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看我谈笔墨“虽然说的都是一样的字眼,可是各有各的了解,往往答非所问”。最近读了冯友兰先生的这几句话,使我在恍惚中又有新悟,深感从小随祖父学习 “笔墨”二字的意义。中国文字就是这样奇怪,不一样的意思可以使用一样的字词,同样的字句理解却大相径庭。就“笔墨”而言,吴冠中先生认为“笔墨”等于零,而祖父教授给我的“笔墨”就不能等于零。因为如按我学习“笔墨”一词的概念,从中华哲学与人文精神的角度及中国画已知的理论基础上讲,如若等于零,就等于没有了中国画、没有了人品、没有了知识,最终没有了一切,因为这一切都是通过“笔墨”显现在画中的。或而吴冠中所说的“笔墨”只不过是某种技术而已,技术是可以改革的,如果没有好
2、的艺术思想,只继承了某一技术那的确没多大意思。故其说的“笔墨”便可等于零。故而只有看时代朝哪个方向走,如朝着吴冠中认为的“笔墨”概念走,大家也都认同这是“笔墨”的唯一解释,我便毫不犹豫地支持吴冠中先生。就“笔墨”这个词的含义而言,谁还能再找出一个词把“笔墨”给替换掉呢,我认为中国绘画创造出这一词汇以来,经过百年、千年的推敲而沿用至今,正是因为没有别的词汇能代替它呀!我以为别的词汇如某某皴法、画法、作法,这都可称为技术。在“笔墨”面前,显得小了许多,通通会让“笔墨”覆盖掉。当我们看一幅画时,说这个人画得拙、画得笨、画得巧、画得有灵气,或说这个人才气大,画中有聪颖,这些若单一的从某种技术的角度看,
3、很难看出。而从“笔墨”看,一眼便知。这是画家在漫长的自我修正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正视“笔墨”,也就是说“笔墨”到底代表什么,否则再过上百年、千年,还要再打“笔墨”官司。什么是“笔墨”我以为“笔墨”是中国画传统中在论述中国绘画时,产生出来的一个词汇,因为中国画家在通过用毛笔、墨色及水和纸张时相互融合产生的一种效果,而这种效果主体是笔和墨的结合 ,故即找寻简单的称谓词,名曰:“笔墨”。有人说:笔不见笔,墨不见墨它是指画家本身的艺术不高,人(画家)执笔用墨时所要表现的东西不能准确完善,所用“笔”与“墨”都不能到位。这里指的“笔”与“墨”又不同于毛笔和墨色,是指“笔墨”效果的。为什么不能到位,很多
4、人的认识是技术不足,这样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实际上是因为人控制“笔墨”,故应该以人为本去研讨,去找出绘画者自身之不足,那就应该从绘画者本身的阅历、经历、智慧、学识、修养、功夫等诸多方面去找寻答案。我不能想象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怎么有可能绘出有品位的画作,即使他的技术再高也只是画匠而已,因为技术方法是功夫的磨练,熟能生巧,世人大多经过努力可以做到,如卖油翁。但上升到有品位的艺术则需要博学、需要思想,再以技术为手段、笔墨为载体,进行创作和表现。有一个外国评论家说如果一个人用几十年功夫去炼就一条线,也会是不错的一条线,他把这条线看成了纯技术手段,我以为这是表面上的认识,的确是老外才能这么说,就这线条的简单
5、化谁都能做到,但从这线条的内含性而言,“笔墨”不是单纯的技术,它是包含于泛技术化的综合体。就如我们中国汉字“一”而言,若让其表现出它的内涵、它的关联、它的思想,那就需要艺术的思想和技术的高度结合。“一”字大家都会写,但又有多少“一”字大家认为写得好呢?真若上升到艺术的角度,又有几人呢?为什么中国画家通过使用笔、墨(色)、水、纸都能产生或多或少的“笔墨”,这是中国绘画逐步发展而来的。其实如果讲究“笔墨”,它的趣味及意境更加深了中国画的独特性。我想最早的中国绘画作品是没有“笔墨”可言的,因为中国绘画很早就产生了。今天我们认识带有“笔墨”的中国绘画作品也不过一千五百年左右。中国绘画者在用笔、墨(色)
6、、水、纸都或多或少地产生“笔墨”,而“笔墨”的产生效果又各不相同,这是执笔者自身水平的高低而造就的。很难就“笔墨”论“笔墨”。同时“笔墨”又不能包含于所有的中国绘画。确切地说,中国绘画不等同于“笔墨”,它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和修养同时重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虽遇艰难而不怕磨砺,静坐四壁则更凝神思。观察事物的独特性、包容性,见多识广、胸襟豁达,都能体现于绘画作品之中,也修正了“笔墨”的不足。因为历代社会背景不同,画家的认知不同,“笔墨”也在转变。加之笔、墨、纸的制造工艺在发展,“笔墨”也因此而变化。清朝乾隆以前,纸的吸水成份与今人所用的纸张是不一样的,墨的颜料是一
7、样的吗?我想应该也不太一样,所以“笔墨”也就在时代中变化。石涛云:“笔墨”当随时代。亦就是这个道理。上个世纪是文化世纪,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家,不管经历多少争论,它对中国绘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都是有好处的。我认为绘画本来是小道。能有如此争论是好事。有“笔墨”好的画家不舍得放掉“笔墨”,他们认为“笔墨”能体现画面丰富。“笔墨”少的画家,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笔墨”有碍于绘画程式的发展。清朝以前,没有人反对过“笔墨”。社会背景即是那样,画家还在为“笔墨”的高低而争呢。今人为何有争论,我认为思想的不同是产生争论的根基。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带来了巨大的改善与蓬勃的发展。西方艺术思潮也不断地涌入国内,
8、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更多的西方绘画艺术。前卫的艺术家开始找寻自身的不足。并且努力与世界接轨。这些都不可否认。也可以理解。但我认为不能因为学习别人的就丢掉自己的。如邯郸学步。还是需要我们中国的绘画语言来解释我们自己的绘画作品。也就是说,我们的绘画作品不管如何去变,它的命脉一定是中国的。这才是中国绘画到了我们的这个时代应该所产生的。再者我们无须为一种争论而犹豫不决,也不应因受到挫折而止步不前,就我个人而言如若使二者高度结合则需要大智慧,就象我们国家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样,虽然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但终究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中产生“笔墨”的争论,也是自然的事。要知道人们欣赏的是画作,画家是通过作品与观者对话。讲的再多,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门座式起重机租赁合同
- 2025育儿嫂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工程咨询服务合同变更要求书新
- 2025年新高考物理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2025设备租赁合同书样本
- 2025《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合同》
- 2025二手商品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冷却系统维护保养合同书
- 2025房地产抵押借款合同
- 2025合同管理考点:合同违约责任的设计要点
- 电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 长江流域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分析
- SQLSERVER如何配置内存提高性能配置方案
- 电视台影视拍摄合同协议
- 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全面剖析
- 装饰公司结算管理制度
- 实习生顶岗实习安全教育
- 网络灾难恢复计划试题及答案
- 物业五一节前安全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