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_第1页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_第2页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_第3页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度常数和活化能。2 通过实验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习二级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求解方法。3 掌握测量原理,并熟悉电导率仪的使用。二. 实验原理: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二级反应,反应式为:CH3COOC2H5+OH-=CH3COO-+C2H5OH设时间t时生成物的浓度为x,则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 (1)其中k为反应速度常数。当a=b时,(2)积分得 (3)由实验测得不同t时的x值则可算出不同t时的k值,若k为常数,则证明是二级反应。通常,以x/(a-x)t作图,若所得为直线,证明为二级反应,并可从直线斜率求出k。可由电导法测定不

2、同t时的x值。根据:l 对于稀溶液,强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溶液的总电导率等于组成溶液的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l 在本实验反应物中只有NaOH是强电解质,生成物只有CH3COONa是强电解质,而氢氧根离子的电导率比乙酸根的电导率大得多,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不断减小,溶液的电导率也就随之下降。假设A1、A2分别为OH-和CH3COO-的浓度和电导关系的比例常数,那么有以下关系式:0=A1a (4)=A2a (5)t=A1(a-x)+ A2x (6)从(4)-(6)式可以推导得到x=a(0-t)/ (-t) (7)(7)式代入(3)中得: (8) (其中0,t,表示反应时间

3、为0,t,)。以t对(0-t)/t作图,应得一直线,从斜率可以求得k。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从两个温度T1,T2下的反应速度常数,可求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 (8)三. 实验仪器与药品:仪器: DDS11A型电导率仪一台;无纸记录仪一台;恒温水浴一套;DJS1型电导电极一只;双管反应器两个大试管一个;100毫升容量瓶一个;20毫升移液管三支;0.5毫升刻度移液管一支。药品: 0.0200M NaOH溶液;分析纯乙酸乙酯;新鲜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四. 实验步骤:1) 熟悉电导率仪的使用。调节表头零点,将“校正、测量”开关打到校正位置,打开电源,预热数分钟,将电极常数调节旋纽调节到配套电极的相应位置,

4、将“高周、低周”开关打到高周,仪表稳定后,旋动调整旋纽,使指针满刻度,然后将“校正、测量”开关打到测量位置,选择合适的量程,即可用来测定溶液的电导率。2) 制成0.0200M乙酸乙酯溶液。将0.20毫升(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乙酸乙酯稀释至100毫升。注意容量瓶中预先加入60-70毫升的去离子水,再用移液管将乙酸乙酯加入其中并稀释至刻度。3) 恒温水浴调至300C,将洁净干燥的双管反应器置于恒温水浴中,将20ml 0.0200M乙酸乙酯溶液加入粗管,洗并擦净电极放入粗管。4) 将20ml 0.0200M NaOH 溶液放入细管管,恒温10分钟,记录仪开始记录。5) 用吸耳球通过细管塞子上的小管迅速

5、抽压两次将溶液迅速混合,25分钟后停止记录,保存数据,在计算机上从相应的曲线上读取1015个点。6) 重复以上步骤,测定35时的t。7) 注意每次测完后都要马上洗净双管反应器去烘干以备下一步反应。电极每次用完后都要洗净擦干。五. 数据记录及处理:1 将记录曲线外推到t=0时,求得0值。从表1、表2可见,30oC, 0=6.92;35oC, 0=7.41。2 在记录曲线上选取1015个点,以t对(0-t)/t作图,由所得直线的斜率求k。表1. 反应温度30oC条件下不同时间反应体系的电导率温度30oCNot/st(0 -t)*1000/t106.922686.663.82431156.513.5

6、6541746.343.33352366.183.13663755.892.74774495.752.60685195.642.46696035.512.338106795.412.224117575.312.127128515.221.998139535.121.8891410525.041.787表2. 反应温度35oC条件下不同时间反应体系的电导率温度35 oCNot/st(0 -t)*1000/t107.4121036.974.27231706.763.82442386.583.48753096.413.23663776.273.02474406.162.84185226.032.64

7、496045.922.467106905.822.304118125.692.118129055.621310045.511.8921410765.461.812图1. t(0-t)/t图3 由30.00C与35.00C两个温度下所测的k值求表观活化能NoTk(L mol-1 Sec-1)Ea(kJ/mol)1303.150.122441.02308.150.1594文献值: Ea= 45.1 k J/mol 25.00C k=6.47(L mol-1 min-1)=0.1078(L mol-1 Sec-1)胡英主编,物理化学(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p316六. 思考题1. 为什

8、么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必须足够稀?因为在稀溶液中,每种强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所以可以用测电导率的方法来测定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的变化。2. 被测溶液的电导主要是哪些离子的贡献?被测溶液的电导主要是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乙酸根作的贡献。3. 为什么用洗耳球压溶液混合要反复两次,而且动作要迅速?实验要求反应液要混合均匀,因此要反复地压两次来使溶液混合均匀。动作迅速是为了避免记时的误差。4. 为什么可以用记录纸的格子数代替电导率计算反应速度常数?由于电导率的大小与实验中的记录仪的格子数目成正比,且x=a(0-t)/ (-t), 即转化率值与电导率的单位无关,因此可以用记录仪的格子数来代替电导率仪的读数。5. 反应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太长对结果有什么影响?会影响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准确性。若乙酸乙酯溶液在空气中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