个能区,每项原始分为五个能区,每项原始分为3分,总原始分为分,总原始分为264分。分。 A.卧位与翻身能区:计卧位与翻身能区:计17项,总原始分为项,总原始分为51分。分。 B.坐位能区:计坐位能区:计20项,总原始分为项,总原始分为60分。分。 C.爬和膝立位能区:计爬和膝立位能区:计14项,总原始分为项,总原始分为42分。分。 D.立位能区:计立位能区:计13项,总原始分为项,总原始分

18、为39分。分。 E.行走与跑、跳能区:计行走与跑、跳能区:计24项,总原始分为项,总原始分为72分。分。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每一项都为每一项都为4 4级评分,具体标准如下:级评分,具体标准如下:0 0分:完全不能进行要求的动作。分:完全不能进行要求的动作。1 1分:可完成动作的一部分,完成动作的分:可完成动作的一部分,完成动作的10%10%以下。以下。2 2分:部分完成动作,可完成分:部分完成动作,可完成1 1动作的动作的0 09090。3 3分:可全部完成。分:可全部完成。评分结果计算方法各能去百分比的计算方法各能去百分比的计算方法各能区百分比各能区百分比=(能区所得总分能区所得总分能区原始分能

19、区原始分100%例如:卧位翻身能区得分为例如:卧位翻身能区得分为17分,除以该能区的原始分分,除以该能区的原始分51 分,得分,得0.33,再乘以,再乘以100%,最后得,最后得33.3。总百分比总百分比 总百分比总百分比=每个能区的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每个能区的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后再除以之后再除以5。例如:卧位翻身能区得分例如:卧位翻身能区得分30分,除以分,除以51再乘以再乘以 100%为为58;坐位能区得分为;坐位能区得分为25分,除以分,除以60再乘以再乘以100%为为41;爬与膝立位能区得;爬与膝立位能区得 分为分为8分,除以分,除以42再乘以再乘以100%为

20、为19;立位能区得分为;立位能区得分为2分,除以分,除以39再乘以再乘以100%为为5;行走与跑、跳能区得分为;行走与跑、跳能区得分为0分;分;58+41+19+5+0=123再除以再除以5,总百分比为,总百分比为24.6。次数(次数( )百分比百分比目标区目标区A/51= %B/60= %C/42= %D/39= %E/72= %总分总分 + + + + /5=目标分目标分/ = %2.肌力评定3.关节活动范围测量4.肌张力的评定(1)硬度(2)摆动度(3)关节伸展度关节伸展度关节伸展度检查项目检查项目 13月月 46月月 79月月 1012月月内收肌角内收肌角 400800 8001100

21、 10001400 13001500腘窝角腘窝角 8001000 9001200 11001600 15001700足足耳跟试验耳跟试验 8001000 9001300 12001500 14001700足背屈角足背屈角 600700 600700 600700 600700 (1)内收肌角(又称外展角)内收肌角(又称外展角) 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膝部使下肢伸直并缓缓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膝部使下肢伸直并缓缓拉向两侧,尽可能达到最大角度,观察两大腿之间的拉向两侧,尽可能达到最大角度,观察两大腿之间的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角度减小,降低时角度增大。正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角度减小,降低时角度增

22、大。正常时常时4个月龄后应大于个月龄后应大于900。(2)腘窝角)腘窝角 小儿仰卧位,屈曲大腿使其紧贴到胸腹部,然后伸直小儿仰卧位,屈曲大腿使其紧贴到胸腹部,然后伸直小腿,观察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正常小腿,观察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正常4个月后该个月后该角度应大于角度应大于900。 (3)足背屈角)足背屈角 小儿仰卧位,检查者一手固定小腿远端,另一手托小儿仰卧位,检查者一手固定小腿远端,另一手托住足底向背推,观察足背与小腿之间的角度。肌张住足底向背推,观察足背与小腿之间的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背屈角增大,降低时足背屈角减小。正常力增高时背屈角增大,降低时足背屈角减小。正常412个月龄位个月龄位6

23、00700。(4)足跟耳试验)足跟耳试验 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牵拉足部尽量靠向同侧耳部,骨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牵拉足部尽量靠向同侧耳部,骨盆不离开床面,观察足跟与髋关节的连线与桌面的角盆不离开床面,观察足跟与髋关节的连线与桌面的角度。正常度。正常4个月龄后该角度应为个月龄后该角度应为900。(四)综合发育能力评定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胎儿时期由神经管发育而来,出生是脑和脊髓外观虽已基本成形,但脑的发育还很不完善,新生儿主要表现为粗大神经的运动,无精细、协调的随意运动;缺乏躯体姿势控制和平衡反应;原始反射尚未抑制,平衡反射未建立;言语、认知功能低下;大小便不能自控等。这个时期其皮质下低位中枢比较成熟,延髓以上的呼吸、循环、吞咽等中枢已基本发育成熟,但大脑皮质高位中枢的发育还不完善,缺乏对低位中枢的控制。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大脑发育的成熟,神经系统功能不断完善,可以通过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各种能力发育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了解患儿的综合功能状态。 (五)儿童ADL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 包括9个部分: 个人卫生动作;进食动作;更衣动作;排便动作; 器具使用; 认识交流动作; 床上动作; 移动动作; 步行动作(包括辅助器具)。 评分标准:50项,满分100分。1、能独立完成,每项2分。2、能独立完成 但时间长,每项15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